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太虛大師與民國漢傳佛教的重建(李尚全)▪P3

  ..續本文上一頁産生了複雜的影響。爲了糾正這些打著革命旗號的新僧伽的鹵莽行爲,太虛大師打算在中國佛教會體製內協調新僧伽與長老僧伽的關系。他在《我的佛教改進運動略史》曾略述謂:

  及民國十六年,……國家社會對于佛教情形漸好,寺産亦漸可保障,僧衆不像以前那樣驚慌了。但在國民革命的趨勢上說來,主張革命民權,不革命者無權,革命空氣仍極濃厚,大有不革命不能生存之概!故僧衆亦覺得有革命的需要,

  曾受過僧教育的僧衆,鹹以爲:佛教不革命就不能適存,非來個佛教革命不可。可是只有空論而無系統的組織行動,甚至有離開了佛教立場,成爲俗化以革掉佛教整個生命的;也有以佛教沒有辦法,隨著舊勢力而意志消沈的。當時我就作了一篇《革命僧的訓辭》:

  “中國的佛教革命,決不能抛棄有二千年曆史爲背景的僧寺,若抛棄了僧寺以言廣泛的學術化、社會化的佛教革命,則如抛棄了民族主義而言世界革命一樣危險”!

  我舉出了他們的弊病和佛教革命俗化的危險後,就指出一個佛教革命的根本辦法:

  最根本者,爲革命僧團之能有健全的組織。其宗旨爲: 1.革除: 甲、君相利用神道設教的迷信; 乙、家族化剃派、法派的私傳産製。2.革改:

  甲、遁隱改精進修習,化導社會; 乙、度死奉事鬼神, 改資生服務人群。3.建設: 甲、依叁民主義文化建由人而菩薩、而佛的人生佛教;

  乙、以人生佛教建中國僧寺製;丙、收新化舊成中國大乘人生的信衆製;丁、以人生佛教成十善風化的國俗及人世。

  這其中,關于佛教革命的僧製,則爲佛僧主義;至于佛教普及到民間的,則爲佛化主義,佛國主義;文雖簡略,義甚扼要。僧製論、正信會理論的精要,

  都含攝其中。當時唯一希求,是要有主幹的組織去依次進行。我作這篇訓辭的本旨,不是公開發表,是給與從事改進佛教運動的現代僧伽社去作實際運動。可惜大醒、芝峰在現代僧伽發表了我的訓辭,以致成爲文字上的東西。這說明,太虛大師積極參與創辦中國佛教會組織的目的在于:首先爲了應付國民政府的“革命民權,不革命者無權”的偏見,打著佛教革命的旗號,行佛教改良之實。其次是警告新僧伽:

  “中國的佛教革命,決不能抛棄有二千年曆史爲背景的僧寺,若抛棄了僧寺以言廣泛的學術化、社會化的佛教革命,則如抛棄了民族主義而言世界革命一樣危險。”最後主張在中國佛教會體製內進行江浙佛教改良,即“佛僧主義”和“佛化.主義”。這本來是太虛對新僧伽的鹵莽舉動的教訓辭,但被新僧伽公諸于世,不僅成爲“文字上的東西”,而且成爲長老僧伽在以後的中國佛教會體製內排擠太虛的口實。因爲太虛想通過中國佛教會達到的目標是,一要革除“家族化剃派、法派的私傳産製”,二要把“度死奉事鬼神”的經忏香火佛教改革成“資生服務人群”的大乘人生佛教,這等于要了長老僧伽的“命”,那有不反對的道理

  ![31]

  四、太虛大師重建漢傳佛教的理念:人本佛教

  太虛大師以講經說法的方式,使華北、西北、中原和西南的各界人士對佛教有了重新認識,尤其使知識分子和青年大學生有了重新認識佛教的機會,從而使漢傳佛教在這些地區出現了複興之象。而對漢傳佛教中心的江浙滬佛教界,太虛大師提出了“開創反貴族的人民佛教,和反鬼神的人生佛教”的理念。”太虛大師提出這種新佛教理念,筆者稱爲“人本佛教”。實際上,人本佛教是民國漢傳佛教的靈魂,其內容茲從《太虛法師年譜》第139頁抄錄如下:

  佛法雖普爲一切有情類,而以適應現代之文化故, 當以“人類”爲中心,而施設契時機之佛學。

  佛法雖無間生死存亡,而以適應現代之現實的人生化故, 當以“求人類生存發達”爲中心,而施設契時機之佛學,是爲人生佛學之第一義。

  佛法雖亦容無我的個人解脫之小乘佛學,今以適應現代人生組織的群衆化故,

  當以“大悲大智普爲群衆而起義之大乘法”爲中心,而施設契時機之佛學,是爲人生佛學之第二義。

  “大乘佛法,雖爲令一切有情普皆成佛之究竟圓滿法,然大乘有圓漸圓頓之別,今以適應重征驗、重秩序、重證據之現代科學化故,

  當以圓漸之大乘法爲中心,而施設契時機之佛學,是爲人生佛學之第叁義。”從太虛大師關于“人生佛教”的涵義來看,是想從觀念上使漢傳佛教人本化,也就是說要從理念上重建漢傳佛教主導思想,使漢傳佛教具有人民性和現實人生性,以適應民國社會生活。

  五、結束語

  漢傳佛教經過近2000年的曆史演變,到民國時遇到一個新社會,必須從傳統的農業社會中擺脫出來,改革僧製,徹底改變帝王貴族佛教的形象,面向人民;必須改變清朝以來的鬼神佛教,面向科學和現實人生。在這兩個面向的框架中,太虛大師以講經說法的方式,改變社會各界人士,尤其是知識分子和青年大學生對佛教的偏見,使華北佛教、西北佛教、中原佛教和西南佛教在反封建迷信的時代潮流中得到了複興,在民主、科學的時代潮流中獲得新的曙光,把江浙漢傳佛教的傳統理念改造成人本佛教的新理念,從而使漢傳佛教在民國時期得到了重建。

  (作者系曆史學博士,現任揚州大學佛學研究所所長)

  摘自《寒山寺》佛教雙月刊

  

《太虛大師與民國漢傳佛教的重建(李尚全)》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