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宁玛派及大圆满派舞蹈

  宁玛派及大圆满派舞蹈

  李安宅在有关宁玛派的一份资料中简单地列举了这一派的几个寺庙中演出的跳神。1月18日、19日演出的舞蹈简称为小金刚撅,同月28日、29日演出的称为大金刚撅。然而在某些比较富有、并拥有足够数量面具和服装的宁玛派寺院里,则要举行祭祀100位护法神的舞蹈。在藏历2月22日,要举行祭祀后一个神灵的跳神活动。以“故茹”八名号(即莲花生的八种名号)闻名的莲花生及他的八个化身是典型的宁玛派舞蹈中的主要角色。这个舞蹈可以在任何一个月的10日演出。然而,根据李安宅的说法,在6月10日或7月10日举行的较为可信。每隔12年,即藏历猴年都要演出一场特大规模的跳神。

  然而,我从宁玛派僧人那里获得的他们那一派的舞蹈的有关资料,仅有一部分符合上面的描述。前面提到的“大金刚撅”和“小金刚撅”两词无疑是金刚撅舞的全称和缩写形式。这个舞蹈经常在宁玛派的寺院里演出。根据口头传说,这个舞蹈应是这一派中最古老的舞蹈。祭祀100位护法神的舞蹈似乎叫做“八行者九勇士”的跳神,根据向我提供资料的西藏人的说法,这个舞蹈在藏历12月演出。这大概就是藏文资料中,被称做旧密乘的“八大法行”的跳神。

  九勇士神是八行者的跳神中的主角,它们是宁玛派主要的护法神。

  文珠身之神――这个词代表文珠菩萨及其侍从,礼仪上相应的颜色是白色。

  莲花语之神――代表红颜色的阿弥陀佛及其侍从。

  正确意之神――相应的礼仪上的颜色是深蓝色。

  甘露功德――颜色是黑色。

  本母放咒――颜色是黑色。

  持咒大师――颜色是棕色。

  世间供赞神――颜色是绿色。

  诛敌咒神――颜色是淡蓝色。

  据向我提供资料的藏族人的介绍,通常在2月或3月演出非常重要的舞蹈,简称为“静猛”的跳神。宁玛派和大圆满派都演出这种跳神,它可能与藏文资料中提到“旧密”的静猛幻化跳神是同一个舞蹈。与前面提到的跳神一样,演出这个舞蹈需要l00名参加者所需的面具和服饰,因此它只能在富有的寺院里演出。敏珠林寺因举行了这个舞蹈的大规模演出活动而远近闻名。向我提供资料的一个西藏人所列出的名单表明,42名舞蹈者代表的是温和神(静相),而58名舞蹈者代表的是忿怒神和女神(猛相)。

  温和神由下面的人物组成:

  法身、普贤。

  金刚萨土垂、、宝生佛、阿弥陀佛及不空成就佛。

  五佛母,意思显然与五如来相对应。如果我们承认对两典型的宁玛派的分析,那么五如来和五佛母的名称及其相互关系应该是这样的:

  五如来五佛母

  大日如来九首之主尊

  全刚萨垂、忿怒海药王母之主尊

  宝生佛

  阿弥陀佛本母龙之主尊

  不空成就佛五首曼禅之主尊

  八个金刚萨土垂及八个相应的金刚心母

  六个菩提萨土垂,称作“六个强大的佛”(天神界、非天界、人界、旁生界、饿鬼界、地狱界)

  四个护门神和护门天母。

  出现在这个跳神中猛相神的名单包括下面这些人物:

  最胜、胜乐神。

  胜乐金刚的五个化身,即:金刚胜乐、宝胜乐、莲花胜乐、羯磨胜乐、佛陀胜乐。

  八个“魔女”。

  二十八个自在母。

  根据宁玛派和噶举派的经文,出现在侍从中的一群女神,也许代表着二十八个自在母的意思。

  四个护门天母。

  数量不定的游方僧。

  在藏历11月,宁玛派喇嘛应该表演一个简称为“文珠法印胜伏”的跳神,这个跳神是为纪念能怖金刚、文珠师利的凶残化身而演出的。22个舞蹈者参加这个跳神,他们代表下面的人物:

  法印胜伏(阎罗王),蓝色面具。

  拥抱着佛母的热玛堤,戴着蓝白相间的面具。

  救世佛母,戴着棕色面具。

  身的化身,即红色阎王,戴着红色面具。

  语的化身,即红色的生命之主,戴着红色面具。

  意的化身,即九头阎王,戴着蓝色面具。

  十二个阎王穿着蓝色衣服。

  四个门域阎罗鬼卒穿着蓝色长袍。

  在任何一个月的初十,最初是在5月,有时也在4月、6月、7月,宁玛派喇嘛为纪念莲花生而演出圣舞。李安宅的一览表中也提到6月初十和7月初十这两个日子。据说特别是莲花生诞生的藏历猴年,这个舞蹈则大大地超过平时的规模。虽然这位圣人本身和他的八个不同的化身故茹八名号在这种舞蹈里总是主角,但我们从收集到的有关描述中可以断定,跳神的形式在各个寺院里显然不同。

  宁玛派的主要寺院闵多林每年夏季演出的舞蹈中,莲花生的八个化身是主要角色。在这个跳神中模拟人化的其它神灵是这派的三个主要护法神,总称为“玛曙三圣”或“玛曙三杆”,即:天母、大曙罗日侯罗和骑狮护法。

  库柏对西藏东部宁妈派寺院在藏历7月初十为纪念造花生而演出的跳神做了非常精采、准确的描述。如果我们对此作些分析,再补充上向我提供资料的西藏人就这一问题所提供的其它资料,并用藏语标音法来下个定义的话(我们引用的资料仅仅根据语音来表示),那么我们可以勾画出这个舞蹈的基本轮廓。这个跳神是以10名猛相神灵的缓慢舞蹈作为开始,他们的任务是用竹枝驱逐徘徊在庭院中的邪恶精灵。尾随其后的是8名舞者,据说他们是传说中莲花生住处的神圣青铜山的精灵。在一些寺院中,舞蹈者是双数,他们不戴面具,每人都穿着一件五片的长袍和一件骨制围裙,左手挥舞法铃,右手挥舞经鼓。因此他们与哈瑞在布达拉宫脚下拍摄的新年舞蹈照片上的舞者十分相似。与一般要求参加跳神的人,除游方僧、白发者人这种插科打浑的人以及偶尔上场戴骷髅面具的舞者外,与必须严格保持肃静的习俗相反,参加跳神的人边唱祭祀莲花生的歌边跳舞。他们最后要为莲花生居住地的10个小鬼卒让路。跳神中的小鬼卒数目可以是4个或16个。如果仅有4个小鬼卒参加这个舞蹈,那么,每一面具则要与世界四方典型的颜色相符合,即:白、黄、红、绿(或蓝)。如果是8个小鬼卒出场,那么,则是两个面具是白色的,两个面具是黄色的……。每一个小鬼卒都拿着一面喇嘛鼓,他用一根弯曲的鼓槌击小鼓。

  当8名舞者再次返回庭院之后,莲花生八化身簇拥着第九个舞者登场了,他代表着莲花生。根据库柏的描述,莲花生八化身应该戴着猪头型的面具。此外,还要有一些带着同样面具的小矮子伴随。然而,这与西藏塑像学中一般代表莲花生八个化身的形象不符。

  莲花生:白净皮肤,身穿华贵的长袍,右手拿着经鼓,左手拿着一面镜子。

  黄颜色的释迦狮子(莲花生八名号之一),以传统的方式代表其思中的佛陀。

  粉颜色的三只眼的金刚卓洛,右手握住一个霹雷,左手拿着一只网或金刚撅,他站在一只正在吞噬一个男人的老虎背上。

  莲花生以同样的形式代表本尊金刚手菩萨,是一个蓝色的、凶残的三只眼睛的神,拿着一个霹雷和一张网。

  白色的日光神,除了一块虎皮缠腰外全身赤裸,右手拿着一支戟,左手拿着一张网。

  白色的具上胜见佛,身穿华贵的长袍,手持经鼓及颅器。

  莲花生以传统的方式出场,他戴着典型的萨霍尔帽(孟加拉帽),右手拿着一个霹雷及装有长寿瓶的颅器,胳膊上架着一支戟。

  我们从库柏的描述中得知,与莲花生八个化身一起进场的第九个舞者,拿着一面金扇和上面提到的两件东西:戟和装有长寿瓶的颅器。这九名舞者坐在他们准备的垫子上。此时,许多人向他们表示敬意,根据舞蹈的编排顺序,第一个走到他们面前的是在两名男孩陪同下的怪里怪气的汉地和尚,在他们后面的是代表八瑞相的戴面具者。在那种场合里,这些人物并不上场。随后是两组舞者上场,每组5人。首先是五勇士上场,右手拿着经鼓是他们唯一的特征,根据他们的名字及所戴的面具,显然这些人与五如来有密切关系。

  名字面具颜色

  佛雄蓝色

  大宝雄黄色

  金刚雄白色

  业雄绿色

  莲雄红色

  第二组是五个出世间佛母或五个空行母,是五雄的女伴妙音母。

  佛空行母

  大宝空行母

  金刚空行母

  业空行母

  莲花空行母

  每个人都戴着五瓣的王冠,与小鬼卒拿着一样的鼓,但稍小些。她们用鼓槌敲着它,像其他舞者一样,这五位佛母也唱一支很短的赞歌。她们是由男孩子扮演的。

  在这两组舞蹈之后,两个丑角上场,一个是牧人,一个是他的妻子,他们牵着一头牛,男子拿着一个投石器,女人拿着一根牛尾巴。当他们竭力逗人发笑时,又有两个人出场了。他们向莲花生及其不同的化身:梵天和天王致意。其中天王应该是两个神王之一,他拿着琵琶。这时,莲花生的八个化身起身表演一个舞蹈,而第九个与他们一起上场的舞者仍然端坐不动。随后9个人都返回庙中。这时,8名舞蹈者再次进场唱歌,表示感谢莲花生光临这个舞蹈。

  他们退场之后,跳神的第二个主要阶段开始。大黑天以宁玛派崇拜的形式出场,它被叫做羯磨大师(功业大的中性怙主,护法神之一)。中性怙主或中性札协玛估主在喇嘛教的壁画中他是一个右手握住一支戟(或长矛),左手拿着一颗心及一张网的黑色神天。然而,在这个跳神中,代表这个中性怙主的护法神的舞蹈者却带着一串人心制成的念珠。身穿一条短裤,头戴红帽的刽子手走在他的前面,七对装束不同的舞者作为侍从跟随其后。还有两个带着猴子面具,身穿红袍佩带箭的妖魔;两名舞蹈者身穿短袍,戴着插有三角形旗子的头盔。两名摩罗天宫的魔女披着长发,穿着黑袍。黑色是这群神灵的典型色彩。两名比丘身穿僧服,头戴扁平的金黄色帽子,这与更高阶层中的喇嘛祭司们穿着相仿。两名黑帽僧穿着典型的舞蹈装饰,每人拿着一个金刚撅和一个颅器。两个“杰巴”(可能是王、主宰的意思),他们是俗人的精灵,他们佩戴着剑,戴着插有三角形旗子的头盔。最后的一对,似乎又是两名刽子手。跳神是以这些人物的舞蹈作为…

《宁玛派及大圆满派舞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继续阅读 ▪ 宁玛派的传承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