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閑談問答錄▪P5

  ..續本文上一頁回漢地弘法利生?

  答:這要觀待每位道友的因緣而定。道友們的根基、意樂、聞思進度各不相同,有的可能要呆久一點,有的則會稍短一些。但總的來講,在學曆圓滿以後,他們就會去漢地各寺院或佛教團體弘揚佛法。我們有兩種學曆:一種是六年製,這是一般學曆;一種是十二年製,這是特殊學曆。

  我們不鼓勵道友們剛來不久就回去,因爲聞思需要時間。當然這種情況也不太多,即使有,有些回去不久又回來了。我們也沒有規定:你們何時必須回去!沒有這種安排。上師如意寶住世期間就是如此,現在也不會改變。

  問:死後被超度到極樂世界的衆生,生前都發過願嗎?

  答:一般來講都發過願。即使有些沒有發過,但以他自身的福德力、與上師之間的因緣力,再加上上師不可思議的悲願及加持力,可強力將其超度至極樂世界。

  問:有些衆生罪業深重,這樣能得到超度嗎?

  答:要看這個上師。如果上師的加持力很大,那可以!

  問:極樂世界有新生嬰兒嗎?

  答:有啊!剛往生的都是“新生嬰兒”,但不會哭!《極樂願文大疏》中說:他們由蓮花苞中化生,身體無有大小、美醜等差別,一律具足金黃色,由頭上頂髻等妙相隨好嚴飾,並具足五眼六通。

  問:您對藏地的佛教發展充滿信心?還是對藏地的經濟發展充滿信心?

  答:我對今後藏傳佛教的平穩發展充滿信心,對藏地的物質發展沒有信心。以前阿底峽尊者不是說過嘛,藏地是一個“餓鬼世界”,想變成“龍王世界”可能不太現實。

  問:現在西部大開發,有了好的馬路,也有許多飛機場,這樣便利的交通是否會令外來文化長驅直入?

  答:所謂的西部大開發,我覺得對藏地也開發不了很多。交通的改善,只不過是在蘭州通了一條鐵路而已,至于飛機場,在雪山環抱的藏地,到底能有幾個也很難說。縣與縣之間確實通了柏油馬路,但從50年代以來就有車輛來回跑,新的路面似乎也難以帶來新的變化。再者,藏地的氣候不太適合外國人和漢族人居住。這麼冷的天氣,你覺得什麼文化能在我們這裏有生長的余地呢?

  也許有人擔心藏地旅遊業會帶來一些新的文化。以前濟群法師就擔憂地問我:“我去過一些藏地寺院,他們也開始賣門票了,以後會不會像漢地那樣啊?”其實,賣門票也只是少數寺院,我的家鄉那裏有五百多座寺院,賣門票的一個都沒有。因此,短時間內,恐怕很難有其他文化真正進入藏地。

  問:但有一種說法,精神文明必須建立在物質文明的基礎上,您怎麼看待?

  答:兩個文明能平衡當然很好。但在物質文明極度猖狂的現代社會,精神文明早就被忽視了、淘汰了。所以,現在需要真正的教育!

  問:漢地很多人接受了密法灌頂,但往往修不下去,這是爲什麼?

  答:漢人的想法過于簡單。他們認爲灌一個頂就可以修,修了以後馬上就能成就,但事實並非如此。沒有打下教理的基礎,連皈依發心都不明白,修行是不會上路的。因此,初學者必須長期依止善知識,深入聞思教理。

  然而,現在人往往欠缺這一點。他們喜歡吃“快餐面”,求了黃財神的灌頂,馬上就想立即發財、現前一些感應,這就是他們所謂的成就。如今這種現象相當普遍,一下子扭轉過來比較困難。

  其實真正修密法的人,不能急于求成,應首重聞思顯宗教理。見解已經穩固後,出離心、菩提心生起時,再修密法不會有任何困難。現在不僅僅是格魯派,甯瑪派的許多道場也開設了五部大論的聞思課程。所以,要修習密法的話,以顯宗教理爲基礎非常重要!

  問:不學空性,能否往生呢?

  答:如果信心具足,也可以往生。曆史上不是有很多老太太、老公公,從來沒有學過空性,但依靠念佛法門都往生了嘛!這主要是與阿彌陀佛的願力和自己的信心力有關。

  問:凡夫選擇極樂世界比較有把穩,即生成就者可否自由選擇刹土?

  答:一般來講,即生成就者選擇哪個刹土都可以。但依發願力的差別,各自趨往的刹土也會不同。

  比如說,有些大圓滿傳承中的高僧大德,即生獲得大圓滿的果位後,也前往了極樂世界。而布瑪莫紮,他成就以後,暫時依靠虹身安住于世間,並發願:“賢劫千佛皆成佛之後,我才到印度金剛座示現成佛。”

  所以,以不同的發願力,聖者們所趨入的刹土也不相同。

  問:在念佛時,印光大師提倡以心計數,不用念珠,對此應該如何看待?

  答:印光大師開示的方法,不用念珠,只依靠心來計數,這需要一定境界才做得到。

  問:那我們應該如何計數呢?

  答:作爲一般的修行人,用念珠計數,每天規定一個念誦數目很重要。比如你每天念兩萬阿彌陀佛聖號,然後就像藏傳佛教每個修行人所做的那樣,手拿一百零八顆的念珠,一邊念一邊撥。

  以前我遇到一些漢地居士,他們手裏拿著念珠,我就問:“你們念了多少?”他們有的說“一直在念”,有的說“念了一些”,似乎沒有任何壓力。當然,計不計數也不是特別重要,就像憨山大師、華智仁波切所說的:若僅僅重視念誦的數字,而不注重調伏自心,也沒有任何實義。但作爲一般的修行人,我們應對自己有一個約束,規定了數目之後,依靠念珠來計數,我覺得這很重要!

  總之,是否用念珠念佛,這要根據自己的根基。根基很高的,不用也可,但一般根基者,按規定數目用念珠計數,可能要好一點。

  問:法王如意寶睡覺時念咒也可以計數,這是如何做到的?

  答:上師睡覺時也在撥念珠,到了一百零八時也去計數,我想只有成就者才可以這樣任運行持。作爲凡夫人,包括我自己在內,不要說睡覺時念咒,就算白天心很清淨時,念起咒來仍要胡思亂想,不用念珠的話,不到一百肯定就記錯了,又要返回來重新念。

  不論漢傳佛教、藏傳佛教,用念珠來念佛持咒非常殊勝。像印光大師那樣已獲得很高境界,不用念珠只靠自己的修行力也可以,但一般人還是很難如此行持。

  問:您如何看待“短期出家”這一問題?

  答:最近,我從一本佛學雜志上看到了“短期出家”的文章,我覺得這種形式很好,也很感人。

  在文章裏面,有位東北居士想短期出家,最初妻子不同意,但他說自己只想在相續裏種下一個善根。後來,他真的來到黃梅五祖禅寺短期出家,在法師面前落發以後,就過起了出家生活。有一次,許多居士問他:“請問師父,請書的地方在哪裏?”他特別不好意思,因爲不是真正的師父,所以也不敢給人回答,就跑開了。七天的出家生活後,他開始進行舍戒儀式,這時候,許多短期出家的人一直在哭。之後,他又重新穿上了在家衣服。

  關于這一現象,泰國、新加坡、臺灣比較多。但這種形式,可能許多藏傳佛教的高僧大德不一定承認,以前上師如意寶對此也未置可否。不過,以我個人的分別念來抉擇,如果有些人的確不具足終生出家的緣分,爲了讓他暫時體驗一下出家生活,短期出家也有合理之處。而且,最後進行舍戒,這在別解脫戒中也有開許。

  但有點疑惑的是,一切有部中,出家戒全部是有生之年受持,並沒有“受持多少天”的這種儀軌。所以,我不太清楚他們用的是何種儀軌,不知有沒有充分的律藏教證依據,是否像八關齋戒那樣在佛經中有明確記載?如果真有這種合適的儀軌,則功德會非常圓滿,對很多人來講,確實也可在他相續中種下善根,並依此對出家生活有所了解,有很多好處和必要性。

  以前我去泰國時,那裏短期出家的時間比較長,一般都是兩叁年。以前國內沒有這種形式,但最近幾年,有些寺院也在嘗試七天的短期出家活動。

  問:國內與泰國的短期出家,性質上相同嗎?

  答:應該相同吧。不過,泰國沒有女衆的短期出家。

  問:短期出家後再舍戒,是否會形成等流果,對後世的出家造成障礙?

  答:那不會吧!比如我今生受了一日的八關齋戒,來世的異熟果和等流果都應該很好。

  問:科學對人類起源的解釋,與佛教的說法有所不同,這該如何理解呢?

  答:有人說人類起源于一百萬或數百萬年以前,也有人說人類只有一萬年的生存曆史。但這都是一些假說,是科學家們以各種儀器作爲標准,依不同考古資料所做的推測。有誰現量見到人類確實起源于一百萬年以前呢?或者在哪一本書籍中,有當時古人所寫“人類之史”的明確記載呢?因此,科學的認識最多只是一種推測、一種假說,即使不去置疑他們的儀器和推測,“萬年”、“百萬年”,這種知見本身也過于狹隘。

  佛陀認爲,衆生無量劫來始終存在,或轉生爲人類,或轉生爲旁生,恒時在六道中流轉不息。這是佛陀的現量所見,而並非臆測之辭。許多大乘經典中均記載:佛以無礙智慧恒時觀照一切衆生,此世界衆生剛剛形成,彼世界衆生已轉向他方……。因此,以佛教觀點,整個法界有無量無邊的世界,無量無邊的衆生。

  那麼,到底多久以前才開始有了人類,有了衆生呢?佛說“無始”。從無始以來就存在無邊衆生,而衆生從無始就流轉輪回,直至今日,乃至將來。《釋迦佛廣傳》及其他顯宗經典都記載:佛陀從因地起,行持叁大阿僧只劫方圓滿佛果。所謂“阿僧只劫”,以《俱舍論》來解釋,是無可計數之意,若以數字計算,就是在一後面加六十個零。

  科學家以萬年、百萬年來推算人類曆史,而《俱舍論》認爲:成住壞空一大劫中,有八十個中劫。每個中劫,又有減增二劫,減劫當中,人壽從無量歲降至八萬歲,再從八萬歲每一百年減一歲,直至人壽十歲;增劫當中,又從十歲增至八萬,如是循環不已。對于這樣的人類曆史,最好的表示就是“大劫”。在佛教聖者中,阿羅漢可照見八萬大劫,諸地菩薩所見又層層增上,而佛陀則可徹知本源。這些都是聖者們的現量所見。

  衆生之所以如是流轉,皆以業惑爲因,有了如是之業,則導致轉生爲狗、爲人等…

《閑談問答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供燈之功德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