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圓滿聚和乃爲一。
阿難多聞最在先,施法福惠富滿樓。持戒透明猶玻璃,苦行頭陀大家設。
信解空相須菩提,密行通幽曪睺曪。舍利智慧始幼童,論述道理加旃延。
那律天眼淨無垢,目連神通真玄妙。無極六種波羅密,菩提般若度情識。
佛法始于人本位,最初發起菩提心。進德修善五階梯,人天聲緣到菩薩。
皆是心地轉業相,味著禅定亦過失。究竟說中無叁五,一乘無乘是佛說。
功 過
功德生于見己過,罪惡出自見人非。得道成佛本圓成,不因師受非他得。
可笑!可悲!可歎!
身披袈裟無明驢,惺忪唯恐不斯文。擡頭頻問摩登女,信口開河誤後人。
功德生于見己過,罪惡出自見人非。得道成佛本圓成,不因師受非他得。
道理易講事難做,菩提般若同一理。覺悟好說人難做,修行大忌不做人。
不生不滅叁叁行,登界遊處任爲之。說破源流萬法通,真如本性大法師。
枷 鎖
男女聚居名安枷,緣會五蘊即吾家。在劫難逃蘊纏身,生死皆因情鎖鏈。
莫要老來方學道,人生旅途多白骨。一葉聖旨歸黃泉,空走人間無果利。
偈 贊 頌 七 大
十方通達方便,永斷愚癡疑惑。妙法能生信解,恒念精勤修道。
地主含藏承受,意念親近如來。水能流潤滋養,廣利益生救護。
火主炎上熱惱,明則融消煩惱。風行運動走竄,勁除貢高我慢。
空主明潔靈知,無爲無所不爲。明則了照愚暗,無明習氣永斷。
頌 轉 識 成 智
俗念困擾任天然,留戀境物鎖情理。逍遙灑脫忘情塵,萬法等閑不障礙。
心如虛空無牽挂,早已踏破毗盧頂。千聖同是觀世音,有覺能悟自在王。
圓滿覺悟識轉智,四識成智各有叁。初轉成七二轉八,妙覺叁轉究竟佛。
偈 頌 八 識 規 律
自然圓方八識隨,主公含藏七心王。眼耳鼻舌身意識,染汙末那窩黎耶。
性境獨影帶質境,現時量知比非量。善性惡性無記性,九宮八卦奧又妙。
叁界九地一四四,欲界雜居趣味五。離生定生心喜樂,離喜妙樂舍念清。
空無邊處無色界,識無邊處叁解脫。無所有處去遠行,想不想時不退轉。
心所六位表叁維,想思觸受意邊行。根力別境慧念定,大欲勝解能爲信。
拾壹善中信第一,見貪癡疑煩惱六。隨眠惑亂有廿十,尋伺睡悔不定四。
玄奘法師八識規矩頌
叁頌前五識。
性境現量通叁性,眼耳身叁二地居。遍性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嗔癡。
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八七好相鄰。合叁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
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诠真。圓明初發成無漏,叁類分身息苦輪。
叁頌意識。
叁性叁量通叁境,叁界輪時易可知。相應心所五十一,善惡臨時別配之。
性界受叁恒轉易,根隨信等總相連。動身發語獨爲最,引滿能招業力牽。
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叁頌末那識。
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我量爲非。八大遍行別境慧,貪嗔我見慢相隨。
恒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四惑八大相應起,六轉呼爲染淨依。
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恒摧。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
叁頌阿賴耶識。
性唯無覆五遍行,界地隨他業力生。二乘不了因迷執,由此能興論主诤。
浩浩叁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爲風。受熏持重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不動地前才舍藏,金剛道後異熟空。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刹中。
萬 法 唯 心
叁界虛僞非真實,唯心所作相似法。十八鼓動根塵識,離識有何浮根塵?
靈臺有個方寸山,斜月高挂叁星洞。菩提老祖閑無事,慈航道人笑悟空。
無 題 二 首
尼姑原是女人做,即心本來就是覺。多聞善觀了密義,五衆和弦增光明。
山羊生來長胡須,百歲老尼不見有。道貌岸然泥菩薩,自身難保怎度人?
阿彌陀佛即法身,千萬莫說得往生。愚迷境風所飄蕩,破迷返覺自然生。
荒唐叁藏空能淨,真如法性空不空。能所寂然無須戒,垢淨本來是一家。
無 題
業海興波,昧卻本來。因緣顛倒,萬劫沈輪。
斷愛無余,蓮花處水。樂出離欲,妄滅離系。
無 題
欲多必興妖,惑重乃入魔。惱怒傷和炁,疑心生嫉妒。
內不居蘊念,外不隨緣境。空虛性靈明,返流即還淨。
寂靜心常照,妙明言功德。智慧了覺境,寶華心悅意。
心
陰界非實誡情識,極樂隱喻是化城。阿賴耶識亦施設,真如如來即名假。
如意原是蝴蝶夢,閑暇無心得白玉。阿閦彌樓皆心作,菩提般若徒有名。
心識思量不周全,背道而馳不冤枉。聰明反誤後來人,糊塗執文迷惑理。
贊理數自然
理因數顯示其明,數從理出得相倚;二叁妊育萬物始,俗眼無知難覺悟。
真真假假演大法
淡淡津津有情味,堂堂正正做常人。辛辛苦苦廣集糧,詳詳細細深思維。
空空靜靜觀法境,進進出出無系縛。口口聲聲陀羅尼,浩浩蕩蕩施佛恩。
道道地地空能淨,恍恍惚惚非境界。恬恬惔惔至虛無,明明白白覺薩埵。
念念殷殷不忘悲,憫憫惜惜叁途情。恮恮切切報佛恩,生生世世志再來。
反反複複熏種子,來來往往除習氣。時時刻刻思本願,朝朝暮暮大悲起。
離離萋萋菩提樹,蒸蒸曆曆趣佛覺。兢兢業業來耕耘,勤勤懇懇滋甘露。
神神密密窩黎耶,是是非非不真實。迷迷糊糊難覺知,清清楚楚尋形山。
真真假假演智慧,虛虛實實說菩提。隱隱約約顯真如,穩穩當當入涅槃。
大 乘 菩 提
平等大乘心,覺悟乃有情。遊心十法界,訪顯又尋隱。
闡微即照幽,內證唯自覺。必申有教意,志在得顯揚。
莫愁不得位,只怕不識心。明心號菩薩,蓮花從心生。
慧觀達心源,覺者即明了。一切真法界,顯密同一體。
悠悠無上覺,惺惺般若智。高高立志向,深深實際行。
綿綿勤觀照,炯炯增光明。速速位升華,漸漸入涅槃。
菩 薩 道 與 五 蘊 法
尋求人類的最高欲求
絕妙無限的風光,多在險奇的山巒之上;
刻骨銘心的音樂,伴隨孤獨寂寞的韻味;
高尚風格的生活,常在平凡的生活之中。
法 界 無 盡
無盡法界,重重相蕩;相即相入,其性圓融。
如來之藏,無盡緣起;互不相礙,毫無差別。
理智涉事,無事不理;圓機說教,無教不圓。
想了時是不了時
想是處是不是處,想了時是不了時。內外疾病困苦痛,白發齒落形變異。
忽然內外死緣致,息絕氲逝壽命終。神遷蘊釋棄原野,心離故居換新屋。
頌 四 天 四 佛
福慧因行多聞聲,持國不動羯磨行。智慧之行增寶相,觀法無量菩提行。
淳樸離癡不住行,正直觀照增善行。慈悲平等利他行,恒常止惡自利行。
菩提薩垛觀照覺,般若慈航波羅密。培養心地吉祥雲,種就福慧功德田。
覺悟有情
有情衆生顛倒,顛倒乃是衆生;幻生妄死無盡,欲罷不能了結。
灰色理想主義,倒因顛爲果報;暗綠夢幻希望,兌換受苦因緣。
諄諄如來教誨,芸芸有情衆生;惺惺菩提覺悟,悠悠般若智慧。
忏 悔
勸君莫等機緣熟,今朝先忏昔日過,轉禍爲福心安穩,修心布施忍爲福。
大 乘 因 緣 法
相 即 相 入
知覺通般若,薩埵即方便。覺悟達智慧,有情名慈悲。
真如乃覺性,煩惱即菩提。智慧亦證真,生滅即涅槃。
正 信
理正既明顯正義,其信立則邪執除。發心趣向菩提道,事事無礙真道相。
觀 一 切 法
觀察于諸法,自性無所有。如其生滅相,但是假名說。
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
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
心 爲 物 轉
情人眼裏出西施,浪人心中生貂婵。豪富飽醉思昭君,高貴傾心念玉環。
妄想念頭滾滾來,無奈寄語問倉天。舉世都從忙中老,幾人肯在四前休?
悟 因 緣
現實生活殘酷無情,不要夢想富貴榮華,
那是轉眼即逝煙雲,夢醒時節淒涼悲哀。
不要幻想名利雙收,那是一時癡心瘋狂,
革職離位傷痕累累,離時赤手再來空拳。
不要空想嬌夫豔妻,那是宿世冤家對頭,
緣會則聚緣盡離散,生離死別空留遺恨。
不要假想兒孫成龍,兒孫自有兒孫果報,
討索舊債且莫憂傷,多種善根培養法緣。
人 生 無 常
自古人生多苦難,有情于中豈得樂。滿目辛酸淚如傾,不想還來千百回。
黃泉路上老中幼,單生獨死難陪伴。孤棲孽海無邊際,愛河延綿奈何橋。
望鄉慌恐無心歸,陰陽夢婆何時了。人生如夢如幻影,得者畢竟離失去。
成者遲早毀壞滅,聚者終歸散離別。壽命如同一朝露,命根氣盡化烏有。
業 因 果 報
四肢不全殺生報,盲人聾啞毀謗報;奇形怪狀傷害報,容貌不端嫉妒報。
頌十二因緣
無明體相本不有,妄想因緣結合起;行識別故名名色,六根觸受愛取有。
常爲生老病死苦,憂愁煩惱無了期;本師如來悉達多,命名十二因緣法。
如 夢 如 幻 的 人 生
人生之路
走過一段漫長的路,人生的路坎坷的路,
滄桑峥嵘艱難的路,情願孤獨淒涼的路。
生死之路黑暗的路,留戀往返來去的路。
夢幻無盡迷蒙的路,哭泣憂傷悲哀的路。
情感之路傷心的路,點點相思多余的路。
獨存處優孤獨的路,心死無念歸家的路。
顛 倒 衆 生
自古有情獨生死,活緣雖多無憑藉。死主無親總降臨,萬般無奈任自去。
獨去無伴黃泉路,驚心肉跳惶恐灘。幽暗寂寞陰陽界,不想還來千百回。
生 苦
兒住胎胞臭穢逼,黑暗狹窄身卷曲。母體食熱兒煩熱,母飲涼時兒受寒。
母食辛辣兒火炭,食味所觸酸鹹苦。迷魂湯中命根淺,非說悅意實無奈。
勢如叁峽一貫下,全身青瘀舉身痛。悲憤交…
《詩詞偈頌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