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四十 心得开明▪P3

  ..续本文上一页现,盈器酥酡逐念来。金殿有光吞日月,玉楼无地著尘埃。法王为我谈真谛,直得虚空笑满腮。”

  

汝等宜各精进,求心所愿⑨,无得疑惑中悔⑩,自为过咎(11),生彼边地(12)七宝宫殿,五百岁中受诸厄(13)

   (这是说不得疑惑中悔)

   你们要各自努力,精进不懈,以实现心中之所愿,往生极乐。不得怀疑或中途退悔,若有疑悔那是你自己的过失,那就不能生到极乐世界,七宝池中莲花化生,只能生到极乐世界的边地疑城,在500年中,见不到佛,也听不到佛法,这是一面念佛又一面疑惑的人所受的苦难。

  附记1:念佛法门有三要,即:深信、切愿、力行;也有三不,即: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里的经文说“汝等宜各精进”,就是三要中之力行,三不中之不间断。力行与不间断,是一而二,二而一,都是说要努力修行,念佛不可间断。我们平日念佛要绵绵密密,心不离佛,佛不离心,毋令暂忘。这也就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所说的“净念相继”。要做到念佛不间断,和净念相继,我们除了每日定时地早晚课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如行、住、坐、卧、路上、车上、船上、飞机上、做事、娱乐、运动,乃至大、小便时,皆应念佛。只是于卧时或大、小便时,只宜在心中默念,不可出声念佛,出声念不合律仪。念佛是八万四千法门中一个最方便的法门,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念佛,方便之至,谁说没有时间念佛,那是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自欺欺人,扪心自问,必然有愧。

  附记2:又经文中所说的“无得疑惑”,就是念佛三要中之深信,和三不中之不怀疑。深信和不怀疑,也是一不是二,都是说要深信不可怀疑。念佛人对下列事项绝对不可有丝毫的怀疑:

  ●不可怀疑自心。自心即佛性,有佛性者,必定成佛。

  ●不可怀疑佛言。佛说有极乐世界,肯定有极乐世界。

  ●不可怀疑佛愿。佛愿要接引众生,肯定前来接引众生。

  ●不可怀疑因果。念佛为因,往生为果,又往生为因,成佛为果,有其因肯定必有其果的。

  ●不可怀疑佛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乃集十方佛国之美好于一身的净土,故其他佛国都不能与之相比。

  ●不可怀疑法门。此法门乃佛教八万四千法门中,一个极其奇妙特别的法门,能令人就在这一生中,了生死、离轮回、出三界、生净土、成佛道,故十方诸佛皆出广长舌相,同声赞扬,谁若对之怀疑不信,那便是放弃了在这一生中成佛作祖的绝佳机会,实愚不可及。

  附记3:谈到不怀疑,世人虽念佛,但只要有一丝毫的疑情存在,有福报的人,也只能如经上所说“生彼边地七宝宫殿,五百岁中受诸厄也”,福报差的,疑障一起,就不能往生,太可惜了。

  

弥勒白言:受佛重诲(14),专精(15)修学,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这是说弥勒如教奉行)

   弥勒菩萨向佛禀白:今天有幸接受佛这么深重的教诲,决定专精修学,如教奉行,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对佛宝贵的教诲,丝毫不敢有疑。

  附记1:弥勒菩萨是此土之未来佛,是等觉菩萨的身份,听了本师释迦牟尼佛说《无量寿经》,即刻向佛立愿:“专精修学,如教奉行,不敢有疑。”这是告诉我们,像他那样的等觉菩萨,尚且要专精修学,一心专念无量寿佛,发愿求生极乐世界,我们只是博地凡夫,更应该听佛的话,及向弥勒菩萨看齐,一句佛号念到底,决不转换题目。能乎此,则往生极乐,决定有份矣。

  附记2:关于“专精修学”,就是念佛法门三不中之“不夹杂”,也就是修行念佛不可夹杂着其他的法门,要一门深入。为了避免念佛人患上夹杂的毛病,净宗建立了“五正行”如下:

   读诵正行:即专读诵净土经论;

   观察正行:即专观想极乐庄严;

   礼拜正行:即专礼拜阿弥陀佛;

   称名正行:即专称念弥陀名号;

   赞叹供养正行:即专赞叹供养弥陀。

   又世亲菩萨在《往生论》中,也为我们立下了“五念门”如下:

   (一)礼拜门:以我之身礼拜阿弥陀佛;

   (二)赞叹门:以我之口赞叹阿弥陀佛;

   (三)作愿门:一心发愿,愿生其国;

   (四)观察门:以智慧观察彼佛菩萨,及依正庄严;

   (五)回向门:以我之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愿彼此皆成佛道。

  附记3:净宗为什么要建立“五正行”与“五念门”呢?因为念佛法门最忌夹杂,要一门深入,不可夹杂别的法门,若夹杂则“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后果堪虞。我们不妨想一想,一列出了轨的火车,或一架偏离了航线的飞机,它们能抵达目的地吗?念佛若夹杂别的法门,就与出了轨的火车及偏离了航线的飞机一样,永远达不到目的,修行岂不白费功夫?

  ◎注释

  ①天下久久 是说这个世界要过了很久以后,才会再有佛出现。

  ②断诸疑网 这里是指断除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之五不正见(亦即见惑),及贪、瞋、痴、慢、疑之烦恼(亦即思惑)。

  ③典揽智慧 是说这一部《无量寿经》总括包揽了诸佛的一切智慧而无遗。

  ④众道之要 是世出世间修行成道之心要。

  ⑤纲维 维系伦常道德的原则。

  ⑥决正 决择分别邪正。

  ⑦恶露 指人身九孔所常流的不净之物。九孔即人的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大便处、小便处。

  ⑧道德合明 “道”指佛所证的菩提智慧;“德”指修善而得的福德;“道德合明”就是福慧俱足的意思。

  ⑨求心所愿 努力求取实现心中的愿望。

  ⑩疑惑中悔 对所修的法门怀疑迷惑,或是中途退悔改修别的法门。

  (11)自为过咎 自己所造的过失。

  (12)边地 又名边地疑城。“边地”边隅之地,指西方极乐世界的边隅,有地名懈慢界,又名胎宫,往生到那里的人,五百岁间不得见闻三宝。“疑城”因此处为疑根未断的人所居,故名。

  (13)诸厄 这里是指往生极乐世界边地疑城的人,有五百岁不得见闻三宝的苦难。

  (14)重诲 很深重的教诲。

  (15)专精 “专”是专一;“精”是精纯。专精也就是不夹杂的意思。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四十 心得开明》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