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閑談問答錄▪P4

  ..續本文上一頁王如意寶就曾自謙地說過:“我並不是列繞朗巴的轉世,只不過受過尊者的加持,人們才稱我是他的化身。”

  另外,爺爺剛死就跑去做了縣長,這絕無可能!凡是胎生的有情,必定有住胎期和成長期。牦牛也要住胎九月,然後才出生慢慢長成大牦牛。一個人剛死不久,馬上就變成另一個地方的縣長,這完全不符合邏輯。盡管華智仁波切在《前行》講死亡無常時說:“死亡會突然降臨,誰也無法確定明天會不會轉生爲頭上長角的旁生。”但這是從濕生角度而言的,濕生的有情不需要住胎馬上即可轉生,可如果變成縣長的話,這個邏輯不合理。

  當然,死者若是諸佛菩薩的化身,這些顯現也有可能。但如果不是這樣,那瑜伽士的神通不准,不要到處去問!

  問:弟子發了菩提心以後,行持時很困難,怎麼辦呢?

  答:再次發願!再再發願!

  問:《開啓修心門扉》中說:“若沒有以出離心、菩提心來攝持,所行的一切善法都是造惡業。”這是從哪個角度來講的?

  答:從嚴格的角度來講的。嚴格地說,超離輪回才算真正的善業,其他一切善業都是有爲法。仲敦巴曾請教阿底峽尊者:“如果以貪著今生的幸福安樂、恭敬利養而聞思修行,其後果將如何?”“僅僅獲得此等後果。”“來世又將如何?”“深墮地獄、餓鬼、旁生叁惡趣。”因此,若未以出離心、菩提心來攝持,所行一切並不是真正的善法。

  問:如果害怕老鼠,要不要忏悔呢?

  答:害怕老鼠不用忏悔,但是想害老鼠要忏悔!

  問:自己在發心的過程中,如果無意間損壞了叁寶物,應該怎麼樣處理?

  答:照價賠償好一點。

  問:一個人沒有受別解脫戒,但他證悟了空性,那他證悟的一刹那,是否具足別解脫戒的戒體?

  答:看他證悟的境界如何。如果是一地菩薩的智慧,肯定具足。

  問:開悟和證悟有什麼區別?

  答:可以說是一樣的,只不過名稱不同而已,二者都有從資糧道到佛地的次第差別。

  問:在佛法弘揚方面,您對自己及弟子們有什麼期待和展望?

  答:我沒有弟子,不過有很多金剛道友。我對自己沒什麼希求,但對道友們的弘法利生,的確有一些期待。

  當今時代,法王如意寶弘法利生的發心與事業,完全體現了他老人家對濁世衆生的眷顧。藏傳佛教中,頗具名望的大德不勝枚舉,不論是修行成就還是聞思智慧,他們都可謂極其超勝。但從講經說法住持佛教,以及提倡放生饒益有情的方面來看,法王及其傳承弟子的事業,無有能與之比肩者。這是事實,並非自誇之語!

  法王教法的興盛,在這個時代尚不明顯。我已四十多歲,還能存世幾年不得而知,所以,法王一脈相傳的佛法能否興盛于漢地,完全取決于你們這一代。在你們當中,可能會出現一批真正有能力的僧才。不管是男衆、女衆,這種潛質現在有些人還不明顯,但是到了將來,也許他們會成爲非常了不起的高僧大德。據我了解,現在有些道友到了漢地以後,在弘法利生方面還是起到了很大作用,而且這樣的道友爲數頗多。

  再從學院在漢地的影響,及漢人對佛法的期待來看,時間成了佛法興盛的唯一因緣。去年至今,我本人與漢地一些淨土道場、禅宗道場、中國佛協等佛教界具有名望的高僧大德,經常進行一些談話。在談話期間,他們從內心中流露出對學院的贊歎。不論是佛法的造詣,還是一直以來講經說法的傳統,他們都給予了肯定和承認。另外,學院某些法師到了漢地寺院,由于他們的智慧和修行,也自然贏得四衆弟子的恭敬。大家只要聽說是“喇榮五明佛學院的修行人”,都會生起仰慕和信心,許多道場想讓他們留下來,但師命難違,道友們只是作了短暫停留便回到學院。

  由此可知,漢地非常需要僧才。只是由于曆史的緣故,藏漢佛教界的交流尚未完全開放,許多佛學院及佛教徒只能默默地等待。據說從今年開始,政策有了新的突破,如果是這樣,藏漢交流可能會越來越方便。因此,我們可以推測:一旦內因外緣全部具足,學院的顯密教法將得以推廣,對佛法興盛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

  我作以上分析,並非沒有依據。從目前的聞思狀況來看,像學院這樣再再聞思大經大論的道場,可謂絕無僅有;具緣道友們個個具有殊勝見解及向道之心,這也極其罕見。因此,只要是具明目者,都會做出同樣的推測。

  至于具體到每位道友的發展,恐怕誰都難以預料。我想,絕大多數道友需依靠自己的因緣而定。有些人前世有弘法宏願,今世的利生事業也能順利展開;有些人由于前世願力欠缺,即使今生具足智慧、戒律清淨、人品極佳,弘法事業也可能會出現夭折現象。

  所以,我想再次強調:不管大家聞思修行能力如何,一定要再再發下弘法利生大願。這一點極爲切要!

  問:上師經常教導我們要擔當弘法利生的重任。如果我們具備弘法利生的能力,那時主要弘揚甯瑪巴自宗的教法,還是弘揚漢傳佛教呢?

  答:先應觀察所調化對境的因緣。假如他們不接受甯瑪巴的教法,那講《金剛經》、《心經》來利益衆生實際上是一樣的。

  如果他們對藏傳密法有信心,則應先用他們能接受的佛法來打基礎,然後再深入一些密宗教言。當然,這也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問:可不可以說“念佛法門就是聞解脫”?

  答:可以,實際也是這樣!

  問:密宗是純正的佛法,當我們身處不信密法的人群中,該如何護持密乘戒?

  答:自己默默守護就可以,對別人不會有絲毫影響。守護密乘戒並不需要當衆唱歌、跳舞,也不需要公布于衆嘛!

  問:如果寺院住持或當家師反對密法,發現我們供養密宗上師或本尊像,是否會帶來負面影響?

  答:不要緊!我們修學密法,不舍棄上師是最根本的誓言,所以應當時時供養,再再祈禱。在一些顯宗道場,公開供養自己的密宗上師或本尊不太方便,則可將上師或本尊像夾在書裏面,默默地行持意幻供養。實在不得已的話,也可將世尊像與上師或本尊像合在一起,縱然被人發現,只要對方是佛教徒,決不會把佛像撕爛。

  再說,伴隨顯密教法的普及,過去排斥過密法的人,也都漸漸有所改變。去年我去了杭州的幾個寺院,雖然他們對密法不感興趣,但來過學院的道友在寮房裏公開供養密宗佛像,也無人過問。我們都知道,上師如意寶是藏漢公認的大德,即使有政治地位的人,也對法王非常恭敬。在學院受過灌頂的許多道友,經常在漢地公開供養法王如意寶的像。其實,我們供養蓮花生大師、無垢光尊者、麥彭仁波切以及法王如意寶,就像漢地供養自己的曆代宗師一樣合理合法。

  除了供佛像之外,我們也不應舍棄自己的修持,恒時默默地持誦咒語。這樣的供養和念誦又會影響誰呢?不論在漢地何處,令我們舍棄上師、舍棄密法的理由是不存在的。以前“文革”期間,手拿念珠或供養佛像者會馬上遭到嚴厲懲罰,那個年代的修行人,恒時爲氣氛所籠罩,即就是在那種可怕的環境中,仍有許多密宗行人默默念誦修持,最終獲得了殊勝成就。現在處于開明時代的我們,就算公開修持密法有些不便,但在房中默默供養、心中默默行持,應該不會有什麼妨礙。

  所以,以後不管住在哪個寺院,修持密法都不會與任何人發生大的矛盾。但如果自己心中有障礙,那就不好說了。

  問:普賢王如來、五方佛、釋迦牟尼佛之間是怎樣的關系?

  答:普賢王如來、五方佛、釋迦牟尼佛叁者一味一體,並非別別他體,他們僅是觀待不同有情而分別作的安立。

  普賢王如來乃心的實相本體,是法身佛,他並無報身、化身那樣的刹土,是五方佛面前所顯現的境界,並非凡夫六根識的所緣,冠以“普賢王如來”的名號,只是在我們分別心面前進行表示而已。五方佛是登地菩薩的境界,是報身佛。而釋迦牟尼佛住持不清淨刹土,顯現于凡夫面前,是化身佛。

  普賢王如來是無上密法的來源,對于他的本體,雖以言語無法诠釋,但並不等于虛無,他是甚深離戲、超離言思的真實存在。

  問:釋迦牟尼佛是一個化身嗎?

  答:對!釋尊是以化身佛的形象來度化我們。

  問:伴隨著改革開放和西部大開發,藏傳佛教是否會受到其他宗教和外來文化的沖擊?

  答:自古以來,藏傳佛教始終保持著純潔的傳統,並保留了許多古老道場,但這一切是否會受到沖擊,一方面看來很難說,因爲在當今時代,西方文化已遍及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尤其在強調文化多樣性的此時,藏傳佛教很有可能受到沖擊並卷入其中。現在國家撥巨款支持西部開發、發展旅遊景點,所及之處必然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由于衆生業力日趨深重,佛教受到沖擊也是正常現象。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其他宗教的殿堂或場所,在藏地幾乎從未真正形成過。爲什麼密法在藏地可以長盛不衰?首先源于密法本身的威力所致。自蓮花生大師入藏降伏外道及魔衆開始,密法被弘揚至雪域每一個角落,每一寸土地都獲得了加持。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有一些不同宗教進入並發展,也不會有真正的市場撼動藏傳佛教的穩固根基。更何況,藏傳佛教以自身的優越性,對未來發展的探索也從未停止過。

  其次,以藏族人的特性來看,天生就不喜歡接受外來宗教。藏人對佛教尤其是密法的信仰根深蒂固,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信仰佛教。他們從小就念誦觀音心咒、懂得轉繞與祈禱,除了對佛陀的虔誠信仰以外,幾乎不可能信仰其他宗教。盡管現在也有年輕人去漢地和國外,但據我個人所知,沒有一個純粹的藏族人後來改信了道教或基督教。只不過唯物論的影響還是比較嚴重,但唯物論並非真正的外道,雖然它的見解類似于裸體外道,但不能算作真正的外道。

  因此,其他宗教或文化要在藏人心中紮根,一段時間內恐怕相當困難。當然,未來的漫長歲月中,藏人將變成什麼樣子?我作爲一個凡夫人,也是很難預測的。

  問:學院的師父們何時能…

《閑談問答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供燈之功德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