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會」,鎮江有盧潤洲主持的「鎮江佛學研究會」;泰縣有王誠善、盧敬侯等組成的「念佛會」。 在華北方面,以北京爲中心的居士弘法團體,也於民國初年先後紛紛成立,民國四年,由嚴複、楊度、孫毓筠(即楊仁山的弟子孫少侯)等人組織的「大乘講經會」,曾邀請月霞、谛閑人京講經;民國八年,由莊蘊寬、夏壽康、張仲仁等組織的己未講經會,邀請太虛法師入京講經:十年以後,先有韓清淨、朱芾煌、徐森玉、饒風磺等先後組織的「法相研究會」、「叁時學會」;民國十五年,北京學佛同人有「北京佛學研究會」的組織,繼而有胡子笏聯合各地學佛居士,成立的「華北佛教居士林」,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其他各地,在武漢古面有甯達蘊、張宗載等組織的「武漢佛化青年會」;在濟南有張繼康、王宗佑等組織的「濟南佛學社」;在開封有劉積學、袁西航等組織的「河南佛學」;在西安則有康寄遙、路禾父等組織的「陝西佛化社」。他如江易圍在婺源成立的「佛光社」;盧佛堂在巴縣組織的「愛道佛杜」;劉洙源在成都主持的「成都佛學社」;徐季廣在崇慶成立的「放生會」等等。在全國各地的佛教團體中,而以用「佛教居士林」之名稱最爲普遍。例如:除上海的世界佛教居士林外,尚有南京佛教居士林,北京的華北佛教居士林,天津的佛教居士林。此外,如甯波佛教居士林,無錫佛教居士林,臨海佛教居士林,溫州佛教居士林,鹽城佛教居士林,合肥佛教居士林,昆明佛教居士林、大同佛教居士林等等。單位衆多,不能一一列舉。這種居士學佛弘法,組織佛學團體,蔚成爲一種風氣,形成了「居士佛教」,在民國初年的佛教複興運動中,在僧侶之外的一股洪流。
【 四、居士是大乘佛教在西方社會發展的開路先行 】
大乘佛教,是公元世紀二叁世紀間傳入中國,而於隋唐時代傳入日本、朝鮮。清季末年,以地緣關系,由福建傳入東南亞及中南半島。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至現在半世紀多的時間,大乘佛教以香港、臺灣,及一九八Ο年以後的中國大陸叁地爲中心,向外發展傳入西方社會。而在發展傳布的過程中,佛教居士扮演了「開路先行」的角色--那就是,先有居士在僑居地組織佛教社團,而後到臺灣、香港、大陸,禮請法師國外駐錫弘法。於此,我們先自北美洲--美國、加拿大的各大城市說起。
一、美國檀香山的居士佛教:
中國大乘佛教之傳入西方社會,以夏威夷群群島的檀香山爲第一站,早在十八世紀中葉,隨著美國加州掘金潮的興起,需要大量勞力,美國商人自中國引進大量勞工(以廣東人居多),爲數在五萬人以上。到掘金潮過去,中國勞工又參加修築鐵路的行列。一八六九年橫貫東西的鐵路完成後,美國經濟蕭條,白人失業者衆,這時民間興起了一股排華風潮。有的中國人受不了排擠,便束裝回國;有的則向各處遷移,以經營小餐館、洗衣店、修皮鞋工作維持生活。
早期留在美國的華僑,自然有佛教徒在內,但他們信奉的並不是純正的佛教,而是神佛不分的民俗宗教。正信佛教的傳入,是在世界第二次大戰結束以後的事。二次大戰後,移民美國的華人已非早年的勞工,而是有醫師、律師、中産階級的智識分子。一九五叁年,四百多位以廣東人爲主的佛教徒,在檀香山組織了「華僑佛教總會」。他們推代表到香港,去禮請虛雲老和尚的弟子知定法師,請到檀香山弘化。 知定法師是廣東韶關人,一九一七年出生,他於師範學校畢業後,在南華寺依虛雲老和尚剃度出家。一九四一年入江蘇的焦山佛學院受學。一九四叁年畢業,回到南華寺後,擔任南華戒律學院院長。一九四六年出任南華寺住持。一九四九年避亂香港,在各道場講經弘法。一九五五年冬,在檀香山信徒代表的禮請下,以拓荒的精神,一個人赤手空拳,帶著幾部經書到了檀島。他抵達檀香山的正確日期,是一九五六年的元月二十九日。 知定法師抵達檀香山後,自那時起,檀香山有了長駐弘法的法師。華僑佛教總會在知定法師領導下,會務日隆。翌年佛教總會買下了會址。一九六四年拆除了舊有的房屋,興建了美國的第一所中國宮殿式的寺院--虛雲寺,知定法師最初一個人來到檀島,數月之後,他電召香港的法慧法師到檀香山協助。以後常住衆陸續增加,現在共有八位僧侶常住。
檀香山繼華僑佛教總會之後,一九五五年又成立了第二個佛教社團「中華佛教」,同時買下一所舊教堂改建爲「檀華寺」。曾請香港的筏可老和尚莅檀講經,老和尚在檀香山講經八個月後返港,後來又自香港禮請得竺摩法師莅臨檀島弘法。
一九六零年後到二十世紀之末,檀香山又增加了幾處寺院。如由菲律賓抵檀的瑞妙法師創設的了玉佛寺,宏海法師爲紀念香港佛瑩法師創設的「幻迹講堂」,了知法師住持的觀音廟,及臺灣佛光山在夏威夷設立的道場,名叫「夏威夷禅淨中心」。
二、美國舊金山的居士佛教:
舊金山之有中國大乘佛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事情。最早在此從事佛教弘法活動的,是馮善甫、馮善敦、唐良謙等諸位居士。馮氏兄弟是兩位醫學博士,他們幾位早在一九五零年代,就開始了弘法活動。他們首先在舊金山華埠組織了「佛禅會」,以後十多年間,活動十分頻繁。舊金山另一個曆史甚久的佛教社團,是「美洲佛教會」。該會董事長梁民惠老居士,於一九六一年聯絡其他佛教社團,推孫慕伽教授爲代表,到臺灣向內政部陳情,要求派一位法師到舊金山弘法。孫教授抵臺,由內政部、中佛會人員陪同,訪慧日講堂的印順導師,最後決定由印老弟子妙峰法師應聘。翌年叁月妙峰法師抵達舊金山,他是第一位到美國本土弘法的法師,迄今仍在紐約弘化。
此外,廣東籍的伍佩琳居士,一九五八年成立「正善佛道研究會」。一九六叁年,他自香港禮聘樂渡法師到舊金山駐會弘法,樂渡法師現在主持紐約的「美國佛教青年會」,從事佛經英譯的工作。一九六五年以後,到美西弘法的法師日多,佛教道場及社團也就日漸增多了。現在舊金山有寺院及社團二十馀處,未能一一介紹。
叁、美東紐約地區的居士佛教:
紐約華人社會佛教,也是一九五零年以後的事。是時由於大陸政權易主,許多正信佛教人士移民美國,聚居在紐約的如張承基、趙真覺、俞俊民、應金玉堂、沈家桢、鄭僧一潘 公展、齊思贻等大德,由他們的發心倡導,財施法施,組織社團,禮請法師,興建寺院,而後始有今日大乘佛教在美東的蓬勃發展。
最早在紐約華人社會弘傳佛教,成立社團的,是由一九五五年由臺灣移民紐約的應金玉堂居士。她眼見紐約其他宗教十分興盛,唯獨佛教無人倡導,她乃在華文報紙上刊登廣告,勸人念觀世音菩薩聖號,數年如一日,從不間斷。一九六○年之後,由於事業經營順利,加以受到佛學家張澄基的影響,發心組織佛教社團,設立一處弘法道場,使華僑界的信佛人士,有一個聽法共修的地方。她這個心願於一九六二年實現,創設了美東第一個華人佛教社團「美東佛教研究總會」。會中設置了佛堂,禮請時在舊金山的妙峰法師到紐約駐會弘法。妙峰法師後來在華埠另創中華佛教會。金玉堂禮請臺北海明寺悟明法師到紐約駐會弘法。此後數十年間,許多到紐約弘法的法師,多數是由美東佛教會聘請去的。
紐約第二個佛教社團,是一九六四年,以沈家桢居士爲首的佛教徒,禮請原在舊金山弘化的樂渡法師,到紐約共同組織了「美國佛教會」,並且創設了紐約第一座寺院大覺寺。一九七五年,沈家桢將他紐約郊外的上百英畝土地,給美佛會,在這片土地上興建了世界聞名的莊嚴寺。一九六四年以後的數十年間,上百位香港、臺灣,以及一九八Ο年以後的大陸法師,都是受美國佛教會聘請到美國的。
四、美西洛杉矶的居士佛教:
洛杉矶是美國華僑最多的地方,但直到一九七零年尚沒有中國寺院或法師。一九七二年秋天,香港的文珠法師到美國旅行,他發現擁有八百萬人口的洛杉矶市竟然沒有一所中國寺院。因此他接受了當地信徒的挽留,成立了「美西佛教會·圓覺寺」。繼而一九七八年,臺北法光寺住持如學禅師,應信徒之請到美國弘法,信徒們請求禅師在洛杉矶創辦一所以閩南語弘法的道場,禅師應允,乃於洛杉矶郡阿罕布拉市創建了法光寺,由她的弟子禅光法師主持。於此同時,臺灣的印海法師,也應信徒之請,在洛杉矶創立「佛教正信會·法印寺」。後來悟明法師創設了護國禅寺,天機法師也創設了圓融寺,以後洛杉矶佛教寺院就日多了。
洛杉矶的佛教,到星雲大師的佛光山西來寺建設完成,而進入了佛法隆盛的階段。西來寺於位於哈仙達岡市,一九七八年申請,洛杉矶郡政府開過六次公聽會始獲得通過。乃於一九八五年叁月破土開工,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舉行了落成典禮。這一座耗資兩千多萬美元的「國際佛教促進會、佛光山西來寺」,由開始籌備到工程完成,前後曆時十年。這是一座宏偉壯觀、美煥美侖的大寺院,它代表了中國佛教的文化和精神。
五、美南地區的佛教:
美國南部大城以德州休士頓市爲首,一九七叁年後,休士頓僑界有嚴寬祜、崔常敏、姚白章、崔常祥、蔡念生、蔡興濟等居士居住。到一九七八年,原在紐約弘法的淨海法師,到休士頓察看有沒有創建寺院的條件,到休士頓找到嚴寬祜、崔常敏等一般居士,共同討論之下,他們決定在美南成立佛教道場--「德州佛教會·佛光寺」,後來又協力創建了宏偉莊嚴的「玉佛寺」,使休士頓成爲美南的佛教中心。
六、加拿大華人社會的佛教:
加拿大最早是法國人的殖民勢力,後來成爲英國殖民地。一九叁一年英國議會通過加拿大爲一主權國家。中國人之移民加拿大爲時頗早,在二十世紀之初就有中國移民。到二次大戰之後,華僑日多,如詹勵吾、馮公夏、呂雒九、羅午堂、王超群、馬德齡、馮馮等居士,是其著者。馮公…
《百年來居士佛教的發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