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甯瑪派傳承祖師

  甯瑪派傳承祖師

  普賢王如來象征著證悟法身——輪回與涅槃的究竟自性。無史以來他就證悟了遠離分別的法界俱生智慧,由此證悟,他既不落輪回之邊也不住涅槃之寂靜。他具有究竟真谛的智慧,即一切平等的俱生智慧,它不是由斷滅而生的頑空,相反,諸佛妙觀察俱生智的對境住于內在光明“童瓶身”刹土,俱生智慧與其它對境之間的關系可用比喻來說明:水晶折射光譜中各色光,而各色光其實就是在水晶裏面。因爲內在光明的殊勝妙用,通過顯化的內在固有特性,五部報身壇城的五位本師住于身智不二的大顯現中。法身無有變異、分別和相狀地以五種方式安住。處:法界“童瓶身”刹土。本師:普賢王如來,即大本覺、平等真如俱生智。眷屬:俱生智如海會衆。時:不變的時間,真如。法:勝義大圓滿,無生身、語、意之法門。法身本來清淨,一味,他超越常、斷之邊戲,以叁種俱生智慧而住,這叁種俱生智慧分別是:1、本體空性智:本來清淨,超越思維、言诠諸邊,猶如透明的水晶。2、自性光明智:微妙甚深的光明,是顯現屬相生起之基,而本身並不作爲一種特別的相狀而存在。3、大悲周遍智:無礙住于本體顯現妙力生起之基;但此智並不尋伺對境。在甯瑪派裏,法身佛以虛空色(淡藍色)來表征,稱爲普賢王如來。

  極喜金剛是如來顯現爲大圓滿人間初祖的應化身。相傳邬迪亞那國王邬巴迦和王後阿洛嘎巴斯瓦底(光明具光母)的女兒出家爲尼,名蘇達摩,她與一女仆爲伴。一晚公主比丘尼夢見一個通身潔白無垢的男子,將表示五方佛的五種子字嚴飾的水晶寶瓶置于她頭頂叁次,寶瓶放射出光芒,她可以清楚地看到叁界。此夢過去十個月,比丘尼生下一位諸多瑞相莊嚴的兒子。此子即是金剛薩埵化身天界並在那裏弘揚大圓滿的勝心天子的轉世。男孩七歲時,已經智慧無礙,在得到母親開許後,來到外祖父國王邬巴迦處,與五百班智達辯論,並獲得全勝,大家一致認可他爲佛之化身,並將他的足置于頭頂以表示信心與恭敬。國王也非常高興,特爲男孩起名爲極喜金剛。之後,極喜金剛在太陽光明山的懸崖峭壁上的小茅草屋修定直至叁十二歲。刹那間他從金剛薩埵處得到大圓滿續部的灌頂、竅訣和付囑,並證得佛果。當時大地震動七次,空中傳來各種悅耳的音樂,天降花雨。後極喜金剛來到馬拉雅山,修持叁年,在空行的協助下,將過去諸佛的法門特別是已經在他相續中的六百四十萬偈大圓滿法記錄成文字並交給俄巴炯瑪空行母照看。此後,極喜金剛以神通力來到座落于施達瓦那神秘屍林中的大佛塔,爲衆多弟子傳法。遵照文殊菩薩的授記,文殊友來到施達瓦那依止極喜金剛,長達七十五年。最後,在丹納底嘎河源頭,伴隨大地震動、虹光遍布、各種妙音等諸多瑞相,極喜金剛的色身融入法界。當文殊友悲哀地祈禱時,極喜金剛現身于虛空,將一金箧交付文殊友。箧內乃極喜金剛上師的遺教,讀完這個遺教,文殊友證得了與極喜金剛相同的成就。

  文殊友誕生于天竺菩提伽耶以西德毗訖摩城中的婆羅門之家,父親是薩度沙斯垂(樂護),母親是普阿底巴洛嘎(革哈那)。他後來成爲精通五明的大班智達。在淨相中,文殊菩薩現身授記道:“善男子,如果你想在此生證得佛果,就去施達瓦那屍林吧。”文殊友來到那裏,並隨極喜金剛修學七十五年。極喜金剛告訴他:“心之自性本來佛,心無生滅如虛空,若證諸法等性義,不尋彼性住爲佛。”文殊友在通達了極喜金剛上師所傳法門之義並向他言表自己的證悟境界:“吾乃蔣華西甯也,已獲大威德悉地,證悟輪涅大平等,顯現一切妙智慧。” 當極喜金剛在諸多神奇的征相中證入涅槃時,文殊友見到極喜金剛身處虛空當中,爲一大片虹光圍繞。在文殊友向上師祈禱時,空中降下一金箧,圍繞文殊友轉繞叁次後落入了他的右手中,打開金箧,裏面是用蘭琉璃溶液撰寫的極喜金剛遺教《叁要語》。僅僅見到此遺教,文殊友就獲得了與極喜金剛同等的證悟。此後文殊友將大圓滿六十四萬偈分成叁部:1、強調“住”心方式的法門,歸入心部。2、強調無勤的法門,歸入界部。3、強調要訣的法門,歸入竅訣部。他在菩提伽耶以西的索薩洲屍林住了一百零九年,與無數的空行一起觀修並爲她們傳授法要。在那裏他將大圓滿法傳給了熙日森哈。在他此生的最後,伴隨著虹光、妙音等瑞相,融入光蘊身。

  熙日森哈大師誕生于漢地秀夏洲(今爲何處尚無人考證),父親是吉威丹巴(具善),母親是襄哇薩瓦阿都欽瑪(光明慧)。十五歲時,他去漢地菩提樹跟隨哈芮巴拉學習叁年,通曉五明。後來當他向西朝著金洲城行進時,在淨相中親見觀音菩薩在虛空中對他說:“善男子,如果你真想獲得悉地之果,在天竺有城名索薩洲,汝應去彼處。”熙日森哈對此授記感到欣喜,但他想:我還是應該先修學完整的外密和內密續部,這樣可以使我易于領會最勝法門。于是他來到文殊菩薩的五臺山,在七年當中,跟隨上師貝拉格底,修學了完整的外密和內密續部並受近圓戒,成爲比丘,在叁十年中,嚴持具足戒。後觀音菩薩再次現身,重複了先前的授記。熙日森哈以神通來到索薩洲,拜見了文殊友,在那裏他求法並加以修習共二十五年。根據《空行甯提》和其他資料,熙日森哈也曾去過施達瓦那並直接從極喜金剛處得到甯提法門,而且後來他將這些法門傳給了蓮花生大士和貝若紮那。隨後文殊友證入涅槃,在熙日森哈向上師祈禱時,文殊友于空中現身,伸出右手將一個寶箧置于熙日森哈掌中,在寶箧中,熙日森哈發現了文殊友用百種寶物之墨寫的遺教。熙日森哈對自己的證悟生起決定的信心,並正確無誤地了達了最勝密續的法義。他將文殊友伏藏于菩提伽耶的經函取出返回漢地。在漢地他將大圓滿竅訣部法分成外、內、密、極密四類。他給前叁類法門定名爲有戲法門,極密類甯提法門他隨身攜帶形影不離。後根據空行的授記,他將此法門伏藏,並托付給(大圓滿護法)一髻佛母。熙日森哈將所有的四類法門的口耳傳承與經函給了嘉納思紮,並給他傳了竅訣部的導文和灌頂。隨後熙日森哈消融于光蘊身,其遺教降落于嘉納思紮手中。

  嘉納思紮誕生于東天竺嘎瑪拉希城的首陀羅家族。父親是寂手,母親是俱善知識。他成爲智者並去了菩提伽耶,在那裏他與五百班智達住在一起,其中就有布馬目紮,由于前世的因緣,他們的關系非常親近。一天嘉納思紮與布馬目紮在菩提伽耶以西,此時金剛薩埵現身對他們說:“善男子,你們曾五百世轉世爲班智達,但尚未證得佛果,如果你們想于此生即證得將此垢染的肉身消融的正等覺,就去漢地菩提樹附近的寺院。”當嘉納思紮來到漢地時,根據空行的吩咐,來到斯晉屍林,見到了熙日森哈,爲令上師歡喜,他侍奉了上師叁年,之後獻上供養請求上師傳法。在九年中,熙日森哈給他傳授口耳竅訣法門。後嘉納思紮向熙日森哈祈請更深法門後依上師指示,至菩提伽耶以東的巴桑屍林行持密宗禁行並給空行母傳法。此生的最後,證得了色身消融的虹身成就。並將自己的遺教付給了布馬目紮。

  布瑪目紮與嘉納思紮同時得到金剛薩埵的授記,並先于嘉納思紮前往漢地五臺山依止西日桑哈達20年,得到了耳傳法後返回印度。後來又依照空行的授記,前去巴桑屍林依止了加納思紮10年,獲得了極密心滴法的所有教言,在現見本來實相時,他的鼻尖上自然現出了(阿)字,後來成爲印度國王恩紮布德的國師,並爲五百班智達說法。當時在藏地的朗當珍桑波坐禅七年七月後證得眼通,遙見此事後,乃派人迎請布瑪目紮來藏弘法。布瑪目紮入藏後。廣傳因果法門,特別對有緣五大弟子傳授了不共密法,又把極爲甚深的教言譯成藏文,爲利益後世衆生而隱藏在桑耶青普聖地,後來前往漢地五臺山,現證清淨光明身,發願在賢劫千佛的佛教隱沒之前,長期住于此聖山中,並每隔一百年示現一化身到藏地弘法。

  蓮花生大士是佛教史上最偉大的成就者之一,是藏傳佛教的始祖。甯瑪巴尊其爲第二佛陀。釋迦牟尼佛圓寂後八年,在諸多神奇的征相中,一位身具吉祥相好的阿彌陀佛化身,在邬迪亞那國西北隅的達那郭夏海上的一朵蓮花中化生。當時的國王見到後,將蓮花生大士迎請到宮中,並加冕爲王子。爲了完成利他的事業,王子曾向父王請求離開王宮,但未獲允准。于是他以一方便之法離開了王宮。此後大士開始了自己的修學曆程。他的足迹遍布天竺以及其他許多國家和刹土,以他的神通力和覺悟法門利益衆生。公元九世紀,爲在藏地樹立聖教法幢,藏王赤松德贊迎請寂護堪布與蓮花生大士先後入藏。入藏後,蓮花生大士以神通遊遍西藏,爲未來藏人的安樂與智慧不知疲倦地忙碌。蓮花生大士的西藏之行,首先通過顯現殊勝神通與威力,降伏了反對在西藏樹立聖教法幢的人與非人。其次他將總的佛法尤其是密宗法門的傳承和加持傳給了他的弟子。第叁,爲了防止甚深法門和聖物産生混淆、耗減和失傳,以及爲了保持它們對未來的弟子們具有殊勝的加持力,蓮花生大士和益西措嘉空行母將它們埋成伏藏。蓮花生大士的弟子們至今仍可以通過各種方法獲取這些伏藏。藏曆木猴(864)年,在藏地待了五十五年後,蓮花生大士沒有再聽從弟子們的請求,以神通飛往清淨刹土。

  赤松德贊(790~858)是西藏秋嘉王朝第叁十七代藏王,是藏美﹒阿克宗欽與唐朝李隆基之女金城公主的兒子。十叁歲登基。爲在藏地弘揚大乘佛法尤其是無上密法,先後從印度迎請了寂護堪布、蓮花生大士、布馬目紮等一百零八位智者入藏,並讓貝若紮那等譯師將爲數衆多的佛教經文從天竺文字翻譯成藏文。在獲得到蓮花生大士的灌頂後,藏王獲得了不動等持的悉地,成爲了蓮花生大士的上首弟子。赤松德贊圓寂後多次在藏地轉世,示現爲偉大的智者聖哲和掘藏師。

  益西措嘉是金剛亥母的化身,也是度母和布…

《甯瑪派傳承祖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继续阅读 ▪ 甯瑪派次第禅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