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開示
——傳喜法師(2008.3.3)
今天跟大家佛教慧日的諸位網友們,我們見見面,因爲有好幾天不見了,我也很想念大家,很多的管理員也是要求,能不能常常來。但是常常的見面的話呢,可能不一定消化的很好,所以我們每次見面不管是開示還是問答,我們的管理員都有做出文字的處理,文字整理出來之後啊。我想我們大家還去複習一下,因爲在這個特殊的因緣下,所講的內容,我們能夠從文字上多看幾遍,就是爲了溫故知新。而且我們來這個網絡上(交流),我們要提高質量的話呢,倒不一定在于數量多。如果我們很用心的,有一句話得到受用了,那網絡這個特殊的因緣,也會促進我們一個很好的進步,希望大家提高質量。
就象現場與大家見面,我雖然沒有特殊的要求,但是義工們都知道,我希望大家本著一個認真的態度,所以都特意關照,來參加的叁天齋戒。雖然我沒有這樣子提出過,但是大家能夠這樣自我來要求的話,我還是很喜歡的。如果一個見面的機會能促進大家叁天齋戒,縱使一句法沒有聽進去,這叁天齋戒的功德已經産生了。但是我們在這個網上的網友,不可能(要求)你叁天齋戒再上網,但是希望有一個認真的狀態,對這種因緣的尊重,還有對有限的網上時間,要提高它的效率。
我出生在上海,很多的童年的時間是在上海,在這學習,在這邊工作,童年時期還有一段時間是在外地。上海是我一個很熟悉的地方,但是我出家喜歡去浙江,去到一個山城,新昌大佛寺,追隨我的恩師。出家到現在,十五年時間了,十五年來啊,基本上都是在外面,現在再回上海。爲什麼要回到這裏,這個我熟悉的環境呢?不是我的心還俗了,不是這樣,而是我覺得上海這樣一個大都市,他有他的人才,各種現代的信息。因爲我們弘揚佛法,不能缺少這種信息,讓大家接受佛法的時候,沒有太多的隔膜、隔閡,依然覺得很親切,甚至佛法也可以在我們的身邊,以我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現)。同時因爲我們現在傳播佛法,要借助于網絡、影視,這些都需要很多的人才,如果在山裏面的話,這方面就會有一定的障礙。所以要想把佛法的殊勝功德,推廣到世界,讓衆生都能感受到佛法的利益,這也可以說是一種犧牲,放棄山中的那種清淨,來塵世當中。
1)信衆:皈依證可以戴在身上嗎?
師父:可以。
(這時有信衆要求,希望師父能唱頌佛教咒語,師父慈悲的爲大家唱頌《金剛薩多心咒》忏悔業障咒。)
師父:“嗡班則薩埵吽...嗡班則薩埵吽...嗡班則薩埵吽…..”好!你們常常也要唱哦,忏悔業障,我們生在末法時代,只要是生在末法時代,不要再找其他理由了,你生在這樣一個佛法衰落的時代,就要忏悔業障了。 2)信衆:阿彌陀佛!師父好!師父吉祥!聽您每次唱誦的時候,我的心就好像到了那個青藏高原,好像是一望千裏沒有阻擋。我想問什麼樣的心境下能唱到那種?
師父:什麼樣的心境才能達到,我到沒有總結過,我不知道,你提出問題,我要去研究研究爲什麼,我也不覺得我唱得好,只不過我很用心啊,我很認真的學,很投入的唱,有可能是這一點吧。
信衆:唱的感覺我想不一樣,您唱的感覺好像心境全部打開那種感覺。
師父:謝謝誇獎,因爲學佛是要很真心、很誠心、很投入的。如果一個人在學佛上頭都虛僞,學佛上面都要有功利目的的話,那這個人……。所以說我們其他方面不入狀態啊,不用真情啊,還可以理解。但是我們學佛就要在佛菩薩面前,應該拿出我們內心最好的。作爲我個人來說,我是出家人,我在面對大家的時候,我想我面對的都是佛的因緣,都是佛緣。應該說是佛把我們連在了一起,今天的網絡,今天的電腦,它只不過是一個工具。但是我們真正能團聚在這邊,這是佛的緣份。所以呀,我很珍惜諸位,給我這個機會,我也是很真誠的,這樣子。謝謝你的誇獎。
信衆:……(聽不清)
師父:有時候也會,但是我更多的是投入到這個咒語,忏悔業障這個咒語上。因爲這個時候我再遐想的很多的話,這樣反而不得以專注,正因爲我很專注,所以達到了那樣一個效果,謝謝你,謝謝你的誇獎。 [bbb]3)信衆:師父,我每天做早晚課的時候啊,感覺身上好像有什麼東西,感覺硬硬的,我在寺院做了超度,拜了一位師父是山東的,他幫我立了一個牌位,但是身上還有。我吃素已經有大半年了,一直是做早晚課,念地藏經,還有佛號,這是怎麼回事?
師父:這個沒有什麼,好的繼續做,好事繼續做。
信衆:我以前老是感冒,自從學了佛以後,沒感冒。
師父:對呀,這就是學佛給你帶來的一種正面的(感應)。
信衆:身上有些病都不發作了,可是我身上好像就是有東西,這不要緊吧?
師父:不要緊、不要緊。
信衆:師父,我也說不清楚。
師父:這個不要緊的,你自己吃素啦,念經啦,應該能夠找到很多好的現象,做一個佛教徒馬上就會有它的這個瑞相啊。你前面講的,我們大家都聽到了,以前經常感冒的,學佛念經現在就不感冒了,很多瑞相.除了這個之外還有很多,包括我們今天的見面,這都是學佛的瑞相,你不學佛哪裏有這個機會呢?很多的,好的繼續做。超度也不是一定要用錢的,如果你有經濟的情況下呢,叁寶地裏呀做點功德,這樣也可以忏悔自己的業障,改變命運,也可以的。 但是也可以不需要錢的,自己可以多念經。因爲佛法太珍貴了,佛法是無價的。我們今天在佛教慧日見面,你就想,哦,我們今天來這參與,以這個歡喜心的功德,以這個參與的功德,回向我的冤親債主,那也是超度他們,我們今天見面本身就可以消災免難。讓我們曆代宗親、冤親債主都能夠得到利益,只要有功德。
信衆:師父,我還有個問題,我每天讀楞嚴咒的時候,讀完楞嚴咒是不是還要讀往生咒呀?
師父:都可以呀,你讀也可以,不讀也可以呀。
信衆:那就是說,讀完楞嚴咒,往生咒不讀也可以的?
師父:也可以。
信衆:謝謝師父!阿彌陀佛! [bbb]4)信衆:師父您好!頂禮師父!師父我有個問題,就是想請問師父,顯教跟密教都是一樣的嗎?
師父:是一樣的。
信衆:那密教裏面有一個菩提心修法,我們顯教有這一個修法嗎?
師父:有啊。密教裏面的菩提心修法就屬于顯教,是一樣的。菩提心修法就是顯教的內容。
信衆:可是在我們大乘法裏面都沒有提倡這個菩提心修法?
師父:那是因爲你沒看到,多的很呐。醒庵大師的《勸發菩提心文》有沒有看過啊?很多呀,多的不得了,你自己沒有看過而已,很多的。
信衆:好象法師們都沒有提過這樣的一些經文呐。
師父:沒有提這是一方面,不是說沒有,這個說明我們學得還不廣泛,我們得廣泛一點學,不是說沒有,既然說大乘,那講菩提心的才是大乘嘛,很多很多都是講這個的,經呀,論啊都有。
信衆:可是我們現在好像不提倡這個修法吧?
師父:包括你講的,藏傳佛教的菩提心修法,這本身就是顯教的內容,我現在回答的,你應該聽清楚,這本身就屬于顯教的內容,不要混淆掉。
信衆:我的意思是說呀,好像在顯教裏面都沒有法師提倡這個菩提心修法嘛。
師父:我們平時都是挂在嘴上的,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哪怕一句阿彌陀佛都是無量光、無量壽,本身都是菩提心,提倡的太多了,根本都不知道了。否則的話什麼叫大乘佛教嘛,就是因爲有菩提心,所以才是大乘佛教啊。我們平時講的最多就是“發菩提心”,怎麼沒有提倡?這個就是在提倡嘛,那六度也都是指這個嘛,都是說這個大乘的菩提心的。四弘誓願,就連叁皈依的“當願衆生”,“當願衆生”就是菩提心啊,因爲大乘佛教所有的都講菩提心的,你反而不知道了,就像你天天呼吸,卻不知道空氣的存在一樣。
信衆:本身這個是屬于名詞上的吧?
師父:不是的,哪一個回向沒有菩提心的內容呢?我們大乘佛教、漢傳佛教,每一個回向,都是回向衆生的,這都是菩提心,我們叁皈依“當願衆生歸依佛發無上心······”,這都是屬于菩提心所攝的。[bbb]信衆:是我們嘴上在念嘛?那沒有加以解釋,我們哪裏會進一步去做呢
師父:那你行爲怎麼實踐看你自己嘛,也是有呀,有解釋的,我們自平時,象很多人學了藏傳佛教以爲就沒有其他佛教了,泰國、緬甸他們學上座部佛教的,就以爲沒有其他佛教了。因爲他自己接觸的範圍狹窄,他沒有留心觀察,你要留心的話我們叁藏經典裏面,有很多菩提心的解釋的,是有的。所以你如果有這個興趣,你可以多查看一些顯宗的關于菩提心方面的經論,曆史上著名的就是醒庵大師的《勸發菩提心文》,講得非常細致,篇幅又不是很長,從八個方面來總結。好,謝謝你! [bbb]5)信衆:頂禮師父!阿彌陀佛!我一直在看師父弘法的CD,一直看很開心。感恩師父一直加被我。……(聽不清)
師父:現在你看網絡這麼好,你在新加坡,我們在上海。
信衆:真的非常感恩師父,大家都有這個機會,這個方便,能夠聽師父給我們開示,靜靜的默默的聽著,這已經是一個很好很好的加被和灌頂了。
師父:你在這邊也跟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紹吧。
信衆:我是新加坡的法心,這幾年來,我都一直感恩恩師,一直在幫助我、在加持我、跟教導我,應該怎樣好好的把握,把佛法來用在我身上,怎麼樣好好的把這條路走下去。我自己本身跟我周圍的家人,鄰居朋友們都受益得很多,這一切真的都非常感恩佛菩薩跟師父!您沒有離開我們,真的非常感恩師父!
師父:現在有的網友就來問(現場用字幕提問):“這個講話的是法心嗎”?她就是新加坡的法心,我跟大家演講的很多的DVD中提…
《傳喜法師--網絡開示 答信衆問 [2008-3-3]》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