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叁) 彌陀授記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東方諸佛國,其數如恒沙,彼土菩薩衆,往觐無量覺①。南西北四維,上下亦複然,彼土菩薩衆,往觐無量覺。
(這是以偈頌來贊說十方菩薩到極樂聞法受記)
這時世尊即以偈頌的方式來重述他在上面所說的話,其偈頌是:東方的佛世界,有如恒河沙數那麼的多,這些佛刹的菩薩衆,都到極樂世界去觐見無量壽佛。除了東方之外,還有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下諸方之菩薩,也都一樣的到極樂世界去觐見無量壽佛。
一切諸菩薩,各齎②天妙花、寶香無價衣,供養無量覺。鹹然③奏天樂,暢發和雅音,歌歎最勝尊④,供養無量覺。
(這是說往生菩薩供養彌陀)
這許多的菩薩,到了極樂世界,各個手持無比美妙的天花、寶香、無價衣等等禮物供養無量壽佛。與此同時,大家還演奏極之好聽的音樂,通過和諧、優雅的音韻,來歌頌、贊美佛的殊勝和尊貴,以之供養至高無上究竟圓滿覺悟的佛。
究達⑤神通慧,遊入深法門⑥,具足功德藏⑦,妙智無等倫。慧日⑧朗世間,消除生死雲⑨,恭敬繞叁匝,稽首無上尊⑩。
(這是說往生菩薩贊歎無量壽佛)
無量壽佛啊!您的神通、智慧都已通達無礙,對于一切最最深奧、最最深密的法門,您都能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您不但具足無量的功德,而且所證妙智也是無與倫比的,有如紅日無所不照似的消除一切衆生長劫以來如雲一般衆多的生死。大家都非常恭敬的向您繞行叁帀,然後又五體投地的膜拜、頂禮您這尊至高無上的佛!
見彼嚴淨土,微妙難思議,因發無量心,願我國亦然。
(這是說往生菩薩發願求同)
我們親眼目睹您的絕無僅有、最爲清淨莊嚴的佛土,覺得它的微妙達到無以複加、難以思議的地步!爲此我們也發無上菩提道心,希望自己將來所成就的佛國也是如此。
◎注釋
①無量覺 指無量壽佛,因佛是圓滿覺悟的人。
②各齎 “各”是各個,“齎”(音基)是齎送,送人禮物的意思。
③鹹然 共同的意思。
④最勝尊 指無量壽佛,因佛是最尊最勝的人。
⑤究達 究竟通達。
⑥遊入深法門 “遊”是很自在的意思,“深法門”指最深奧、最深密的法門。亦可指淨土法門,因淨土法門能令人于此生中,了生死、出叁界、一生成佛的法門。
⑦功德藏 含藏一切功德的意思。
⑧慧日 比喻佛的智慧有如紅日,無所不照。
⑨生死雲 比喻衆生無始劫來之生死如雲一般衆多。
⑩無上尊 指無量壽佛,因此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
應時①無量尊②,動容發欣笑,口出無數光,遍照十方國。回光圍繞身,叁匝從頂入③,一切天人衆,踴躍皆歡喜。
(這是說彌陀爲往生之菩薩灌頂授記)
就在這時,大慈大悲的無量壽佛,金容現出微笑,從口中發出無量的光明,徧照十方佛國。光明徧照十方之後,又回轉來向佛右繞叁帀,然後從佛頂而入。這是表示彌陀爲這些十方來的菩薩灌頂授記,一切菩薩見此希有情景,莫不同聲歡呼,皆大歡喜!
附記:一般而言,佛從頂上放光,是要示現化佛去普度衆生;從眉間放光,是要爲菩薩宣說一乘妙法;若從口中放光,那是要爲菩薩授記作佛。所以這裏經文說“口出無量光”,即是要爲那些從十方來的菩薩灌頂,授記作佛。
大士④觀世音,整服⑤稽首問,白佛何緣笑,唯然願說意。梵聲猶雷震,八音⑥暢妙響,當受菩薩記,今說仁谛聽。
(這是說觀音菩薩向彌陀請示)
當時在場的觀世音大士,即從座起,整理好衣服之後,便向彌陀稽首作禮,禀白于佛,問佛爲何因緣而示笑,希望佛說出其中之含意。無量壽佛金口一開,其清淨的聲音有如大雷震響,十方遠聞,而且具足八種的音調。彌陀說:“我現在要爲十方來的諸菩薩授成佛之記,大家要注意的聽。”
十方來正士⑥,吾悉知彼願,志求嚴淨土,受決⑦當作佛。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⑧,滿足諸妙願,必成如是刹。知法如電影⑨,究竟菩薩道,具諸功德本⑩,受決當作佛。通達諸法性(11),一切空無我(12),專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刹。
(這是釋迦佛轉述彌陀的回答)
從十方世界來生我國的菩薩們,我完全清楚你們來生我國的心願,是立志要求得最莊嚴清淨的佛土,和得到我的授記。可是你們應當知道,欲滿足這樣的願望,首先必須了達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的,猶如夢境的不實、幻術的假相、空谷的回響,皆似有非實,根本就沒有真實、不變的自性可得。沒有了我與法的執著,心才能清淨下來,有如萬裏晴空,然後以清淨的心去修一切大願,才能成就最極清淨的佛刹。
雖然知道一切法如電光之刹那生滅無常,又如影子只有假相而沒有實體,然而還是要從空出假,去實踐菩薩所修之道,去修集種種的功德,以之莊嚴佛土,做到空有無礙、真俗圓融,才能感得佛爲你們授記作佛的。菩薩能夠這樣通達一切法空無自性,而空去一切人、我、法相,又一心一意地建立自己的淨土,最終必定能夠建立起自己清淨而莊嚴的佛國。
◎注釋
①應時 指應菩薩贊佛、發願之時。
②無量尊 指無量壽佛,因佛樣樣皆無量。
③從頂入 從佛的肉髻頂相而入,這裏是指灌頂授記。
④大士 指菩薩,因菩薩是修大乘佛法之士。
⑤八音 佛所特有的八種聲音。一、極好音,世出世間一切音,都不能與之相比;二、柔軟音,佛音柔軟,聽者歡喜;叁、和適音,能調和衆生的心,令之去除煩惱;四、不誤音,佛智圓明,所出音聲,聞者皆獲正見;五、不女音,佛音具足四無畏,使聽者信服;六、尊慧音,佛音能令衆生聽了,生起敬心,啓發智慧;七、深遠音,佛音近聞非大,遠聞非小,無遠弗屆;八、不竭音,佛音滔滔無盡,其響不絕。
⑥正士 指菩薩,因菩薩是修行正法之士。
⑦受決 指佛爲菩薩授成佛之記。因這種授記,決定如是,無有錯失,故曰“受決”。
⑧如夢幻響 如夢、如幻、如響。如夢者,如夢痕之不可捉摸;如幻者,如幻術之暫有還無;如響者,如空谷之回響,似有非實。
⑨如電影 如電、如影。如電者,如電光之一閃即逝;如影者,如影子之虛幻不實。
⑩功德本 産生功德之根本,指戒定慧、六度等。
(11)諸法性 諸法的自性。諸法(一切事物)都是空無自性的。
(12)一切空無我 一切法空無自性,沒有真實的實體。“我”指主宰、實體。
諸佛告菩薩,令觐安養佛①,聞法樂受行,疾得清淨處。
(這是說諸佛皆勸菩薩往生極樂)
十方諸佛,都知道彌陀願力廣大,極樂世界又殊勝無比,所以都告訴其國之菩薩說:你們必須往生極樂淨土,觐見無量壽佛,親聞妙法,歡喜奉行,便能很快的證得清淨之佛土。
至彼嚴淨國,便速得神通,必于無量尊,受記成等覺。
(這是說往生者得神通及授記的利益)
只要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馬上便能得到各種的神通,和在無量壽佛面前,親蒙授記,很快的便能成爲正等正覺之佛。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這是說往生即得不退轉的利益)
由于佛本願威神所使然,能令十方世界的衆生,凡是聽到他的名號,和發願要往生其國的人,都能如願以償地往生,而且自然成就叁不退轉,直至成佛。
菩薩興至願②,願己國無異③,普念度一切,名顯滿十方。
(這是說往生便能滿所願的利益)
十方諸佛,再對其國之菩薩說:你們要興發自利利他之大願,在往生極樂世界和親見它的種種莊嚴之後,應當立志自勉,願自己將來所成就的國土,也跟極樂世界一樣地美好莊嚴。同時,也願自己將來成佛時的名號,也跟無量壽佛一樣,名滿十方世界,一切衆生聞名之後,都立刻念佛,發願往生,同成佛道。
奉事億如來,飛化④遍諸刹,恭敬歡喜去,還到安養國。
(這是說得神力供養諸佛的利益)
發菩提心的菩薩,往生極樂國之後,立即具足不可思議之神通力,能一身化無量身,同時遍至諸佛世界,在十方諸佛面前,恭敬奉事以修福,聞法修行以修慧。事畢即帶著法喜充滿的心,又回到極樂世界來。
若人無善心,不得聞此經,清淨有戒者,乃獲聞正法。曾更見世尊,則能信此事,謙敬聞奉行⑤,踴躍大歡喜。驕慢弊懈怠⑥,難以信此法,宿世見諸佛,樂聽如是教。
(這是釋尊慨歎此經難聞難信)
若是過去生中沒有種下善根的人,那就聽聞不到這一部介紹淨土法門的經了;只有信心清淨而又嚴持戒律的人,才能獲聞這種彌足珍貴的一生成佛之正法。或是過去生中曾經遇見過諸佛,聽過諸佛說法的人,他就會很歡喜的聽聞我現在所說的這部經,而且會很謙虛、恭敬地聽聞和奉行;至于那些貢高我慢、內心暗蔽、懈怠不肯精進的人,那是很難相信淨土法門,和修行念佛及發願往生了。
附記1:佛法說凡事都有其前因後果的,要不是宿世曾經種下善根,這一生就很難遇到善知識和聽到佛法了,尤其是聽到這種能令人在此生中了生死、離輪迴、出叁界、生淨土、成佛道的淨土法門。不信請看,當今全世…
《佛說無量壽經白話淺釋 卅叁 彌陀授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