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現,盈器酥酡逐念來。金殿有光吞日月,玉樓無地著塵埃。法王爲我談真谛,直得虛空笑滿腮。”
汝等宜各精進,求心所願⑨,無得疑惑中悔⑩,自爲過咎(11),生彼邊地(12)七寶宮殿,五百歲中受諸厄(13)也。
(這是說不得疑惑中悔)
你們要各自努力,精進不懈,以實現心中之所願,往生極樂。不得懷疑或中途退悔,若有疑悔那是你自己的過失,那就不能生到極樂世界,七寶池中蓮花化生,只能生到極樂世界的邊地疑城,在500年中,見不到佛,也聽不到佛法,這是一面念佛又一面疑惑的人所受的苦難。
附記1:念佛法門有叁要,即:深信、切願、力行;也有叁不,即: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裏的經文說“汝等宜各精進”,就是叁要中之力行,叁不中之不間斷。力行與不間斷,是一而二,二而一,都是說要努力修行,念佛不可間斷。我們平日念佛要綿綿密密,心不離佛,佛不離心,毋令暫忘。這也就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中所說的“淨念相繼”。要做到念佛不間斷,和淨念相繼,我們除了每日定時地早晚課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如行、住、坐、臥、路上、車上、船上、飛機上、做事、娛樂、運動,乃至大、小便時,皆應念佛。只是于臥時或大、小便時,只宜在心中默念,不可出聲念佛,出聲念不合律儀。念佛是八萬四千法門中一個最方便的法門,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念佛,方便之至,誰說沒有時間念佛,那是爲自己的“懶惰”找借口,自欺欺人,扪心自問,必然有愧。
附記2:又經文中所說的“無得疑惑”,就是念佛叁要中之深信,和叁不中之不懷疑。深信和不懷疑,也是一不是二,都是說要深信不可懷疑。念佛人對下列事項絕對不可有絲毫的懷疑:
●不可懷疑自心。自心即佛性,有佛性者,必定成佛。
●不可懷疑佛言。佛說有極樂世界,肯定有極樂世界。
●不可懷疑佛願。佛願要接引衆生,肯定前來接引衆生。
●不可懷疑因果。念佛爲因,往生爲果,又往生爲因,成佛爲果,有其因肯定必有其果的。
●不可懷疑佛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乃集十方佛國之美好于一身的淨土,故其他佛國都不能與之相比。
●不可懷疑法門。此法門乃佛教八萬四千法門中,一個極其奇妙特別的法門,能令人就在這一生中,了生死、離輪回、出叁界、生淨土、成佛道,故十方諸佛皆出廣長舌相,同聲贊揚,誰若對之懷疑不信,那便是放棄了在這一生中成佛作祖的絕佳機會,實愚不可及。
附記3:談到不懷疑,世人雖念佛,但只要有一絲毫的疑情存在,有福報的人,也只能如經上所說“生彼邊地七寶宮殿,五百歲中受諸厄也”,福報差的,疑障一起,就不能往生,太可惜了。
彌勒白言:受佛重誨(14),專精(15)修學,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這是說彌勒如教奉行)
彌勒菩薩向佛禀白:今天有幸接受佛這麼深重的教誨,決定專精修學,如教奉行,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對佛寶貴的教誨,絲毫不敢有疑。
附記1:彌勒菩薩是此土之未來佛,是等覺菩薩的身份,聽了本師釋迦牟尼佛說《無量壽經》,即刻向佛立願:“專精修學,如教奉行,不敢有疑。”這是告訴我們,像他那樣的等覺菩薩,尚且要專精修學,一心專念無量壽佛,發願求生極樂世界,我們只是博地凡夫,更應該聽佛的話,及向彌勒菩薩看齊,一句佛號念到底,決不轉換題目。能乎此,則往生極樂,決定有份矣。
附記2:關于“專精修學”,就是念佛法門叁不中之“不夾雜”,也就是修行念佛不可夾雜著其他的法門,要一門深入。爲了避免念佛人患上夾雜的毛病,淨宗建立了“五正行”如下:
讀誦正行:即專讀誦淨土經論;
觀察正行:即專觀想極樂莊嚴;
禮拜正行:即專禮拜阿彌陀佛;
稱名正行:即專稱念彌陀名號;
贊歎供養正行:即專贊歎供養彌陀。
又世親菩薩在《往生論》中,也爲我們立下了“五念門”如下:
(一)禮拜門:以我之身禮拜阿彌陀佛;
(二)贊歎門:以我之口贊歎阿彌陀佛;
(叁)作願門:一心發願,願生其國;
(四)觀察門:以智慧觀察彼佛菩薩,及依正莊嚴;
(五)回向門:以我之功德回向給一切衆生,願彼此皆成佛道。
附記3:淨宗爲什麼要建立“五正行”與“五念門”呢?因爲念佛法門最忌夾雜,要一門深入,不可夾雜別的法門,若夾雜則“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後果堪虞。我們不妨想一想,一列出了軌的火車,或一架偏離了航線的飛機,它們能抵達目的地嗎?念佛若夾雜別的法門,就與出了軌的火車及偏離了航線的飛機一樣,永遠達不到目的,修行豈不白費功夫?
◎注釋
①天下久久 是說這個世界要過了很久以後,才會再有佛出現。
②斷諸疑網 這裏是指斷除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之五不正見(亦即見惑),及貪、瞋、癡、慢、疑之煩惱(亦即思惑)。
③典攬智慧 是說這一部《無量壽經》總括包攬了諸佛的一切智慧而無遺。
④衆道之要 是世出世間修行成道之心要。
⑤綱維 維系倫常道德的原則。
⑥決正 決擇分別邪正。
⑦惡露 指人身九孔所常流的不淨之物。九孔即人的兩眼、兩耳、兩鼻孔、口、大便處、小便處。
⑧道德合明 “道”指佛所證的菩提智慧;“德”指修善而得的福德;“道德合明”就是福慧俱足的意思。
⑨求心所願 努力求取實現心中的願望。
⑩疑惑中悔 對所修的法門懷疑迷惑,或是中途退悔改修別的法門。
(11)自爲過咎 自己所造的過失。
(12)邊地 又名邊地疑城。“邊地”邊隅之地,指西方極樂世界的邊隅,有地名懈慢界,又名胎宮,往生到那裏的人,五百歲間不得見聞叁寶。“疑城”因此處爲疑根未斷的人所居,故名。
(13)諸厄 這裏是指往生極樂世界邊地疑城的人,有五百歲不得見聞叁寶的苦難。
(14)重誨 很深重的教誨。
(15)專精 “專”是專一;“精”是精純。專精也就是不夾雜的意思。
《佛說無量壽經白話淺釋 四十 心得開明》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