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飛天虹橋——成就的密訣

  飛天虹橋

  ——成就的密訣(2008.7.6于慧日禅寺叁聖殿前)

  如果有一、兩只蚊子在房間裏,或者我們坐在這邊有一兩只圍繞著,我們的心就很難靜下來了,這說明心靜啊,在初級階段,外緣是很重要的。睡覺的時候房子裏有幾只蚊子的話,就會大大的影響睡眠質量。如果從修行角度上來說,心越是想要達到很深層的靜的話,那對因緣呢,對睡眠要求更加的要細。

  但是這個世界不可能給你創造一個真空的環境啊!我們在坐的,大概都記得有這樣一個片子,“達摩祖師”,達摩祖師原來爲叁太子。印度啊,貴爲叁太子,甚至他的爸爸都想立他爲太子繼承王位,後來他看破這個世間之後,覺得最值得他追求的還是修行。

  所有後來出家,出家的時候要拜他們國家最有名的一位長者爲師,長者讓他先去自己建一個修行的茅棚,然後大師就跑到野外建茅棚。因爲他是太子出身,對建茅棚是一竅不通的,經過重重的失敗摸索之後,最後終于把建茅棚建好了。

  茅棚建好的時候,他坐在那邊,看著自己建好的茅棚,忽然意識到要想修行,僅僅依靠這個茅棚是遠遠不夠的。修行不僅僅依靠這個茅棚而住,最重要的就是修行的這個心,心要依寂靜處而住。你到哪去不可能把個茅棚背著走啊,心能夠尋找心靈寂靜的方法,這才是真正修行要依止的。

  所以這時候他又把自己千辛萬苦建的茅棚給拆掉了,給他送飯的人,覺得很驚奇啊,好不容易看著他把茅棚建好了替他高興,因爲他師父答應他,如果你茅棚建好就給你剃度,怎麼又拆掉了呢?所以回去禀報給他的師父,師父聽了之後就點頭,覺得這個叁太子,知道了真正的建茅棚的含義,所以就賜予他剃度。

  過去祖師也有說“你看,這個娑婆世界,不如意處常八九。”“娑婆苦,娑婆苦,娑婆之苦誰能數?”這我們師父講的,祖師也說。不如意的非常非常多,遍觀大地啊,猶如荊棘。你怎麼樣子才能很安全地走在這個世界上呢?徒弟們各有各的回答,有的說啊帶一把鐮刀,走到哪裏要把這個路開辟到哪裏,種種的回答,師父都搖頭。

  師父說要想在這個世界,走到哪裏這個腳不被紮,要在你自己腳下綁一塊厚厚的皮。所以我們現在穿鞋就是戴了一個厚厚的皮。你不可能走到哪邊你都把地弄得很平整,把那裏的玻璃啊,瓦塊啊都撿掉。你要保證走到哪裏腳都不被紮,最好的方法、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在你自己腳底下紮一層厚厚的皮。所以祖師講的這個方法,我們現在已經普遍的使用了,每個人都穿一雙鞋,走到哪都不要緊。我們要讓這個心靜下來,不是說要把這些知了全部趕走,把這些鳥全部趕走。所以佛陀給這個世界起了個名字叫“堪忍世界”,“娑婆”我們翻譯成中國話就叫“堪忍”。

  在座的很多都看過我講的《出家因緣》,小的時候往來于農村和城市,所見識的種種。真正起步,也可以說回光返照修行,恰恰是在上海。當時我們家住在路邊上,以前我們自家的私房,不像現在高樓大廈很堅固的,車開過去都會有震動的,正好在路邊上,雖然不是主幹道,但是車啊人聲啊很響。就是在這個地方,夏天的時候板壁房不是很隔熱的,房間裏很熱,冬天又很冷,這樣的住處反而很得利益。那個時候想清楚了,然後放下的時候,當我真正進入到無我的這種觀修的時候,很奇特呢,外面再大的聲音對我也不起作用了。

  今天呢,本來中午說休息休息,但休息的時候就覺得心裏面不是很想睡覺,然後我就起來走走。發現正中午的時候出來走走很舒服哦,比躺在那邊舒服,之後我又想起古人說“夏練叁伏,冬修叁九。”

  我們以前在農村的時候,離我們住處不遠,有一個地方過去有寺廟的,後來文革都被破壞掉了,但是這個地方在解放之後,倒修出一個金剛不壞的,還是個居士,金剛不壞身他修出來了。他是北方哪裏的也不知道,解放戰爭的時候,他逃兵難躲到這個寺廟裏來了,就在這裏刻苦修行。

  年紀大的人跟我講這個居士的時候,我就很用心的聽,問他有什麼特點?那個年紀大點的就告訴我,他說這個人就是夏天再熱,正中午時的時候他跑到太陽下去打坐,晚上跑到菜地裏面去喂蚊子,到菜地裏面去打坐,這個是蠻有特色的。

  就是這樣一個人,後來修得了金剛不壞身,圓寂之後肉身不腐。一直到破壞寺廟的時候,把他那個身體給壞掉了。年紀大點的人都記得這樣一個人。這是有道理的哦,特別是女孩子怕曬太陽,心態有問題,當我們敞開心胸的時候,不一樣的。

  我記得我以前小的時候,不怕刮風,不怕下雨,不怕曬太陽。什麼都很歡喜的接受,下雨在雨裏面淋,開心哦,在太陽裏曬也很開心,反而覺得那個時候皮膚很白的,這個心態是很重要的。怎麼樣在這個世間堪忍,堪忍還是初級階段,還是有一種忍的狀態,生忍,一直要到無生忍。

  “忍”有的是四個狀態,有的是叁個狀態。從強迫的忍!忍耐,然後再進一步修到不是很難過,就是能夠完全受的了,這個忍已經不是很煩惱了,最後達到連忍的感覺都沒有。這種修行是要自己摸索的,師父也可以傳,但是你也要實踐,去摸索。

  比方我們慧日寺,如果自由一點,自由修,晚上你盡管在這邊坐好了。你別想著這是寺廟,哦,這富麗堂皇的一個地方。你坐在這觀想這是一個廢墟,或者是個亂墳岡。我常常都是這樣觀想,這是一個千年古刹,但是沒有人煙了,這個地方已經一片破敗了,我就坐在廢墟當中,我一這樣想的時候,心就一下靜下來了,非常的安靜。

  過去老禅師有個比喻,就好象很老的一個香爐,很久都沒人點香爐了,冷冷的灰就那樣種狀態。明明你住的是一個好屋子,現在房間設計的越來越好,你坐在房間裏頭要觀想,這是一個破屋子,是漏風漏雨的破房子。心裏觀想你坐在這裏面,會有一顆什麼心呢?這個心就非常容易引發一種無常的狀態。另外你這樣想的時候,同時也超越你身體的這種執著。因爲你想著這個千年古刹都已是一片廢墟的話,那這個身體會怎麼樣呢?你對身體的執著自然會減少。如果真的爲了求道,你睡在路邊上,睡在一個破瓦露著天的,風雨都不遮的地方,你在那裏面,自然這個道心也會提高起來。

  如果睡在這邊像是四星賓館一樣,那樣就是放逸的心。所以爲什麼受八關齋戒的時候不坐臥高廣大床,就是要免除放逸的心。修行是很耗時間的,非常耗時間,所以修行要一個暇滿難得的人身。這個人生要有充裕的時間,再貧窮不要緊,物質少不要緊,但是不能沒有時間。

  哪怕你再富貴,但是你沒有時間,你還是一個窮人,這是在修行上面來說。所以中國人有一句話叫安貧樂道。人窮不要緊,但是你要給自己時間,歡喜修行,安貧樂道。道的傳播主要依賴于人,別說這個無形無狀的道了,就是一個古建築要是(知曉它的)人沒有了,這個古代的建築甚至會成爲一個迷。

  我們甯波就有,甯波“報國寺”到現在是個迷。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院的大殿裏面不結蜘蛛網,也沒有灰塵,鳥也不往裏飛,到現在不知道什麼原因。全木結構的一個房子,千年古刹,一直都是文物局住在裏面。但是它最著名就是這個迷。

  爲什麼這個大殿裏鳥都不往裏飛,也沒有蜘蛛網,也沒有灰塵,搞不透。中國古代建築學上說有避塵珠、有避風珠什麼的。傳說當中有,但是誰也沒見過。甚至有的說某種珍貴的木頭,只要放在裏面,它也不會有這些東西,所謂珍貴的木頭到底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

  甚至一種畫的風格,以前甯波有一種畫風,比較著名的,除揚州八怪的畫風之外,我們甯波也有一種畫風啊!但是這個畫風已經失傳了,一個畫,一個建築。

  甚至近兩年所說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把某種工藝,把具有這種工藝的人稱爲叫非物質文化遺産。這些都要傳、幫、帶,要培養後人去接班。連這些都要如此,更不要說道了。

  “道”連言語都沒辦法傳那,連文字也都是蒼白的,所以師徒之間有一個怎樣的關系就特別的重要。除了前面我們說要怎麼樣子在這個堪忍的世界,訓練我們的心能夠寂靜,能夠適應這種狀態。最根本的就是怎麼樣作爲一個弟子,去親近一位知識,然後有一種毫無造作的那種相互的歡喜。

  人與人之間是講緣分的,所以大家找師父也是,天下走也是,有一種緣分,那種緣分是要好好的去保護、增進、增加的。然後到了一定狀態的時候,我們修小乘說這個無我,達到無我的境地。那從親近善知識上來說也是,這個無我的境地就非常重要,甚至師父那邊的心念自然而然的顯現在弟子的心當中。

  這個沒有無我的,沒有一定的師徒緣分的話是沒有辦法的。因爲道它是不可言傳的,但是卻是可以感受的。在傳記裏我們看到米勒日巴跟惹瓊巴信心到了的時候,他師父說你拉著我衣服啊,把眼閉起來,就把他帶在天上飛了,他聽到風聲呼呼的。你看,他自己本來沒有神通的,跟著師父,他信心到了,帶他上天。十九世紀末,在藏地康巴地區,有位多知欽仁波切,他就多次的帶他弟子入龍宮啊,去蓮師刹土啊,升天堂啊。他要去蓮師刹土的時候一道彩虹就進入到他窗子裏面,他帶著徒弟踏著這道彩虹就進入到另一層世界去了。這些完全不是靠現在所謂的什麼推理啊,邏輯啊能達成的,完全不是的。

  徒弟雖然還是個凡夫,但是信心達到這個程度的時候,師父還是有能力把他帶入到這個世界去的。我以前在看傳記的時候,我是摸不到頭腦的,他寫這個不可能騙人的。但是怎麼樣想象呢?後來也是佛菩薩加被,我在雄龍西神山的時候,東大門這個地方,以前白瑪鄧燈尊者七歲就在這裏踏下小腳印了,法王如意寶也是在這裏禮拜,朝拜雄龍西神山,那是十萬空行總集(之處)啊。

  因爲法王的前世列繞朗巴大師就是住在這個地方的,我在那裏也住了一段時間。法王八五年回到這裏坐床,他曾經叁次來到雄龍西繞神山,在神山不同的方位,按照傳統習俗,在這個方向唱歌,那個方向跳金剛舞,那…

《飛天虹橋——成就的密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 继续阅读 ▪ 放生之殊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