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那個工夫的當時,只需要某句佛法,老師當時一說你就領悟。如果當時把萬卷書給你,你就被誤導了。修行的火候就是這樣,遇到一個明眼人告訴你,你目前就需要
觀這句佛法,就夠你受用了。其它的法,你可以暫時放在一邊。
多數人不依老師指導,以爲把經書背得滾瓜爛熟就會修行,其實那是盲目依某部經典去盲修,于是東修一點西修一點,這類修行人就算修到有成就了,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修
成的。
不信者難以依法入定與證悟
我所教的這系列修法,雖在南傳佛教流傳,當地有些人卻不以爲然。其實,自古以來,很多修行成就者,都有很多人不同意它。你們看過六祖壇經嗎?六祖在五祖指導下證悟
了,沒人信他,認爲像他這種人怎麼可能證悟。一個人能不能證悟,不能看外表,也不能看學問,證悟跟學問絕對無關,是和他的定力、他的智慧和煩惱有關。絕對不是會因爲背
書就有智慧的。
對證果的懷疑,是造成你不能證果的最關鍵原因。疑的煩惱會障礙修行。如果你懷疑某個法門,就沒法修好。如果你懷疑這個法門的老師,你也沒辦法修好。懷疑自己不能修
,也不能修好。所以,今天第一件要事,就是告訴你們,在這個時代還是能證果的!
我不厭其煩地要你對自己生起信心。我很清楚當我這樣講,就會有人罵我狂言惑衆。可是,我非常自信地認爲,那些相信能證果的人必會得益,因爲佛說若有人信佛、信法、
信僧、信戒,有此四不壞信者就是初果,你有此四不壞信嗎?若有,剩下的事,只欠去認識修法和去認識初果而已。爲何要聽從無四不壞信者說的話呢!決無此道理!
無智人前莫說,打你色身星散
這句話是永嘉大師證悟後說的,意思是勿讓人知你的證悟。若你對此四不壞信有信心,當你依法修了有所證悟,不要隨便跟人說。第一點,無四不壞信者不信你能。第二點,
你未必講得贏他,理論講輸了就是你錯。所以,不要隨便讓人家知道。
還有,如果,你整天跟人家講:我修得怎麼樣怎麼樣,你又犯上了我慢,怕人家不知道你有修行。你不是阿羅漢就一定有我慢,所以我慢是很正常的。但是,每當你這樣講,
你就一直在增加我慢。關于修行的成就,沒有所謂老師一定比徒弟厲害。只是誰先誰後的問題,只是老師先學會,有緣由老師告訴你,僅此而已。
可能你修得比老師好都不一定,不要以爲老師絕對比學生厲害。假設你是叁地的菩薩來人間投胎時,我是一個老和尚,你來跟我這個老和尚出家。當然是跟我學嘛,對不對?
雖然老和尚是個凡夫,他先懂得佛法,菩薩于是向他學法。所以說,修行嘛,叁地菩薩的老師不一定是四地菩薩。這個比喻告訴你,不要以爲你一定比老師差,老師也不一定勝過
你。各有因緣,各自成就自己的道果。
修觀修錯變成修定
在修觀的時候,定力太強觀行就修不好。前面說過,在四禅八定裏的五、六、七、八的定很難修觀。如果一個人的定力非常強,他在修觀的時候,一下子就入定了,他變成修
定還以爲自己在修觀,結果他在浪費時間。往往很多人不明白,他在那裏修啊,修啊,修到入定了,他還以爲他修得很好。如果你修觀修到入定,你就修錯了。
所以修觀的時候,不允許你們入定太深,但是又不能沒有定。因此,在修觀的時候要天天保持四禅的定力,就是說,你一定要做到每天有能力上四禅,而且一下子就上。但是
修觀時,不可以入四禅太久,如果你每天入四禅太久,就修不了觀了。爲什麼呢?因爲定的力量使你的心不想動,于是觀沒兩下子就入了定,那樣你每天都在浪費時間。
別人卻以爲你很用功修道,而且道行不得了,整天坐在那裏動也不動。但是,在我看來你修錯了。所以,當你修完定以後,我不會鼓勵你們入定入太久。如果你們想要修神通
,你們就應該長久入定;長久入定就能引發神通。
如果你修觀,觀到很仔細,很清楚以後,你會覺得入定是很無聊的事。爲什麼?進去了,終歸要出來,出來了,又想要進去。所以,別忘了修定的目的是爲修慧,爲了修慧而
訓練不同的心力--定力。
你們明白了這些,以後修觀就懂得怎麼做。
擇法重點:除所擇之法,不許思惟其它佛法
修觀最重要的重點就是你一定要保持心念清淨。修觀時跟修定一樣,不允許動第二個雜念。我們在修定觀呼吸時,不允許動任何雜念,動了以後,你就要從禅定掉下來。在修
觀做擇法時,只允許一個時期觀察一句佛法,不可以動第二個佛法的念頭,要如此修。
如果你懂得正確的擇法,七覺支很快就會生起來。如果你修一段時間,就來向我報告你的覺悟,我會當你是放屁打妄想,因爲修觀時去玩味所覺悟的道理是沒有用處的。爲什
麼這樣說?你不知道是在打妄想,還以爲自己有所領悟。在整個修觀的過程裏面,你要得到的是什麼呢?
在修觀時,覺悟不在所觀的道理上,而是生起七覺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 , 支、輕安覺支、喜覺支、定覺支、舍覺支,讓這七種心念生起來,就能覺悟了。所以,修觀
時生起任何其它佛法知見都是妄想,要立刻斬掉它。懂得修出七覺支,你就會很快證果。
關于修觀,今天就講到這裏。
第五講
六、修止觀常見的問題
由于大家修禅定時,還是犯上許多錯誤,今天繼續講一些關于我們靜坐時發生的問題。
1.不可引氣入定
先說關于頭上有氣。
在修禅定的過程中,很多人都會覺得頭上有氣,知道有氣的比不知道好。可是有些人以爲頭上有氣就是入了禅定,這是錯誤的。入定的確使氣升到頭上去,但頭上有氣不等于
已經入定。就是說,如果你故意把氣引到頭上去,是氣集中在頭上,不等于入定。這一點要非常小心,不要把氣帶到頭上去,然後以爲自己上叁禅了,那是無效的。
入禅定是靠心念的集中和微細而入,不是靠頭上的氣上上下下。所以,你覺得頭上有氣,先把它引導下來,然後再度集中看呼吸。要注意是呼吸及心念變細了,才上初禅去,
不是把氣帶上頭去就以爲上禅定,因爲懂得氣功的人就懂得只要我心念集中,就能把氣帶到頭頂上去了。
甚至你心想身上的氣往頭上沖,氣就沖上去了。所以,不要犯這個毛病,以爲氣在頭頂,就上了叁禅,然後在那裏面呆啊呆,沒有用的。要心的雜念少了,集中力夠了,輕安
來了,那時想上禅定就自然上去,那才是對的,千萬要注意這一點。
2.疼痛的問題
另外就是疼痛的問題。有些人在靜坐的時候,身上有疼痛,不少人以爲疼痛是打坐出了問題,其實這不是修錯,是那部位有障礙,有暗病發作了。最好將暗病處理掉,如果讓
它繼續保留在那裏,你就一直坐不好。
比如你靜坐的時候,覺得胸悶、咳嗽,你就要處理胸前的毛病。如果你覺得背後大椎以下很熱,就是你的大椎的部位阻塞了,你最好去將它通順。如果你的頸項這裏很熱,就
是玉枕穴的部位氣不通,阻塞了。
簡單的處理法就是用空心掌打拍,也可以找人引導,在你靜坐時幫你將氣引上去,疏通它。如果你自己懂得做的話,你就在靜坐時,觀想背後的氣從大椎經過玉枕,一直這樣
想,慢慢地氣通了,熱就會消掉。大椎和玉枕是很關鍵的部位,要去注意有無阻塞,如果很熱的話,就是有問題了。
3.身體擺動的問題
有些人因爲身上的氣脈有阻塞,坐到一定程度,身體會動起來。如果身體要動,不要去阻止它。你越阻止它,就越坐得不好。這是氣動,氣動會越動越強,如果心力和念力不
夠,當氣很強時,心力弱者若無法控製氣,就會有危險。當氣不受控製而身體出大動作,一般人就會慌張,慌張最容易著魔。
將來若發生這類情況時心不要慌,只要一心想全身的氣慢慢地降回丹田。並將所有的氣,慢慢沈回丹田,一直這樣重複地想。如果你的心念足夠的話,你可以用手來回從頭向
丹田拉氣,觀想手帶動氣到丹田,最後按住丹田。如果做了氣還是在頭上,可以找其它人幫他一下,怎麼幫?就是用掌心將他的氣,慢慢地從他的頭上引導回丹田。也可以用拍打
,幫他把身上的氣拍打散掉。
是什麼原因造成動得很厲害呢?原來氣動是在治病,所以會覺得越動越舒服。身體越動得久,氣場就會越強。如果你們以後身體動起來,千萬不要動超過半小時。若超過半小
時,就會有很強的氣,容易不受控製。動得很強時,怎麼處理呢?我們可以控製動的時間,就是說,先讓他動幾分鍾,然後就心想氣收回來,讓身體不動。
先只動五分鍾,多做幾次後,如果都有把握把氣收回來,就可以每次動十分鍾。這樣慢慢地加強,以後,你就會有能力收。不要讓它一次動得太厲害,收不了不是著魔,是因
爲你的念力不夠。
什麼情況下會著魔呢?當身體動時,有些人會氣脹腦昏,身體就會失控而亂動,就會著魔,會發狂、發生精神錯亂。所以,動時要小心,心念要很清醒,心要明白動是好事,
只是身上的氣在運轉。不要恐嚇自己以爲著魔,那樣就會有危險,所以你應當放心讓它動。
氣動而身動,這會自動調整身體,你身上的一些障礙就會驅除掉,以後你的靜坐就會更有進展。因爲你身上有氣的障礙,才會發生身動。如果你忍住不動,氣的障礙依舊,靜
坐的進度就會很慢。
若有氣阻塞,最好找一些氣功師,幫助你處理那些氣阻塞的地方,或者找人按摩等等。身會動的人如果忍住不讓身體動,不動則氣不通,靜坐很難有進步,因爲嚴重氣阻塞才
會動,所以要小心處理。
動的時候,心念要明明了了,很清楚,心中要注意那個氣的運轉,不能什麼也不管。練氣功的人喜歡讓身體動,動時…
《定慧之路(致光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