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智悲精滴▪P3

  ..續本文上一頁去行事,你的事業才會獲得成功。否則,即便取得一些暫時性的效果,也不可能維持長久,一切終將付諸東流。無垢光尊者這樣諄諄地告誡過我們,請大家一定仔細觀察自相續,小心護持正念,謹慎地取舍善惡。

  總之,末法時代衆生的智慧實在是淺薄鮮少,其愚癡的行爲如若廣爲宣說,兩大阿僧祗劫也無法言盡!凡是聽聞這些惡劣行爲,且對佛法具有堅定信念的人,都應當對空上五濁惡世心生厭倦,進而遠離塵囂,前行寂靜的地方去精進修持。

  二、對不如法僧衆的厭離

  以上只是大概宣說了我對當下世界的厭離之心,因爲生逢末法時代的人們,如果不接受佛陀的教言,他們的行爲方式便只能像如上所述的那樣,令任何一個正信佛教徒都難過而悲傷。這樣的話,人們的厭離心當然就會自然而然地生起。

  其實不僅僅是普通世人的行爲讓人看不到佛法的希望,就連僧團內部的人也往往心行不善。如若廣述他們的行爲,我想大衆也會與我一樣,更對這個人世生起不可遏製的厭離心。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不法之徒,他們無惡不作、劣迹斑斑,我對此自然深惡痛絕。不過有時我又覺得這一切也還情有可原,因爲這些人從來就沒有福德資糧與機會去修習善法,因而根本也就不可能懂得取舍善惡。這樣的話,造下罪業當然也就是必然的了。而某些出家人的行爲不能合乎教規,這就令人不可原諒了。因爲他們畢竟學習過真正的佛法,也通曉戒律,故而一旦破戒就純屬明知故犯。但我恰恰多次看到他們那令人大失所望的舉動,這就讓我不由得生起厭煩之心。

  這些所謂趨入解脫大道的人,是多麼可憐、可鄙,正是他們自己的醜惡行徑,才使佛法進入末法時期,並且破壞了佛教在世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對此,我無法不生起厭煩之心。以下我要敘述的內容就與此相關,希望大家能夠認真谛聽。

  究竟安樂的根本---釋迦牟尼佛的教法,現今在人間弘揚已接近的尾聲了,此刻正是正法隱沒前最爲危險的時期。正如古德世親論師所言---世尊已入滅,無數高僧大德也相繼圓寂,不尊重佛法的曲解者(分別尋伺者)開始摧毀佛陀教法,真正具足菩提心的人可謂鳳毛麟角!

  賢劫千佛將要示現成佛的地方---印度的金剛座,其所在地的菩提迦耶和附近的大城市,當初,佛法之興盛猶如日上中天。但如今也無可奈何地歸于覺寂,人們再也無法見到昔日那種輝煌的景象。至于釋尊降生、苦修、成道乃至傳法的諸多聖地,也已面目全非。

  譬如釋迦牟尼佛居住了二十四年的舍衛城,當年曾是古印度一座繁華的大都市,現在卻連一間佛堂也沒有留下,僅僅剩下僧衆寮房、比丘尼經堂等幾處遺址。此外,佛陀涅磐處如今也只遺留下一個小土堆,涅磐像也是由泰國與日本的信衆日後所造。而在世尊曾講經說法的王舍誠、廣嚴城、靈鹫山,現在我們已根本無法再尋找到佛法的蹤迹。至于那些衆多天人居住過的地方,如今也大多變成一堆堆黃土,許多佛陀轉*輪處的佛塔也不複存在。

  曆史上,印度以金剛座爲主的無數聖地曾慘遭外道蹂躏,許多地方至今仍被他們占據,情形十分可悲。在古代,異教徒如盜匪一般的軍隊,曾計劃摧毀金剛座的全部佛塔(佛陀圓寂後不久,由阿育王在此建造,龍猛菩薩又于其上加造。),並砍倒佛陀成道于其下的菩提樹。幸而有內道居士將菩提樹的樹枝暫時轉移到斯裏蘭卡,又將佛塔將埋洞中,這才勉強躲過劫難。

  本來,作爲釋迦牟尼佛教法的發祥地,以及古往今來無數高僧大德弘揚佛法的道場,印度的佛教應當極爲興盛才對。但諸法無常,世間的一切往往事與願違,如今那裏真可謂物是人非。目睹此情此景,不由得令人唏噓感歎,心中生起無限悲涼!

  不過,與其要在外道身上找原因,還不如反觀自己。回過身來,我們就會發現,末法時代的種種征相,其實更多的還是體現在出家人身上。例如有些形象上的出家人,打著大活佛、大阿闍黎、大和尚的旗號,但他們自诩的標准,不是來自以佛法修證層次爲宗旨的判斷,反而膚淺地認爲只要擁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就能成爲高僧大德。在他們心目中,甚至嗓音悅耳也成了當法師的資本。這些人從不聞思修行,也不具備些許功德,有的甚至連最基本的佛教常識也弄不清楚,常常表演一些將五方佛誤認成“可憐如來”等的笑話。他們的行持在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時,又不免讓我們爲佛教的前途黯然神傷。他們這些人,僅僅是身穿了一身出家衣服而已,根本就不擁有與之相應的智慧。

  然而,越無知的人卻往往越加傲慢,當他們有幸見到真正的高僧大德時,非但一絲恭敬之心也不能生起,還狂妄無禮、目中無人。這些人表面上削發爲僧,似乎舍棄了塵世的小家,實際上卻在建立和維護另一個更大的名利之家。他們的心念仍舊覺湎在世俗的事物當中而不能自拔。看到這種迷亂的現象,我也不禁生起了厭煩之心。

  其實據佛經記載,早在迦葉佛時代,就在一個人的夢中曾出現過一頭大象,它的身軀已經飛出窗外,尾巴卻遲遲不肯出來。這個故事暗示著釋迦佛教法的末期,出家人雖然身體出家,心中卻仍然保留著從事世間八法的願望。

  無垢光尊者就不無遺憾地指出過:如今真正具足法相的善知識可謂少而又少,如理如法的行爲反倒成爲衆矢之的。很多寺院已類似于在家人的社區,與喧囂的鬧市毫無區別。作爲佛教的道場,寺廟卻不具備聞思修行的條件,這樣的寺廟中安住的“法師們”,既無弘法利生的事業可言,也不護持清淨戒律,我們對此都應當生起厭離。

  同時,有些未破戒的比丘也僅僅流于形象上的護持淨戒。他們雖然天天在積累資糧,而內心裏卻仍幻想得到今生的名聞利養。這種人也不可能存在解脫的機會。還有一些人本來就沒有好好修持,卻自以爲行持如法,特別喜歡在他們面前吹噓自己的善妙功德。看到這些人,我也只能心生厭煩。

  對比他們,我便更加欽佩和仰慕我的根本上師托噶如意寶,我認爲他老人家才真正具有大德風範。以常人觀點來看,他的財富不可謂不豐厚圓滿,但他本人卻一生過著清貧的生活---日常生活異常檢樸,有時候甚至到了缺乏食物的地步。但即便這樣,托噶如意寶也從不輕易享用他們的供養,而是像普通僧人那樣參加誦經,以獲得其中所應分得的一份財物。如果僅僅從表面上看,他老人家的一生可說是非常平凡,幾乎沒有做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情。然而,其不凡之處也正在此---這正所謂寓偉大于平凡之間。托噶如意寶就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向世人展現了他嚴謹的作風和高超的境界。但你千萬別以爲托噶如意寶是一個吝啬之人,在對諸佛菩薩的供養方面,他從不吝惜。僅以供類爲例,在他一生中,平均每天供的燈就多達五百余盞!

  但如今的一些所謂的高僧大德們,則不會這樣行事了。他們哪怕只做了一點點善行,也會想方設法加以鼓吹,借機提高自己在世間的聲譽。例如有人剛剛修建了一座佛塔,便對其又是拍照又是錄像,隨後就手捧照片跑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去大搞宣傳。他會逢人就說:“大家快來看看哪,這是我一人建造的佛塔呀!”有的人甚至還會借機化緣,以便中飽私囊。針對這種悖離古訓的做法,無垢光尊者在《叁十忠告論》中也傳講了一些教言。

  世界上還有這樣的一些人,他們雖然脫離了塵世中的家庭,卻仍然在寂靜之處積累財富。也有人自以爲戒律清淨,其實只執著于依食住行等細微處,對更加重要的方面卻滿不在乎。他們偷盜、邪淫乃至殺害衆生,對待因果毫無正信,僅僅具備嚴持戒律的假面罷了。每當面對那些不懂道理的比丘,我都禁不住會生起厭煩之心。

  那些自以爲已經遠離紅塵,卻不懂得取舍因果、從不聞思修行的人,肯定無法得到戒定慧叁學的功德,他們還會由此而五毒熾盛,經常處于迷亂散漫的狀態。更有甚者,個別僧人連四根本戒也沒有聽說過,但當別人問起時,卻大言不慚地說:四根本,我不知道,有個叁根本可能是上師再加護法神吧!如果一個人出家修持淨戒,卻連一點佛法方面的智慧也沒有得到,這就猶如天鵝在水中嬉戲,羽毛卻沒有沾上一滴水,實在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還有人一旦皈依佛門,便認爲自己已經趨入了佛道。其實他既不具備正知正見,也不具備出世間的智慧和廣大的慈悲心,只是獲得了表現上的身份而已。這樣的人,甚至對上師叁寶的信心都不堅定。每當見到這種自欺欺人的佛教徒,我都會生起強烈的厭煩心。

  而我們學院中的一些堪布、活佛(色達喇榮佛學院),在智慧、慈悲、戒律等方面都可謂出類拔萃、堪爲人天楷模,無論就品格修養還是出世間的成就而言,他們都非常優秀,這在整個南贍部洲也希有難得。然而他們一旦到了其他地方,卻根本得不到應有的尊重。以前,我也曾安排一些德才兼備的大堪布前往藏地各大寺院。但這些寺院中的僧人們對他們卻並不重視,致使這些大堪布、大活佛連一般寺院中方丈的地位也無法獲得。現在的世人就是這樣愚蠢,他們不懂得敬重那些具有智慧而又戒律清淨的善知識,卻對虛僞狡詐之徒倍加信任,這種現象令人非常遺憾而痛心。正如至尊米拉日巴對日瓊巴開示的那樣:“在藏地,智者不會受到恭敬,愚者卻倍受擁戴;了義的佛法不會受到重視,對不了義的法門卻備加奉行。所以,你應當努力追隨智者和真正的善知識,支尋求了義的法要。”如今,這樣的教誨對我們依然有效。

  我還看到某些“金剛上師”並不悲憫攝受精進修行的弟子,反而貪婪地籠絡那些只知以錢財供養的追隨者。他們也從不善待禀性正直的人,只對虛僞狡詐之徒異常寵愛。如此覺溺于世間八法的“金剛上師”,讓人怎能看到正法弘傳的希望?

  另外,現在還存在著以下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現象:對于生活清貪的智者,大家不僅不懂得尊重,反而嗤之以鼻、不屑一顧。而對于擁有財富的人,哪怕其頭腦愚鈍無比,有些人也會追隨著…

《智悲精滴》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