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詩詞偈頌集▪P5

  ..續本文上一頁緒,七扇靈扉總障緣。

  若欲求取得解脫,屢次沐浴任自然;一時盡損情絲纏,又入旁門落邪道。

  欲火婪色幹渴鬼,化作老鷹雕衣去;夯豬盛情百骸傷,睡倒地下直呻吟。

  時人要識真善美,不是金丹非雙修;情因舊恨生災毒,心主遭魔幸破光。

  種子無量熏無盡,理事無邊覺無窮;鑽進一門難變通,執意冥行變魔頭。

  自家田地自己種,種啥得啥本自然;選種施肥勤灌溉,陽光照耀保收成。

  正道難行轉路行,怕苦避妖仍是魔;施爲變化之能者,唯獨歸屬孫大聖。

  打破欲網出情牢,太白星指傲慢僻;莫說膽大能妄爲,菩薩無畏能有爲。

  擒拿洞中之妖魔,先除筆造浮誇風;即成身就與頓悟,皆因狂蕩失中道。

  無欲須觀其微妙,有欲須觀其僥幸;心猿鑽透陰陽竅,不會鑽研莫強入。

  即心是道心鑽心,執心鑽進獅駝洞;用意封固取速成,搜尋虛空難找尋。

  意志不分凝于神,神魂居舍魔歸性;治內安外栓心肝,魔王還歸大道真。

  苟且偷安不協力,難成菩提之正果;真假內外合一時,見風就長叁層高。

  伏氣必須先伏心,伏獅魔心得初乘;伏象魔性得中乘,伏鵬魔氣得上乘。

  法是准繩攝有情,闡明天地人物理;道修性來德修身,必經之路常正直。

  脫根出身之大道,劈破鴻蒙開混沌;百折不回是真人,慈悲即是施真法。

  爬牆逃命尋樂土,想借小術得解脫;努力修行供魔練,怎奈心傷意亂何?

  獨立一柱不立四,偏修一門失中和;猶如道家煉金丹,外道邪妄是蛀蟲。

  國王縱欲成疾病,鵝籠赤子魂難救;藏密采陰添補陽,訛詐蠱惑致命害。

  法性本來大慈悲,訛蠱臨死不能知;殘忍傷生此至極,旁門左道實可畏。

  得證先天可度世,衆念藥師神通現;比丘昏迷不開悟,心用禅機論行道。

  堅誠知覺當識心,寂滅門中須識性;心靜發明則鑒照,枯坐冥想奪性命。

  采集日月之精華,巧奪天工地秀氣;運用辯證神情明,效法生克穩步行。

  南極仙翁傳密法,光陰似箭早修行;欲求長壽吃叁栆,節欲尋師與下手。

  明色易動難遏製,唐僧又墮陷空山;無底洞深須仔細,洞天福地萬物生。

  心猿入穴降邪怪,情意同門接聖僧;謬認采戰地獄種,萬劫不得翻身日。

  心如止水明月照,神明識得真火候;功夫不到難方圓,正子時分湧金蓮。

  執法滅法世俗僧,舍去中道左右行;精化左行脫空飛,強行歸生右飛空。

  情不歸性各相持,憑空而起立不定;性情未融心難靜,怎奈四衆除萬法?

  仔細觀察相機行,變動不居與時進;蹈光混俗不相執,看破人情識世態。

  形神俱妙道合真,心體光明用廣大;應事接物運神機,如意撚器藏于密。

  禅心入道戒定慧,六度萬行聞思修;隨方隨俗心無礙,左右逢源真自在。

  非相似法易辨別,逼真相似難識別;執假爲真動真情,聲淚具下痛徹心。

  假分身時起魔患,真分身時魔障除;真顯假滅斷其根,艾葉花皮浮障去。

  做人先修積陰德,積善之家多余慶;身叁口四意亦叁,十善業中孝爲先。

  心用盡孝感天地,死裏逃生見親娘;如來菩薩不佑孽,修行最忌不做人。

  跨鳳登仙冒犯天,清淨過分反受害;孤陽獨性必爲害,遠離中道皆非真。

  汙吏敬天不愛民,上官愛民不敬天;雖有陽善千萬端,不能勝過一陰惡。

  陽善緩和陰惡急,善惡總有受報時;轉禍爲福降甘露,大聖勸善普濟世。

  禅觀玉華真法惠,叁藏始終空能淨;得道不傳遏天道,成道輕傳亵渎天。

  法器本是護法寶,輕易傳受非其人;倉促收徒暴紗亭,輕泄絕妙天地寶。

  荒師乘隙行竊取,僥幸虛設盜法會;豹頭虎口獅言道,身著黃衣披紅裟。

  住心叁寶叁歸處,佛爲覺性虛空相;法爲慈悲微妙光,僧爲定慧不離相。

  天地人心難得見,靜極生明乃可見;法身圓運叁清觀,性識顯聖滅諸劫。

  世態自古貪捷徑,妄爲虛想及偏思;專長剽竊與掠奪,冥慧狂慧皆自戕。

  去欲循理鏟妖魔,五蘊山下定心性;談因問古須直心,道心參禅淨九靈。

  凡心之思不可師,未悟師傅亂傳道;大道不是師心來,亦非無須真師傳。

  道可盜而非常盜,盜得日精與月華;竊取天工地秀氣;融會貫通性情意。

  名可明而非常鳴,盜道必須會纏禅;獨思不善作盜道,專禅不能淨靜思

  盜道妙在授受真,纏禅玄機在盜後;靜擾禅定落頑空,思棄空性無真種。

  始于有作無人知,及至無爲世人見;久纏靜觀細知覺,見修果有真種子。

  上元賞月望團圓,唱經念佛求覺悟;偷竊蘇油滑嘴僧,偷閑遊日費脂膏。

  言可沿而非常演,言可傳而不強解;烏巢傳書不傳經,唐僧念得解不得。

  道由聖傳修在我,心不是佛智非道;以心縛心入心魔,執身在修落蘊魔。

  祗園寓意何等言,滄桑演義何種意?生死不知生之因,徒有虛名身爲僧。

  如來談因爲無果,給孤問因爲仿古;四僧宴樂禦花園,國王問及根因來。

  師出東土拜西方,五蘊壓身因急躁;貪戀情緣入豬胎,愚癡盲修貶流沙。

  衆說根源貪嗔癡,叁僧皆從蟠桃來;顛倒陶醉王母會,靈根妄動劫加身。

  修行得步進一步,修持有爲到無爲;從現象界入理想,遇偶北南東奔西。

  受想行識四心法,春夏秋冬四天道;東西南北地四方,十二佳期能圓覺。

  二二現象開爲四,叁叁本攝歸爲一;五蘊含藏空能淨,叁叁相蕩二十五。

  一生二來二生叁,叁生萬物盡在內;二進叁進生萬法,五十四步修成佛。

  叁叁歸真行道滿,四尺含藏丈六身;此身之外還有身,莫將無知當個性。

  九九衆魔滅盡時,五聖成真還本源;一體摸拜真如性,法王證得大圓覺。

  “唐玄奘”形容的是修行者。“悟空”是性識(靈性、神)。“悟能”是情識(貪嗔癡疑慢等欲望)。“悟淨”是意志(意志)。“白龍馬”是健行(穩健的腳力),屬于色身。“唐僧”爲唐突修行。“勇戰妖魔”中有心魔,天魔,煩惱魔,五蘊魔,睡魔,死魔,無常魔,無樂魔,無我魔,不淨魔,火災,水災,風災等。“魂木”是魂不守舍的原故,木讷癡呆。“殺和尚”的“殺”字是諧音沙,“和尚”爲僧,殺盲修瞎練 的“和尚”。“七情”是情緒:喜、怒、哀、樂、愛、惡、欲。“天生”是自然産生的,所以叫做天逢元帥,欲火旺盛叫做朱(朱爲紅、爲赤,爲火紅意,赤裸裸意)。 “四衆”指的是受想行識。“主公”是阿賴耶識。“邊見”是心量範疇,“身見”是感覺範疇,“邪見”是觀念範疇。 “形山”指的是色身。“蘊死無常”指的是蘊魔、死魔、無常魔。“不執生門謂死門”指的是步步爲生。“知覺有緣見如來”知有如來,覺有如來,才能得見如來。“蓮臺化刃”指的是忍慧、是定。“大慈”是天性。“叁車指”的是羊車、鹿車、虎車。“漂浮不定”指的是心神不定。“玄機”是說空的義理,這個理是公理。“師子精”是濫竽充數的“弘法”者,好爲人師者。“自心”是主人翁(所以五十二回的題目叫做 “如來暗示主人公”。)。“坐性”是坐禅。“無所從來無所去”是如來。“格至”是理極至微的“性盡至命、命在性中”。“獨第一”獨字的諧音是毒,毒第一。“解破”指的是解陽山破兒洞的落胎泉水。“口業”指的是飲用子母河水。“真假心亂攪乾坤”中的“真心”指的是先天靈明之性,“假心”指的是後天知識之心。“一體”指的是性、情、意各自獨立。“四猴”指的是四種意識(五同緣意識、不同緣意識、五後意識、獨頭意識)。“六賊”是眼耳鼻舌身意識,所以叫做六頭猕猴。“體用”指的是意念。“理與事”中的事指的是呼吸之氣住。“民我同胞,佛無差等,物我同與”是不分好歹,所以能撓人。“人種袋”裏還有:輕薄、狂妄、迂緩、急速、奢侈、謾罵、怠慢、遲鈍、無決斷、怯懦、疑惑、情懷外露、吞吐不清、專橫跋扈、依仗權勢等。“叁絲”是叁思,指默運神會之意,所以能診脈知病根。“精氣神”爲慧性、情性、志性,所以動則爲火、爲煙、爲沙。“七扇”指的是七情。“志不分則凝于神”是意志不分散則融合于性體。“神魂居舍”是意守形體,形體是意志、情、性的宅舍。“栓心肝”心爲性、藏神,肝爲情、藏魂,修行菩提首先要融合心性于意志,次要融合性與情,因此叫做栓心肝。“魔王還歸大道真”是由于我魔本是一體,我是真、魔是假,假歸真時大道真。“獅魔”指的是好爲人師之心魔。“象魔”指的是執著偏空爲空性之魔。“鵬魔”高傲、妄自稱大、吹噓的習氣魔。“清淨過分”則剛烈,因此害幹旱。“暴紗亭”的暴字是突然義,紗字是沙門的沙,原意是暴傳沙門法,亭字的字義是應當停止。“護法” 者神識也。“黃師”者謊言師心,是針對自命覺悟者而言的。“九靈”指的是捷徑想、妄爲想、虛想、胡思亂想、剽竊想、掠奪想、冥慧、狂慧、猜疑等九種思想。“頑空”非真禅,“真種”爲佛種,意味失去覺性。“見修果有真種子”的見是見道種子,修是修道種子,果是佛果種子。“上元賞月望團圓”的“上元賞月”是世俗習氣, “唱經念佛求覺悟”也是世俗的企盼,因此用“滑嘴”油舌來“偷閑遊日”,因此叫做“白費脂膏”。“開爲四”展開現象界則是四種狀態(詳見《大般若經》,空、有、亦空亦有、非空非有)。“歸爲一”是歸爲真如法性。“二二”,“叁叁”出自于《金光明經》“二二現時,叁叁本攝”。“叁叁相蕩二十五”出自于《楞嚴經》。“五聖”是色真如、受真如、想真如、行真如、識真如,因此“色爲毗盧性,受爲寶生尊,想即無量光,行不空成就,識爲阿鞞閦(不動)”。

  

《詩詞偈頌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