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讓佛法的智慧之光擦肩而過
朗月
有很多人都與佛教有著這樣那樣的因緣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身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有很多人都與佛教有著這樣那樣的因緣,有很多人都以種種方式與佛法碰過面。但太過強大的物質主義理論氛圍,再加物欲橫流的社會現實,使得許多人自覺或不自覺地又退回到原先的生活軌道中去,再次囿于對佛法的成見、偏見與無知的認知方式中。非常珍貴的解脫苗芽就此夭折,慣性而愚癡的生存軌迹只能與佛法的智慧之光擦肩而過。 人身難得,佛法難逢。而今你既得人身,又值遇佛法,這殊勝之緣很可能于千百萬年中只此短暫的數十年,如果再錯過了,那將是你最大的遺憾。
學佛的目的應當是:了斷自己曠劫以來的六道輪回之苦,然後以成佛之身倒駕慈航,引渡茫茫苦海中的芸芸衆生。簡單地說就是:學佛成佛、念佛成佛,並使所有的衆生皆能學佛成佛、念佛成佛。
佛教是世尊的言教。信仰佛教是以佛爲導師、爲榜樣、爲助緣,最終成爲同樣福德圓滿、智慧圓滿的佛。信仰佛教可以使我們破除迷惑,走上正途,對于這一點,只有真正入門的人才能有親身體會。
如果自己尚未接觸佛法,那就盡量用自己的心、腦、眼、身親自去體會、思索、觀察、實踐,如此方能對佛法真正有所領會。
你不妨借自己幾天時間,體會一下另一種人生觀、價值觀,感受一下念佛的心情,不久你就會面貌一新。
莎士比亞說過,千萬不可妄自評論你所不知道的道理,否則你可能會用生命的代價來補償你所犯過的錯誤。如果對佛法僅限于道聽途說、一知半解便枉下結論,則無異于坐井觀天。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日未到。因果報應,絲毫不爽。菩薩畏因,凡夫畏果。
學佛的,有出家弟子,有在家弟子,出家可以學佛,在家也可以學佛。學佛的人不一定都是和尚和尼姑,無論做哪種工作的人都可以學的。只要能誠心學佛,不一定都要出家。古今因學佛而往生極樂世界的在家佛教徒是很多的, 曆史上學佛的名人學士,如陶淵明、蘇東坡、白居易、柳宗元、司馬光等有大學問的人並不是和尚呀。
“六道輪回、因果”說
“六道輪回、因果”說。衆生皆有靈識(即靈魂),而且可輪回轉位,永生不息,這已經在叁十多年前被世界科學家公證了,英國科學家約翰艾克理爵士因發現靈識(即靈魂)不死,而榮獲了1963年諾貝爾醫學獎。佛學講衆生死後,靈識(即靈魂)不會死亡,隨自己所造的善惡之業去六道輪回,不信佛學的人認爲這種說法很荒誕,但是,世界尖端的科學家早在叁十多年前就已經證明,佛學所講的衆生死後靈識(即靈魂)不死,而且可以繼續轉生是對的。1963年榮獲諾貝爾醫學獎的英國科學家約翰艾克理爵士,在他的得獎論文中說:“神經細胞彼此之間有無形的溝通物質,這就是靈識的構成,人體內蘊藏著一個非物質的思想與識力的我,那是在胚胎時期,或極年幼時,進入肉體大腦的,它控製這大腦,就好比人腦指揮電腦。人的無形的非物質的識力,對其物質構成的肉體大腦,施予實質的推動,使腦神經細胞發動工作,這種非物質的識我在肉體大腦死亡之後,仍然存在,並仍能有生命活動形態,可以永生不滅”。
英國科學家約翰艾克理爵士的重要學說,結論得自他多年從事的科學實驗及統計,因此他榮獲了1963年諾貝爾醫學獎,這就是說,人死後靈識(即靈魂)可以轉生已被全世界科學家在叁十多年前就承認了,這也是科學常識了。
人的肉身會死亡,但人的神識(即靈魂)是不滅的,因果報應、六道輪回是確實存在的,要脫離六道輪回,必須學佛。
什麼是六道輪回呢?我說給你聽,一般人所說的靈魂,在佛學上叫做神識,人的肉身死了,他的神識是永遠不死的,那神識憑著他生前行爲的善惡, 或者再轉生做人,或者做阿修羅,或者變畜生,或者變餓鬼,或者入地獄,這人、天、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叫做六道。等到這一生受報完了,又根據所做的善惡業因,再轉入到另一道去,這樣死了又生,生了又死,如此循環往複,來回輪轉,有如行走的車輪,流轉不息,永遠沒有停止的一天。( 阿修羅,是梵語,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無端”或“容貌醜陋”。他住在天上、海中或山上。性情傲慢,脾氣暴躁,好打鬥爭勝。)
你相信因果報應嗎? 佛教講的因果報應是什麼呢?我說給你聽:佛教講的因果報應是包括前生、今生、來生來說的,有的前生造的因,今生才結果;有的今生造的因,當生就結果;有的今生造的因,隔幾生幾十生或幾千萬生以後才結果,這就和果樹的結果有早有晚是一樣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報應,絲毫不爽。現在佛教的因果說,已經相當普遍地爲西方知識分子所接受。
千年鐵樹花開易,一失人身再複難!
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宇宙本來就是一個因果網,世人無知造業,將來苦果還是要由自己嘗受。
我們打開每天的報紙瞧瞧,幾乎每天都有殺人、搶劫、邪淫或欺騙的事情發生,幹這種事的人都是不相信“因果報應”和“因果法則”,所以他們才敢挺而走險,以身試法。
一個深信因果的人,絕對不會做出這種凶惡的事情。因爲他恐怕別人的指責和評論,也畏懼將來的報應和自食惡果。可是不信因果的人就沒有這份敬畏和慚愧心,他既然不相信後世和因果,所以做起壞事必然肆無忌憚。他只顧目前的利益,而不考慮將來。甚至爲了獲取現在的利益,不擇手段,再凶狠的方法他都敢冒險嘗試。假如社會上人人這麼做,天下豈不是要大亂。
深信因果的人不會貪圖占別人的便宜,因爲他知道將來會因爲眼前所占的便宜,重重地付出更可怕的代價。所以從長期的觀點來看,占別人的便宜其實就是自己吃大虧。假如這個社會大家都不占別人的便宜,那麼天下豈不是就太平了。
爲什麼一些主要的宗教都相信來世?在人類曆史上,爲什麼有億萬人,包括很多偉大的聖哲、天才都相信輪回?難道他們都是傻瓜嗎?如果不以否定的信念限製自己,至少不反對輪回的存在,難道不是更合理些嗎?萬一我們死後發現果然有輪回,我們該怎樣處理這個狀況呢?
在美洲大陸被“發現”以前,有哪個歐洲人相信美洲的存在呢?即使在它被發現之後,人們還是在爭論它是否存在。
輪回並不是完全不可知:人類積累了大量文獻,討論那些自稱能記憶前世者的證詞;世界各地有很多非常動人的瀕死經驗的見證人,他們絕大多數都確信死後還有生命的繼續;從事佛法修行的人,當接觸到浩瀚和不容置疑的心性時,生死輪回的教法就成了真實的體驗。
我們不能因爲看不見過去世和將來世,就否定叁世因果的存在,就如同我們總不能因沒見過自己的高祖父和曾祖父,就不承認他們存在的可能性吧!
叁世因果並不一定就是前世和來世,也可能是去年、明天。更可能是前一分鍾,現在這一分鍾,以後那一分鍾或者前一刹那,後一刹那。
有些人一生爲非作歹,可是卻沒有橫死。這就是因爲他今生種的惡果還沒有成熟,以前前生的善果先成熟了。譬如說,從前有一個人七輩子都以殺羊爲職業,而臨終不墜叁惡道(地獄、畜生、餓鬼)。但是到了第八輩子便墜叁惡道,而且先前所造的殺業都一一償還果應了。
大家一定要正確地、清淨地來修行佛法,很多人常常只爲現世的利益而修行,只爲獲得一些財富、成功或權勢而修行,完全沒有考慮來生,甚至很多人也對來生的存在與否感到質疑,然而既然無法確定,爲何卻又完全只是爲此生而拼命努力呢?顯然我們一點也沒有對自己未來的生命負責,這是很多人的通病,要知道中陰身時的痛苦是無法言喻的,比較起來的話,現在的痛苦根本不算什麼,因此我們一定要爲長遠作打算。
我們的生活狀況,皆是過去業因的果報呈現;而我們現前身、口、意時時造作的業因,必然會牽引未來應受的果報,絕不會有絲毫的差錯。佛說:“現在的你,是過去的你所造的;未來的你,是現在的你所造的”即: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爲什麼惡人會獲福報呢?這是因爲他過去生中培植了深厚的善根,現生又因緣成熟,所以享受福報,如果他今生不做惡事,福報就會更大。至于他今生所種的惡因,也絕不會自行消滅,將來因緣會遇時,必定要遭受應得的惡報。反之,善人遭受惡報,是由于他過去生中所造的罪業深重,現生正逢因緣成熟,所以先受惡報,如果他今生不行善,果報將會更重。因果規律是客觀存在的,並不是佛所規定或製造的,佛只不過把它揭示出來而已。不管信與不信,我們都生活于因果規律之中。
種善因必得善果,造惡業必定得惡報,因果報應,絲毫不爽。
要擺脫六道輪回,單憑行善是不夠的,行善的人將來只能生到天道或人道享受好的報應,但還是在六道裏輪回,要脫離輪回,必須學佛。佛教的修行法門很多,但大多數都是很難學的,最方便最容易成就的,要算淨土宗的念佛法門了,所以一般人(不是有很深慧根的)學佛應該學淨土宗。
最易成就的淨土念佛法門
什麼是淨土宗呢?學佛的法門很多,佛教通常分爲五宗:禅、教、律、密、淨。淨土宗就是五宗裏面的一個宗派,它的方法就是念佛(南無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淨土(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 怎樣算是念佛求生西方淨土呢? 就是專念“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在離這個世界很遠的地方,有一個世界叫做極樂世界,也叫西方淨土。學佛的人應該祈求死後生到那個地方去。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佛,因爲他的願力很大,又和我們這個世界的衆生最有緣,所以釋迦牟尼佛才…
《切勿讓佛法的智慧之光擦肩而過(朗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