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佛子行叁十七頌》講記(二)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繼續給大家講《佛子行叁十七頌》。《佛子行叁十七頌》共分叁段,第一是初義,第二是論義,第叁是末義。昨天講的是初義,今天講論義。論義分前行和正行,入前行之方式和宣說叁主道。
前行分七個偈誦。
第一,
已獲睱滿大舟時,爲自他渡輪回海,
日日夜夜不懈怠,聞思修持佛子行。
人身有普通的人身、特別的人身和睱滿的人身,這裏主要講的是睱滿的人身。暇滿:睱指閑暇,就是能修持正法,共有八種;滿是圓滿,具有修持正法的條件,共有十種。睱滿的功德共有十八種:遠離八種無閑暇處,具足十種圓滿。不能修持正法的就是無閑暇處,有八種。
具有修持正法的條件的人身叫睱滿的人身。這樣的人身不是誰都有,全世界有這麼多人,具足這樣條件的人非常少,非常罕見,所以說睱滿難得——睱滿的人身難得!如同這個世界上的如意寶,因爲少,所以難得;石頭多,到處都有,所以不難得。
閑暇、圓滿的人身才是解脫的機會。什麼叫解脫?就是永遠沒有煩惱,永遠沒有痛苦。人人都想解脫煩惱,脫離痛苦,但是,這個機會不是誰都有。這種修持正法、解脫的機會,除了具有八種閑暇和十種圓滿的人才有,其他人和其他道的衆生都沒有。所以,大家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佛讓從因緣、比喻、數目的角度來思維人身難得。“一失人身,萬劫難複”,今生今世我們得到了人身,聞到了佛法,有了修持正法的機緣和條件不是偶然的,是宿世修來的福報,不是誰都有這個福報。我們不說其他道的衆生,僅說人類,全世界有這麼多人,遇到佛法並對佛法生起信心的有幾個?生起信心的人當中,能真正具有修持正法條件的又有幾個?可謂寥寥無幾。好多人根本沒有遇到佛法,根本沒有進入佛門;而遇到佛法、皈依佛門的人裏,真正有機緣和條件,能夠聞思修行的人更少,所以說睱滿的人身非常難得。
輪回像苦海,睱滿的人身猶如越過大海的航船。我們要脫離輪回之苦,到達彼岸,就要依靠這個人身。“爲自他渡輪回海”,大海無邊無際,輪回也是無邊無際,我們要渡過輪回大海,要解脫成佛,必須靠睱滿的人身。
我們現在得到睱滿的人身了,有了到達彼岸的機緣和條件,這個時候不能懈怠,要抓緊時間。這是頭等大事,沒有什麼事比學佛、修行還重要。學佛修行是生生世世的事,是永遠解脫的大事;我們學佛修行,就能獲得永恒的快樂,就能永遠地解脫煩惱與痛苦。所以“日日夜夜不懈怠”。
要懂得睱滿難得這些道理,要懂得解脫對我們的利益。解脫不是一時的,而是永遠地再也沒有煩惱,再也沒有痛苦。這是最重要的事。
我們很幸運,今生今世得到了暇滿的人身,這也是自己宿世修來的福報。我們利用這樣的機會與機緣,完全可以擺脫痛苦,到達彼岸,得到解脫。但是要抓緊時間,因爲一切無常,尤其是我們的壽命非常脆弱,隨時都會死亡。所以在死魔來臨之前,要盡快承辦這件頭等大事。跟死亡搶奪機會,死亡來了,我們還沒有成辦解脫的大事,那就真的很危險了。我們相續中往昔所造的惡業還沒有消除,如果被業力牽引,也許會墮落惡趣,感受無窮無盡的痛苦,出脫無期!現在是特別關鍵的時刻,希望大家抓緊時間,利用這個暇滿的人身,利用這樣殊勝的機會、機緣,讓自己解脫。解脫,就是解脫一切痛苦,解脫叁界輪回,我們通過佛法、通過正法完全可以辦得到。
說解脫生死,也許大家不太容易明白,說永遠地解脫一切煩惱,脫離一切痛苦,這個誰都能明白。如若沒有佛法、沒有正法,永遠不可能辦得到。我們和別的衆生不一樣,我們遇到了佛法,有正法如意寶,我們完全可以辦得到。大家不要再迷茫,不要再顛倒,真的應該做一件對生生世世、對自己以及他人都有意義的事,就是成辦解脫。解脫了,我們不僅自己可以不起煩惱,沒有痛苦,還可以幫助別人不起煩惱,沒有痛苦;再也不用害已害他,多好呀!自己開心,讓他人也開心;自己快樂,讓他人也快樂;大家都開心,都快樂,一切清淨、一切圓滿,永遠這樣,這叫極樂世界。
“日日夜夜不懈怠”。“懈怠”就是不喜歡善法,不喜歡做功課,不喜歡聞法,不喜歡修行。在那邊吃飯、休息不一定是懈怠。不喜歡善法,喜歡惡業,喜歡做世間的瑣事,即喜歡惡,這叫懈怠。不能喜歡惡,要喜歡善。你喜歡善了,自然就去修持善法,若是不喜歡善,修善也是表面上的,不是發自內心的,沒有意義。所以應該有歡喜之心,應該從內心深處精進起來。做功課、修法不要勉強,不要當任務去完成。精進就是喜于善;喜歡聞法,喜歡做功課,喜歡修行;就是有歡喜心,有法喜充滿。這個很重要。
“聞思修持佛子行”,指不懈怠、精進地聞思修。只有聽聞不行,還要思維;只有思維不行,還要修持。在同修道友中普遍存在這種現象:“我遇到對境、遇到事情的時候就不行,自己也很懊惱,很失望的。”那當然了,你連聞慧都沒有,怎麼能降伏煩惱,怎麼能在對境中如如不動呢?聞慧圓滿,思慧圓滿,尤其是修慧圓滿的時候,才能做到如如不動。你們有時候把學佛、修行、成就想得太簡單了。“我去聽一聽,念一念是不是都能好了,是不是就可以成就了,是不是可以成佛了,最起碼可以成爲菩薩吧;這次可能有很多人,我雖然時間不是很多,但我必須上一趟山,學學法,讓自己成佛再回來。”就學修這麼幾天就成佛了?哪有這麼容易呀?如果是這樣的話,衆生早就成佛了,輪回早就空了,肯定沒有輪回了。
沒有這麼簡單!聞思修,應該先有聞慧,再有思慧,然後再是修慧。聞慧是聽聞,牢牢地記在腦子裏;思慧是思維,就是反複地思考,融化到血液中,徹底地明白了道理;修慧是深深地去感受、去體會,真正地在自己的生活與工作中運用起來,落實下來。用簡單的話講,就是把每一句教言、每一個道理記在腦子裏,融化到血液中,落實到生活中,這就是聞思修。
僅是聽一聽、看幾遍,就覺得很了不起了,其實什麼也不是,連聞慧都沒有圓滿,思慧和修慧就更沒有了。現在我們有這個要求,每天打坐、思維觀修,很多同修都不太習慣,不願意坐。你不這樣思維觀修,怎麼能生起思慧和修慧呢?沒有思慧和修慧,怎麼能對治煩惱,對治習氣呢?這需要有一定的力量。聞慧、思慧,尤其是修慧,才是真正的導彈、原子彈,有這些武器才能對付魔王波旬以及他的眷屬。倘若沒有這麼強大的武器,對付他們非常困難。
“聞思修持佛子行”,這是佛子、大乘行者應該做的,是學佛、修行、解脫、成佛的基本要求與條件。好好地觀察自相續,自己有沒有具足八種閑暇和十種圓滿?若是沒有,你就不是暇滿的人身。如果連暇滿的人生都不是,你根本沒有學佛修行的機會。
第二,抛棄叁毒根源之故鄉。
貪戀親方如沸水,嗔恨敵方如烈火,
遺忘取舍愚暗者,抛棄故鄉佛子行。
這是環境上的要求。在家鄉容易引起一些煩惱:對親朋好友的貪著、貪戀,對敵人的怨恨;要做的瑣事多,不能精進地聞思修行;無法能夠遣除心靈上的無明愚癡,不知道取舍善惡,永遠沒有解脫的機會。所以,最好離開故鄉,離開這些惡緣。
現在有些人有這個條件,但是很多人還沒有了緣了債,暫時不能離開家鄉。你可以留在家鄉,但是你要盡心盡力地斷掉對親朋好友的貪念,對怨敵仇人的怨恨,然後修持正法,取舍善惡。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以前根本都找不到課本,沒有電話、電視、互聯網這些條件,要依止上師,修持正法,必須要離開家鄉到寺院或者道場這樣的寂靜處。現在不一樣了,你可以不離開家鄉,不離開工作崗位,不離開自己的家,就可以修持正法。
我們要給自己創造學法修行的機會與條件,盡量斷掉對世間、對親朋好友的貪戀。你貪戀牽挂他們,不但幫助不了他們,甚至還會傷害他們。越貪戀、越牽挂,對對方的傷害越大。什麼叫王鬼?人快要死的時候,放不下貪戀了,就變成了王鬼了。變成王鬼以後,想家人,想幫助他們,結果家人就會出事,就會遇到災難。如果不斷除貪戀,活著是活鬼(活著的鬼更可怕),死了會成爲亡鬼。真的沒有意義。
我們不是要舍棄兒女,也不是要放棄這些。我們要舍棄的是留戀,要抛棄的是貪戀,要放棄的是執著。不要以貪心去幫助他們,你可以以悲心願力去幫助他們。有悲心願力,活著的時候是兒女、家人的菩薩,保佑他們;死了以後也是菩薩,也是保佑他們。這才是真正的愛,才是真正的利益他們。慈悲心是真正的愛,不要做鬼傷害他們。
“不是怨家不聚頭”。夫妻之間、父子之間、母之女間都是冤家,都是討債還債,都是以貪戀、業力相互傷害。一家人在一起不是這個煩惱,就是那個煩惱;不是這個痛苦,就是那個痛苦,整天都是這樣。
佛法裏還有很多方法,你以這些方法盡量去掉對親友的貪戀,不需要離開故鄉,離開家。當你明白了道理以後,對怨敵仇人的怨恨也容易去掉。其實沒有什麼可怨的,沒有什麼可恨的,你所遭受的這一切都是自己的因果。都是因業力所現,因業力所感,都是自作自受。若是自己沒有這樣的因果業力,誰也傷害不了你。你看身邊有這麼多人,爲什麼他偏偏來傷害你呢?這是有原因的。這是你曾經跟他結的惡緣:他來罵你,你肯定曾經罵過他;他來打你,你肯定曾經打過他…
《2011《佛子行叁十七頌》講記(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