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真相,否則我們沒有智慧苦都不知道啊,連苦都要佛來說啊,更不要說樂。樂在哪裏不知道,苦在哪裏也不知道,凡夫就是這樣。所以佛先說苦谛,告訴我們這個陷阱在哪裏,就像走路一樣的,在我們生命道路上這是一個陷阱,掉到陷阱裏面就不得了,痛苦無量啊,把陷阱告訴我們了,我們還會自己往裏面走嗎?
苦和苦的因是什麼?是從惡當中來,是從無明裏面的貪嗔癡慢疑當中來。你要想離開苦就要去除這個因,苦的因要去除。所以我們修行人叫防心離過,不要讓這個心裏面産生過失。所以這個四正行因此也就跟上了,惡未生的話勿令生,惡如果已生速令止,如果發現惡已經生起來馬上令它停止下來,善未生令生起,善已生讓它住世,護持它,不要讓它滅,四正行。
修行人要常觀其心,是落在惡法中、還是留在善法裏面、還是停留在無忌中,無忌也是墮落的一種因。所以我們作爲禅宗修行用功夫提話頭,提話頭的人不是不聽經聞法,宗門中人無不通達教理。教理是什麼理?教理除了佛教給我們的之外,我們同時也要明白,這個教理就是我們生命的理,佛說一切法爲度一切人,佛所有的經典是我們自己的說明書。
我們買手機還配一本厚厚的說明書,我們在坐的,基本上人人都有手機,請問說明書有沒有看過?不大會看的,拿過來主要問一下怎麼開機關機,怎麼撥電話接電話,如何充電?基本上就是問這些,什麼學發短信基本都不問的,大多數是這樣。
我們人也是這樣啊,會吃喝拉撒就行了,究竟裏面還有什麼?佛說我們有佛性能做佛。還做佛?做人還不知道怎麼做呢,佛的一本一本的叁藏十二部的說明書嫌太厚不看,那都是我們自己的說明書啊! 西方極樂世界,印光大師告訴我們也是自家風光啊,如意寶藏一切具足,萬德莊嚴的也是衣裏明珠啊。雖然如此,沒有善知識的接引,沒有善知識對這些經教的剖析,何尚不知何況賢聖呢?我們自己做凡夫還不知道凡在何處。我們都知道我執,我執是墮落的因啊。一切不善從我與我的執著裏面生起的,我們長這麼大這個我到底是什麼?
這個“我”每天在生活當中無處不充滿了苦,但是苦是什麼?還要佛來告訴我們,不要說極樂要告訴我們,連極苦都要佛來告訴。我們這個人世間,以中國來講,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作爲文明史來說五千年還是很短暫的,我們做人自身有很多很多缺點,實實在在還不是很文明,好在五千年文明之中,我們光輝燦爛的佛教,在當今二十一世紀還是那樣有優越性。
當今科學家發現在觀察最小的物質粒子的時候,沒有一個固定的規律,因爲最小的粒子是受觀察者的意識影響的,也就是說物質是受心靈影響的,在哲學上是唯物第一性還是唯心第一性?這個問題現在科學是有結論的,得出科學的結論了。所以包括科學應當以人爲本,符合不符合于人性。
甚至我們在坐很多都了解的,日本的江本勝教授做了二十余年的水的實驗,水占地球面積的百分之七十,在我們人體中占百分之七十的比重,水和我們生命這麼息息相關的。竟然它是受人的意識的影響的,你寫一個“好”字給它,不管是中文的還是日文的,還是英文、德文、法文的,不要多久的,然後再把這個水拿去試驗,結晶出來就很好看;如果寫個“壞”、“混蛋”,那結晶出來很醜很醜。
我們多少年前研究植物的人也知道,你家裏養的那盆花你常常跟它微笑,你放優美的音樂給它聽,花期就很長,很鮮豔。現在老師也有教學生做實驗,把面包分組,這些學生對那排面包就說它不好,很難聽的話說給它聽;這排面包這些學生就對它說好話,你好!謝謝!贊美它的話。結果對它說不好的那些面包沒多長時間就長黑黴了;說好話的那些面包長保青春還是很新鮮,這個試驗是很直觀的。
《水知道》那本書弟子拿過來好多年了,這幾年各種渠道都在宣傳著,因爲也受聯合國重視。我們人類有直觀教育,那我們就說好話存好心做好事,意識形態是很重要的,我們佛教裏說萬法唯心,一切唯識。唯識所現,唯心所變。所以我們佛教的傳統理論得到二十一世紀最尖端科學的證明,包括我們中國近幾代的領導人都說以德治國,德是我們中國幾千年的優良傳統。現在科學也說以人爲本,物質的規律裏面必須要有人性化。我們當今的科學之父愛因斯坦說“唯有佛教能夠隨著科學的發展而發展,能夠逐步的被科學所證明”。愛因斯坦他是科學家,他本身不是佛教徒,他是公正的、科學的說出這句話的。
包括我們現在的主要體系馬列主義,馬克思以前就說過辯證唯物主義在佛教裏面體現的最明顯。從理論上,從我們曆史的實踐上都表明了我們佛教的正確性,所以佛教影響我們中國兩千年。中國文化如果把佛教去掉了,中國文化就會黯然失色,所以佛教已經成爲中國文化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了,已經遍及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盡管經過近百年的民族虛無主義,乃至近幾十年有對傳統文化特別是佛教的這種沖擊,但是文化的這種精神內涵,已經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之中,已經溶入我們的血液之中,成爲遺傳,就好像遺傳基因一樣,存在我們中國大地上。近兩年提倡和諧,和諧就像我們家裏似的,我們在坐都是和尚,心明大師怎麼解釋“和尚”?崇尚和諧的人就稱爲和尚。眼、耳、鼻、舌、身、意和色、身、香、味、觸、法,眼睛和鼻子耳朵要和諧;眼睛、耳朵啊這些和色、聲、香、味、觸、法要和諧;當中的眼識、耳識、鼻識、十二處、十八界要和諧。不僅要和諧,還要認識它的和諧,超越它的和諧,超越出、跳出十八界,跳出叁界外不在五行中。
怎麼跳出去?你不嚴格的掌握它的規律,遵循它的規律,怎麼能跳出去啊。就像我們中國環月球的衛星,中國引以自豪的,我們中國人也能環月球了。這個是什麼的結果?這是對航空科學的高度掌握的結果。我有好幾個弟子搞大氣物理的,對于這個物理學,我們地球上的物理和太空物理也不完全一樣呢,這是對它高度的了解研究之後,然後再用我們的推進器怎麼平衡的,它的方向、它的能源、它的燃料儲備一步也不能錯,第一航空速度、第二航空速度然後達到宇航速,這個速度才能沖破地球的吸引力到達外太空。
所以對外在的科學規律的掌握,是爲了能夠更好的運用,甚至能超出地球的吸引。我們學佛者對生命也是這樣研究,了解到生命的規律之後,最後能夠超越叁界了脫生死。但是這是極微細的,我們過去說寒暄佛性,懵懂真如這肯定不行的。當兵的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我們出家人是山中無納子,朝中無宰相,這不是說幾年的問題,竭其一生之精力,坐破蒲團,參透話頭。
這不是說一年兩年,也不是說幾十年,甚至我們說成佛要叁大阿僧祗劫,恒河沙數的生命,有的人聽到恒河沙數,這還了得。這是從有爲的積累資糧來講的。要從明心見性講,這是當下的,不曆僧祗獲法身,十地頓超無難事,這是從心地上,是從無爲法的角度。既然是無爲,在凡不減,在聖不增,這是作爲佛教不共于其他的,這是不共的。佛法有共同乘,戒惡修善人天增上,建設人間淨土,利樂有情莊嚴國土,這個是屬于共同乘,做一個好人都要有這個標准。但是作爲佛法的不共同處,收十方刹土于一毫端,坐微塵裏轉大**,這個是超越空間超越時間的。
現在科學家廢寢忘食在追求的,我們佛教早就高高山頂立了。所以很多權威的科學家都感歎,當我們在多少人的積累下站在巨人肩膀上所看到的東西,我們佛教的結論早就在這邊下好了。
現在科學界最高智慧的,就是那個全身癱瘓的史蒂芬霍金,他是美國總統府的特約科學顧問,一年去兩次白宮,美國總統要咨詢他科學最新動向。他有一句話說出了我們每個人都不知道的苦,科學家才看得到——“我們人最大的困惑就是時間的障礙和空間的障礙”。
時間的障礙就像我們佛陀比喻的那樣“白駒過隙”,李白講“百年的過客”,我們人就是百年的過客。就像馬跑過牆縫白光一閃,馬的影子一閃,我們人生就是這樣的。人生百年這樣一閃就過去了,剛剛還是小孩呢一會就頭發白了,人生是很快的。
所以他說時間誰能克服它呢?古代秦始皇也好、曆代帝王也想求長生不老,克服時間的束縛。生命在時間面前完全是無奈的,是被動的挨打的狀態。我們佛教講,要你叁更死拖不到五更天,這是時間的障礙。
空間的障礙呢,現在已經是二十一世紀,但是科學沒有辦法解決,而且這麼大的一位科學家,提出了這麼一個我們每個人都存在卻不知道的一種苦。佛法裏我們每個人都在念:“南無阿彌陀佛”,你知道“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現在的翻譯就叫“時間沒有障礙、空間沒有障礙”,“無量光”就是空間沒有障礙,“無量壽”就是時間沒有障礙。“南無”是什麼意思?印光大師叫“救度依靠”。佛菩薩已經達到超越時空的大自在境界了,我們還陷在生死的牢獄之中,生死的空間、時間的障礙之中。所以我們依靠佛來提攜,阿彌陀佛長垂手啊,靠阿彌陀佛垂手接引。看看我們佛教界很平常的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卻解決了時間和空間的障礙。
所以我們佛教講“一句彌陀阿伽陀藥”,萬病總治。不要說時間障礙空間障礙,什麼障礙都解決。而且兩千多年來除了往聖前賢人人趨向之外,乃至我們中國佛教界中,以種種瑞相往生淨土的不計其數。這個就是我們科學講的具有可重複性,我們念阿彌陀佛了生脫死具有可重複性,公修公得婆修婆得,誰修誰得。
我師父常常說唯有念佛人閻王管不得,厲害不厲害?念佛的人閻王都管不得。一句阿彌陀佛!誰人念不得,誰不會念?一學會講話就可以念佛了。 …
《天童寺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