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講釋(常照法師)▪P7

  ..續本文上一頁「威儀不缺」:修道戒律森嚴,循規蹈矩者,自然莊嚴威儀,甚至鬼神不敢侵犯。

  「掃塔塗地」:是整理道場,使道場、佛殿、供具潔淨。

  「行衆叁昧」:叁昧譯爲定,吾人修道必多聞多思,多聞者必得聞慧,多思者得思慧,由聞思而明正理正法,依法修持內心自能安祥,境界現前心不顛倒錯亂,是爲叁昧,又爲正受。

  「斷結」:結者系縛吾人之一切煩惱,斷結者斷諸煩惱。

  「六通」:通者作用自在無礙。境界不同,通力不同,最高境界「佛」有六通,漏盡智證通,是謂斷盡一切煩惱。神境智證通,能變現不可思議境界之通力,又有往來自在之通力,又謂神足通。天眼智證通,眼根照久無礙,又能透視色界諸天。天耳智證通,是耳根聽聞無礙。他心智證通,知他人之心念無礙。宿命智證通,知自己及衆生之宿世因緣無礙。後五通依有漏之禅定可得。故外道或仙人亦有。佛之境界才得漏盡通。

  「念佛稱名」:是爲淨土法門,淨土者即佛攝持衆生之淨土。佛法深廣,猶如廣無邊際之大海。衆生研究佛法中猶如觀海望洋興歎,多數學佛者不得其門而入。人身難得,能在一世中深入經藏而修持得解脫者,實爲難上難,尤其是末世衆生,罪業深重,善根淺薄,壽命短促,一生得斷惑證真,了生脫死更爲希有之事。諸佛明察,而創淨土世界攝持衆生。衆生只要相信,願意往生,即能被所願意往生之淨土佛陀所攝受而往生。而本經所提倡爲彌勒淨土,當念彌勒尊佛。

  尤其是念佛者,可消除曆劫無量罪業,本經說:「稱彌勒名,此人除卻千二百劫生死之罪」。能使藏識中諸業種子消除,達到淨化身心之效果。

  修行學佛,最苦惱者,該留留不住,該去去不掉,只要多聞、多思、早晚功課多禮佛、多忏悔、多持經、多念佛,到時善法該留留得住,惡法該去者自然滅掉。

  初念佛時,皆有妄念,只要汝能覺察,心生起妄想時,能急速遏止,不隨妄念轉,久而久之妄念自滅。

  念佛好處甚多,與佛結緣,受佛接引。調劑身心,免造惡業。淨化藏識,清除汙染。改變氣質,莊嚴身心二相。當世消除罪障,免受罪報痛苦。將來往生淨土,得不退轉,免受生死輪回之苦。

  大勢至菩薩說:「十方如來,憐念衆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爲?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曆生,不相違遠。若衆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于此界,攝念佛人,皈于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叁摩地,斯爲第一。」(楞嚴經卷五)

  龍樹菩薩說:「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阿鞞跋致﹄即不退轉)。若人欲疾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執持稱名號。」(十住毗婆沙論)

  佛陀再說叁品往生

  【經文】

  「如是等衆生,若淨諸業,行六事法,必定無疑,當得生于兜率天上。值遇彌勒,亦隨彌勒下閻浮提,第一聞法。于未來世,值遇賢劫一切諸佛。于星宿劫,亦得值遇諸佛世尊,于諸佛前受菩提記。」

  佛告優波離:「佛滅度後,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幹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 羅伽等,是諸大衆,若有得聞彌勒菩薩摩诃薩名者,聞已,歡喜、恭敬、禮拜,此人命終,如彈指頃即得往生,如前無異。但聞是彌勒名者,命終亦不墮黑暗處、邊地、邪見、諸惡律儀,恒生正見,眷屬成就,不謗叁寶。」

  佛告優波離:「若善男子善女人,犯諸禁戒,造衆惡業,聞是菩薩大悲名字,五體投地誠心忏悔,是諸惡業速得清淨。未來世中諸衆生等,聞是菩薩大悲名稱,造立形像,香華、衣服、缯蓋、幢幡、禮拜、系念。此人命欲終時,彌勒菩薩放眉間白毫大人相光,與諸天子雨曼陀羅華,來迎此人,此人須臾即得往生。值遇彌勒,頭面禮敬,未舉頭頃,便得聞法,即于無上道得不退轉,于未來世,得值恒河沙等諸佛如來。」

  【白話】

  佛陀再叮咛說:下列所說諸法,衆生可得往生兜率淨土,以至未來淨化藏識中諸業種子。行六事法,必定往生兜率天上,參見彌勒慈尊。當將來娑婆世界人壽五萬六千歲時,隨彌勒下生人間,在第一次龍華法會,聽佛開示,未來世能遇到賢劫一切佛,在未來星宿劫,也能遇到諸佛世尊,在諸佛前受成佛之記別。

  佛陀向優波離說:佛(佛陀自身)涅槃後,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人、龍、夜叉、幹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 羅伽等諸大衆,如果聽到大菩薩彌勒聖號,即歡喜恭敬禮拜。此人命終後,彈指間即得往生,和前面所說的沒兩樣。就是聽到彌勒聖號者,命終也不墮落黑暗處(叁惡道),邊地(蠻夷世界),邪見(邪異見解),種種不律儀之事。他常有正知見,眷屬成就,而且不會毀謗叁寶。

  佛陀再向優波離說:如有善男子、善女人,過去常常犯戒造惡業,但是聽到彌勒慈尊大悲聖號,常在慈尊面前,五體投地,誠心忏悔,他所造的一切惡業很快就得清淨。

  末法時代中的衆生,聽到彌勒菩薩大慈悲聖號,能夠發心造立形像,用香、花、衣服、缯蓋、幢、幡供養,時常禮佛,心口系念。此人命終時,彌勒菩薩即放眉間白毫相光,和諸天子散曼陀羅華,來迎接此人,此人須臾間即得往生兜率天上,當他遇到彌勒時,以頭面禮敬,頭尚未舉起,即得聞法,在無上道得不退轉,甚至在未來世,能遇到如恒河沙那麼多的諸佛如來。

  【釋義】

  「六事法」:即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六度行全修高分者,得上品上生。修而多分者,得上品中生。修而少分者,得上品下生。修六事法,須量力而精進。

  「第一聞法」:根據下生經說:彌勒下生人間,「住世六萬年,初會說法,九十六億人得阿羅漢。」行六事者無論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皆得第一次聞法證道。

  「受菩提記」:即受記作佛。「受記」有二種法義。無余記,即記別何時成佛,佛國土名稱,成佛聖號。有余記,即記別何時遇何佛陀,再爲你授無余記。如本經人物「跋陀婆羅」,受過去佛「迦葉佛」授有余記說:未來世有佛,號釋迦牟尼,祂會爲你授記作佛。

  「聞名」:即聞彌勒聖號,及其度世之種種因緣。說法者必把經中所記述的詳細說明,才能使聞法者,歡喜恭敬禮拜,信心不移,以至將來命終即得往生。聞名後恭敬禮拜,往生爲中品上生,聞名後歡喜禮拜往生中品中生。聞名後無動于衷,不感到怎麼樣者,將來不墮惡道,常爲善法所攝受。

  「犯禁戒,造惡業」:經典說:犯五戒之人,即無資格爲人,將來必墮叁惡道。造諸惡業之衆生,只要有人宣說,彌勒尊佛之度世因緣,聞法後在彌勒菩薩前,五體投地,誠心忏悔,痛改前非者,罪業速得清淨,是諸衆生再以下列十種供養功德回向淨土,是人命終受彌勒菩薩及諸天子接引。因何同受接引,是人浪子回頭難能可貴,所以同受彌勒慈光攝受,由忏悔心之不同表現,加十種供養之心力,而得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

  「造立形像」:塑造彌勒尊佛形像,供衆生瞻仰、禮拜。有形像必有道場施設(是硬件建設)。

  「香、華、衣服、缯蓋、幢、幡」:此爲莊嚴道場及成就供養功德,必有莊嚴之供具設施(是軟件設備)。

  「禮拜、系念」:爲法事。有道場、供具之各種設備,必要帶動衆生共修,包括皈依彌勒尊佛,禮拜、聞法、忏悔、修持、讀誦大乘經典,系念彌勒聖號,說戒,持八關齋戒及一切法事。因此,我們必要爲彌勒淨土法門努力。以至誠心共同創設專爲弘揚彌勒法門之道場。盡心盡力將彌勒法門傳布于天下,使大地每一衆生同受彌勒慈光。大地有家家彌勒院,人人淨土心之景像。能依上述而發心者,其人臨命終,彌勒菩薩至床前放光滅其累劫罪業,其人罪業速得清淨。事後彌勒與諸天子在其身上散曼陀羅華,再迎接此人,此人即得往生。

  「未舉頭頃便得聞法,即于無上道得不退轉。」:無上道即佛道。被接引而往生之人,能于無上道得不退轉。由這點看來,兜率與西方不盡相同。

  西方淨土:  

  上品中生者,經一小劫得無生忍。  

  上品下生者,經叁小劫住歡喜地。  

  中品中生者,經半劫成阿羅漢。  

  中品下生者,經一小劫成阿羅漢。  

  下品上生者,經十小劫入初地。  

  下品中生者,滿六劫發無上道心。  

  下品下生者,滿十二大劫發菩提心。(觀無量壽佛經)

  可是吾人居住「娑婆世界」與阿彌陀佛國土,時間不盡相同,娑婆世界一劫,等于西方世界一日一夜,西方一劫,等于袈裟幢世界一日一夜。(佛說佛名經卷第七)

  就此比較,可看出兜率淨土殊勝,往生者即得聞大乘法音,證大乘不退轉地。下文佛陀再證實,見佛光明即得授記作佛無疑。

  普勸衆生皈依彌勒

  【經文】佛告優波離:「汝今谛聽;是彌勒菩薩,于未來世,當爲衆生作大歸依處,若有歸依彌勒菩薩者,當知是人于無上道得不退轉,彌勒菩薩成多陀阿伽度阿羅诃叁藐叁佛陀時,如此行人,見佛光明即得授記。」

  【白話】

  佛陀再向優波離說:你們再仔細聽,這位彌勒菩薩,是未來世界中,作爲衆生的大歸依聖者。如果皈依彌勒菩薩者,當知道這個人,在無上佛道上,絕對得到不退轉。將來龍華叁會完成,彌勒菩薩圓滿福慧,成就如來時,這些皈依的衆生,見到佛光即得授記作未來佛。

  【釋義】

  「多陀阿伽度阿羅诃叁藐叁佛陀」:多陀阿伽度譯爲「如來」。阿羅诃譯爲「應供…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講釋(常照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