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序,如父愛子,也如母愛子,這太平盛世的實況,都是由彌勒慈心訓示教導,以及衆生福德所産生。今持不殺戒,不食肉,以此因緣將來必生彌勒國土。生在彌勒國土的人民,個個相貌威儀具足,有如天上童子。」
佛陀說:「舍利弗,我今日爲你所說的彌勒世界富裕快樂之事,只是大概情形而已。再說:這個世界有很多園林水池,池中泉水是八功德水。水池上有青紅赤白及雜色蓮花,水池四周是四寶階道,四周也有很多鳥、鵝鴨、鴛鴦、孔雀、翡翠、舍利(秋鹭)、鸠那羅(斑鸠),耆婆耆婆等,也有很多能唱出美妙音聲鮮見的鳥類,種類之多說不完。
有很多如意果樹和香樹,香氣飄散各地,美妙無比,使閻浮提(地球),到處都可嗅到香氣味,好象進入香山。
池中八功德水氣味好,飲後能除病患,飲後體力充沛,精神十足。
當大雨潤澤大地時,稻穗實時茂盛,田中都不生雜草,工力少收成多,輕松播種就有七倍收成,谷物免煮就可吃,吃後氣力充沛無比。
未來之人間淨土,有一位轉輪王出世,名叫蠰佉。他有四種兵種,包括象兵、馬兵、車兵、步兵。雖有四兵種,但是不必靠這些兵員的威嚴,自能統治天下。轉輪聖王同樣具足叁十二好相,非常莊嚴。轉輪聖王,有千位王子,個個都非常勇敢,具備智慧力量,任何艱難之事都能一一破解,
因福德所感之報,所以轉輪王有無量七寶福德,包括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主藏寶、主兵寶等。此國土也有七寶臺,寶臺高度千丈廣六十丈,雕有轉輪王千王子之像,寶臺有千輻輪旋轉不停,另外還有四大藏,每一大藏各有四億小藏圍繞。這四大藏包括:
伊勒缽大藏-幹陀羅國(北天竺)
般軸迦大藏-彌缇羅國(南天竺)
賓伽羅大藏-須羅咤國(東天竺)
穰佉大藏-波羅捺國(中印度)
四大寶藏放置位,相差千由旬,藏中有四億小藏無量珍寶,由四大龍王守護。四大寶藏以及各小藏,常放如蓮花之光芒。當寶藏放光時,有無量無邊人衆圍觀,可是衆人看後,都把它當做瓦石、草木、土塊,心無半點貪心。守護寶藏的人看後,非常贊歎這些人無少分貪取心。圍觀的人說:「佛陀說過,已往的衆生,都是因爲這些寶物,所以互相殘殺,也爲了這些寶物互相偷、劫、欺诳,以及妄語騙取,造無量罪,所以在生死中苦報無窮盡,也有墮大地獄。」
翅頭末城有衆寶織成羅網,覆蓋在城上,也有非常莊嚴寶鈴,寶鈴受微風吹動,發出優雅音聲,好象鍾罄聲音,聲音中演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大成佛經)
彌勒下生人間
【經文】
其城中有大婆羅門主,名曰妙梵,婆羅門女,名曰梵摩波提,彌勒托生,以爲父母,身紫金色叁十二相,衆生視之無有厭足,身力無量,不可思議,光明照曜,無所障閡,日月火珠,都不複現,身長千尺,胸廣叁十丈,面長十二丈四尺,身體具足,端正無比,成就相好,如鑄金像,肉眼清淨,見十由旬,常光四照,面百由旬,日月火珠,光不複現,但有佛光,微妙第一。
【白話】
這時城中有一位大婆羅門主人,名叫妙梵,他的妻子叫梵摩波提,夫婦心性柔和溫順,彌勒就托生在這位婦女身上,他雖然處在母胎內,可是好象住在天宮非常自在。
十個月後誕生,身體膚色是紫金色,具足叁十二相,衆生中聽聞彌勒下生了,都來看他。下生後彌勒的身體全部發光,光亮比日月還光明,甚至連牆圍都擋不住光芒四射。成長後力量無比不可思議。他身高千尺,胸闊叁十丈,面長十二丈四寸。身體端正殊勝莊嚴,而外相面貌的莊嚴相,坐著時好象鑄的金像。他的眼睛清澈,可看十由旬,身上光芒能照一百由旬,連日月和人間珠寶都覺得暗淡,從一切光明看來,彌勒身上佛光,才是微妙無上第一。
彌勒出家成佛
【經文】
彌勒菩薩,觀世五欲,致患甚多,衆生沈沒,在大生死,甚可憐愍,自以如是,正念觀故,不樂在家。時蠰佉王,共諸大臣,持此寶臺,奉上彌勒,彌勒受已,施諸婆羅門,婆羅門受已,即便毀壞,各共分之,彌勒菩薩,見此妙臺,須臾無常,知一切法皆亦磨滅,修無常想,出家學道,坐于龍華菩提樹下,樹莖枝葉,高五十裏,即以出家日,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爾時,諸天龍神王,不現其身,而雨華香,供養于佛,叁千大千世界皆大震動,佛身出光,照無量國,應可度者皆得見佛。
【白話】
彌勒菩薩觀看世間五欲(色聲香味觸。財色名食睡)給世人造成禍患太多,衆生因爲五欲貪著,沈淪在生死苦輪中不能自拔,實在太可憐。祂有這種正確觀念後,爲了救拔衆生,解脫衆生苦惱,因此,不喜歡住在家裏(家如枷),貪著天倫之樂,就離開家庭。
這時轉輪聖王蠰佉,和他的大臣、人民,請了一座由七寶打造之千寶臺,奉獻給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接受後,實時將千寶臺施給一些婆羅門百姓,這些婆羅門接受後,爲了公平,就把千寶臺毀壞,來平分這些珠寶。
彌勒菩薩看見千寶臺,須臾間無常變化而毀滅,當時即悟一切法,同樣變化無常,也是剎那生滅,也就想到出家修學無常之道,後來就坐在一棵五十裏高的龍華樹下,金剛座上,證無上正等正覺。
彌勒菩薩證道成佛後,有諸天神、龍王隱身而降下香花,供養彌勒佛。當時叁千大千世界大震動,彌勒佛身上發出毫光普照無量國土,是時彼佛光所普照,在因緣上可度者皆得成佛。
萬衆覺悟出家
【經文】
爾時人民,各作是念,雖複千萬億歲,受五欲樂,不能得免,叁惡道苦,妻子財産,所不能救,世間無常,命難久保,我等今者,宜于佛法,修行梵行,作是念已,出家學道。時蠰佉王亦共八萬四千大臣,恭敬圍繞,出家學道。複有八萬四千,諸婆羅門,聰明大智,于佛法中亦共出家。複有長者,名須達那,今須達長者是,是人亦與八萬四千人俱共出家,複有梨師達多富蘭那兄弟,亦與八萬四千人出家。複有二大臣,一名栴檀,二名須曼,王所愛重,亦與八萬四千人俱,于佛法中出家,蠰佉王寶女,名舍彌婆帝,今之毗舍佉是也,亦與八萬四千婇女,俱共出家,蠰佉王太子,名曰天色,今提婆娑那是,亦與八萬四千人俱共出家。彌勒佛親族,婆羅門子名須摩提,利根智慧,今郁多羅是,亦與八萬四千人俱,于佛法中出家,如是等無量千萬億衆,見世苦惱,皆于彌勒佛法中出家。
【白話】
國土中既有佛陀在世,當時的衆生各人私底下就這麼想,「今日大家雖然有千萬歲數,享受五欲之樂,將來難免受叁惡道(地獄、餓鬼、畜生)的痛苦。妻子和財産也不能救度。歲數壽命再長,世間無常,生命是不能保持永遠。大家從今開始,最好遵照佛法修行,甚至遠離妻子修梵行。」大家商量互相鼓勵後,就跟隨彌勒尊佛出家學道。
時轉輪聖王蠰佉,和他的八萬四千位大臣,恭敬禮拜圍繞彌勒尊佛而出家學道。也有八萬四千位,聰明有智慧的婆羅門,在佛法中共同隨彌勒佛出家學道。有一位長者叫須達那,就是今日在座須達多長者,他也和八萬四千衆一起出家。還有梨師達多和富蘭那兄弟,也帶來八萬四千衆出家。
另有二位受轉輪王所器重大臣,一名叫栴檀,另一名叫須曼,也帶來八萬四千衆出家。
蠰佉王寶女叫舍彌婆帝,就是今之毗舍佉母,也帶來八萬四千位婇女,同時出家。
蠰佉王的太子叫天色,就是今日在座提婆娑那是,也帶來八萬四千位人衆出家。
彌勒佛親族婆羅門子,名叫須摩提,就是今日郁多羅,他慧根深厚,也帶來八萬四千衆,在佛法中皈依出家,如是等,這些無量千萬衆生,看清世間種種苦惱,都跟隨彌勒出家去。
萬衆前因釋尊法種
【經文】
爾時彌勒佛,見諸大衆,作是念言:「今諸人等,不以生天樂故,亦複不爲,今世樂故,來至我所,但爲涅槃常樂因緣。是諸人等,皆于佛法中,種諸善根,釋迦牟尼佛,遣來付我,是故今者,皆至我所,我今受之,是諸人等,或以讀誦,分別決定,修多羅毗尼,阿毗昙藏,修諸功德,來至我所。或以衣食施人,持戒智慧,修此功德,來至我所。或以幡蓋華香,供養于佛,修此功德,來至我所。或以布施,持齋,修習慈心,行此功德,來至我所。或爲苦惱衆生,令其得樂,修此功德,來至我所。或以持戒忍辱,修清淨慈,以此功德,來至我所。或以施僧,常食齋,講設會,供養飯食,修此功德,來至我所。或以持戒、多聞、修行禅定,無漏智慧,以此功德,來至我所。或有起塔,供養舍利,以此功德,來至我所。善哉釋迦牟尼佛,能善教化,如是等百千萬億衆生,令至我所。」
【白話】
爾時彌勒尊佛,看見有緣大衆已經會合,于是以大慈心向大衆說:「今日來會合的諸位!都不是爲了享受天福的,也有修行不爲今世快樂的,才有因緣來到我的地方,你們都是爲了涅槃常樂的因緣,能夠這樣想的諸位,都是在佛法中種植了種種善根因緣。
當初你們和釋迦牟尼佛有相當深緣,所以受祂遣送來付會于我,今日才有因緣來到我所,受我所攝受。
一、你們當初有的讀誦大乘經典,回向來到我所(生在彌勒佛世)。
二、有的決定在修多羅(譯爲契經),遵循如來正法、正教,回向來到我所。
叁、有的持守如來製定戒律(毗尼),回向來到我所。
四、有的修諸智慧(阿毗昙藏),以智慧對觀諸法功德,回向來到我所。
五、有的修布施,衣食供人,持戒、智慧諸功德,回向發願來到我所。
六、有的幢旛、缯蓋、花香供養諸佛功德,回向來到我所。
七、有的布施、持戒,修習大慈悲心種種功德,回向發願來到我所。
八、有的爲了救度苦惱衆生,令他得到安樂自在之功德…
《佛說彌勒下生經講釋(常照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