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節課
思考題
445、百字明應該怎麼觀修?請具體說明。
446、你的念誦質量如何?請嘗試在念誦過程中禁語。
447、什麼是“于人墊上淨己障”?你對此有何體會?
448、請仔細分析自利與利他的關系,並以此指導實踐,漸漸舍棄私欲之心。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爲度化一切衆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下面繼續講金剛薩埵的修法。
前段時間,有些道友要求講快一點,快一點也可以。前面有很多理論,所以講得比較廣;這裏講修法,略略提示一下,應該也就會修了。
昨天,在“念修百字明”的科判中,講到從金剛薩埵的身體降下甘露,清洗掉了自己的一切罪障與魔障,滿足了下面的怨親債主,之後大地閉合。
◎ 觀想脈輪充滿甘露
接下來觀想,自己的身體是內外透明光的自性,身體中央有一個中脈[1],它分出的四輪形如傘輻,臍部幻化輪有六十四個脈瓣,瓣端朝上;心間*輪有八個脈瓣,瓣端朝下;喉間受用輪有十六個脈瓣,瓣端朝上;頭頂大樂輪有叁十二個脈瓣,瓣端朝下,這些脈瓣也都如前一樣降下甘露。
在其他修法中,也有在頭頂上觀想“杭(@))”字,從它降下甘露的。而這裏還是由金剛薩埵的身體降下甘露,甘露從頭頂大樂輪開始,依次向下流淌。首先是大樂輪的所有脈瓣遍滿菩提甘露,此時修行人便得受寶瓶灌頂,清淨了業障,獲得喜智慧,現前化身果位。
按照白玉派的“上師瑜伽”,後面有依靠上師瑜伽得受灌頂的修法,而這裏是金剛薩埵與上師瑜伽合修的一個竅訣。灌頂有在上師面前親自得受的,也有依靠觀想得受的,比如觀想金剛薩埵、文殊菩薩,或自己的根本上師等,這種灌頂叫道灌頂。
灌頂從頭頂大樂輪開始,直到四輪充滿。大樂輪有叁十二個脈瓣,脈瓣向下,這是從大的脈瓣上講。實際上,每一個脈瓣又像樹葉一樣,裏面還有很多支分的脈管。甘露流經大樂輪的所有脈瓣,得受寶瓶灌頂;之後一步一步向下,流經喉間受用輪,得受秘密灌頂;流經心間*輪,得受智慧灌頂;充滿臍間幻化輪,得受句義灌頂。不僅四輪充滿,而且從它們分出的體內的一切部分,包括手指尖、腳趾尖在內,整個身體就好似一個充滿白色乳汁的水晶瓶一樣充滿甘露,這時四灌圓滿。
此時不僅得受了四種灌頂,而且還依次清淨了業障、煩惱障、所知障、習氣障四障;令相續生起了喜、殊喜、極喜、俱生喜四喜智慧[2];現前了化身、報身、法身、自性身四身果位。
通過甘露清洗以後,自己已經成了法器,獲得了四種灌頂,遣除了四種障礙,現前了四種智慧,並種下將來獲得四身的種子,種種緣分得以成熟。
◎ 觀想罪業已清淨
接著念誦:
滾 波 大讷莫西 夢 巴意
怙主!我以愚昧無知故
大 策 累讷 嘎 揚年
于叁昧耶有失犯
喇嘛滾 布 加 湊 戒
上師怙主予救護
湊喔多吉怎巴得
亦即主尊金剛持
特 吉親 波 大 涅堅
具足大悲體性者
晝 哦 湊拉 大 加 切
衆生主尊我皈依
大 蕩 思 堅 他 加戒革 頌 特匝瓦蕩 煙拉 各大
發露忏悔自他一切衆生身語意所失毀的一切根本支分
策 年 巴 踏 加 透 漏 夏 瘦 的 巴蕩這巴尼 洞
叁昧耶,祈求賜予加持一切罪障、
這莫 湊 踏 加向揚大 巴 匝 德 索
墮罪、垢染全部清淨。
上面這個念誦,與《開顯解脫道》的內容一樣,都是祈求上師金剛薩埵,加持淨除自他一切衆生所犯的一切罪障。
忏悔文念誦完畢以後,緊接著觀想上師金剛薩埵,和顔悅色地安慰自己:“善男子,你的一切罪障、所失毀的戒律均已清淨。”一定要這樣觀想。
《勝馬遊舞續》雲:“無上密咒王,僅一次念誦,亦滅一切罪,成辦諸事業。”百字明是無上密咒之王,僅僅念一次也能滅盡無始以來的一切佛製罪與自性罪,相續清淨了,便可成辦一切事業。所以,作這個觀想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能這樣觀想,罪業也的確會如是被清淨。
◎ 自身成金剛薩埵
這般予以認可之後,上師金剛薩埵化光融入自身,以此爲緣,自己以前的平庸身體,也變成了與前面所觀想的一模一樣的金剛薩埵。
就在這尊金剛薩埵(即自己)的心間,觀想一個如扁芥子大小的月輪,在這個月輪上的中央,是藍色的藏文吽( )字,吽的前面是白色的藏文嗡( )字,右邊是黃色的藏文班紮爾( ),後方是紅色的藏文薩( )字,左邊是綠色的藏文埵( )字,吽字周圍有五個字,合起來就是“嗡班紮爾薩埵吽”( )。
整個忏悔修法的內容很多,上面這些實際是圓滿次第的修法。所以,以前有些上師要求,《大圓滿前行》中的不共加行部分,受過灌頂的才可以傳授。不過,按照我的上師們的傳統,不管是德巴堪布,還是法王如意寶,都沒有說聽受《大圓滿前行》之前非要受灌頂,我聽過很多次,每一次都是如此。因此,這次也不這樣要求大家。
當然,有個灌頂是最好的。因爲,這裏有時會牽涉一些無上瑜伽的不共修法,而這些修法,顯宗、外密中都沒有。
◎ 金剛薩埵心咒在《大藏經》裏也有
有人說:“《大藏經》裏有百字明,但沒有金剛薩埵心咒——嗡班紮爾薩埵吽。”
其實是有的。像法賢[3]、般若[4]等譯師所譯的經續中,就有這一心咒,只不過發音稍微有點不同而已。
因此,暫時未發現的,在某些教藏中沒有的,不能說不如法或不合理。以前藏地也有這種現象,當時後譯派某些譯師認爲,甯瑪巴的某些續部是假的,因爲他們去印度時,在梵文中沒有發現這些續部。
但這個觀點很快就被否定了。因爲智者們認爲,這最多只能說是“印度暫無”,不能說是假的。更有譯師說,這些人其實只到過印度的東方,而且只有一次,所以根本不曾遍覽無量經續;而他在尼泊爾的一座經堂內,就發現了甯瑪巴的這些續部,以及更多不可思議的續部。所以,沒見到的,不能說沒有。
當年,阿底峽尊者來藏地時,他本以爲自己對密續是無所不知的,但當來到桑耶那座特別大的藏經堂時,卻驚訝地發現,裏面竟有許多經續是自己前所未見的。這些梵文本及藏文譯本的經續,都是在印度佛教未遭毀滅之前,由大成就者及譯師們,從邬金、香巴拉等刹土,以及印度各地迎請來的。
驚訝之余,尊者贊歎道:“我對密續可以說無所不知,而且,有空行在天空給我示現了無數宮殿,裏面的衆多續部我也看過。但是今日所見,的確是前所未有,連印度最興盛時期也無法相比。可見,密法確實是無量無邊。”從此,尊者的傲慢被摧毀了。
連阿底峽尊者都是如此的話,那像我們,未見、未知的肯定就更多了。因此,千萬不要因爲自己的一時之見,障礙對善法的行持,尤其是這一心咒——“嗡班紮爾薩埵吽”,它的功德,衆多續部及前輩大德的注釋中都講到過,實在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
◎ 自他二利之緣起
● 觀想供養諸佛,自利法身之緣起
在《前行》修法裏,主要修的是百字明,但在收回觀想時,觀想上師融入自身,自己也成了金剛薩埵,這時就在心間觀想金剛薩埵心咒,之後念誦“嗡班紮爾薩埵吽……”。
在念誦的同時,觀想五咒字[5]放射白、黃、紅、綠、藍五色光,光的頂端有嬉女等供養天女,揮手散出八吉祥徽、輪王七寶、幡傘、寶幢、華蓋、千輻金輪、右旋海螺等無量供品,供養居于十方廣大無邊、不可思議刹土中的諸佛菩薩,令他們心生歡喜,從而圓滿了資糧、清淨了罪障。
再觀想,所有佛菩薩的一切大悲、加持,變成五顔六色各種各樣的光融入自身,自己現前了殊勝與共同成就、與學道相關的四種持明[6]以及究竟果位——無學道雙運果位,這是准備自利法身的緣起。
四種持明,按甯瑪派的觀點,有些大德認爲都攝于有學道,有些則認爲也包括無學道,對此《大幻化網總說光明藏論》中有分別說明。而這裏的觀點是,只是與有學道相關。
這是上供的觀修方法。
● 觀想布施衆生,他利色身之緣起
接著又觀想,這…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一百一十七節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