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詩詞偈頌集▪P2

  ..續本文上一頁開見聞難覺悟。

  了照藏覆及所依,心靈深處長思慧。尋隱訪顯細細觀,聞熏思染成修慧。

  增長天王毗琉璃,智慧善根增無窮。斬斷情絲何須吹,法性悲憫常伴隨。

  毗留博叉廣目王,觀察常照耐堪忍。四種靜慮爲法寶,四禅天中不知足。

  東南西北法次第,差別之中有真藏。寶劍光明表智母,余叁表達慧之用。

  黃白黑種皆薩埵,琉璃水晶南北對。愚人不知二進製,頂禮摸拜獻殷勤。

  輪 回 之 苦

  無數六道輪回中,曆盡滄海于叁界,披荊斬棘爲生計,缺憾煩惱中煎熬。

  深入內意

  窮理之道,貴在通旨;指月之舉,意在引導。

  贊 信 心 堅 固。

  宿世善根生正信,于法歡喜潤擇信。無厭供佛最勝信,種諸善根種種信。

  增長無虛真妙信,嫉妒垢除淨喜信。滅諸障蓋喜樂信,堅固信念不壞信。

  不可動搖慈力信,得無所行是深信。嚴淨佛土莊嚴信,一切種智清淨信。

  偈 頌 二 十 五 圓 通 法:

  聽聞妙理了本際,觀察事相色性空。善辨嗅覺妙香嚴,敢嘗俗味真藥王。

  明觀觸受謂賢首,心空無念得飲光。善用六塵爲六因,六根能緣觀世音。

  無貪乃是眼見精,道生氣息已調和。戒律本是能解悟,余習促使身感覺。

  空生虛寂意念空,觀音省世靠耳根。利眼觀照謂慧眼,大行大願由心聽。

  豔麗歡喜心息調,大慈大悲法音圓。修行上首身持戒,神通廣大意觀照。

  本願具足六識界,五大各自緣法爾。自性原本空無形,火頭金剛樂融融。

  持地堅固心平靜,童子心靜無波瀾。琉璃玲珑明無礙,心如虛空真菩薩。

  慈悲依心自性覺,念佛現前大勢至。圓覺叁四又叁叁,圓滿究竟二十五。

  心 法 四 蘊 偈

  覺受有因,離緣無覺;唯想妄見,夢中見色。

  趣味習氣,幽行驅動;識如幻事,虛僞不實。

  身 心 境 界

  假借四大以爲身,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後滅。

  說空論無相

  智恬情泊慮甯靜,意滅識亡心空寂;妄想思念不複現,亦無四大蘊處界。

  非身非心即非無,不因不緣不自他;無出無沒無生滅,修既不增亦不減。

  無相本是非相色,無相之相有相身;叁十二相八十好,表裏如一淨無垢。

  諸知諸覺生解脫,戒定慧覺亦複然;五明六通道品發,慈悲十力無畏起。

  迷 的 有 情

  饑寒衰老及病苦,忽然內外死緣至;未滿心願身先死,只見此心離身去。

  舉世都從忙中老,從生爲死常奔波;有情于中窮歡樂,幾人肯在死前休。

  偈 贊 見 空

  鑒別是非法眼明,不見喜怒哀苦樂;塵勞陰霾遮慧光,隔江遙望顯面目。

  頌 五 蘊 西 遊:

  源于靈根孕育生,日月同齊心不甯。妄想堅固不死身,愚迷金蟬難脫殼。

  假合形山藏幽靈,四衆睽睽欲情喜。主公受縛難參玄,馴化熟練得自在。

  五蘊之身本不有,愛憎分明何由生?見聞虛幻皆邊見,我有所在名身見。

  執邊身我謂邪見,心行意馳起能見。六根門頭止所見,五衆乖離滅諸見。

  外道弄強欺正法,群魔欺瞞本來性。性縱情亂因愛欲,真假悟空亂乾坤。

  神魂居舍降魔性,持戒奉法則悟淨。護法靈機定風魔,正性悟能皆離生。

  天地人心難得見,靜極生明乃可見。去欲循理得生長,五蘊山下定心性。

  禅觀玉華真法惠,叁藏始終空能淨。法身圓運觀叁清,性識顯聖滅諸劫。

  二體難修真寂滅,談因問古須直心。道心參禅淨九靈,叁叁歸真行道滿。

  九九衆魔滅盡時,五聖成真還本源。一體摸拜真如性,法王證得大圓覺。

  偈 贊 住 信 忍:

  理入般若名爲住,住聖德行呼爲地。聖心入位得歡喜,意樂歡喜爲地相。

  信忍菩薩初入地,始照二谛等理性。清淨利生四無量,對治吝啬必惠施。

  初住一心于勝義,歡喜菩薩輪轉王。淨戒離惑無過失,離垢菩薩韌利王。

  無相無緣真實性,非體不生無二照。隱顯自在具叁明,發光菩薩夜摩王。

  初二叁地滅欲纏,正定善能除煩惱。齊觀一切身口業,法性清淨照乃圓。

  偈 贊 住 順 忍:

  順忍睹史焰慧王,真覺寂滅方便智。理達無生照空有,四五六中斷迷障。

  難勝菩薩化利王,空空谛觀乃平等。現前菩薩自在王,照見緣生相不二。

  勝義智光能遍滿,隨地了斷叁心惑。空慧寂然無緣慮,還照心空無量觀。

  偈 贊 住 無 生 忍:

  七八九住無生忍,除盡叁障色心習。遠行菩薩初禅王,平等方便與善巧。

  雙行不動法流地,永無分段越叁有。二十一生空寂滅,法愛習氣獨能斷。

  不退菩薩二禅王,獲得變易自在身。了如叁世無數劫,住真實義常不退。

  善慧菩薩叁禅王,諸佛世界一時現。常在無礙空中寂,無盡佛藏一念了。

  悟入諸法不生理,一切忍品玄又妙。無生始于十忍心,信順法性到善慧。

  偈 贊 住 寂 滅 忍

  寂靜涅槃心志滅,決定其理不移念。法雲菩薩四禅王,始入金剛不壞定。

  叁十生見不壞喻,寂滅忍中不忍觀。除盡二十無明習,等覺妙覺又除二。

  無明習相識轉智,真俗理圓無不盡。叁十二生圓覺聖,正覺非相遍法界。

  金剛原來堅不動,心智寂滅無緣照。湛然清淨無生滅,不見有滅非是忍。

  如來身口皆性德,化作大悲度有情。四賢十聖住因果,唯佛一人居淨土。

  說叁災

  理性混雜生邪妄,久住輕安發水災;陰氣未淨成風災,陰火不除釀火災。

  贊清淨境界

  靈心絕持妄能所,泯滅萬物而獨存;

  妙行難思覺情識,隨緣普現顯真實。

  真 修 行

  實際理地,不受一毫廣博覽;事相門中,不舍一法來品味。

  一乘佛法

  如來一音演說法,有情各隨根性解;聲聞四谛因緣覺,叁性六度到彼岸。

  佛學精貴在淵博,隨言境理非學問;法義重視能疏通,高論等至非佛法。

  大乘之幫的特色

  乳臭未幹說頓悟,一身稚氣言成佛;妖魔鬼怪談即身,神魂顛倒論成就。

  淨佛國土

  世間道中魔難多,修行路上多坎坷;黃眉童子稱佛祖,歲月難改種子性。

  金箍約束野蠻性,修真顯善生美景;劫波沖洗風塵垢,勇戰魔幻佛土淨。

  鑒別真僞

  真妄同出一源,水乳一器難分,不具法眼精明,難以鑒別真僞。

  修行菩提要牢記

  味著禅定樂,盡失悲憫心;爲度諸有情,常習菩提行。

  有感于頓悟、即身成佛及往生極樂

  學神仙畫餅充饑,難充當現實幹渴;坐禅定磨磚作鏡,古至今萬無一成。

  直指心千江看月,戀虛幻空中樓閣;他方樂遠水濟火,塵世迷十萬八千。

  愚頓者妄談覺悟,愛身見反溺道流;真妙理了悟菩提,除魔幻反本歸原。

  收斂其縱情之心,退之則含藏于密;踏實地由漸而悟,脫胎骨出離軀殼。

  知體用識窩利耶,覺心性圓明自照;能奉行神明觀察,掌握中如意明慧。

  性情合九九惑盡,行道滿叁叁歸真;定不定不定中定,五聖拜如來法身。

  遊戲人間

  黑土滋養倔強性,生來不會趕時髦;未足一甲遊四海,二十歲時不蕭灑。

  而立之年多磨難,不惑之年不富貴;五十歲時不迷惑,此心早發菩提情。

  我的宗門

  幼信無常苦空理,長窺無執顯聖教;攝事淨義成善巧,現觀瑜伽不思議。

  說 菩 提

  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無漏真淨。

  觸受塵勞,背覺合塵;妙覺明性,背塵合覺。

  想相爲塵,識情爲垢;二法遠離,法眼清明。

  根識不行,國土清淨;安守真常,常光現前。

  略 釋 般 若 波 羅 密 多 心 經

  發 心 釋 經 十 因 緣

  空經幽深意綿長, 文釋古奧難理解。

  不講緣起釋性空, 專一離門少菩提。

  忘談行境缺方便, 單說菩提無有情。

  對立世智出世智, 遠離六度十地行。

  重視空智輕世智, 離開心相說二空。

  妄執偏空謂金剛, 陷入宗诤道無相。

  偈 贊 般 若 經

  摩诃般若波羅密,始于緣起達性空。如來鹫子說般若,菩薩二谛行六度。

  牟尼般若須菩提,暢達菩薩叁脫門。摩诃薩行摩诃衍,一切法空無分別。

  帝釋般若說福德,初發心者生信解。彌勒直說菩薩行,已成熟者入實性。

  魔事魔幻不退轉,實相般若照行境。般若觀中境行果,以有方便爲旨歸。

  如來深密實相法,不立文字不離字。名相文句覺者說,軌範心相謂解釋。

  空經本來無須釋,離智非能诠釋譯。不具文字般若智,皆失如來真實性。

  唯有法相直指心,遠離宗門則佛說。一切邊執皆魔說,般若非見非不見。

  以相破相爲無相,以幻修幻離諸幻。不見生滅名空智,心智寂滅謂涅槃。

  不二法中絕說聽,如來幾時說名相。未悟菩提即煩惱,了悟名相即菩提。

  法空無相非無相,說空不空是般若。不失本願即無願,自覺覺他摩诃衍。

  有無分別皆有心,何必執著手心背?未見有佛入涅槃,幾時有一涅槃佛?

  見聞覺知尊想王,究竟覺者佛如來。一乘無宗度情識,內照觀證自性覺。

  偈 贊 深 般 若

  甚深般若性如空,不行非緣無知見。無作無相斯行道,正住觀察無照相。

  法相不得非不得,非不思義不思義。不違法相非執相,一切同入真實際。

  菩提性相皆空寂,不是五蘊不離蘊。非即有情非離情,不離境界非境界。

  不舍諸見修菩提,一法不取行般若。說是行解無行解,未到究竟于中行。

  頌 菩 薩 名 號

  往劫一粒菩提種,緣遇光明得破殼。施肥扶正先定心,耐心勤耕獲碩果。

  觀音省世菩提心,因地法行化有情。悲願無處不現身,心如虛空共相應。

  心地清淨無量光,神通廣大勢力至。慈悲喜舍名如來,諸法方便號菩薩。

  慈航道人即文殊,無垢因緣謂菩賢。心地含藏金光明,般若覺海菩提祖。

  頌菩薩摩诃薩名號功德

  普賢性德光,妙明言功德。智慧照覺境,寶華心悅意。

  清淨行德相,海雲理德生。自在謂勇猛,普智金剛輪。

  贊 表 法 方 便

  釋枷門中十丈夫,牟尼寶珠悉達多。表法弟子各有殊…

《詩詞偈頌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