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佛頂楞嚴經文句卷第八▪P6

  ..續本文上一頁世界。亡者神識。下透挂網。倒懸其頭。入無間獄。發明二相。一者吸氣。結成寒冰。凍冽身肉。二者吐氣。飛爲猛火。焦爛骨髓。如是嘗味。曆嘗。則能爲承爲忍。曆見。則能爲然金石。曆聽。則能爲利兵刃。曆息。則能爲大鐵籠彌覆國土。曆觸。則能爲弓爲箭爲弩爲射。曆思。則能爲飛熱鐵從空雨下。五者觸報招引惡果。此觸業交。則臨終時。先見大山四面來合。無複出路。亡者神識。見大鐵城。火蛇。火狗。虎狼師子。牛頭獄卒。馬頭羅刹。手執槍啱驅入城門。向無間獄。發明二相。一者合觸。合山逼體。骨肉血潰。二者離觸。刀劍觸身。心肝屠裂。如是合觸。曆觸。則能爲道爲觀爲廳爲案。曆見。則能爲燒爲爇。曆聽。則能爲撞爲擊爲剚爲射。曆息。則能爲括爲袋爲考爲縛。曆嘗。則能爲耕爲鉗爲斬爲截。曆思。則能爲墜爲飛爲煎爲灸。六者思報招引惡果。此思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惡風吹壞國土。亡者神識。被吹上空旋落乘風墮無間獄。發明二相。一者不覺。迷極則荒。奔走不息。二者不迷。覺知則苦。無量煎燒。痛深難忍。如是邪思。結思。則能爲方爲所。結見。則能爲鑒爲證。結聽。則能爲大合石。爲冰爲霜爲土爲霧。結息。則能爲大火車火船火檻。結嘗。則能爲大叫喚爲悔爲泣。結觸。則能爲大爲小。爲一日中萬生萬死。爲偃爲仰。

  ⊙根塵識叁。如惡叉聚。設非根塵。則識何由造業。設非塵識。則根何由受報。故吳興雲。造業招報。根識必俱。今以識爲業而報從根出者。蓋業並由心。報多約色故也。此見業交者。謂見根所造惡業。正當死逆生順二習相交之時也。此明極重惡業。直入無間。所以不經中陰之身。成論所謂極善極惡。皆無中陰也。發明二相者。平時見根造罪。元有二種不同。一者因于明見。二者因于暗見。故今受報。亦隨其惑業而發明不同也。一根所招惡報。令余五根亦互受者。良由造罪之時。雖以一識爲主。必曾牽動余識。從而和之。故今還感斯報。倘造罪時。缺有一識不起。則受報時。當亦免此一苦也。耳識造罪本有開閉二相。乃至意識造罪本有迷覺二相。所招惡報。義並可知。惟心地獄。地獄惟心。迷般若而成惑。迷解脫而成業。迷法身而成苦。讀經至此。不悚然急斷生死叁緣。不恍然頓悟性德叁因者。非夫也。

  庚叁、總結

  阿難。是名地獄十因六果。皆是衆生迷妄所造。若諸衆生。惡業同造。入阿鼻獄。受無量苦。經無量劫。六根各造。及彼所作兼境兼根。是人則入八無間獄。身口意叁作殺盜淫。是人則入十八地獄。叁業不兼。中間或爲一殺一盜。是人則入叁十六地獄。見見一根。單犯一業。是人則入一百八地獄。由是衆生別作別造。于世界中。入同分地。妄想發生。非本來有。

  ⊙惡業同造。謂一切時中。六根同造十因也。六根各造。謂六根雖各有罪。而造非一時。或但兼十因之幾境。但兼六根之幾根也。身口意叁作殺盜淫。謂六根中減去叁根。十因中減去七因也。叁業不兼。謂身口意隨缺一種也。或爲一殺一盜。謂叁惡業隨缺一種也。見見一根。謂六根中惟有一根造業。舉見見以例聞聞等也。單犯一業。謂十因中惟造一因也。別作別造。結顯惡業自招。入同分地。結顯兼有元地。妄想發生非本來有。結顯實本真淨也。有即非有。如空華無體。故雲非本來有。非謂本來不有而後來成有也。思之思之。

  己二、示餓鬼趣叁。初總標。二別顯。叁結示。庚、今初

  複次阿難。是諸衆生。非破律儀。犯菩薩戒。毀佛涅槃。諸余雜業。曆劫燒然。後還罪畢。受諸鬼形。

  ⊙克論鬼趣。有四差別。一者下品十惡爲因。直招其報。二者過去異熟業力。忽牽其報。叁者將入地獄。先受華報。四者從地獄出。受此余報。以要言之。七趣後有。皆可趣于鬼道。只此一趣。複分有財少財無財叁類九品之不同。今但約地獄余報。乃一往略言之耳。

  庚二、別顯

  若于本因。貪物爲罪。是人罪畢。遇物成形。名爲怪鬼。貪色爲罪。是人罪畢。遇風成形。名爲魃鬼。貪惑爲罪。是人罪畢。遇畜成形。名爲魅鬼。貪恨爲罪。是人罪畢。遇蟲成形。名蠱毒鬼。貪憶爲罪。是人罪畢。遇衰成形。名爲厲鬼。貪傲爲罪。是人罪畢。遇氣成形。名爲餓鬼。貪罔爲罪。是人罪畢。遇幽爲形。名爲魇鬼。貪明爲罪。是人罪畢。遇精爲形。名魍魉鬼。貪成爲罪。是人罪畢。遇明爲形。名役使鬼。貪黨爲罪。是人罪畢。遇人爲形。名傳送鬼。

  ⊙貪物即是貪習。由其愛著諸物。故今遇物成怪也。貪色即是淫習。由其淫風鼓扇。故今遇風成魃。作旱妖也。貪惑即是詐習。由其谄媚成性。故今遇畜成魅。如妖狐之類。仍欲媚惑人也。貪恨即是嗔習。由其心懷□恚。故今遇蟲成蠱。仍□害于人也。貪憶即是怨習。由其銜恨不忘。故今乘衰作厲。報夙仇也。貪傲即是慢習。由其尚氣自恃。故今遇氣成于餓鬼。所謂空腹高心之劇報也。貪罔即是诳習。由其暗地造奸。故今遇幽成于魇鬼。依舊乘人之臥而魇之也。貪明即是見習。由其邪悟邪執。故今遇精成魍魉鬼。望之有似高明。就之實無威德也。貪成即是枉習。由其證人入罪。指暗爲明。故今遇明爲役使鬼。助人成事也。貪黨即是訟習。由其發他陰私。必須牽引傍人爲證。故今遇人爲傳送鬼。仍報種種陰私事也。只此十類。必各各有苦樂別報之不同。亦是略而不說。可以理推。

  庚叁、結示

  阿難。是人皆以純情墜落。業火燒幹。上出爲鬼。此等皆是自妄想業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則妙圓明本無所有。

  ⊙言是人者。本從人道造十習因而墜落也。雖以業火燒幹。上出爲鬼。乃其夙習仍在。故習不可不慎也。然既雲悟菩提而本無。則今正在迷時。又豈實有。無奈一翳在目。空華亂墜耳。哀哉。

  己叁、示畜生趣叁。初總標。二別顯。叁結示。庚、今初

  複次阿難。鬼業既盡。則情與想二俱成空。方于世間與元負人。怨對相值。身爲畜生。酬其宿債。

  ⊙克論畜趣。亦四差別。一者中品十惡爲因。直招其報。二者過去異熟業力。忽牽其報。叁者從地獄出。即償其報。四者從餓鬼來。乃償其報。以要言之。七趣後有。皆可趣于畜生。只此一趣。複分上中下品各各叁類之不同。今但約鬼業既盡言之。亦是一往語耳。言情與想二俱成空者。向來墜獄之人。或是純情無想。或是九情一想。八情二想。乃至鬼趣之中。或是七情叁想之所直招。今則虛妄所積惡情善想。勢力已盡。不複更招二趣苦報。故曰成空。非謂並空于宿債。亦非謂能空其惑體也。

  庚二、別顯

  物怪之鬼。物銷報盡。生于世間。多爲枭類。風魃之鬼。風銷報盡。生于世間。多爲咎征一切異類。畜魅之鬼。畜死報盡。生于世間。多爲狐類。蟲蠱之鬼。蠱滅報盡。生于世間。多爲毒類。衰厲之鬼。衰窮報盡。生于世間。多爲蛔類。受氣之鬼。氣銷報盡。生于世間。多爲食類。綿幽之鬼。幽銷報盡。生于世間。多爲服類。和精之鬼。和銷報盡。生于世間。多爲應類。明靈之鬼。明滅報盡。生于世間。多爲休征一切諸類。依人之鬼。人亡報盡。生于世間。多爲循類。

  ⊙枭類者。盜貪余習。附塊爲兒。又盜貪之最重者莫如食肉。故今懷怨報仇。致成食父母想也。咎征一切異類。即凶事之前征。由淫習故爲妖爲孽也。狐仍詐習。毒仍嗔習。蛔類乘人之虛。仍是怨習。並皆可知。由傲慢故。妄言天生萬物。本以養人。取諸衆生血肉充食。故今報爲食類。又慢習陵人。今乃以肉充食。則受陵斯極也。服類者。蠶蟲及諸皮毛。可爲衣服。牛馬可以乘服。由昔诳人。今以此償債也。應類者。社燕塞鴻之屬。應時而來。此由計時計方種種邪見之余習也。休征者。嘉鳳祥麟。乃至鵲噪報喜之類。由昔枉人成罪。故今報人善事以酬之也。循類者。貓犬之屬。由昔貪黨訟人。今故依順人也。各言多爲者。舉其大概言之。正顯不必盡然之意。

  庚叁、結示

  阿難。是等皆以業火幹枯。酬其宿債傍爲畜生。此等亦皆自虛妄業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則此妄緣本無所有。如汝所言寶蓮香等。及琉璃王。善星比丘。如是惡業。本自發明。非從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與。自妄所招。還自來受。菩提心中。皆爲浮虛妄想凝結。

  ⊙由惑火故成業火。由業火故感報火。今言業火幹枯者。惡業如薪。薪不盡則火不息。以果從因而言之也。若悟菩提。先轉惑火以爲智火。則一切業薪。當下燒盡。何俟地獄報火所燒。惟其迷菩提爲煩惱。所以迷解脫爲惡業。迷法身爲苦報也。然而煩惱之性。不離菩提。惡業之性。何殊解脫。苦報之性。豈外法身。故曰菩提心中。皆爲浮虛妄想凝結。譬如迷空作華。結水成冰耳。豈于空外有華。水外有冰也哉。

  己四、示人趣叁。初總標。二別顯。叁結示。庚、今初

  複次阿難。從是畜生酬償先債。若彼酬者分越所酬。此等衆生還複爲人。反征其剩。如彼有力。兼有福德。則于人中不舍人身。酬還彼力。若無福者。還爲畜生。償彼余直。阿難當知。若用錢物。或役其力。償足自停。如于中間。殺彼身命。或食其肉。如是乃至經微塵劫。相食相誅。猶如轉輪。互爲高下。無有休息。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停寢。

  ⊙此明叁惡趣中複還人道之相。並詳示殺業難停以警迷也。克論人道。亦叁差別。一是五戒及中品十善爲因。直克其果。二是從勝類中來。謂天仙等。叁是從惡道中來。複有四類。所謂地獄鬼畜及阿修羅。今但約畜生複形人道。亦是一往略言之耳。就互償中有二差別。一償力。二償殺。償力又二。一有福力。即于人身中償。二無福力。還爲畜生償之。償殺亦二。一爲畜生相食。二于人中相誅。又人既殺畜。畜亦害人。唯此相食相誅之業。結怨連仇。終無自停之日。除是修行一心叁止。永超生死。方可停寢。或是諸佛出現于世。以不思議大慈悲力。大神通力。爲之解怨釋結。亦可停寢。舍此二途。縱經塵劫。常如轉輪。然而…

《大佛頂楞嚴經文句卷第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