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微錯,何人若斷吾頭顱,
然以悲心將彼罪,自身代受佛子行。
“我雖無有些微錯”,若是自己做錯了,有報應很正常,但是自己一點都沒有做錯,一點都沒有對不起對方,對方卻無因無緣、平白無故地來砍斷自己的手腳,砍掉自己的頭,這個時候依然“悲心將彼罪”,不但不嗔恨,不但不以牙還牙,還以悲心將他的罪惡由自己來代受。什麼叫悲心?就是發自內心地發誓發願拔除一切衆生的痛苦。
他這樣傷害衆生、傷害自己,肯定有罪過。但這個果報不要他來感受,而是由我來代替,這是自輕他重。爲了衆生自己怎樣都行,只要衆生開心,只要衆生快樂,只要衆生能得到利益,自己無所謂。好比地藏王菩薩發的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只要衆生能夠獲得解脫,獲得利益,自己下地獄也無所謂。現在也有這樣的大德高僧,他們臨終時專發這樣的願,不去西方極樂世界,而是去地獄。
而我們卻處處求,想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我什麼時候能見到你啊;觀音菩薩,我什麼時候能見到你啊,那個時候你一定要大悲攝受我啊,我的業障痛苦通通都要消掉啊!”那些大菩薩、大成就者,不求到西方極樂世界,只求利益衆生。只要能利益衆生,下地獄也可以,若是有這麼大的發心,有這麼大的願力,所有業障都會統統消掉。“日月不住空,蓮花不著水。”業障消掉了,即使在地獄裏,也不會感受地獄的痛苦,也不會染汙自己的相續。
勇敢一點,不要總依賴佛,依賴菩薩,依賴上師。有磨難了,好,來吧!所有衆生的磨難都有我來承受!今天有病了,好,這是業力現前,所有衆生的病苦都拿到我的身上來!
你的願力一旦生起來,你這種勇敢的心一旦生起來,願力就會超越業力,業力自然就消失了。就如同陽光一照,黑暗立即消失一樣。什麼叫勇士勇母?就是有勇敢的心,要發大心,不要自私自利,不要只爲自己著想,這是痛苦的根。你越小心翼翼、患得患失,你內心的痛苦,所遭受的災難會越多。心魔不起,外魔不生,心不亂,顯現也不會亂的。
什麼叫學佛?什麼叫做修行?處處自私自利,到處求這個求那個,這不叫學佛,不叫修行。求世間的福報叫下士道,求自我解脫叫中士道,都不是大乘行者,都不是菩薩。如果不是大乘行者,不是菩薩,你永遠不會成就,永遠不會成佛的。不會成佛,就是說你的福德資糧、智慧資糧永遠不會圓滿,那將違緣重重,障礙重重。你的生活工作,任何時候都不會有圓滿的時候,你的心也不會有滿足的時候。
沒有知足心,哪怕有十億美元,你的財富也不會圓滿。心裏滿足了,沒有欲望了,這叫財富圓滿。知足了、少欲了,哪怕身上一分錢沒有,你的財富也是圓滿的。山上的很多大德高僧,雖然身上一分錢也沒有,但是他們什麼也不缺,很開心,很快樂!知足少欲,才能開心快樂。
任何時候都不忘種善根,任何時候都不能結惡緣,爲什麼說菩薩畏因,凡夫畏果?菩薩就害怕種惡因,害怕結惡緣。種惡因,將來要感受無窮無盡的痛苦;結惡緣,將來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有者百般中傷吾,惡名縱遍叁千界,
然我深懷慈愛心,贊其功德佛子行。
他人千方百計、不擇手段地中傷、诋毀、誹謗自己,到處說自己的壞話,但是這不存恨心,不以牙還牙,甚至四處宣揚他人的功德。多看他人的功德,多看自己的毛病,這是成就的根本。他人這樣對待自己是好事。這些都可以轉爲道用。我曾經跟我的上師學習過這個方法,被人誹謗、中傷、诋毀不怕,這都是福。越中傷你,誹謗你,應該越不動心。
其實我們就是不勇敢,特別在意這些,特別在乎對方當面的言詞,特別害怕別人背後的嘴巴。他人的言詞,好與壞都是暫時的,都是隨著他的情緒而變化的,是不可靠的。今天不好,也許明天就好了;今天好,也許明天就不好了。所以不要太在意,不要在乎這些,一切平等對待,不會有事的。他人的情緒隨時都在變,臉色也是隨時在變,表現也是隨時在變,都是漂浮不定的,一切緣法都離不開這樣的示現,很正常。
有人在背後說你也是很正常的。知道某個人在背後說自己了,嗔恨心就起來了,然後開始說對方,這叫愚癡。說就說吧!他贊歎你,你也不可能因此而成功、成就,或者一切都好起來。你的成功、成就,好或不好,和他的贊歎與誹謗沒有任何關系。若是你自己有功德,沒有過患,他人再誹謗你也沒有用;若是你自己沒有功德,沒有德行,他人再贊歎你也沒有用。他人高興的時候,會很誇張地贊歎你;他人不高興的時候,也會很誇張地誹謗你,但這都不是真實的。
不要煩惱,不要害怕,主要是把握自己的心態,把握自己的命運。你有功德就是有功德,你有過患就是有過患,這與他人的贊歎和誹謗沒有多大關系。若是你自己有功德,你就是勝利者;若是你自己有過患,你就是失敗者。主要是自己,和他人的嘴沒有關系。
所以,我們要處處看他人的功德和優點,處處看自己的毛病和缺點。只看自己的毛病和缺點,這樣才能改正自己的毛病和缺點;只看他人的功德和優點,這樣才能學到他人的功德和優點,最後你才能圓滿功德和福德。
凡夫是顛倒的,都是處處看自己的優點和功德,處處看別人的缺點和毛病。一眼就能看到別人的不是與短處,這也是你自己的心不清淨。心不淨,一切不淨;心邪,一切都是邪的。這都是你自己的心。現在就要轉變,我們學修了佛法,尤其修持了大乘佛法,就要看自己的毛病和缺點,看別人的功德和優點,去改去學,最後都能改掉,最後都能學到,然後你就圓滿了,成就了。這就是“贊其功德佛子行”。
何人大庭廣衆中,揭露吾過出惡語,
于彼亦作上師想,恭敬頂禮佛子行。
對一般人來說,這些不容易做到,但是,如果你明白了這些道理,做到就不難了。
“何人大庭廣衆中”,不是跟一個人說,也不是跟幾個人說,而是在大庭廣衆面前惡意地揭露你的一些缺點、不足、毛病,甚至罵你、批評你,這個時候你不生氣也不怨恨,甚至把他當做上師、善知識。
能指出你的毛病缺點,能讓你改掉毛病缺點的人,是上師善知識。現在的弟子與上師之間都是互相欺騙,上師在弟子面前裝模作樣,裝慈悲,“行,慢慢來,這是業障,沒有事,我可以代替你。”害己害他,以盲引盲。弟子在上師面前也是花言巧語。
雙方都要明白,弟子依止、跟隨上師的目的是什麼?上師攝受、收其爲弟子的目的是什麼?弟子依止上師善知識,就是要發現自己的錯誤缺點,然後去改正;上師攝受弟子,必須讓弟子發現他的錯誤缺點,然後去改正。
有的人面對敵人、惡人在大庭廣衆面前這樣對待自己,特別不好意思。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啊?這是好事,人越多越好。在大庭廣衆面前揭露你的過患,泄露你的過錯,這樣才能改掉你的習氣,才能降伏你“自我”這些煩惱。
你爲什麼不敢在大庭廣衆面前揭露自己的過患?爲什麼要隱藏、隱瞞這的缺點?就是沒有放下面子,沒有放下自我!而他特意讓你放下,你應該去適應,去接受,這樣慢慢就好了,最後就沒有事了,在大庭廣衆面前也敢接受了。
什麼是發露忏悔?有隱瞞心、隱藏心就不是發露忏悔。沒有隱瞞心、隱藏心,才是發露忏悔。實際上也沒有什麼可隱瞞、隱藏的,凡夫有煩惱、有缺點很正常。在大庭廣衆面前指出你的毛病和缺點,揭露你的過患、過錯,這是好事,是讓你發現錯誤,讓你改正錯誤。你真的發現了,改正了,就是成就自己。
再說這樣一個對境也是一個修忍辱,修自輕他重的機會。若是你有智慧的話,應該“恭敬頂禮佛子行”。恭敬頂禮不是要去給他磕頭,而是在心裏對他感恩、恭敬。因爲他幫助了你,讓你學會了堅強,讓你發現了錯誤,改正了錯誤,最終讓你解脫成就。從這個角度來講,敵人比親人對我們的恩德還大。
我們的親朋好友,第一很難發現我們的毛病和缺點,即使發現了,也不會指出來,因爲他們舍不得批評我們;第二他們常常表揚、贊歎我們,我們本來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再被他們這樣“糊弄”,就更貢高傲慢了。這實際上是一種傷害。相反,敵人、仇人指出我們的缺點和毛病,實際上是在利益我們,在幫助我們成就。若是你想學佛修行,以後就不能再顛倒了,思想要轉變過來,轉識成智。
吾如自子愛護者,彼縱視我如怨敵,
猶如慈母于病兒,尤爲憐愛佛子行。
我們對待仇人、敵人,要像對待自己的親生骨肉一樣,如同慈祥的母親對待的患兒一樣。現在的很多孩子太不像話了,不管父母怎樣愛護付出,沒有一點點的感恩心和報恩心,反而恩將仇報,把父母視爲敵人一樣。所以說,父母的心是水,兒女的心是石頭。以前每個家庭都有好幾個孩子,現在只有一個孩子,但是麻煩更大,壓力更大了,這是衆生的業力,沒辦法,躲不掉,就要當成還債。
無管兒女是否理解,是否高興,是否報恩,父母都不能有所求。現在的兒女都不是真心地對待父母,父母也不是真心地對待兒女,都是有所求、有目的的。
“尤爲憐愛佛子行。”親生兒女即使傷害了父母,父母也不會生氣,反而更愛他們了。同樣,我們也要像父母對待有病的兒女一樣地對待把自己視爲敵人的人,而是要更加慈愛他們,保護和利益他們。
這都是自輕他重菩提心,要把自己看得輕,對他人要看得重。有這樣的發心,有這樣的毅力,才能降伏我執我愛,才能去掉自私自利,不然非常困難。
明白道理以後,做起來並不難。若是沒有明白道理,勉強地讓大家做,硬加到大家身上非常難,不可能做得到。明理在任何時候都非常重要,講佛法就是要講事實真理。想解脫成佛,明理很重要!
我們現在要學修和掌握更多的理論,也有一定的困難。都有家庭,都有工作,也沒有特別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我們可以修九加行——四外加行和五內加行都是精髓、精華,是曆代祖師已經修成的一條路,給我們鋪好的路。大家要相信並且去掌握,然後去利用,就能到達彼岸。你可以不用掌握更多的理論,好好地修九加行,就都包括了。四外加行是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再修五內加行。都是解脫的方法,都是成就的要訣,足夠了。大家不要浪費時間,不要虛度光陰。九加行修好了,修正行就容易了,瓜熟蒂落。以這個方法紮紮實實地修,當相續成熟的時候突然就開悟了;相續成熟了,自然就成就了。不要東學西學,東跑西顛,把心態放平。雖然沒有修那些高深的法也能開悟。
從理論的角度來講,修行是有程序的,都必須要走這個程序,按這個次第。但是實際中發生的,有頓悟,有漸悟。比如有這種情況,現在連出離心都沒有,開始修暇滿難得,突然一些因緣具足了,福報上來了,業障消掉了,突然就開悟了,相續中的出離心也生起來了,菩提心也生起來了,證悟空性的智慧也生起來了。所以現在要紮紮實實地修,到時候自然就開悟了,自然就成就了。
大家若是真心想解脫成就就這樣做,若不是真心想解脫成就,那就沒辦法了。
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2011《佛子行叁十七頌》講記(四)》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