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P11

  ..续本文上一页也。德高望重。名满天下。人人知之。人人识之。故曰众所知识也。一说举众之中。此为多知多识。人天眼目。云众导也。今人称善知识。亦具二义。一者对恶而言。以我所知识。有善有恶。今是善之知识故。二者此人有了然之知。卓然之识。人所不及。是知识之善故。

   【疏】称理。则自性无漏。是罗汉义。自性无迷。是知识义。

   【钞】心源本寂。则诸漏全空。心体本明。则群迷安在。法华谓是真阿罗汉。起信号曰真实识知。彼沉空为寂。作念而知者。名字罗汉。虚妄知识也。是故邪见与正见一体。众妙与众祸同门。息心达本源。庶几可以为沙门矣。 

   ○三出名号(二) 初众名二总结

   ○初众名

   【经】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难陀。阿难陀。罗睺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少/兔]楼驮。

   【疏】长老者。德长腊老。又德腊具一。亦通称长老。贯下十六尊宿。

   【钞】腊者。出家一岁名一腊。周岁之中。惟一腊故。亦云一夏。意正同也。通称者。上云德腊俱尊。此谓独德冠众。单腊先人。亦得名为长老。如毗婆沙论。法性上座。生年上座之类是也。又唐译具寿。则双备德腊。魏译慧命。则专就德言。虽曰二可通称。尤必以德为重。今经所列。盖有有德而无腊者。未有有腊而无德者也。贯下者。长老之称。不独舍利弗。乃至阿[少/兔]楼驮。皆名长老。皆上首弟子也。

   【疏】舍利弗者。梵语舍利。此云鹙鹭。梵语弗。此云子。故云鹙子。亦云身子。亦云珠子。更有多号。恐繁不引。诸弟子中。智慧第一。称第一者。姑显一德。语云。君子不器。况复罗汉。

   【钞】鹙子者。其母身形端正。眼净如鹙鹭。连母得名。云是鹙鹭之子也。身子即身端意。珠子即眼净意。更有多号。非今所急。故不繁引。下皆例此。智慧者。在母胎时。已能令母辩胜其舅。八岁登座。十六大国。议论无双。七日之内。遍达佛法。故云智慧第一。姑显一德者。明非身子之外。诸阿罗汉皆为劣慧。亦非身子止具智慧。余则不兼。盖是各举一德。以表法门无量。又以引诸偏好耳。如经言。舍利弗晏坐。目连欲起其定。竭尽神力。不能动其衣之一带。常言目连神通第一。孰知舍利弗神通。乃至是乎。君子不器者。孔子语。如舟不可陆。车不可水。是器也。君子具足多能。不滞一器。岂得谓颜闵无文。游夏缺行。君子尚尔。况超凡入圣。三明皎然。六通清彻。号漏尽阿罗汉耶。故曰姑显一德也。

   【疏】首举舍利弗。以此经惟智所解故。

   【钞】经中谓佛为众生说此难信之法。难信。则惟智慧深远者。始信不疑。是以首举。或难。般若心经。独告身子。则知身子之智。在乎解空。不在净土。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独不曰净土即空。空即净土乎。若拨净土。则非真空。不解真空。则非正智。身子之智。必不如是。

   【疏】摩诃目犍连者。摩诃。此云大。目犍连。此云采菽氏。一云莱菔。神通第一。

   【钞】目犍连。姓也。名拘律陀。拘律陀者。树名。祷树神而生。因以为名。其族众多。故别以大。神通者。如佛升忉利。毐龙障佛。诸比丘请降龙。佛皆不许。目连化身大小。龙惧遂服。又如外道移山。制之不动。一城释种。举之梵天。及止车烧堂等。故云神通第一。

   【疏】摩诃迦叶者。此云大龟氏。一云饮光。头陀第一。

   【钞】大龟者。先世学道。有灵龟负图而出。因以为姓。名毕钵罗。亦树也。称大。以别同名。如三迦叶等。饮光者。由宿生为冶金师。与一女人。同以金严佛像。遂感世世身如金色。金色晃耀。吞乎余色。名饮光也。头陀者。梵语。此云抖擞。或云淘汰。有十二行。谓一阿兰若。二常乞食。乃至十二但三衣。以斯苦行。扫除尘累。澄净身心也。迦叶年老。不舍头陀。佛悯其衰。劝令休息。迦叶头陀如故。佛乃深赞。有头陀行。我法久存。故云头陀第一。

   【疏】摩诃迦旃延。姓也。此云文饰。一云不定。一云扇绳。一云离有无等。南天竺婆罗门族也。论议第一。

   【钞】文饰者。文采修饰也。凡人论议。心虽晓了此理。若直遂而不文。汗漫而不饰。则辞不达意。非善于论议者也。不定者。纵横善巧。是善论议意。扇绳者。子系母故。又破热弹曲为扇绳。不堕断常。发挥中道。为离有无也。如外道问。人死不还。知无他世。谓人死受苦。应当回还。甘受不还。故无他世。答言。如世罪人。被驻牢狱。宁得归否。又问。天何亦不归。答言。堕厕得出。肯再入否。如是种种妙说诸义。增一阿含赞云。善分别义。敷演教道。故曰论议第一。

   【疏】摩诃拘絺罗者。此云大膝。舍利弗舅。答问第一。

   【钞】大膝者。从状得名。舅者。与身子母。是姊弟故。往论胜姊。姊怀身子。机辩迅发。弟不能及。发愤游学。誓不翦爪。读十八种经。答问者。由精勤故。得四辩才。触问能答。故云答问第一。

   【疏】离婆多者。此云星宿。一云室宿。无倒乱第一。

   【钞】星宿者。从星乞子而生。因以为名。室宿者。室为二十八宿中。第十三宿。或祷此星故。无倒乱者。心正。故不颠倒。心定。故不散乱。故云无倒乱第一。

   【疏】周利槃陀伽者。此云继道。一云大路边。仅持半偈。得悟证果。

   【钞】继道者。其母孕时还家。于中路诞子。继续于途路之间。故云继道。大路者。母生二子。皆于路边。言大以别小也。半偈者。出家愚暗。久无所解。兄先入道。怪其无知。遣使归俗。倚佛寺门。嗟叹流涕。佛怜而录之。使诵扫帚。每日诵之。记一忘一。久之忽悟。垢净惑除。得阿罗汉。

   【疏】难陀者。此云善欢喜。放牛难陀也。

   【钞】放牛难陀者。难陀有三。阿难陀。孙陀罗难陀。兼此为三。以放牛别余二故。

   【疏】阿难陀者。此云庆喜。又云无染。佛之从弟。多闻第一。就当经。则阿难与众。同闻净土之教。而独以总持力。忆念不忘。成结集也。

   【钞】庆喜者。佛成道日诞生。王及臣民。既闻太子成佛。又闻宫中诞子。双美二难。一时毕具。举国忻庆。因以立名。又见其相者。闻其声者。睹其威仪者。无不欢喜故。无染者。随佛入天宫龙宫。心无乐著。亦其事也。佛从弟者。佛。净饭王子。阿难。白饭王子。二王昆季故。多闻者。阿难侍佛二十五年。佛所说法。不忘一字。涅槃称阿难多闻士。又迦叶赞曰。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是也。同闻独忆者。正表强记超乎等夷也。故曰多闻第一。

   【疏】罗睺罗者。此云覆障。或云执日。密行第一。

   【钞】覆障者。本阿修罗名。能以手障日月。故名覆障。亦曰执日。障有二义。一云。佛为所障。不即出家。以未有子。父王不许出家。后以指腹怀妊。方遂本志。则佛被其障也。一云。六年在胎。以宿生曾塞鼠穴。幽之六日。今报六年。则己自被障也。密行者。经云。罗睺罗密行。惟我能知之。惟佛能知。则菩萨声闻皆所不知。况凡夫乎。积行而人不知。故曰密行第一。

   【疏】憍梵波提者。此云牛[口+司]。受天供养第一。

   【钞】牛[口+司]者。过去世中。轻弄沙门。今报牛[口+司]。又五百世曾为牛故。牛虽不食。恒事虚哨。余报未尽。故称此名。天供者。马麦之报。彼独于天上尸利沙园受供。又凡夫睹形。不知观德。多轻之者。恐人讥笑遭愆。常居天上。诸天敬奉。故云受天供养第一。

   【疏】宾头卢颇罗堕。上三字。此云不动。名也。下三字。此云利根。姓也。

   【钞】先名后姓者。其族凡十八。称名在先。别其余也。奈耶律云。树提长者。以栴檀钵置剎顶上。号于众云。神力能取者即与。尊者现通取钵。佛呵责已。敕令不得入灭。留身久住。应末世供。为大福田也。

   【疏】迦留陀夷。此云黑光。

   【钞】黑光者。颜容粗黑故。又黑色光耀。异常黑故。夜行乞食。人见惊骇。佛禁夜行。由此制也。

   【疏】摩诃劫宾那者。此云房宿。知星宿第一。

   【钞】房宿者。二十八宿中。第四宿也。父母祷此星而生子。一云初出家时。将欲诣佛。中路值雨。寄食陶舍。俄有比丘来共宿止。彼比丘者。即佛化现。闻法得道。则房宿者。以于陶家房舍而旅宿故。亦一义也。知星宿者。不假玑衡。通晓天象。故云知星宿第一。

   【疏】薄拘罗者。此云善容。寿命第一。

   【钞】善容者。颜貌端正故。寿命者。寿年百有六十。故云寿命第一。由昔持不杀戒。九十一劫。寿不中夭。又昔曾施一病僧诃黎勒果。感五不死。初生现异。母以为怪。置之熬盘不死。复置釜中不死。复置水中。巨鱼吞之。鱼为人获。刀破子现。一无所损。火不能炮。汤不能煮。水不能淹。鱼不能噬。刀不能割。名五不死。又闲静少欲。收摄六根。灭度之后。塔犹却贝。故常乐闲居。不处众中。亦称第一。

   【疏】阿[少/兔]楼驮者。一名阿那律陀。此云无贫。亦云无灭。亦云如意。天眼第一。

   【钞】无贫者。昔于饥世。曾以稷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资用充足。至今不灭。所求如意。故有无贫等三译。天眼第一者。出家喜眠。佛说法时。昏睡不觉。佛乃呵责。比之螺蛤。发愤精进。经七昼夜。眼不交睫。失其双目。佛教修习乐见照明金刚三昧。遂得天眼。观大千界如睹掌果。故云天眼第一。

   ○二总结 

   【经】如是等诸大弟子。

   【疏】如是者。结上。等者。例余。大者。收前大义。弟子者。学在师后曰弟。解从师生曰子。如斯胜会。可谓难弟难兄。善作善述。

   【钞】结上例余者。前结十六尊者。后例千二百人也。收前大义者。此大弟子。即前大比丘大阿罗汉。以一大字摄前二也。学在师后者。先觉后觉。如兄先弟后故。解从师生者。启发育养…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往生集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