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稱光佛】 無量壽佛的別名,爲十二光佛之一。
【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所住是不滯住善惡、是非、空有、斷常、迷悟等等對待的兩邊,連中道亦不住。而生其心者,即是生其空寂靈知妙明真如的心。
【焰摩天】 夜摩天,在欲界天之第叁重。
【焰慧地】 菩薩十地中之第四地。楞嚴經說:“明極覺滿,名焰慧地。”
【燃燈】 1.燃點燈燭。2.佛名。見燃燈佛條。
【燃燈佛】 又名錠光佛。釋迦佛在因行中第二阿僧祇劫屆滿時,剛好此佛出世,他買了五莖蓮花去供佛,又以頭發鋪地給佛走路,佛即爲他受未來成佛的記別。智度論說:“如然燈佛,生時一切身邊如燈,故名然燈太子,作佛亦名然燈。”
【琰魔王】 即閻羅王,簡稱閻王。見閻王條。
【琰魔界】 琰魔王的世界,在我們所住的南贍部洲東方鐵圍山下。
【琰魔使】 琰魔王的鬼卒。窮凶極惡的人,琰魔王就差遣這種鬼卒去引取他來治罪。
【異生】 凡夫的別名,因凡夫輪回六道,受種種別異的果報而生。
【異生性】 凡夫之性,系指見惑的煩惱種子而言。俱舍論說:“雲何異生性,謂不獲聖法。”
【異生羝羊心】 十住心之一。凡夫的愚癡,好像羝羊,羝羊即牡羊,終日只知思念食欲和淫欲。
【異相】 四相之一。見四相條。
【異熟】 果報的新譯,因爲因與果必異時而熟,故雲異熟。
【異熟因】 六因之一。見六因條。
【異熟果】 五果之一。見五果條。
【異熟障】 謂由于自然果報的障礙而不能修行佛法的地方,如叁惡趣及無想天等是。
【異熟生】 異熟因所生。
【異熟識】 阿賴耶識的別名。
【異方便】 特殊的方便。
【異時而熟】 種因在先,受果在後,先後時間相差,或至無數劫,所以說異時而熟。
【登住】 登入菩薩十住之位。
【登地】 登上菩薩十地之位。要達到登地須經過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
【登地菩薩】 登入初地(即歡喜地)之位的菩薩。
【發通】 開發神通。
【發願】 立下誓願。
【發露】 表白自己所犯的過失。
【發心】 發願求取無上菩提的心。
【發心住】 菩薩十住之第一位。
【發光地】 菩薩十地之第叁地。
【發菩提心】 發求取正覺成佛的心。
【衆生】 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識的動物。集衆緣所生,名爲衆生,又曆衆多生死,名爲衆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衆生。
【衆生心】 一切衆生所有的心。衆生心約有二種,即真心與妄心。見二心條。
【衆生見】 執著衆生實有的妄見,是我見的別名。
【衆生界】 十界之中,除去佛界,其他九界都叫做衆生界。
【衆生恩】 四恩之一。見四恩條。
【衆生相】 四相之一。見四相條。
【衆生相續】 叁相續之一。見叁相續條。
【衆生緣慈】 叁慈之一。見叁慈條。
【衆生世間】 叁世間之一。見叁世間條。
【衆生無邊誓願度】 四弘誓願之一。見四弘誓願條。
【衆合地獄】 八熱地獄之第叁。
【等】 1.平等之義。2.等級之義。3.等類之義。
【等心】 1.平等心,即視一切衆生怨親平等。2.對諸法平等修行的心。
【等味】 平等一味。
【等至】 定的別名。身心平等安祥叫做等,以定力才能達至此種等的境界,所以叫做等至。
【等持】 定的別名。梵語叁摩地,華譯爲等持,即心安住于一境而平等維持之義。
【等智】 十智之一。見十智條。
【等慈】 平等的慈悲。
【等谛】 俗谛的別名。
【等觀】 平等觀念一切事理。
【等覺】 1.佛的別稱。等是平等,覺是覺悟,諸佛的覺悟,平等一如,故名等覺。2.大乘五十二階位中,第五十一位,名爲等覺,即十地位滿,將證佛果之中間階段,因其智慧功德,等似妙覺,故名等覺,又名一生補處,或金剛心菩薩。
【等妙】 等覺與妙覺。大乘階位五十二級中,第五十一位即等覺,第五十二位即妙覺,亦即佛果。等覺猶如十四的月亮,妙覺則如十五的月亮。
【等妙覺王】 佛的尊稱。等是等覺,是顯因圓,妙是妙覺,是顯果滿,佛因圓果滿,故稱等妙覺王。
【等活地獄】 八熱地獄之第一。見八熱地獄條。
【等無間緣】 四緣之一。見四緣條。
【結】 系縛的意思,是煩惱的別名,因煩惱能系縛衆生的身心,使不能解脫,永淪生死。
【結印】 手結印契。密宗的修法,要手結印,口念咒,意觀想,這樣才能做到叁密相應。
【結使】 結與使。結與使都是煩惱的別名,煩惱能系縛身心,結成苦果,故稱爲結,能使衆生沈溺于生死苦海,故又名爲使。結有九結,使有十使。
【結夏】 結夏安居。見安居條。
【結集】 佛滅後,五百大阿羅漢相聚一處,將佛過去所說的法,結合集成爲佛教的叁藏經典。
【結賊】 結是煩惱的別名,因爲煩惱能爲害智慧,故喻之爲賊。
【結解】 結與解。結是煩惱所縛;解是證悟真理而得自在。
【結漏】 結與漏。結與漏都是煩惱的別名。
【結縛】 煩惱的別名,因煩惱能系縛吾人的心身使不得解脫出離生死。
【結緣】 廣結善緣。
【結業】 指由煩惱而生的思想與行爲。
【結跏趺坐】 佛陀的坐法,即盤膝而坐。略有二種:若先以右足置于左腿上,再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叫做降魔坐;若先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再以右足置于左腿上者,則叫做吉祥坐。
【給孤獨園】 給孤獨長者買只陀太子的園林給佛講經說法,故其園名爲給孤獨園。
【給孤獨長者】 中印度憍薩羅國的丞相,性情慈善,喜歡布施孤獨的人,所以獲得給孤獨之名。
【菩提】 華譯爲覺,是指能覺法性的智慧說的,也就是漏盡人的智慧。
【菩提心】 求取正覺成佛的心。
【菩提心戒】 以菩提心之自性清淨爲戒,是叁昧耶戒的別名。
【菩提分】 1.佛陀從四谛的道谛中,開示出叁十七種修習基本聖道的法門,叫做叁十七道品,也叫做叁十七菩提分法。2.即七菩提分,又名七覺分。見七覺分條。
【菩提樹】 原名畢缽羅樹,因釋尊在此樹下成道,故又名菩提樹。
【菩提達磨】 簡稱達磨,是中國禅宗的初祖。見達磨條。
【菩提薩埵】 見菩薩條。
【菩薩】 梵語菩提薩埵的簡稱,華譯爲覺有情,就是覺悟的有情的意思,也就是上求佛道和下化衆生的大聖人。
【菩薩戒】 發大心修大乘法的行者所受持的戒律。依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其戒相爲十重戒,四十八輕戒,這是出家菩薩戒;若依優婆塞戒經受戒品,則列六重戒,二十八輕戒,這是在家菩薩戒。茲將上述二種戒本所說的重戒和輕戒戒目列表如下:
菩 薩 重 戒 戒 目 表
梵網經戒本
| 菩薩優婆塞經戒本
| ||
條數
| 戒目
| 條數
| 戒目
|
1
| 殺戒
| 1
| 殺戒
|
2
| 盜戒
| 2
| 盜戒
|
3
| 淫戒
| 3
| 大妄語戒
|
4
| 《佛學常見辭彙 十畫~十二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學常見辭彙 十叁畫~十五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