..續本文上一頁也。德高望重。名滿天下。人人知之。人人識之。故曰衆所知識也。一說舉衆之中。此爲多知多識。人天眼目。雲衆導也。今人稱善知識。亦具二義。一者對惡而言。以我所知識。有善有惡。今是善之知識故。二者此人有了然之知。卓然之識。人所不及。是知識之善故。
【疏】稱理。則自性無漏。是羅漢義。自性無迷。是知識義。
【鈔】心源本寂。則諸漏全空。心體本明。則群迷安在。法華謂是真阿羅漢。起信號曰真實識知。彼沈空爲寂。作念而知者。名字羅漢。虛妄知識也。是故邪見與正見一體。衆妙與衆禍同門。息心達本源。庶幾可以爲沙門矣。
○叁出名號(二) 初衆名二總結
○初衆名
【經】長老舍利弗。摩诃目犍連。摩诃迦葉。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睺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诃劫賓那。薄拘羅。阿[少/兔]樓馱。
【疏】長老者。德長臘老。又德臘具一。亦通稱長老。貫下十六尊宿。
【鈔】臘者。出家一歲名一臘。周歲之中。惟一臘故。亦雲一夏。意正同也。通稱者。上雲德臘俱尊。此謂獨德冠衆。單臘先人。亦得名爲長老。如毗婆沙論。法性上座。生年上座之類是也。又唐譯具壽。則雙備德臘。魏譯慧命。則專就德言。雖曰二可通稱。尤必以德爲重。今經所列。蓋有有德而無臘者。未有有臘而無德者也。貫下者。長老之稱。不獨舍利弗。乃至阿[少/兔]樓馱。皆名長老。皆上首弟子也。
【疏】舍利弗者。梵語舍利。此雲鹙鹭。梵語弗。此雲子。故雲鹙子。亦雲身子。亦雲珠子。更有多號。恐繁不引。諸弟子中。智慧第一。稱第一者。姑顯一德。語雲。君子不器。況複羅漢。
【鈔】鹙子者。其母身形端正。眼淨如鹙鹭。連母得名。雲是鹙鹭之子也。身子即身端意。珠子即眼淨意。更有多號。非今所急。故不繁引。下皆例此。智慧者。在母胎時。已能令母辯勝其舅。八歲登座。十六大國。議論無雙。七日之內。遍達佛法。故雲智慧第一。姑顯一德者。明非身子之外。諸阿羅漢皆爲劣慧。亦非身子止具智慧。余則不兼。蓋是各舉一德。以表法門無量。又以引諸偏好耳。如經言。舍利弗晏坐。目連欲起其定。竭盡神力。不能動其衣之一帶。常言目連神通第一。孰知舍利弗神通。乃至是乎。君子不器者。孔子語。如舟不可陸。車不可水。是器也。君子具足多能。不滯一器。豈得謂顔闵無文。遊夏缺行。君子尚爾。況超凡入聖。叁明皎然。六通清徹。號漏盡阿羅漢耶。故曰姑顯一德也。
【疏】首舉舍利弗。以此經惟智所解故。
【鈔】經中謂佛爲衆生說此難信之法。難信。則惟智慧深遠者。始信不疑。是以首舉。或難。般若心經。獨告身子。則知身子之智。在乎解空。不在淨土。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獨不曰淨土即空。空即淨土乎。若撥淨土。則非真空。不解真空。則非正智。身子之智。必不如是。
【疏】摩诃目犍連者。摩诃。此雲大。目犍連。此雲采菽氏。一雲萊菔。神通第一。
【鈔】目犍連。姓也。名拘律陀。拘律陀者。樹名。禱樹神而生。因以爲名。其族衆多。故別以大。神通者。如佛升忉利。毐龍障佛。諸比丘請降龍。佛皆不許。目連化身大小。龍懼遂服。又如外道移山。製之不動。一城釋種。舉之梵天。及止車燒堂等。故雲神通第一。
【疏】摩诃迦葉者。此雲大龜氏。一雲飲光。頭陀第一。
【鈔】大龜者。先世學道。有靈龜負圖而出。因以爲姓。名畢缽羅。亦樹也。稱大。以別同名。如叁迦葉等。飲光者。由宿生爲冶金師。與一女人。同以金嚴佛像。遂感世世身如金色。金色晃耀。吞乎余色。名飲光也。頭陀者。梵語。此雲抖擻。或雲淘汰。有十二行。謂一阿蘭若。二常乞食。乃至十二但叁衣。以斯苦行。掃除塵累。澄淨身心也。迦葉年老。不舍頭陀。佛憫其衰。勸令休息。迦葉頭陀如故。佛乃深贊。有頭陀行。我法久存。故雲頭陀第一。
【疏】摩诃迦旃延。姓也。此雲文飾。一雲不定。一雲扇繩。一雲離有無等。南天竺婆羅門族也。論議第一。
【鈔】文飾者。文采修飾也。凡人論議。心雖曉了此理。若直遂而不文。汗漫而不飾。則辭不達意。非善于論議者也。不定者。縱橫善巧。是善論議意。扇繩者。子系母故。又破熱彈曲爲扇繩。不墮斷常。發揮中道。爲離有無也。如外道問。人死不還。知無他世。謂人死受苦。應當回還。甘受不還。故無他世。答言。如世罪人。被駐牢獄。甯得歸否。又問。天何亦不歸。答言。墮廁得出。肯再入否。如是種種妙說諸義。增一阿含贊雲。善分別義。敷演教道。故曰論議第一。
【疏】摩诃拘絺羅者。此雲大膝。舍利弗舅。答問第一。
【鈔】大膝者。從狀得名。舅者。與身子母。是姊弟故。往論勝姊。姊懷身子。機辯迅發。弟不能及。發憤遊學。誓不翦爪。讀十八種經。答問者。由精勤故。得四辯才。觸問能答。故雲答問第一。
【疏】離婆多者。此雲星宿。一雲室宿。無倒亂第一。
【鈔】星宿者。從星乞子而生。因以爲名。室宿者。室爲二十八宿中。第十叁宿。或禱此星故。無倒亂者。心正。故不顛倒。心定。故不散亂。故雲無倒亂第一。
【疏】周利槃陀伽者。此雲繼道。一雲大路邊。僅持半偈。得悟證果。
【鈔】繼道者。其母孕時還家。于中路誕子。繼續于途路之間。故雲繼道。大路者。母生二子。皆于路邊。言大以別小也。半偈者。出家愚暗。久無所解。兄先入道。怪其無知。遣使歸俗。倚佛寺門。嗟歎流涕。佛憐而錄之。使誦掃帚。每日誦之。記一忘一。久之忽悟。垢淨惑除。得阿羅漢。
【疏】難陀者。此雲善歡喜。放牛難陀也。
【鈔】放牛難陀者。難陀有叁。阿難陀。孫陀羅難陀。兼此爲叁。以放牛別余二故。
【疏】阿難陀者。此雲慶喜。又雲無染。佛之從弟。多聞第一。就當經。則阿難與衆。同聞淨土之教。而獨以總持力。憶念不忘。成結集也。
【鈔】慶喜者。佛成道日誕生。王及臣民。既聞太子成佛。又聞宮中誕子。雙美二難。一時畢具。舉國忻慶。因以立名。又見其相者。聞其聲者。睹其威儀者。無不歡喜故。無染者。隨佛入天宮龍宮。心無樂著。亦其事也。佛從弟者。佛。淨飯王子。阿難。白飯王子。二王昆季故。多聞者。阿難侍佛二十五年。佛所說法。不忘一字。涅槃稱阿難多聞士。又迦葉贊曰。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是也。同聞獨憶者。正表強記超乎等夷也。故曰多聞第一。
【疏】羅睺羅者。此雲覆障。或雲執日。密行第一。
【鈔】覆障者。本阿修羅名。能以手障日月。故名覆障。亦曰執日。障有二義。一雲。佛爲所障。不即出家。以未有子。父王不許出家。後以指腹懷妊。方遂本志。則佛被其障也。一雲。六年在胎。以宿生曾塞鼠穴。幽之六日。今報六年。則己自被障也。密行者。經雲。羅睺羅密行。惟我能知之。惟佛能知。則菩薩聲聞皆所不知。況凡夫乎。積行而人不知。故曰密行第一。
【疏】憍梵波提者。此雲牛[口+司]。受天供養第一。
【鈔】牛[口+司]者。過去世中。輕弄沙門。今報牛[口+司]。又五百世曾爲牛故。牛雖不食。恒事虛哨。余報未盡。故稱此名。天供者。馬麥之報。彼獨于天上屍利沙園受供。又凡夫睹形。不知觀德。多輕之者。恐人譏笑遭愆。常居天上。諸天敬奉。故雲受天供養第一。
【疏】賓頭盧頗羅墮。上叁字。此雲不動。名也。下叁字。此雲利根。姓也。
【鈔】先名後姓者。其族凡十八。稱名在先。別其余也。奈耶律雲。樹提長者。以栴檀缽置剎頂上。號于衆雲。神力能取者即與。尊者現通取缽。佛呵責已。敕令不得入滅。留身久住。應末世供。爲大福田也。
【疏】迦留陀夷。此雲黑光。
【鈔】黑光者。顔容粗黑故。又黑色光耀。異常黑故。夜行乞食。人見驚駭。佛禁夜行。由此製也。
【疏】摩诃劫賓那者。此雲房宿。知星宿第一。
【鈔】房宿者。二十八宿中。第四宿也。父母禱此星而生子。一雲初出家時。將欲詣佛。中路值雨。寄食陶舍。俄有比丘來共宿止。彼比丘者。即佛化現。聞法得道。則房宿者。以于陶家房舍而旅宿故。亦一義也。知星宿者。不假玑衡。通曉天象。故雲知星宿第一。
【疏】薄拘羅者。此雲善容。壽命第一。
【鈔】善容者。顔貌端正故。壽命者。壽年百有六十。故雲壽命第一。由昔持不殺戒。九十一劫。壽不中夭。又昔曾施一病僧诃黎勒果。感五不死。初生現異。母以爲怪。置之熬盤不死。複置釜中不死。複置水中。巨魚吞之。魚爲人獲。刀破子現。一無所損。火不能炮。湯不能煮。水不能淹。魚不能噬。刀不能割。名五不死。又閑靜少欲。收攝六根。滅度之後。塔猶卻貝。故常樂閑居。不處衆中。亦稱第一。
【疏】阿[少/兔]樓馱者。一名阿那律陀。此雲無貧。亦雲無滅。亦雲如意。天眼第一。
【鈔】無貧者。昔于饑世。曾以稷飯施辟支佛。九十一劫資用充足。至今不滅。所求如意。故有無貧等叁譯。天眼第一者。出家喜眠。佛說法時。昏睡不覺。佛乃呵責。比之螺蛤。發憤精進。經七晝夜。眼不交睫。失其雙目。佛教修習樂見照明金剛叁昧。遂得天眼。觀大千界如睹掌果。故雲天眼第一。
○二總結
【經】如是等諸大弟子。
【疏】如是者。結上。等者。例余。大者。收前大義。弟子者。學在師後曰弟。解從師生曰子。如斯勝會。可謂難弟難兄。善作善述。
【鈔】結上例余者。前結十六尊者。後例千二百人也。收前大義者。此大弟子。即前大比丘大阿羅漢。以一大字攝前二也。學在師後者。先覺後覺。如兄先弟後故。解從師生者。啓發育養…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