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A>禅鑰 禅修的要領(一) 七.正確的禅修方法及其觀念p.71; 叁.珍惜禅七因緣p.59~60; 四.現在最重要 p.60~62;
八.一種方法用到熟透 p.72~73; 十二.最後一天的一念萬年 p.78~79;
禅修的要領(二) 四.念念是新的 p.92~93; 八.松緊得宜 p.98~99; 九.細水長流˙全力投入 p.99~100
十.一念萬年˙心無罣礙p.100~102;
[38]禅鑰 禅修的要領(一) 七.正確的禅修方法及其觀念p.70
[39]禅鑰 禅修的要領(二) 一.身心放松p.84~85; 二.關閉六根 p.85~86
[40]禅鑰 禅修的要領(一) 一.禅修基本方法p.56
[41]禅鑰 禅修的要領(二) 叁.四種方法p.86~92
[42]禅鑰 禅修的要領(二) 叁.四種方法p.91
[43]禅鑰 禅修的要領(一) 六.參話頭、只管打坐p.67
[44]禅鑰 禅修的要領(一) 六.參話頭、只管打坐p.68~70
[45]禅鑰 禅修的要領(一) 五.共通的禅修問題解答p.63~66
[46]禅鑰 禅修的要領(二) 五.禅修必有用p.93~94
[47]禅鑰 禅修的要領(二) 七.發菩提心p.97
[48]禅鑰 禅修的要領(二) 十叁.感安與回向p.79~81
[49]禅鑰 禅修的要領(二) 六.禅悟的修證p.94~97; 禅修的要領(一)九.身心合一、內外成片 p.73~74;
[50]禅鑰 禅修的要領(一) 十.禅修的四項基本條件p.75~77
[51]禅鑰 禅修的要領(一) 十一.處理好壞兩種情況p.77~78
[52]禅鑰 明心見性 二.明心見性是禅宗的中心思想p.104
[53]禅鑰 明心見性 叁.《六祖壇經》即以明心見性爲宗旨p.107~112
[54]禅鑰 明心見性 一.釋迦牟尼佛夜觀明星,頓悟成佛p.103
[55]禅鑰 明心見性 四.如何明心?如何見性?p.112~114
[56]禅鑰 明心見性 五.如何排除明心見性的障礙?p.115~116
[57]禅鑰 開悟成佛 一.什麼是開悟? p.117
[58]禅鑰 開悟成佛 二.頓悟與開悟 p.117~120
[59]禅鑰 開悟成佛 二.頓悟與開悟 p.119
[60]禅鑰 開悟成佛 四.《圓覺經》與《楞嚴經》中的開悟說p.121~124; 五.開悟衆生與開悟的人 p.124~125
[61]禅鑰 開悟成佛 四.《圓覺經》與《楞嚴經》中的開悟說p.122
[62]禅鑰 開悟成佛 四.《圓覺經》與《楞嚴經》中的開悟說p.124
[63]禅鑰 開悟成佛 六.累劫成佛與隨時成佛p.125~127; 七.悉有佛性與見性成佛 p.127~131;
八.成六即佛與叁因佛性 p.131~133
[64]禅鑰 開悟成佛 七.悉有佛性與見性成佛 p.130
[65]禅鑰 開悟成佛 八.成六即佛與叁因佛性 p.132
[66]禅鑰 覺後空空無大千 p.135; 覺後空空無大千 一.既非如此亦非若彼的智慧功能p.135
[67]禅鑰 覺後空空無大千 一.既非如此亦非若彼的智慧功能p.136
[68]禅鑰 覺後空空無大千 一.既非如此亦非若彼的智慧功能p.136
[69]禅鑰 覺後空空無大千 二.進階修行達到空無境地p.136~138; 叁.念頭的起滅即是我 p.138~140;
四.前念後念統一,見山不是山 p.140~141; 五.徹底粉碎瓦解自我中心 p.141~142
[70]禅鑰 覺後空空無大千 叁.念頭的起滅即是我 p.138~139
[71]禅鑰 覺後空空無大千 四.前念後念統一,見山不是山 p.140
[72]禅鑰 覺後空空無大千 叁.念頭的起滅即是我 p.138
[73]禅鑰 覺後空空無大千 四.前念後念統一,見山不是山 p.140
[74][74]禅鑰 覺後空空無大千 叁.念頭的起滅即是我 p.139
[75]禅鑰 覺後空空無大千 叁.念頭的起滅即是我 p.138~140; 四.前念後念統一,見山不是山 p.140~141;
五.徹底粉碎瓦解自我中心 p.141
[76]禅鑰 覺後空空無大千 四.前念後念統一,見山不是山 p.140
[77]禅鑰 覺後空空無大千 五.徹底粉碎瓦解自我中心 p.141~142
[78]禅鑰 覺後空空無大千五.徹底粉碎瓦解自我中心 p.142
[79]禅鑰 梅子熟了 一.梅子熟了怎麼熟的 p.145~147; .二.機鋒不在字面 p.147~150
[80]禅鑰 梅子熟了 五.信心十足 p.153~155
[81]禅鑰 梅子熟了 叁.即心即佛 p.150~152
[82](「覺」是從生死的夢中醒來,不在追求任何東西。因此,我們的心如果不爲煩惱所困擾,就是覺。不但自己覺悟還要幫助他人覺悟,就是自覺、覺他;自己已經徹底覺悟,則是覺滿;所以自覺、覺他、覺滿,便叫做佛,稱作大覺世尊。)---禅鑰 梅子熟了 叁.即心即佛 p.151
[83]禅鑰 梅子熟了 四.非心非佛 p.153
[84]禅鑰 放松身心 p.156~159
[85]禅鑰 我與環境不一不二 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p.162
[86]禅鑰 我與環境不一不二 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p.162
[87]禅鑰 我與環境不一不二 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p.162
[88]禅鑰 我與環境不一不二 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p.163
[89]禅鑰 我與環境不一不二 四.至大無外,至小無內 p.164~166; 五.消融自我˙放下執著 p.166
[90]禅鑰 我與環境不一不二 五.消融自我˙放下執著 p.167
[91]禅鑰 佛在心中˙口中˙行爲中p.170
[92]禅鑰 佛在心中˙口中˙行爲中p.174~175
[93]禅鑰 佛在心中˙口中˙行爲中p.175
[94]禅鑰 禅如何用于日常生活 .叁.如何是佛教? p.178
[95]禅鑰 禅如何用于日常生活 一.禅與淨都是整體佛教 p.176
[96]禅鑰 禅如何用于日常生活 一.禅與淨都是整體佛教 p.177
[97]禅鑰 禅如何用于日常生活 四.禅的內容是什麼? p.180~183
[98]禅鑰 禅如何用于日常生活 四.禅的理論是什麼? p.183~185
[99]禅鑰 禅修與信仰 p.189~190
[100]禅鑰 禅修與信仰 p.189
[101]禅鑰 禅修與信仰 p.188
[102]禅鑰 禅修與信仰 p.192
[103]禅鑰 我們的身˙心˙世界 p.193~196
[104]禅鑰 我們的身˙心˙世界 六.叁世因果中的自我 p.198
[105]禅鑰 我們的身˙心˙世界 五.從佛教來看整體的宇宙和人生 p.196~197
[106]禅鑰 我們的身˙心˙世界 六.叁世因果中的自我 p.198~199
[107]禅鑰 我們的身˙心˙世界 七.身心世界是唯心所造 p.200~201
《法鼓全集導讀---課後報告(顔美惠)》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