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甯瑪派及大圓滿派舞蹈▪P2

  ..續本文上一頁結束的。

  在節日的第二天演出祭祀金剛力士的跳神。從庫拍的描述中,我們可以做出判斷,這個跳神與金剛撅的跳神在特點上有很多相似之處。

  在4名裝扮成骷髅模樣的喇嘛們表演了一個短舞之後,16個黑帽僧舞者上場。他們以向土地神供奉“神飲”(精美的飲料)作爲舞蹈的開始。兩名喇嘛分開站在廟門的進口處,其中一人端著一只放著銀碗的托盤。每個黑帽僧舞蹈者都有一只碗。第二名助手用酒或茶將它裝滿。舞者將碗高高舉起,把酒或茶向空中抛灑,然後再將碗放回原來的托盤裏,此時,黑帽僧從舞蹈的人群中穿過去,再退下去。幾個少年舞者領來戴有鹿頭和牛頭面具的舞者。他們出現之後,4個戴鳥首面具的門神表演一個舞蹈。這4個門神每人拿著一個顱器和一個金剛撅,而後表演金剛力士的兩個特殊守門衛士的舞蹈。其中一個戴著牛頭面具,另一個戴著貓頭鷹面具。所有的人都拿著金剛橛,他們在黑帽僧舞者的召喚下表演了旨在消除邪惡精靈的跳神之後,舞蹈的中心人物登場了。金剛力士在23名舞者的陪伴下上場。這23個分別爲:6名代表門神,14名代表聖人(令人十分奇怪的是,他們當中競有一些戴著豬頭面具),還有戴著牦牛、黃牛和狼頭面具的人物,每個人都拿著金剛橛,幾名助手將一張上面放著“嶺噶”(用糌粑團作成的人像,放在一個叁角形的托盤中,作爲人們心目中想象的邪惡,即魔鬼的傭像)的桌子搬進場院中央,在桌前放一張獸皮。這個神奇的儀式與黑帽僧主要舞者將“嶺噶”獻祭有關系。這位主要舞者再次呼喚神靈。當這個戴牛頭面具的舞者開始在場地中央狂舞時,金剛力士及其侍從都退下場。

  然而在這個戴牛頭面具的舞者用劍切碎“嶺噶”之後,他們又重新上場。這一群舞者每人都得到一塊糌粑捏的塑像(即切碎的“嶺噶”)。他們把它高舉一會兒,然後朝著四個主要方向中的一方扔去。

  像大多數跳神一樣,這個舞蹈也以分撒“多瑪”的儀式告終。黑幅僧的舞者領著這一隊人馬,在即將分撤“多瑪”儀式的地方,建立起了塔形的稻草棚。黑帽憎的領舞人在這裏表演投石和射箭,他用投石器猛投叁塊石塊,然後把叁支箭射進草棚,最後將“多瑪”放在多瑪竈裏燒掉。在喜馬拉雅王國錫金的首府甘托克,甯瑪派祭司表演的兩個舞蹈也同樣著名。第一個舞蹈是向幹城章嘉峰的化身崗欽五寶藏山神每年舉行的祭把儀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爲五座山峰俯瞅著錫金全景。在文學詞彙中,它被稱爲“五寶藏虎頭峰”,照字面解釋就是“五大珍寶的虎頭峰”之意,亦即溝頂土地神五大珍寶的虎頭峰。每年祭祀五寶藏虎頭峰的儀式是在夏末舉行直至雨季結束。根據錫金王家編年史的記載,紀念這位山神的宗教儀式,是由錫金最早的佛教弘揚者拉頓欽波17世紀介紹到錫金來的。除了錫金人把它視爲自己國家主要的土地神之外,還有兩位在跳神中受到頂禮膜拜的山神,一個是五寶藏虎頭峰山神的侍僧“雅布堆”(父魔),它是坐落在印度西裏古裏城附近的一座山的化身;另一個是西藏著名的念青唐古拉山神,它是坐落在西藏北部雄偉的念青唐古拉山的化身。

  在描述紀念這叁位神靈而表演的跳神之前,應該注意到它們的祭禮和塑像研究。根據一些人的看法,幹城章嘉峰山神與帶著紅色長矛的多聞子(財神多聞子)是一致的。而另一些人似乎認爲山神只是作爲後面神靈的金光明身。一些文字資料裏談到崗欽五兄弟,它們是五座最高山峰的化身。他們也以溝頂土地神五寶藏五弟兄一上半部山峰的主人五寶藏、五弟兄而著稱。這五弟兄屬于夜叉一類的神靈。他們的座騎是獅子、大象、駿馬、龍和大鵬。他們分別穿海螺、金、鐵、銅、霹雷石的镫甲。他們每人手持一杆矛頭綁著旗子的長矛及一個匣子,這象征著五座山峰分別貯藏著不同的珍寶。關于這些珍寶的品種,錫金一份資料中表明:“第一座珍寶是鹽;第二座雪山是金子和松耳石;第叁座雪山是佛教經典及增長財富的珍寶;第四座雪山是盔甲和武器珍寶;第五座雪山是谷物和藥珍寶。同樣,其他所有小的積雪蜂頂也都是財富的寶庫。”

  五寶藏虎頭峰的主要侍僧“雅布堆”的塑像與大黑天護法神侍僧的塑像相似,因爲人們相信這個山神是大黑天的金光明身。有關它和念青唐古拉山神的塑像,可以參閱下面節選的資料。

  這叁位神除了在跳神中出現外,在錫金僧人們舉行的其它宗教儀式的慶典中也占據著重要地位。根據沃德爾的說法,前兩個山神不時地接受供奉在蒂斯拉峽谷一個神殿中鮮血淋漓的祭品,一份錫金的資料談到這種爲祭祀五寶藏虎頭蜂山神所供奉的祭品:“如果在中間國哲孟雄(富饒的省一錫金的藏文名字)威脅來自于虎患,那就是由于得罪了五寶藏虎頭蜂山神而引起的,供品就應該是一頭白牦牛。如果沒有白牦牛,則可用酥油製成牦牛的模型作爲代用品作奉獻(長長的像支箭),用刀背上甩下來的鮮血在白綢子上寫下咒文:“呵木比達他比達踢普日那瓦日互木帕待。”寫完之後,背誦108遍,然後將供品送去。將綢子系在右肩上,這樣那個人就可以擺脫對老虎的恐懼。出于同樣的原因,錫金人爲祭祀念青唐古拉山神也要供奉同樣的祭品。“如果是“野人”帶來的威脅,那就是觸犯了念青唐古拉山神所致,這時要獻上一只白羊和毀滅邪惡的一個十字格架。念著神奇的咒語,分撤多瑪,使燃燒的牛糞、馬糞的煙霧撒開。”在錫金土著居民雷布查祭司和女祭司主持的一些儀式中,幹城章嘉峰山神占據著一個非常顯要的地位。

  祭祀五寶藏虎頭峰山神的跳神每年在藏曆7月15日舉行。據說這個跳神是由錫金的第叁位藏王恰多南傑(1686―1717)所創。與之合作共同設計者是轉世活佛晉美巴吾,人們相信他是拉尊欽波(大僧王)的第叁個轉世化身。雖然除了五寶藏虎頭峰之外,雅布堆和念青唐古拉也同樣在跳神的宗教儀式上得到人們的析求,但只有前兩個神靈實際出現在舞蹈之中。

  我以前曾發表過有關這個舞蹈的一些描述,在此,我只准備羅列出一些最基本的觀點以及補充一些所觀察到的內容。根據向我提供資料的雷布查人的說法,在舉行跳神的前夜,要在甘托克的王宮裏舉行獨特的儀式。由于種種原因,我沒能在甘托克的宮廷官員中核實這一情況。

  在演出舞蹈的那一天,一名女祭司抵達首府,同日的傍晚她被護送到王宮裏。來自錫金西部一個村落的著名女祭司諾季李布查尼常常來主持這個儀式;她死後,由她的丈夫接替她,他本人也是一名祭司。女祭司或祭司各自進入了神迷狀態。在這個過程中,特空太克的靈魂漸漸地附著在他們的身上。傳說,當第一批藏人定居者在17世紀抵達錫金時,特空太克統治著雷布查,他是當時雷布查人的首領。特空太克和藏人首領甲布木薩立下血的兄弟誓言,並簽訂了盟約。根據這個盟約,雷布查人與西藏人在那個國家裏處于同等地位。在此之前,雷布查人一直是那個國家唯一的主人。但是正如雷布查人宣稱的那樣,西藏的移民們撕毀了這個盟約,他們成了錫金的主人。特空太克的靈魂借祭司或女祭司之口,爲國王祖先犯下的過錯而譴責之。通過一個代言人,國王使特空太克的靈魂相信,他已盡了一切努力來改善雷布查人的生活。最後他請求特空太克的靈魂不要幹擾現在進行的跳神活動。第二天一清早,由于不讓喇嘛們知道這個儀式的情況,女祭司或祭司離開甘托克。

  在跳神之前的幾個小時,王家廟宇要進行一次宗教活動。在廟宇的前面將要表演宗教舞蹈。供奉給錫金各種護法神的幾個巨型的多瑪放在主要祭壇的前面。兩個真人大小的塑像穿著華貴的長袍,代表著五寶藏虎頭峰和雅布堆,他加臉上都戴著靜相神佛的面具,另一方面,在跳神中代表兩個惡魔的舞蹈者戴著猛相神佛的面具。

  首先上場的是幾個戴面具的醜角。實際上,跳神是以繞著寺廟跳神廣場行走的僧人吹奏隊的出場作爲開始,身穿紅袍、頭戴高高的紅色尖帽的喇嘛們緩慢行走。舞者們轉著圈子,隨著他們吹奏的樂曲走著。喇嘛們同跟在後面的舞者一樣,圍著沙石鋪成的環形路行進。最後吹奏隊坐在寺院正門對面的一個前門敞開、長長的大殿裏。

  舞蹈中的主要人物或一群群的舞者是這樣出場的。第一批出場的是13人、15人或17人不等,他們穿著武士的服裝。他們身穿用絲綢和錦緞製成的西藏貴族傳統的長抱、高統靴和胸前交叉的不同顔色的彩帶。這些彩帶過去曾用來區別不同的軍事團體,也用來包紮傷口。每個勇士右手都握住一把火光劍,左手舉著一個小小的圓盾牌。爲首的一個舞者裁著一個裝飾有叁面叁角旗子的頭盔。舞劍的舞者由他們自己的跳神領舞人帶領著。第二個指揮者,即跳神的隊尾,他最後出場。下面的不同稱呼表示劍舞中的不同動作:

  字面的意思是“劍旋轉”,表示劍出鞘。

  磨劍。

  舞劍。

  忿怒的女神五次旋轉。

  五次旋轉。

  七次旋轉。

  把劍放在顱器器皿口上。

  霹雷舞步

  抖動忿怒女神的臉。

  舞蹈一結束,勇士們即退回寺廟。

  間歇片刻,代表五寶藏虎頭峰山神的舞者與劍舞的舞者一起上場。他身穿一件華貴的長袍,腰間系著圍腰,上面畫有惡魔面孔;圍腰的邊是以霹雷及人頭畫作爲裝飾。胸前挂著骨珠和骨製輪子等裝飾品。他右手揮舞著一根短矛,矛尖系著一面小旗子。左手拿著一塊象征著珍寶的東西,叁只眼睛的面具是紅色的,是憤怒異常的惡魔面孔。面具上半部額頭上有人頭骨小畫像的頭盔,頭盔的兩側插著叁角形的旗子,旗尖上有一團團的棉花。在演完了規定的舞蹈動作之後,代表山神的祭司坐在大殿的入口處,僧人吹奏隊也坐在那裏。他坐在一把覆蓋著老虎皮的,放有歐洲式椅墊的椅子上。

  接下來上場的是代表雅布堆山神的舞蹈者,他戴著一個令人可的黑面具,面具上有一個裝飾著5個人頭的王冠。他右手揮舞著一把系著一面旗子的劍,左手捧著…

《甯瑪派及大圓滿派舞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甯瑪派的傳承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