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 第十章 四部阿含▪P4

  ..續本文上一頁中阿含經』的。

  

  此外,還有自部獨有的經文:『中阿含經』特有的,如:七‧叁叁‧五0‧五一‧五四‧五六‧六0‧六五‧六六‧六九‧七六‧八0‧八六‧九二‧一二七‧一叁六‧一叁九‧一四0‧ 一四七‧一五六‧一五九‧一七六‧一七七‧一九七‧二一八‧二一九‧二二0‧二二二,共二八經,在全經的比數中,爲百分之一二、五。『中部』特有的,是:四‧一二‧二九‧叁0‧叁六‧四八‧五一‧五五‧五七‧五八‧六0(7)‧六二‧六七‧七一‧七六‧八五‧九二‧九四‧ 九五‧九八‧一00‧一0二‧一0叁‧一0五‧一一0(8)‧一一一‧一一四‧一一六‧一叁一,共二九經,在全經的比數中,占百分之一九。

  

  總之,『中阿含經』與『中部』相同的,僅有九七經。二部誦本所以如此的差異,是由于「四阿含」在部派分化中,各派的編集組合不同。銅鍱部編入『長部』、『增支部』的,而說一切有部編入『中阿含經』的,達八0經以上;說一切有部屬于『雜阿含經』的,有二十余經,銅鍱部把他編入『中部』;再加上各有自部所誦的契經,差異就不免相當大了!如除去這些差異,二部所誦的『中阿含』原型,約爲一0品,一00經(9)。

  

  

  注【78-001】『地動經』所說地動因緣,普入八衆,爲『長部』(一六)『大般涅槃經』,『長阿含經』(二)『遊 [P719] 行經』的一部分

  注【78-002】與『長部』(叁0)『叁十二相經』的前分相當(南傳八‧一八叁──一八七)。

  注【78-003】大善見王事,『長阿含經』爲(二)『遊行經』的一分。『長部』于(一六)『大般涅槃經』外,別立(一七)『大善見王經』。

  注【78-004】『雨勢經』,爲『長部』(一六)『大般涅槃經』,『長阿含經』(二)『遊行經』的一分。銅鍱部又編入『增支部』「七集」二0經。

  注【78-005】如本書第八章第四節第叁項說。

  注【78-006】『增支部』「八集」一一經中,叁──八節,與『中阿含經』(一八)『師子經』相同。

  注【78-007】五一──六0經,並出「居士品」。

  注【78-008】一0二──一一0經,並出「不斷品」。

  注【78-009】參考前田惠學『原始佛教聖典之成立史研究』(六四二──六四叁)。

  

  第二項 長阿含

  南傳的『長部』,共叁四經,分爲叁品:一、「戒蘊品」,一叁經;二、「大品」,一0經;叁、「波梨品」,一一經。與『長部』相當的漢譯,是後秦佛陀耶舍Buddhayas/as所出的『長阿含經』,二二卷。分爲四分:第一分,四經;第二分,一五經;第叁分,一0經;第四分,一經。『長阿含經』第四分的『世記經』,是『長部』所沒有的。敘述世界形態,天地成壞 [P720] ,以及王統治世,四姓分化;這是佛化的富婁那Pura^n!a。如除去『世記經』,那末『長部』的叁品,叁四經,與『長阿含經』的叁分,二九經,非常的接近。這是由于『長部』屬銅鍱部 Ta^mras/a^ti^ya,『長阿含經』屬法藏部Dharmaguptaka;同屬于分別說系 Vibhajyava^din的部派,所以誦本相近,不能就此而推論爲上座部Sthavira的聖典原形。『長阿含經』所特有的,爲(一一)『增一經』,(一二)『叁聚經』,(叁0)『世記經』;『長部』所獨有的,是(六)『摩诃梨經』,(七)『阇利經』,(一0)『須婆經』,(一七)『大善見王經』,(二二)『大念處經』,(叁0)『叁十二相經』,(叁一)『阿咤曩胝經』。二本所共的,凡二七經(1)。『長部』與『長阿含經』中,最爲一致的,是:『長部』第一品,(一叁經中,除獨有的叁經)一0經,與『長阿含經」第叁分的一0經,完全相合,僅次第不同而已。

  

  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的「長阿含」的誦本,沒有傳譯過來,但也可以略爲論究。關于「長阿含」的組織,說一切有部有「戒蘊品」與「六十叁品」。『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藥事』卷八(大正二四‧叁五上)說:

  

   「廣如長阿笈摩戒蘊品中,說于庵婆沙婆羅門事」。

  

  『藥事』所說的,與『長部』「戒蘊品」中的『阿晝摩經』相合。又關于不得受持金銀,是 [P721] 『長部』「戒蘊品」的諸經所說;『雜事』也說「于長阿笈摩戒蘊品處說」(2)。說一切有部立「戒蘊品」,與銅鍱部的『長部』相同。又大善見王Maha^sudars/ana事,『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藥事』卷一叁(大正二四‧五七上)說:

  

   「于長阿笈摩六十叁品中,已廣分別」。

  

  「六十叁品」,品名非常特別。在『長部』,這是『大品』的(一七)『大善見王經』。依此,說一切有部的「長阿含」,有「戒蘊品」,「六十叁品」的分類。

  

  說一切有部「長阿含」的內容,如上面所說,提到了『阿晝摩經』、『大善見王經』(3)。此外,『十誦律』所說的「多知多識大經」,十八部中的前七部,是『清淨經』、『自歡喜經』、『五叁經』、『幻網經』、『梵網經』、『阿咤那劍經』、『衆會經』,都是屬于「長阿含」的 (4)。又『大般涅槃經』(5)、『沙門果經』(6),也是曾經說到的。還有,說一切有部「長阿含」的特色,是『長部』(一五)『大緣經』等一0經,是編在『中阿含經』的。所以就現在所知道的,略加條理,依『長部』叁品的次第,而爲比較說明如下:

  

  圖片

   〔長部〕 〔長阿含經〕 〔說一切有部所傳〕

   一、戒蘊品 第叁分 戒蘊品

   l梵網經 21經 梵網經

  [P722]

  

   2沙門果經 27經 沙門果經

   3阿摩晝經 20經 阿摩晝經

   4種德經 22經

   5究羅檀頭經 23經

   6摩诃梨經 (缺)

   7阇利經 (缺)

   8迦葉師子吼經 25經

   9布咤婆樓經 28經

   10須婆經 (缺)

   11堅固經 24經

   12露遮經 29經

   13叁明經 26經

   五叁經

   幻網經

  

  

  

  『長部』的「戒蘊品」,與『長阿含經』第叁分,除了多出叁經外,完全相同。以一品一0 [P723] 經的習例來說,說『長部』增入了叁經(7),是極有可能的。說一切有部,雖沒有明說,也有「戒蘊品」。而且這一部分,說一切有部,也沒有編入『中阿含經』。更有值得注意的,在『長部』原文中,「戒蘊品」一叁經,與(二九)『清淨經』,(叁0)『叁十二相經』,「經」的原文爲sutta;而其余的一五經,「經」的原文爲suttanta。同稱爲經,而文字小有差別,這應表示某種的不同。同稱爲Sutta的「戒蘊品」,說一切有部的「長阿含」,也有這一品;所以這可說是「長阿含」中最主要的部分。但說一切有部的「長阿含」,應有『五叁經』與『幻網經』。這或者是增列二經,如『長部』的增入叁經一樣。

  

  圖片

   〔長部〕  〔長阿含經〕  〔說一切有部所傳〕

   (二、大品) │ (第一分) │(六十叁品) │(中阿含)

   14大本經 │ 1經 │ │

   15大緣經 │13經([第叁分])│ │九七

   16大般涅槃經 │ 2經 │ 大般涅槃經 │

   17大善見王經 │ (在2經內) │ 大善見王經 │六八

   18阇尼沙經 │ 4經 │ │

   19大典尊經 │ 3經 │ │

  [P724]

  

   …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 第十章 四部阿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