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叢林早晚課誦的修訂與流行▪P2

  ..續本文上一頁───────────────────────┤

  │ │ │佛頂尊勝大陀羅尼、受戒搭衣咒、般若無盡藏真言、華嚴│

  │ 別 │ 咒類第二 │補缺咒、穢迹金剛神咒、十二因緣咒(付雜咒)、補缺真 │

  │ 集 │ │言 │

  │ ├───────┼─────────────────────────┤

  │ │ │看經警文(保甯勇禅師作)、禮華嚴文(隨州大洪山遂禅 │

  │ (下卷)│ │ │

  │ │ │JfP作)、大慈菩薩發願偈、淨土文、又淨土文(慈雲忏主 │

  │ │ │作)、新定西方願文(雲棲襪宏作)、禮佛發願文(怡山然 │

  │ │ 雜錄第叁 │彈師作)、禮觀音文、又禮觀音文(大意杲禅師作)、沩山 │

  │ │ │大圓禅師警策文、齋佛儀、二時臨齋儀、祝聖儀、祝韋馱│

  │ │ │漢、祝伽藍儀、祝祖師儀、祝監齋儀、擊鍾儀、結會念佛│

  │ │ │儀、香贊、西方贊 │

  └─────┴───────┴─────────────────────────┘

  《諸經日誦集要》對早晚課誦內容的規定,與當今叢林的課誦大多相似,可見《諸經日誦集要》對課誦規範化的巨大影響力。

  叁, 《諸經日誦》與《禅門日誦》

  祩宏對《諸經日誦集要》的修訂與實踐,並不能促進全國各寺日常課誦馬上統一, 《諸經日誦集要》在流行的過程中,禅門高僧仍然對其不斷地進行完善。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智旭(1599—1655)以繼承祩宏爲己任,十七歲時,閱祩宏《自知錄》和《竹窗隨筆》而人佛門;在雪嶺座下剃度後,住雲棲寺聽講《成唯識論》,可見他非常熟悉《雲棲共住規約》的內容。在智旭《靈峰宗論》卷六收有《刻重訂諸經日誦自序》說:“自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世相沿襲,遂各出私見,妄增條章。如藏中《百丈清規》一書,及流通《諸經日誦》叁冊,杜撰穿鑿,不一而足。甯惟罔知正修行路,只早晚課誦一事,參差失欵,惟事唱贊鼓钹,大可歎矣。雲棲和尚,較刻定本,古杭諸處,多分遵行:而留都積弊,分毫未革。迩與幽棲學侶,力正其訛,重謀付梓,再刪繁蕪,獨存切要,並于律藏,取警策身心有益初學者,略補一二,以公同志。願高明者,守禅觀之清雅,庶可隨文人證,莫羨瑜伽音響也。”

  從智旭的記載可知,明末叢林中流行著《諸經日誦》叁冊,與祩宏的《諸經日誦集要》完全不同。 《諸經日誦集要》在杭州一帶廣泛流行,但是南京卻絲毫未加改變。智旭感慨當時叢林課誦只重視敲法器、唱贊,于是再再次刊行《諸經日誦集要》,以正佛門。智旭和當時雲棲寺的學侶,對祩宏《諸經日誦集要》進行再次的修訂,刪削繁雜,保留切要的部分,而且從律藏中選擇一些能夠警策身心、有益初學的內容而再加以補充。據成時《靈峰漓益大師宗論序說》的記載,智旭有《重訂諸經日誦》二卷,但是《漓益大師全集》等並未收錄,故其具體內容則無從知曉。

  明末清初叢林的朝暮課誦並沒有完全統一,存在著多種的《諸經日誦》。清代中期以來,流傳著《諸經日誦》、 《禅門日誦》、 《禅門佛事》等課誦本,其內容相差不多,皆爲早晚課的咒、經文、偈、文等儀式類、咒類、文類、贊類、佛事類等內容。

  現在叢林經常參考《禅門日誦》,大約是在雍正年間成立,主要內容爲《唐太宗文皇帝禦賜玄奘叁藏聖教序》、朝時課誦、暮時課誦、祝聖普佛儀、齋佛儀、普供贊語、諸贊語、華嚴儀、禮法華儀、禮忏儀、大悲忏儀、淨土忏、淨土文、禮忏發願文、觀音文、念佛起止儀、臨齋儀、齋天儀、放生儀軌、祈雨儀、諸咒語、挂鍾板、擊鍾偈、十二命辰、聖誕日期、選齋吉凶日、剃頭吉日,另有《撫州白揚法順禅師示衆》等具有警策、開示意義的文章、經典,最近則是禅宗法統字輩的《佛祖心燈》。但是, 《禅門日誦》的朝暮課誦內容,朝時誦《楞嚴咒》、十小咒,晚時誦《阿彌陀經》、放蒙山,與現在叢林通行的《佛門必備課誦本》相同,發願回向文以及叁歸依後的贊語則不同。

  

《叢林早晚課誦的修訂與流行》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