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诗词偈颂集▪P2

  ..续本文上一页开见闻难觉悟。

  了照藏覆及所依,心灵深处长思慧。寻隐访显细细观,闻熏思染成修慧。

  增长天王毗琉璃,智慧善根增无穷。斩断情丝何须吹,法性悲悯常伴随。

  毗留博叉广目王,观察常照耐堪忍。四种静虑为法宝,四禅天中不知足。

  东南西北法次第,差别之中有真藏。宝剑光明表智母,余三表达慧之用。

  黄白黑种皆萨埵,琉璃水晶南北对。愚人不知二进制,顶礼摸拜献殷勤。

  轮 回 之 苦

  无数六道轮回中,历尽沧海于三界,披荆斩棘为生计,缺憾烦恼中煎熬。

  深入内意

  穷理之道,贵在通旨;指月之举,意在引导。

  赞 信 心 坚 固。

  宿世善根生正信,于法欢喜润择信。无厌供佛最胜信,种诸善根种种信。

  增长无虚真妙信,嫉妒垢除净喜信。灭诸障盖喜乐信,坚固信念不坏信。

  不可动摇慈力信,得无所行是深信。严净佛土庄严信,一切种智清净信。

  偈 颂 二 十 五 圆 通 法:

  听闻妙理了本际,观察事相色性空。善辨嗅觉妙香严,敢尝俗味真药王。

  明观触受谓贤首,心空无念得饮光。善用六尘为六因,六根能缘观世音。

  无贪乃是眼见精,道生气息已调和。戒律本是能解悟,余习促使身感觉。

  空生虚寂意念空,观音省世靠耳根。利眼观照谓慧眼,大行大愿由心听。

  艳丽欢喜心息调,大慈大悲法音圆。修行上首身持戒,神通广大意观照。

  本愿具足六识界,五大各自缘法尔。自性原本空无形,火头金刚乐融融。

  持地坚固心平静,童子心静无波澜。琉璃玲珑明无碍,心如虚空真菩萨。

  慈悲依心自性觉,念佛现前大势至。圆觉三四又三三,圆满究竟二十五。

  心 法 四 蕴 偈

  觉受有因,离缘无觉;唯想妄见,梦中见色。

  趣味习气,幽行驱动;识如幻事,虚伪不实。

  身 心 境 界

  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后灭。

  说空论无相

  智恬情泊虑宁静,意灭识亡心空寂;妄想思念不复现,亦无四大蕴处界。

  非身非心即非无,不因不缘不自他;无出无没无生灭,修既不增亦不减。

  无相本是非相色,无相之相有相身;三十二相八十好,表里如一净无垢。

  诸知诸觉生解脱,戒定慧觉亦复然;五明六通道品发,慈悲十力无畏起。

  迷 的 有 情

  饥寒衰老及病苦,忽然内外死缘至;未满心愿身先死,只见此心离身去。

  举世都从忙中老,从生为死常奔波;有情于中穷欢乐,几人肯在死前休。

  偈 赞 见 空

  鉴别是非法眼明,不见喜怒哀苦乐;尘劳阴霾遮慧光,隔江遥望显面目。

  颂 五 蕴 西 游:

  源于灵根孕育生,日月同齐心不宁。妄想坚固不死身,愚迷金蝉难脱壳。

  假合形山藏幽灵,四众睽睽欲情喜。主公受缚难参玄,驯化熟练得自在。

  五蕴之身本不有,爱憎分明何由生?见闻虚幻皆边见,我有所在名身见。

  执边身我谓邪见,心行意驰起能见。六根门头止所见,五众乖离灭诸见。

  外道弄强欺正法,群魔欺瞒本来性。性纵情乱因爱欲,真假悟空乱乾坤。

  神魂居舍降魔性,持戒奉法则悟净。护法灵机定风魔,正性悟能皆离生。

  天地人心难得见,静极生明乃可见。去欲循理得生长,五蕴山下定心性。

  禅观玉华真法惠,三藏始终空能净。法身圆运观三清,性识显圣灭诸劫。

  二体难修真寂灭,谈因问古须直心。道心参禅净九灵,三三归真行道满。

  九九众魔灭尽时,五圣成真还本源。一体摸拜真如性,法王证得大圆觉。

  偈 赞 住 信 忍:

  理入般若名为住,住圣德行呼为地。圣心入位得欢喜,意乐欢喜为地相。

  信忍菩萨初入地,始照二谛等理性。清净利生四无量,对治吝啬必惠施。

  初住一心于胜义,欢喜菩萨轮转王。净戒离惑无过失,离垢菩萨韧利王。

  无相无缘真实性,非体不生无二照。隐显自在具三明,发光菩萨夜摩王。

  初二三地灭欲缠,正定善能除烦恼。齐观一切身口业,法性清净照乃圆。

  偈 赞 住 顺 忍:

  顺忍睹史焰慧王,真觉寂灭方便智。理达无生照空有,四五六中断迷障。

  难胜菩萨化利王,空空谛观乃平等。现前菩萨自在王,照见缘生相不二。

  胜义智光能遍满,随地了断三心惑。空慧寂然无缘虑,还照心空无量观。

  偈 赞 住 无 生 忍:

  七八九住无生忍,除尽三障色心习。远行菩萨初禅王,平等方便与善巧。

  双行不动法流地,永无分段越三有。二十一生空寂灭,法爱习气独能断。

  不退菩萨二禅王,获得变易自在身。了如三世无数劫,住真实义常不退。

  善慧菩萨三禅王,诸佛世界一时现。常在无碍空中寂,无尽佛藏一念了。

  悟入诸法不生理,一切忍品玄又妙。无生始于十忍心,信顺法性到善慧。

  偈 赞 住 寂 灭 忍

  寂静涅槃心志灭,决定其理不移念。法云菩萨四禅王,始入金刚不坏定。

  三十生见不坏喻,寂灭忍中不忍观。除尽二十无明习,等觉妙觉又除二。

  无明习相识转智,真俗理圆无不尽。三十二生圆觉圣,正觉非相遍法界。

  金刚原来坚不动,心智寂灭无缘照。湛然清净无生灭,不见有灭非是忍。

  如来身口皆性德,化作大悲度有情。四贤十圣住因果,唯佛一人居净土。

  说三灾

  理性混杂生邪妄,久住轻安发水灾;阴气未净成风灾,阴火不除酿火灾。

  赞清净境界

  灵心绝持妄能所,泯灭万物而独存;

  妙行难思觉情识,随缘普现显真实。

  真 修 行

  实际理地,不受一毫广博览;事相门中,不舍一法来品味。

  一乘佛法

  如来一音演说法,有情各随根性解;声闻四谛因缘觉,三性六度到彼岸。

  佛学精贵在渊博,随言境理非学问;法义重视能疏通,高论等至非佛法。

  大乘之帮的特色

  乳臭未干说顿悟,一身稚气言成佛;妖魔鬼怪谈即身,神魂颠倒论成就。

  净佛国土

  世间道中魔难多,修行路上多坎坷;黄眉童子称佛祖,岁月难改种子性。

  金箍约束野蛮性,修真显善生美景;劫波冲洗风尘垢,勇战魔幻佛土净。

  鉴别真伪

  真妄同出一源,水乳一器难分,不具法眼精明,难以鉴别真伪。

  修行菩提要牢记

  味着禅定乐,尽失悲悯心;为度诸有情,常习菩提行。

  有感于顿悟、即身成佛及往生极乐

  学神仙画饼充饥,难充当现实干渴;坐禅定磨砖作镜,古至今万无一成。

  直指心千江看月,恋虚幻空中楼阁;他方乐远水济火,尘世迷十万八千。

  愚顿者妄谈觉悟,爱身见反溺道流;真妙理了悟菩提,除魔幻反本归原。

  收敛其纵情之心,退之则含藏于密;踏实地由渐而悟,脱胎骨出离躯壳。

  知体用识窝利耶,觉心性圆明自照;能奉行神明观察,掌握中如意明慧。

  性情合九九惑尽,行道满三三归真;定不定不定中定,五圣拜如来法身。

  游戏人间

  黑土滋养倔强性,生来不会赶时髦;未足一甲游四海,二十岁时不萧洒。

  而立之年多磨难,不惑之年不富贵;五十岁时不迷惑,此心早发菩提情。

  我的宗门

  幼信无常苦空理,长窥无执显圣教;摄事净义成善巧,现观瑜伽不思议。

  说 菩 提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无漏真净。

  触受尘劳,背觉合尘;妙觉明性,背尘合觉。

  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法远离,法眼清明。

  根识不行,国土清净;安守真常,常光现前。

  略 释 般 若 波 罗 密 多 心 经

  发 心 释 经 十 因 缘

  空经幽深意绵长, 文释古奥难理解。

  不讲缘起释性空, 专一离门少菩提。

  忘谈行境缺方便, 单说菩提无有情。

  对立世智出世智, 远离六度十地行。

  重视空智轻世智, 离开心相说二空。

  妄执偏空谓金刚, 陷入宗诤道无相。

  偈 赞 般 若 经

  摩诃般若波罗密,始于缘起达性空。如来鹫子说般若,菩萨二谛行六度。

  牟尼般若须菩提,畅达菩萨三脱门。摩诃萨行摩诃衍,一切法空无分别。

  帝释般若说福德,初发心者生信解。弥勒直说菩萨行,已成熟者入实性。

  魔事魔幻不退转,实相般若照行境。般若观中境行果,以有方便为旨归。

  如来深密实相法,不立文字不离字。名相文句觉者说,轨范心相谓解释。

  空经本来无须释,离智非能诠释译。不具文字般若智,皆失如来真实性。

  唯有法相直指心,远离宗门则佛说。一切边执皆魔说,般若非见非不见。

  以相破相为无相,以幻修幻离诸幻。不见生灭名空智,心智寂灭谓涅槃。

  不二法中绝说听,如来几时说名相。未悟菩提即烦恼,了悟名相即菩提。

  法空无相非无相,说空不空是般若。不失本愿即无愿,自觉觉他摩诃衍。

  有无分别皆有心,何必执着手心背?未见有佛入涅槃,几时有一涅槃佛?

  见闻觉知尊想王,究竟觉者佛如来。一乘无宗度情识,内照观证自性觉。

  偈 赞 深 般 若

  甚深般若性如空,不行非缘无知见。无作无相斯行道,正住观察无照相。

  法相不得非不得,非不思义不思义。不违法相非执相,一切同入真实际。

  菩提性相皆空寂,不是五蕴不离蕴。非即有情非离情,不离境界非境界。

  不舍诸见修菩提,一法不取行般若。说是行解无行解,未到究竟于中行。

  颂 菩 萨 名 号

  往劫一粒菩提种,缘遇光明得破壳。施肥扶正先定心,耐心勤耕获硕果。

  观音省世菩提心,因地法行化有情。悲愿无处不现身,心如虚空共相应。

  心地清净无量光,神通广大势力至。慈悲喜舍名如来,诸法方便号菩萨。

  慈航道人即文殊,无垢因缘谓菩贤。心地含藏金光明,般若觉海菩提祖。

  颂菩萨摩诃萨名号功德

  普贤性德光,妙明言功德。智慧照觉境,宝华心悦意。

  清净行德相,海云理德生。自在谓勇猛,普智金刚轮。

  赞 表 法 方 便

  释枷门中十丈夫,牟尼宝珠悉达多。表法弟子各有殊…

《诗词偈颂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