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微错,何人若断吾头颅,
然以悲心将彼罪,自身代受佛子行。
“我虽无有些微错”,若是自己做错了,有报应很正常,但是自己一点都没有做错,一点都没有对不起对方,对方却无因无缘、平白无故地来砍断自己的手脚,砍掉自己的头,这个时候依然“悲心将彼罪”,不但不嗔恨,不但不以牙还牙,还以悲心将他的罪恶由自己来代受。什么叫悲心?就是发自内心地发誓发愿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
他这样伤害众生、伤害自己,肯定有罪过。但这个果报不要他来感受,而是由我来代替,这是自轻他重。为了众生自己怎样都行,只要众生开心,只要众生快乐,只要众生能得到利益,自己无所谓。好比地藏王菩萨发的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只要众生能够获得解脱,获得利益,自己下地狱也无所谓。现在也有这样的大德高僧,他们临终时专发这样的愿,不去西方极乐世界,而是去地狱。
而我们却处处求,想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我什么时候能见到你啊;观音菩萨,我什么时候能见到你啊,那个时候你一定要大悲摄受我啊,我的业障痛苦通通都要消掉啊!”那些大菩萨、大成就者,不求到西方极乐世界,只求利益众生。只要能利益众生,下地狱也可以,若是有这么大的发心,有这么大的愿力,所有业障都会统统消掉。“日月不住空,莲花不着水。”业障消掉了,即使在地狱里,也不会感受地狱的痛苦,也不会染污自己的相续。
勇敢一点,不要总依赖佛,依赖菩萨,依赖上师。有磨难了,好,来吧!所有众生的磨难都有我来承受!今天有病了,好,这是业力现前,所有众生的病苦都拿到我的身上来!
你的愿力一旦生起来,你这种勇敢的心一旦生起来,愿力就会超越业力,业力自然就消失了。就如同阳光一照,黑暗立即消失一样。什么叫勇士勇母?就是有勇敢的心,要发大心,不要自私自利,不要只为自己着想,这是痛苦的根。你越小心翼翼、患得患失,你内心的痛苦,所遭受的灾难会越多。心魔不起,外魔不生,心不乱,显现也不会乱的。
什么叫学佛?什么叫做修行?处处自私自利,到处求这个求那个,这不叫学佛,不叫修行。求世间的福报叫下士道,求自我解脱叫中士道,都不是大乘行者,都不是菩萨。如果不是大乘行者,不是菩萨,你永远不会成就,永远不会成佛的。不会成佛,就是说你的福德资粮、智慧资粮永远不会圆满,那将违缘重重,障碍重重。你的生活工作,任何时候都不会有圆满的时候,你的心也不会有满足的时候。
没有知足心,哪怕有十亿美元,你的财富也不会圆满。心里满足了,没有欲望了,这叫财富圆满。知足了、少欲了,哪怕身上一分钱没有,你的财富也是圆满的。山上的很多大德高僧,虽然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但是他们什么也不缺,很开心,很快乐!知足少欲,才能开心快乐。
任何时候都不忘种善根,任何时候都不能结恶缘,为什么说菩萨畏因,凡夫畏果?菩萨就害怕种恶因,害怕结恶缘。种恶因,将来要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结恶缘,将来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有者百般中伤吾,恶名纵遍三千界,
然我深怀慈爱心,赞其功德佛子行。
他人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中伤、诋毁、诽谤自己,到处说自己的坏话,但是这不存恨心,不以牙还牙,甚至四处宣扬他人的功德。多看他人的功德,多看自己的毛病,这是成就的根本。他人这样对待自己是好事。这些都可以转为道用。我曾经跟我的上师学习过这个方法,被人诽谤、中伤、诋毁不怕,这都是福。越中伤你,诽谤你,应该越不动心。
其实我们就是不勇敢,特别在意这些,特别在乎对方当面的言词,特别害怕别人背后的嘴巴。他人的言词,好与坏都是暂时的,都是随着他的情绪而变化的,是不可靠的。今天不好,也许明天就好了;今天好,也许明天就不好了。所以不要太在意,不要在乎这些,一切平等对待,不会有事的。他人的情绪随时都在变,脸色也是随时在变,表现也是随时在变,都是漂浮不定的,一切缘法都离不开这样的示现,很正常。
有人在背后说你也是很正常的。知道某个人在背后说自己了,嗔恨心就起来了,然后开始说对方,这叫愚痴。说就说吧!他赞叹你,你也不可能因此而成功、成就,或者一切都好起来。你的成功、成就,好或不好,和他的赞叹与诽谤没有任何关系。若是你自己有功德,没有过患,他人再诽谤你也没有用;若是你自己没有功德,没有德行,他人再赞叹你也没有用。他人高兴的时候,会很夸张地赞叹你;他人不高兴的时候,也会很夸张地诽谤你,但这都不是真实的。
不要烦恼,不要害怕,主要是把握自己的心态,把握自己的命运。你有功德就是有功德,你有过患就是有过患,这与他人的赞叹和诽谤没有多大关系。若是你自己有功德,你就是胜利者;若是你自己有过患,你就是失败者。主要是自己,和他人的嘴没有关系。
所以,我们要处处看他人的功德和优点,处处看自己的毛病和缺点。只看自己的毛病和缺点,这样才能改正自己的毛病和缺点;只看他人的功德和优点,这样才能学到他人的功德和优点,最后你才能圆满功德和福德。
凡夫是颠倒的,都是处处看自己的优点和功德,处处看别人的缺点和毛病。一眼就能看到别人的不是与短处,这也是你自己的心不清净。心不净,一切不净;心邪,一切都是邪的。这都是你自己的心。现在就要转变,我们学修了佛法,尤其修持了大乘佛法,就要看自己的毛病和缺点,看别人的功德和优点,去改去学,最后都能改掉,最后都能学到,然后你就圆满了,成就了。这就是“赞其功德佛子行”。
何人大庭广众中,揭露吾过出恶语,
于彼亦作上师想,恭敬顶礼佛子行。
对一般人来说,这些不容易做到,但是,如果你明白了这些道理,做到就不难了。
“何人大庭广众中”,不是跟一个人说,也不是跟几个人说,而是在大庭广众面前恶意地揭露你的一些缺点、不足、毛病,甚至骂你、批评你,这个时候你不生气也不怨恨,甚至把他当做上师、善知识。
能指出你的毛病缺点,能让你改掉毛病缺点的人,是上师善知识。现在的弟子与上师之间都是互相欺骗,上师在弟子面前装模作样,装慈悲,“行,慢慢来,这是业障,没有事,我可以代替你。”害己害他,以盲引盲。弟子在上师面前也是花言巧语。
双方都要明白,弟子依止、跟随上师的目的是什么?上师摄受、收其为弟子的目的是什么?弟子依止上师善知识,就是要发现自己的错误缺点,然后去改正;上师摄受弟子,必须让弟子发现他的错误缺点,然后去改正。
有的人面对敌人、恶人在大庭广众面前这样对待自己,特别不好意思。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啊?这是好事,人越多越好。在大庭广众面前揭露你的过患,泄露你的过错,这样才能改掉你的习气,才能降伏你“自我”这些烦恼。
你为什么不敢在大庭广众面前揭露自己的过患?为什么要隐藏、隐瞒这的缺点?就是没有放下面子,没有放下自我!而他特意让你放下,你应该去适应,去接受,这样慢慢就好了,最后就没有事了,在大庭广众面前也敢接受了。
什么是发露忏悔?有隐瞒心、隐藏心就不是发露忏悔。没有隐瞒心、隐藏心,才是发露忏悔。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可隐瞒、隐藏的,凡夫有烦恼、有缺点很正常。在大庭广众面前指出你的毛病和缺点,揭露你的过患、过错,这是好事,是让你发现错误,让你改正错误。你真的发现了,改正了,就是成就自己。
再说这样一个对境也是一个修忍辱,修自轻他重的机会。若是你有智慧的话,应该“恭敬顶礼佛子行”。恭敬顶礼不是要去给他磕头,而是在心里对他感恩、恭敬。因为他帮助了你,让你学会了坚强,让你发现了错误,改正了错误,最终让你解脱成就。从这个角度来讲,敌人比亲人对我们的恩德还大。
我们的亲朋好友,第一很难发现我们的毛病和缺点,即使发现了,也不会指出来,因为他们舍不得批评我们;第二他们常常表扬、赞叹我们,我们本来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再被他们这样“糊弄”,就更贡高傲慢了。这实际上是一种伤害。相反,敌人、仇人指出我们的缺点和毛病,实际上是在利益我们,在帮助我们成就。若是你想学佛修行,以后就不能再颠倒了,思想要转变过来,转识成智。
吾如自子爱护者,彼纵视我如怨敌,
犹如慈母于病儿,尤为怜爱佛子行。
我们对待仇人、敌人,要像对待自己的亲生骨肉一样,如同慈祥的母亲对待的患儿一样。现在的很多孩子太不像话了,不管父母怎样爱护付出,没有一点点的感恩心和报恩心,反而恩将仇报,把父母视为敌人一样。所以说,父母的心是水,儿女的心是石头。以前每个家庭都有好几个孩子,现在只有一个孩子,但是麻烦更大,压力更大了,这是众生的业力,没办法,躲不掉,就要当成还债。
无管儿女是否理解,是否高兴,是否报恩,父母都不能有所求。现在的儿女都不是真心地对待父母,父母也不是真心地对待儿女,都是有所求、有目的的。
“尤为怜爱佛子行。”亲生儿女即使伤害了父母,父母也不会生气,反而更爱他们了。同样,我们也要像父母对待有病的儿女一样地对待把自己视为敌人的人,而是要更加慈爱他们,保护和利益他们。
这都是自轻他重菩提心,要把自己看得轻,对他人要看得重。有这样的发心,有这样的毅力,才能降伏我执我爱,才能去掉自私自利,不然非常困难。
明白道理以后,做起来并不难。若是没有明白道理,勉强地让大家做,硬加到大家身上非常难,不可能做得到。明理在任何时候都非常重要,讲佛法就是要讲事实真理。想解脱成佛,明理很重要!
我们现在要学修和掌握更多的理论,也有一定的困难。都有家庭,都有工作,也没有特别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我们可以修九加行——四外加行和五内加行都是精髓、精华,是历代祖师已经修成的一条路,给我们铺好的路。大家要相信并且去掌握,然后去利用,就能到达彼岸。你可以不用掌握更多的理论,好好地修九加行,就都包括了。四外加行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修五内加行。都是解脱的方法,都是成就的要诀,足够了。大家不要浪费时间,不要虚度光阴。九加行修好了,修正行就容易了,瓜熟蒂落。以这个方法扎扎实实地修,当相续成熟的时候突然就开悟了;相续成熟了,自然就成就了。不要东学西学,东跑西颠,把心态放平。虽然没有修那些高深的法也能开悟。
从理论的角度来讲,修行是有程序的,都必须要走这个程序,按这个次第。但是实际中发生的,有顿悟,有渐悟。比如有这种情况,现在连出离心都没有,开始修暇满难得,突然一些因缘具足了,福报上来了,业障消掉了,突然就开悟了,相续中的出离心也生起来了,菩提心也生起来了,证悟空性的智慧也生起来了。所以现在要扎扎实实地修,到时候自然就开悟了,自然就成就了。
大家若是真心想解脱成就就这样做,若不是真心想解脱成就,那就没办法了。
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2011《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四)》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