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礙。
216、念佛念心,修行修心。時時刻刻觀察自己的心,時時刻刻調整自己的心態。
217、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沒有什麼比修行更重要了,除非你不想解脫。
218、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有的人不念心,念相。不觀心、觀相。追求形式,執著表相,不信真佛,不拜真佛,不供奉真佛,那你永遠也成不了佛。
219、什麼是竅訣?能讓你證悟空性實義、證悟本性,把你的心安住在本覺當中的這個方法,叫竅訣。
220、如果你真正得到灌頂了,你的相續中肯定有無比的信心、強烈的出離心、無僞的慈悲心和菩提心。如果沒有,你還是沒有得到灌頂,你還不是灌頂的法器。
221、每一個起心動念都是關鍵的時刻。時時刻刻觀察自己的心相續,把每個起心動念都轉換到善知善念、正知正見上,這就是斷惡行善。
222、不執著于對境,一切隨緣,你才能脫離痛苦,這是我們學佛的目的。
223、菩提心發出來了,修什麼法都能達到圓滿,念多少佛都是念一尊佛,都是自己的本尊。
224、如果你有希求正法的心,在家、出家都能學會,都能修成。如果沒有希求正法的心,在家、出家都一樣是虛度光陰,荒廢人身。
225、什麼是魔?方便的說,讓你心亂、讓你煩惱、讓你痛苦的,就是你的魔。如果你的心動了,它擾亂了你心的清淨,它就變成魔了;如果你的心不動,心地清淨了,一切都是佛,哪裏有魔?
226、不拒絕、不追求,這都是緣起,緣起的本性就是佛性。
227、看一個人修行如何,不是看表相,而是看他對衆生是否有慈悲心、菩提心,對上師叁寶是否有不退的信心,貪嗔癡是否在減少,煩惱、習氣是否在減少。
228、什麼時候看破了,真的從心裏放下了,才不受因果。受因果就有煩惱,有煩惱就有痛苦。
229、不放棄任何人,不放棄任何事,這才是圓滿。
230、順境和逆境是凡夫分別出來的。如果你執著了,心動了,這就是逆境;如果你放下了,心不動,一切都是順境。
231、大富大貴不難,平平安安難;吃喝玩樂不難,自由自在難!
232、放下不是放棄,輕松不是懈怠,自在不是放逸,隨緣不是隨便,不執著不是不認真。
233、有病不要怕,機會來了。有病是消業的機會,還債的機會,修慈悲心,菩提心的機會。有病時發大願,發大心,觀想和我一樣的衆生,他們的痛苦由我一人承擔,很快就會好的。什麼病都能好。
234、你真正從內心發出慈悲心、菩提心,才能改變命運,冤親債主才不會再找你,他知道你在修行,能度化他,他不會找麻煩,會喜歡你、保護你、幫助你,成爲你的護法;這就是改變命運的方法。
235、修慈悲心是你一定要把衆生當作自己的父母,修菩提心是你一定要把衆生當作佛。
236、真正能夠利益衆生的時候,才能讓自己解脫。
237、出離心是解脫的方法,菩提心是快樂的方法。
238、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界中,念念不忘上師叁寶、念念不忘父母衆生,念念不忘如法修行。
239、被他人傷害了,應該忏悔自己。
240、沒有煩惱才是解脫,沒有習氣才是成佛。
241、我們現在所受到的傷害全部來自于對輪回、對世間瑣事的貪愛與牽挂。
242、認真是種智慧,執著是種煩惱。
243、發大心、發大願;發清淨的心,發清淨的願,什麼也比不過清淨心、清淨願的力量!在這個上下功夫!
244、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都是因緣果報。
245、有的人從小到老,一直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經曆了那麼多坎坷和磨難,付出了那麼多代價,卻始終沒有得到,難道這還不是窩囊嗎?
246、法喜充滿地念才叫信心。
247、看到別人的缺點毛病的時候,你要好好反思自己,這是你自己的缺點毛病,是你自己的業障,你的福報、智慧不夠。
248、認識到我們的所見所聞都是假相,認識到此生都是虛幻,我們才能真正認識到佛法的真相。
249、是要眼前的利益,還是要永久的利益?是要眼前的快樂,還是要永久的快樂?想要永久的,就要放下眼前的。
250、只有開發內心的慈悲和智慧,才能達到生死自在。
251、想過關,就要不斷地去面對、去經曆。
252、什麼叫禅定?心專注一個境當中而不散亂。
253、你修行的層次越高,自身的變化越大,這樣對別人的影響也越大。
254、觀照自己的心,就是要知道自己在想什麼,做什麼,要隨時將惡的念頭轉換爲善的念頭。
255、當我們的心邪惡的時候,我們就是“魔”。當我們的心良善的時候,我們就是“佛”。
256、也許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總是“魔”,怎麼也不是“佛”,但是只要我們不放棄自己,總有一天我們會成“佛”的,成爲真正的“佛”。
257、毛病有沒有?煩惱有沒有?習氣有沒有?這些都需要通過修行才能去掉。
258、只看自己的缺點、毛病,別看自己的優點、功德。你那點功德和上師叁寶比起來算什麼啊?
259、你越要,它離你越遠;你越不要,它離你越近;你真要的時候都不來,你真不要的時候什麼都來。
260、什麼叫利根者?對上師、對佛法、對自己有信心——“我會”、“我能”、“我肯定會”、“我肯定能”,這叫利根者。
261、我們一定要在對境當中修行。你想逃避這些現實是不可能的事,關鍵是看你怎麼面對。
262、一切隨緣吧,操心沒有用,能解決問題嗎?任何事情都不能通過操心解決。
263、你周圍人的變化,就是你修行的進步。
264、你了解上師叁寶的功德,並且喜歡這些功德,也下定決心得到這些功德,那個時候你才能得到加持,才能得到這些功德和福德。
265、好好地盡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這樣才能解脫,才能成就。
266、即便其它的什麼都不修,只修上師瑜伽也能獲得成就。
267、真正的佛法是能對治煩惱習氣的。你煩惱減少了,習氣改變了,雖然還沒有徹底,但是這已經說明你有修行了,你得到正法了。堅持修下去,有一天你肯定會戰勝這些煩惱和習氣,這才是真正的解脫、圓滿。
268、我們不能對輪回有貪圖和執著。如果有了,我們就脫離不了輪回,擺脫不了痛苦。
269、你真正能夠放下的時候,你的智慧已經圓滿了。那個時候,人都是好人,都是佛;處都是好處,都是淨土;事都是好事,都是你的助緣。
270、統統地把“我”忘掉,別老帶著“我”,摻著“我”。不要這個“我”了,爲衆生活著吧!
271、聖者和凡夫的區別在于思想。凡夫只看眼前的利益,而聖者能看到長遠的利益。
272、有錯誤不是問題,人不可能沒有錯誤。明明知道自己犯錯了還不改正,明明知道自己犯戒了還不忏悔,這才是最大的問題,這樣你永遠也解脫不了。
273、只有自己的心障礙自己,別的沒有什麼障礙。不相信不可思議的東西,就見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274、在輪回裏感覺不到苦是不可能的。
275、世間的聰明不等于智慧,世間的財富不等于福報。財福不是真正的福,法福才是真正的福。
276、你有感恩心,你有慈悲心,你有想學法修行的決心,還有什麼做不到的?
277、慈悲心、菩提心發出來了,無論做什麼都有功德,都是爲衆生;無論說什麼都是咒語,都是智慧。
278、受戒的時候要從心裏受,心甘情願的,特別迫切的,這樣受戒也是一種享受,不會有壓力。你覺得受戒苦,不是那麼心甘情願,不是那麼迫切的,那你的發心還是不到位。
279、我們爲什麼得不到加持?因爲對上師叁寶不是一心一意,而是半信半疑、叁心二意,到關鍵的時候都不相信。我們難就難在這裏。
280、有正知正見才能降伏邪知邪見。正知正見完全是覺,不是迷。不知道阿彌陀佛是怎麼回事還念“阿彌陀佛”,這就是迷。迷本身是一種邪見,你以邪知邪見來降伏邪知邪見,哪有這樣的修法啊?
281、我們爲了衆生要成佛,但是也得有因緣,沒有因緣,無緣無故的不能成佛。成佛的因緣是什麼?行菩薩道。我們能做到六度等菩薩的學處,才能成佛。
282、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有什麼做不到的很正常。你不知道自己沒有做到,一點點也不注意,不去改變,這才是問題,這才是造業啊!
283、你認爲出現違緣、出現障礙了,害怕了,這就錯了!沒有智慧!這都是最好的機會。如果你把握住了,就能讓你成就;如果你把握不住,肯定讓你煩惱。
284、不要評價任何人,我們沒有這個資格。我們還是凡夫,不知道別人的發心、動機與成就。這樣做會造業的。
285、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身體上所有疾病的來源就是自己的心。如果內心不清淨、不安甯的話,無論怎樣講衛生、講營養,身體依然會受到傷害。
286、不要混日子,樣樣事都好好做,明明白白,用心去做,這就是修行!
287、現在很多人,小事不愛做,大事做不了,結果什麼也沒有做成。不管是小事大事,家裏的事還是家外的事,個人的事還是公家的事,都是一種緣分。遇到了,有這個機會了,就應該珍惜。
288、佛爲什麼讓我們別爲自己,要爲衆生?這是佛心疼我們,慈悲我們。佛不會讓我們受苦受累,佛這是讓我們解脫,你得明白這個道理。
289、佛法越修越簡單,越修離你越近,你真正的修進去了,學進去了,佛心自現,自然光明。
290、我執我愛、自私自利讓你的心量特別小,什麼也容納不了。我們發出來慈悲心、菩提心了,心胸打開了,什麼都能圓融了,這就是解脫。就是要放下我,看破我,要知道“我”的不存在。
291、慈悲心就是一種清淨的愛。
292、你把“我”看淡了,才能放下這個…
《2008 達真堪布法語 365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