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時候,就開始煩惱痛苦,總是跟著境動,隨著境轉,這叫動心,這叫受影響。無論什麼時候都不受影響,無論順境逆境都影響不到自己的心境,都影響不到自己的心態,心裏沒有愛也沒有恨,這是心不動。
沒有分別的愛叫大愛,那是無量無邊的。所以有分別的貪愛沒有了,不愛也不恨,心不動搖,不受影響,你就超越了。心不屬于叁界,不屬于輪回,這叫不住叁界。不住涅槃的意思是,雖然你的心境超越了叁界,但是你只進入那種寂滅的狀態,享受著那種喜悅、禅悅,不去度化衆生,利益衆生,那叫住涅槃。你有大悲心,有強烈的想拔除一切衆生痛苦的心願,所以不會不度化衆生,不會不利益衆生,這叫“以大悲不住涅槃”。
“勝師怙主觀音前”,在這裏主要是頂禮上師。要領悟佛法的奧妙,想成就成佛,要領悟證得《佛子行叁十七頌》的內容,就要靠上師的竅訣。上師和本尊是一體的,修本尊、修上師,形象上觀成上師也行,觀成本尊也行,但必須是一體的。成就的根本是本尊,修持本尊的時候,一定要把本尊和上師視爲一體。上師是加持的根本,修持上師的時候,也一定要把上師視爲本尊。此處也是教導我們,任何時候上師和本尊都是不能分開的。
若是你把上師視爲一般的凡夫,只能得到凡夫的加持,那是如水般的加持。若是你能把上師視爲佛或本尊,就能獲得佛或本尊的加持,那是尤如甘露般的加持。你把上師視爲佛恭敬、祈禱,實際上你恭敬的是佛,祈禱的是佛。大家都聽過狗牙的故事,把狗牙當成佛牙也能得到佛牙的加持。同樣,不管是上師還是善知識,如果能夠視爲佛的話,就能獲得佛的加持。
“叁門恒時敬頂禮”。這誰能做到?他也沒有整天磕頭、念贊歎文或祈禱文,沒有恒時敬頂禮,也有不禮拜不磕頭的時候,也有不念祈禱文的時候啊?不是這樣理解,做禮拜不是只用身和語來做,主要是意念。若是心中具有堅定的信念,具有真誠的恭敬心,盡管你在表面上沒有磕頭,沒有念祈禱文,沒有特意去想這些,你也是在做禮拜。
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也是這個意思。現在很多人都認爲嘴裏念著“阿彌陀佛”然後幹活,做其他的事情,這叫邊念佛邊幹活。若是你真正明白了佛,真正證悟了佛,你的相續中有了這樣的見解、見地,無論是行住坐臥、吃喝玩樂,都是念佛,這叫邊念佛邊幹活,這叫邊念佛邊吃飯,這叫邊念佛邊修行,這叫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叁門恒時敬頂禮”是這個意思。
第二,立誓言。前面是做禮拜,頂禮本尊,頂禮上師。下面是立下誓言。爲什麼要立下誓言呢?智者不會輕易立下誓言,他一旦立下了誓言,縱欲命難也不會放棄。
我們學佛修行首先也要發願,即立下誓言。無論做什麼,既然立下誓言了,就不能舍棄誓言。不舍棄誓言,堅定自己的決心是成就的根本。我們要謹慎,不能輕易立下誓言,輕易立下的誓言一定會輕易舍棄的。要好好想想,仔細想想,自己一生當中應該做什麼,應該達到什麼樣的目的。
舍棄誓言的罪過非常大,不用說在佛法裏,在《二規教言論》裏從人規的角度來講也是如此。舍棄誓言的人,就是一具沒有生命的爛屍體!這些善神護法、龍天護法都不會護持這種人。所有的神——家神、身神都會離開。沒有了護法與神的保護,做任何事情都不會成功,都不會圓滿。我們經常講的戒律,就是密宗裏講的誓言,破戒就是失毀誓言。最終的成就要靠密法,密宗裏講守護誓言是成就的根本,破壞誓言是成就最大的障礙,破壞誓言的人不會有成就的。不管是從世間的角度來講,還是從出世間佛法的角度來講,都要守護誓言,不能舍棄自己的誓言,這是很重要的。不舍棄誓言,朝著既定的目標努力,慢慢就會成功。沒有一下子成功的,沒有一下子都圓滿的。
利樂之源諸佛陀,修持正法而成就,
亦依了知其行故,于此宣說佛子行。
“利樂”可以分開講。利主要是指暫時的利益,世間的福報。樂是究竟的利益,就是我們最終的成就,就是聲聞、緣覺、佛叁菩提的果位,就是樂。無論是暫時的利益,還是究竟的利益,都是“之源諸佛陀”。只有成佛了才有真正的利益,才有真正的快樂。之前沒有,即使有也是暫時的。一時的快樂不是快樂,暫時的快樂不是快樂,暫時的利益不是利益。
叁大根本苦——變苦、行苦、苦苦,都是苦;一時的快樂是變苦,暫時的利益是行苦,都是苦。所以目光不能短淺,不能只爲暫時的利益,不能只享受一時的快樂,這都是沒有意義的。我們學佛人不是不要快樂,不是不要利益,而是要永恒的快樂,要究竟的利益。總想追求暫時的利益,總想享受一時的快樂不是修行人。
“貪欲今世非修行”。我們這些凡夫是顛倒的,假當成真,苦當成樂,將一時的快樂當成快樂。這不叫樂,即使當下樂了,過後還會有很多煩惱和痛苦。現在我們享受的世間福報都不是真正的快樂,不是真正的幸福;我們這些凡夫從來沒有感受過真正的快樂,沒有嘗試過真正的幸福,我們正在遭受著痛苦,所以大家真的要明白。有時候我們也有順心的時候,也有如意的時候,但是過後還是煩惱,還是痛苦。我們爲了幸福,爲了快樂,也曾不擇手段,但是越抹越黑,越弄越痛苦,這叫背道而馳。
只有成佛的時候,才有真正的快樂,才能獲得真正的利益。這些世間的福報,名聞利養不是不要,而是不能爲了這些而奔波。我們好好地學佛,好好地修行,好好地發菩提心,發利他心,然後去幫助他人,世間的福報、名聞利養自然而然就有了。
以前和大家講過,火點著了,不去求灰,灰自然就有了。世間的福報,如幸福、快樂等這些名聞利養到時候都有。那些大德高僧要的不是這些,都躲到山上,躲在山洞裏了,但是怎麼也躲不掉。修來的福報就是這樣,即使什麼都不要也會有。
怎樣才能成佛,是不是無緣無故地就可以成佛?不是,成佛靠的的是修持正法。要獲得利益,獲得快樂就要成佛,要成佛就要修持正法。以前給大家講過,成佛即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圓滿。福報圓滿是心想事成,智慧圓滿是一切通達無礙。用簡單的話說,生活上沒有任何的困難,心靈上沒有任何的障礙和疑惑就是佛。誰不向往,誰不想獲得啊?若是想成佛,就要修持正法,修持正法才能成就。
什麼叫修持正法,怎樣才能修持正法?“亦依了知其行故”就是《佛子行叁十七頌》。學修《佛子行叁十七頌》,這叫修持正法。要修持正法,就要修持《佛子行叁十七頌》。佛法廣大奧妙,但是所有的竅訣都集中在這裏,這是近水近法。若是能精通《佛子行》,實際上就是精通了一切佛理;若是能成就《佛子行》,就成就了一切所願。
“于此宣說佛子行”。要獲得暫時或究竟的利益或快樂,就要成佛;要成佛就要修持正法。正法即叁藏十二部顯密一切經典,個個都要學,都要修,什麼時候能學完,能修成?不用都學,只要學簡單易懂的《佛子行》即可。所以,佛子陀美仁波切發願寫《佛子行》。爲了自己,也是爲了衆生,但主要是爲了我們這些衆生。
我們不是要寫《佛子行》,而是要講解《佛子行》,聽聞《佛子行》。既然有了這個願望和發心,有了這樣的誓言,就不能輕易舍棄,一定要講解完,一定要聽聞完整的傳承。這次一共講解七天,時間還是有點緊張,但只能這樣了。大家都好好地學修《佛子行》,最好都能背下來,時時刻刻以《佛子行》這樣的殊勝竅訣對治自己的煩惱,調伏自己的習氣;好好地糾正自己,改正自己。學佛就是要改正我們的思想和行爲。只念佛、拜佛不叫學佛,不叫修行。學佛修行,就是要改變心態,改變行爲;主要是改變心態,怎樣改變心態呢?就是靠《佛子行》,依《佛子行》而改變。這是《佛子行》的初義,還有論義和末義。
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2011《佛子行叁十七頌》講記(一)》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