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本來很好,如經典所常說,唯有無爲,才能夠達成解脫。因此,世尊處處提倡大家實修叁種叁昧,所謂的“空叁昧”、“無相叁昧”和“無作叁昧”。
不過,實修如上叁叁昧,等等出世間叁昧,不同于實修四禅八定,差別在啥地方呢?
——嘿嘿,就在于見性,或者不見性。
——見性之後禅修,安住于自性的如如不動,停息一切思慮分別,自然會成就各種出世間叁昧,並由此而超凡入聖,得證聖果。
反過來呢,哎,有些人還沒有見性,就強迫自己修行無作叁昧,強迫自己平時啥都不想,把這個叫做無爲。嘿嘿,結果呢?
如祖師所說,反而陷入了另外一種造作——“無記空”當中。
所謂的“無記”,是指非善非惡的念頭,而所謂的“無記空”呢?就是指用一個連續不斷的念頭,它非善非惡,它的內容是命令自己啥都不想,命令自己空掉自己的心。所以,叫做“無記空”。
——哎,這就是不少人的所謂禅修方法,他們說:“修行嘛,很簡單,雙腿一盤,兩眼一閉,啥都不想呗。”
嘿嘿,像這樣的修行,根本就不能夠叫做禅修,他們是在修妄想,哎,表面上啥也不想,骨子裏呢?是在執行一個妄想的命令——“記住!啥也不要想”——這充其量是一個自己發覺不了的,比較細微的妄想罷了。
這樣修行,深入以後,將來也會得到禅定,因爲所謂的禅定,就是指“心住一處”,這是世間禅定。出世間禅定呢?則是指“心無所住”,必須在見性之後起修。
像這種“無記空”的修行,最終,最了不起的收獲,就是外道的“無想定”,命終以後,投生到色界的無想天,天上的壽命盡了以後,還會繼續隨著過去世的業力,在六道當中輪轉。
同時,這種“無記空”的修法,也屬于邪見,屬于愚癡法,會讓修行者變得昏昏然,無所明了,連明辨是非善惡的本來智慧都會失去,或者說,被蒙蔽起來。所以,達摩大師說,這些人是“大罪人”,是“癡人”,等等。
——哎,“癡人”還好理解,爲啥叫做“大罪人”呢?
嘿嘿,因爲呀,持有這樣修行見解的人,被自己如此愚癡的見地所蒙蔽的緣故,將會在很多劫數當中,難以相信佛陀正法,難以接受佛陀的教導,使自己解脫生死輪回之路,變得遙遙無期。
——這就是罪業,一種看似不影響別人,卻使自己無法獲得解脫的生死罪業呀。
哎,所謂的“罪”,不是別的啥東西,不過就是咱自己內心的執著念,以及它的影響力罷了。所以呢?一旦認識到這裏,忏悔罪業,也就變得容易了,哎,咱只要能夠看穿自己的執著心念,找到它,並放下它,罪,就開始融化了;業,就逐漸消亡了。
針對不見性,不得成佛這個問題,達摩大師小結到:
“若不見性,得成佛道,無有是處。”
“如果不見性,而能夠成就佛陀正覺之道的話,沒有這樣的道理。”
哎,祖師都已闡明,咱也沒啥好說的了,咱大家本性是佛,所謂成佛,只是見性,只是充分見性、徹底見性而已呀。而且,咱的自性本來佛,不屬于造作,非因果可及。
不過,對于祖師所說的“佛是無業人,無因果”等等,咱必須要知道,祖師是在告訴咱,自性法身佛,沒有生滅,不屬于因果,超越了因果造作而已。祖師,並不曾否定塵世間的因果業報啊。
可是,就有人如此曲解文義,錯解大乘經教“諸法本空”之妙義。針對這樣的人,達摩大師說:
“有人撥無因果,熾然作惡業,妄言本空,作惡無過。如此之人,墮無間黑暗地獄,永無出期。若是智人,不應作如是見解。”
“有些人,錯解佛法,導致了拔無因果的惡見解,竟然不管不顧地,肆意造作貪嗔癡惡業,狂妄地說,一切法本來是空,所以,即使做出惡行,也不會有罪業。”
“像這樣的人,去世以後,隨著自己作惡的業力,會墮落到黑暗的無間地獄當中,很久很久,也沒有出頭之日。”
“如果是有智慧的人呢,不應當做出這樣的理解,不應當産生這樣的見解呀。”
哎,達摩大師可謂語重心長,憐憫那些否定因果的人,憐憫那些不相信因果,而肆意造作惡行的人。
——嘿嘿,如今哪,正是這些人的天下。在機械唯物論的統帥下,表面上,自然科學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的生活,極大地滿足了人類的物欲,人類社會,出現了從未有過的富饒與強大,乃至于美好。
——果真如此嗎?
——嘿嘿,非也。在良好物質條件的遮掩下,人類,陷入了從未有過的道德危機;人們,陷入了從未有過的心靈惶恐。這些,都源自于信仰的缺失,和對于因果的漠視。
因爲漠視因果,否定了業報,于是,貪婪腐敗之群可以肆無忌憚地大斂其財;縱欲好色之徒可以堂而皇之地瘋狂亂交;急功近利之輩可以完全不要臉地叫囂炒作;稍微有些自知之明的,有些良知的人們呢?唉,不由得歎氣,咋就看不到自己的美好未來呢!唉,不由得感慨,這個世界還會好嗎?
——這個世界還會好嗎?
——嘿嘿,希望它會好。不過,即使它不會好,又有啥關系呢。對于業力比較清淨的人來說,就算有一天,天會塌下來,地會陷下去,嘿嘿,他們也會有一片生存的空間。爲啥呢?因爲呀,業力,不可思議;善惡業報,分毫不爽,各自不共啊。
哎,有智慧的人,應當如此觀察,依據佛經,相信、學習並明白因果,自然呢?嘿嘿,就具有了善行的力量。
——哪怕獨善其身,也絕不隨波逐流。
——在如今的時代,獨善其身之人,不可思議!能度一切衆生啊。爲啥呢?嘿嘿,因爲呀,身教勝于言傳,哎,他們就是咱的表率,咱大家跟著這些了不起的善士之腳步,修學善法,積聚善行,成長善心,將來,何愁不成就善果報呢。
——哎,自利利他,因此而不二;行菩薩道,因此而含攝二乘;成就解脫,因此而前路光明;圓滿無上菩提,因此而邁開了萬裏長征第一步啊。
況且,有了獨善其身的實修功力,日積月累,福慧雙臻,何愁來日不能夠廣度一切衆生呢。所以說呀,萬丈高樓平地起,嘿嘿,放眼望去,有幾人肯本本分分地打好地基,結結實實地蓋好第一層呢。
——哎,如今的人們哪,比較而言,更喜歡建造空中樓閣,而且還要比一比呀,看誰畫的樓高些,誰畫的漂亮些,看看誰做的夢更美妙些,等等,嘿嘿,哪怕是安慰下自己那發虛的心靈也好哇。
那麼,對于咱大家的菩提大廈來說,毫無疑問,戒定慧是地基,聞思修是地基,發出離心和菩提心是地基,堅持不懈地修學,是地基。啥是第一層呢?嘿嘿,當然是明心見性了。
——既然如此,這個心性在哪裏呢?
——如達摩大師前文所說:“從無始曠大劫以來,乃至施爲運動一切時中,一切處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嘿嘿,就是說呢,到處都是咱的本來心,到處都是咱的法身佛。只是,咱不認識而已。哎,對此呀,有人提出了疑問:
《達摩大師《血脈論》淺讀 之八》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