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陀法語 八月

  八月

  八月一日

  我是一個真正的婆羅門,樂于助人,純淨廉潔,正在度最後一世,是一個無上的內外科醫師。你們是我真正的子女,由我的口而生,由佛法而生,由佛法而造。是我精神上,而非物質上的繼承人。

  八月二日

  有六種顧慮周到的行爲。那六種?即不論在公開場合或在私底下,都以慈愛的行爲對待在聖潔生活中的同修。不論在公開場合或在私底下,都以慈愛的語言對待在聖潔生活中的同修。不論在公開場合或在私底下,都以慈愛的心念對待在聖潔生活中的同修。通過正當方法取得之物,即使僅是報廢之物也應該無私地和聖潔生活中的同修分享。再者,應具備完整、無缺點、無瑕疵、無汙垢、能帶來自由,有助于禅定的德行,以便與同修們和睦共處。最後,應培育能拯救及引導一個人做出斷除煩惱的行爲的正見,以這正見與同修相處。這些就是顧慮周到的六種行爲。

  八月叁日

  佛陀有如一個堅定、能防護畏怕者的人,佛法有如對抗畏怕的防護,僧團有如找到防護之人。

  佛陀有如一位安慰者,佛法有如安慰物,僧團有如得到安慰之人。

  佛陀有如真正的好友,佛法有如有益的勸導,僧團有如聽了勸導而達成願望的人。

  八月四日

  一個不能自我抑製、管束、消除欲望的人,不可能去抑製、管束及消除他人的欲望。但是,一個能自我抑製、管束、消除欲望的人,可以促使他人如此做。

  八月五日

  很久以前,在舍衛國住了一位國王。他下旨說:“我的好仆人,去把舍衛國中所有天生眼瞎的人召聚在一處。”“好的,陛下。”仆人回答並尊旨照辦。辦妥後,國王又說:“我的好仆人,給這群瞎子觀看一頭象。”“好的,陛下。”那人應了並尊旨照辦。他把各個瞎子引到大象的頭、耳、牙、鼻子、腳、臀、尾巴、尾巴末端等等各個不同部位,過後對他們說:“這就是象了。”辦妥後,那人禀告國王說:“陛下,象已被引到衆瞎子身前,您下旨吧!”于是國王走到每個瞎子身邊,一一問道:“嗨,瞎子!你見到大象了吧!”瞎子們應道:“見到了,陛下。”國王又問:“那請告訴我象的樣子。”站在象頭部位的瞎子說:“象有如一個鍋。”,站在象耳部位的瞎子說:“象有如用以揚去米糠的簸箕。”,站在象牙部位的瞎子說象有如犁鏟,站在鼻子部位的說象有如犁柱,在象腳部位的說象有如房柱,在背部的說象有如臼子,在尾部的說象有如一根杵,在尾巴末端的說象有如一支掃帚。接著,他們開始爭吵,一面吵,一面喊:“象不是這個樣子的!”“是這樣子的!”最後,他們竟互相打了起來。國王見了覺得非常有趣。

  “同樣的,外道的流浪漢也都瞎了眼,看不清、分不清善惡,分不清何者是佛法,何者不是。他們的愚癡導致他們好爭辯、好吵架及好爭執,都各自堅持自己是對的。”

  接著,清楚了解這現象的世尊,說了這首偈:

  自稱沙門和婆羅門,

  卻不斷執著與爭論;

  堅持己見而相爭吵,

  只看見事物的一面。

  八月六日

  木匠或他的學徒能看見工具因爲手指的觸摸而日益磨損,可是他未必知道工具今日磨損了多少,昨日磨損了多少,在另一段時間內又會磨損多少。同樣的,全心修習禅定的人無法得知今日斷除了多少煩惱,昨日斷除了多少煩惱,另一段時間又斷除了多少煩惱。他只知道煩惱不斷地被消除掉。

  八月七日

  修習慈愛、增長慈愛、擴大慈愛、使慈愛成爲一切的媒介物與基礎、堅持保有慈心、使慈愛成爲習慣、使慈愛鞏固。通過如此修習而達到的心念解脫,會有十一種好處。那十一種?即睡著時與清醒時都很安樂、不做惡夢、爲人與非人者所喜愛、受天神保佑、不爲火、毒藥、刀劍所傷害、心念容易集中、膚色晶瑩。臨終時頭腦清醒、即使沒有進一步修持,他至少在來世能上升色界天。

  八月八日

  心念得到解脫的人,不和他人辯論,也不和他人起爭執。他應用世間常用的詞語,卻不執著于它們。

  八月九日

  “至善的喬達摩,我持著這樣的立場與觀點,如果有人說出他所看、所聽、所感覺的,那他可以放心說道:“這是我所看到的,這是我所聽到的,這是我所感覺到的。他這樣做是不會造成任何傷害的。””

  “婆羅門,我本身並沒有說一個人應把他所見、所聽、所感覺的說出來。我也沒有說不可說出這些來。如果一個人說了會導致不利的境況發生,那他就不應該說。如果說了能引發好的境況發生,那他就應該把所見、所聽、所感覺及所了解的說出來。”

  八月十日

  有一次,盤咖拉(Pancaks)的比丘毗沙卡(Visakha)正在會場說法。當夜幕低垂時,世尊從靜坐中起立,走入會場中,坐在爲他設置的座位上,問道:“是誰在說法,說得如此之好?”

  “世尊,是毗沙卡比丘。”

  過後,世尊對毗沙卡比丘說:“說得好!毗沙卡,說得好!你以文雅、清楚、不粗俗、明顯、可理解與不偏袒的語言爲僧衆解說佛法,使他們得到提升、覺悟與激發。”

  接著,世尊說了這首偈:

  若他不出聲,別人不會知曉他,

  那他只是混在衆人中之智者。

  若他開口並教導那超越生死,

  別人便會知曉他。

  故,讓他點燃佛法之光,

  讓他高舉智者之旗幟,

  智者以啓發性演說爲其旗幟,

  佛法就是智者之旗幟。

  八月十一日

  我已傳授了全部的佛法,一個人只要了解佛法中的四行偈言,並把它應用在生活中,那他可以稱得上是博學、是熟記佛法的人。

  八月十二日

  當世尊住在橋賞彌(Kosambi)城的佝斯達園(Ghosita Park)時,優陀夷尊者正在爲圍繞于他身邊的居士說法。剛巧阿難看見了,就去告知世尊。世尊說:“阿難,要爲他人說法的確不容易。在爲他人說法時,應先確定五件事。那五件?說法時,想著:我將依層次逐漸由簡入繁地講說,我將以那目標爲說法的題材,我以慈愛之心說法,我不爲求取利益而說法,我的說法不會爲自己或他人帶來災害。阿難,要爲他人說法的確不容易。所以在爲他人說法時,應先確定這五件事。”

  八月十叁日

  遇到有人當面辱罵你,以拳頭擊打你,以土塊丟你,以木棍打你或以利劍襲擊你時,你應把世間的一切欲望與顧慮抛開,並且這樣訓練自己:“我的心將不動搖,我將不說惡語,我將以沒有嗔恨的仁慈心悲憫他人,爲他人的利益著想。”你應如此訓練自己。

  八月十四日

  應該如此訓練自己,想著:“我應時時刻刻學習世尊那高深、淵博、卓越的教誨。”你應如此訓練自己。

  八月十五日

  流浪者波達利耶(Potaliya)來拜訪世尊,恭敬地向他問安,然後坐在一旁。世尊對他說:“波達利耶,世上有四種人。那四種?一種人在恰當的時刻批評該批評的,說出了事實與正確的,但卻不稱贊該稱贊的。另一種人在恰當的時刻稱贊該稱贊的,說出事實與正確的,但卻不批評該批評的。再有一種人既不批評該批評的,也不稱贊該稱贊的。最後一種人在恰當的時刻批評了該批評的,稱贊該稱贊的,說出事實與正確的。這四種人之中,你以爲那一種人最可敬與最難得?”

  “至善的喬達摩,我認爲既不批評該批評的,也不稱贊該稱贊的人是最可敬與最難得的。因爲他對一切毫不在乎,所以可敬。”

  “我卻認爲在恰當的時刻批評該批評的,稱贊該稱贊的,說出事實與正確的事物之人才是最至上的。爲甚麼呢?因爲他掌握了恰當時刻,所以可敬。”

  八月十六日

  有如恒河朝東方奔流,一個培育與修持八正道的人朝向涅槃奔流。

  八月十七日

  “我告訴你:若讓一個聰明、誠懇、老實、率直的人到我跟前來,我將會教他佛法。如果他能依法修持,在七年之內,憑著所學知識與觀察力,足以證得年輕人出家所想得到的。別說是七年,在七天內他也能辦到。”

  “你或許會想:“沙門喬達摩這樣說不外是爲了招收弟子”。但是,這想法並不對。你現在的導師可以繼續做你的導師。你或許會想:“他要我們抛開我們的戒律。”但是這想法並不對,你可以繼續守你的戒律。你或許會想:“他要我們放棄現在的生活方式。”但是,這想法並不對,你可以繼續保留現在的生活方式。你或許會想:“他要我們修習那些我們宗教所認爲是錯的,或是不去修習那些我們宗教所認爲是對的。”但是,這想法並不對。你可以繼續修習你的宗教所認爲是對的,避開那些你的宗教所認爲是錯的。但是,世上有些未被抛掉的、沾上汙點的無益之物、導致輪回之物、令人恐懼之物、在將來會産生痛苦之物、與生、老、死有關連之物。我正是爲了使人抛開這些東西而教導佛法。如果你修行正確,這些汙點會被去除,而導向純淨之物將會增長、發展。在此生中,你能憑著自己的知識與觀察力證得圓滿的智慧,並且堅守著它。”

  八月十八日

  世人所期望發生的,

  往往與事實不同,

  于是失望産生了。

  世事便是如此運作。

  八月十九日

  世上有叁種病人。那叁種?

  有一種病人即使獲得妥當的飲食、醫藥與照顧,也不能複原。

  另有一種病人不論有沒有獲得妥當的飲食、醫藥與照顧,都會複原。

  再有一種病人只有在獲得妥當的飲食、醫藥與照顧的情況之下,才能複原。

  妥當的飲食、醫藥與照顧是爲第叁種人而開的藥方,但是其他兩種病人也應受到照顧。

  世上有叁種人可以和這叁種病人相比擬。那叁種?

  有一種人不論有沒有機會見到如來,學習佛法與修持戒律,都不會修行善業。

  另一種人不論有沒有機會見到如來、學習佛法與修持戒律,都會行善業。

  再有一種人只有在見到如來、學習佛法與修持戒律的情況下才會行善業。

  佛法是爲了最後一種人而宣說的,…

《佛陀法語 八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陀法語 九月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