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甯瑪派及大圓滿派舞蹈

  甯瑪派及大圓滿派舞蹈

  李安宅在有關甯瑪派的一份資料中簡單地列舉了這一派的幾個寺廟中演出的跳神。1月18日、19日演出的舞蹈簡稱爲小金剛撅,同月28日、29日演出的稱爲大金剛撅。然而在某些比較富有、並擁有足夠數量面具和服裝的甯瑪派寺院裏,則要舉行祭祀100位護法神的舞蹈。在藏曆2月22日,要舉行祭祀後一個神靈的跳神活動。以“故茹”八名號(即蓮花生的八種名號)聞名的蓮花生及他的八個化身是典型的甯瑪派舞蹈中的主要角色。這個舞蹈可以在任何一個月的10日演出。然而,根據李安宅的說法,在6月10日或7月10日舉行的較爲可信。每隔12年,即藏曆猴年都要演出一場特大規模的跳神。

  然而,我從甯瑪派僧人那裏獲得的他們那一派的舞蹈的有關資料,僅有一部分符合上面的描述。前面提到的“大金剛撅”和“小金剛撅”兩詞無疑是金剛撅舞的全稱和縮寫形式。這個舞蹈經常在甯瑪派的寺院裏演出。根據口頭傳說,這個舞蹈應是這一派中最古老的舞蹈。祭祀100位護法神的舞蹈似乎叫做“八行者九勇士”的跳神,根據向我提供資料的西藏人的說法,這個舞蹈在藏曆12月演出。這大概就是藏文資料中,被稱做舊密乘的“八大法行”的跳神。

  九勇士神是八行者的跳神中的主角,它們是甯瑪派主要的護法神。

  文珠身之神――這個詞代表文珠菩薩及其侍從,禮儀上相應的顔色是白色。

  蓮花語之神――代表紅顔色的阿彌陀佛及其侍從。

  正確意之神――相應的禮儀上的顔色是深藍色。

  甘露功德――顔色是黑色。

  本母放咒――顔色是黑色。

  持咒大師――顔色是棕色。

  世間供贊神――顔色是綠色。

  誅敵咒神――顔色是淡藍色。

  據向我提供資料的藏族人的介紹,通常在2月或3月演出非常重要的舞蹈,簡稱爲“靜猛”的跳神。甯瑪派和大圓滿派都演出這種跳神,它可能與藏文資料中提到“舊密”的靜猛幻化跳神是同一個舞蹈。與前面提到的跳神一樣,演出這個舞蹈需要l00名參加者所需的面具和服飾,因此它只能在富有的寺院裏演出。敏珠林寺因舉行了這個舞蹈的大規模演出活動而遠近聞名。向我提供資料的一個西藏人所列出的名單表明,42名舞蹈者代表的是溫和神(靜相),而58名舞蹈者代表的是忿怒神和女神(猛相)。

  溫和神由下面的人物組成:

  法身、普賢。

  金剛薩土垂、、寶生佛、阿彌陀佛及不空成就佛。

  五佛母,意思顯然與五如來相對應。如果我們承認對兩典型的甯瑪派的分析,那麼五如來和五佛母的名稱及其相互關系應該是這樣的:

  五如來五佛母

  大日如來九首之主尊

  全剛薩垂、忿怒海藥王母之主尊

  寶生佛

  阿彌陀佛本母龍之主尊

  不空成就佛五首曼禅之主尊

  八個金剛薩土垂及八個相應的金剛心母

  六個菩提薩土垂,稱作“六個強大的佛”(天神界、非天界、人界、旁生界、餓鬼界、地獄界)

  四個護門神和護門天母。

  出現在這個跳神中猛相神的名單包括下面這些人物:

  最勝、勝樂神。

  勝樂金剛的五個化身,即:金剛勝樂、寶勝樂、蓮花勝樂、羯磨勝樂、佛陀勝樂。

  八個“魔女”。

  二十八個自在母。

  根據甯瑪派和噶舉派的經文,出現在侍從中的一群女神,也許代表著二十八個自在母的意思。

  四個護門天母。

  數量不定的遊方僧。

  在藏曆11月,甯瑪派喇嘛應該表演一個簡稱爲“文珠法印勝伏”的跳神,這個跳神是爲紀念能怖金剛、文珠師利的凶殘化身而演出的。22個舞蹈者參加這個跳神,他們代表下面的人物:

  法印勝伏(閻羅王),藍色面具。

  擁抱著佛母的熱瑪堤,戴著藍白相間的面具。

  救世佛母,戴著棕色面具。

  身的化身,即紅色閻王,戴著紅色面具。

  語的化身,即紅色的生命之主,戴著紅色面具。

  意的化身,即九頭閻王,戴著藍色面具。

  十二個閻王穿著藍色衣服。

  四個門域閻羅鬼卒穿著藍色長袍。

  在任何一個月的初十,最初是在5月,有時也在4月、6月、7月,甯瑪派喇嘛爲紀念蓮花生而演出聖舞。李安宅的一覽表中也提到6月初十和7月初十這兩個日子。據說特別是蓮花生誕生的藏曆猴年,這個舞蹈則大大地超過平時的規模。雖然這位聖人本身和他的八個不同的化身故茹八名號在這種舞蹈裏總是主角,但我們從收集到的有關描述中可以斷定,跳神的形式在各個寺院裏顯然不同。

  甯瑪派的主要寺院闵多林每年夏季演出的舞蹈中,蓮花生的八個化身是主要角色。在這個跳神中模擬人化的其它神靈是這派的叁個主要護法神,總稱爲“瑪曙叁聖”或“瑪曙叁杆”,即:天母、大曙羅日侯羅和騎獅護法。

  庫柏對西藏東部甯媽派寺院在藏曆7月初十爲紀念造花生而演出的跳神做了非常精采、准確的描述。如果我們對此作些分析,再補充上向我提供資料的西藏人就這一問題所提供的其它資料,並用藏語標音法來下個定義的話(我們引用的資料僅僅根據語音來表示),那麼我們可以勾畫出這個舞蹈的基本輪廓。這個跳神是以10名猛相神靈的緩慢舞蹈作爲開始,他們的任務是用竹枝驅逐徘徊在庭院中的邪惡精靈。尾隨其後的是8名舞者,據說他們是傳說中蓮花生住處的神聖青銅山的精靈。在一些寺院中,舞蹈者是雙數,他們不戴面具,每人都穿著一件五片的長袍和一件骨製圍裙,左手揮舞法鈴,右手揮舞經鼓。因此他們與哈瑞在布達拉宮腳下拍攝的新年舞蹈照片上的舞者十分相似。與一般要求參加跳神的人,除遊方僧、白發者人這種插科打渾的人以及偶爾上場戴骷髅面具的舞者外,與必須嚴格保持肅靜的習俗相反,參加跳神的人邊唱祭祀蓮花生的歌邊跳舞。他們最後要爲蓮花生居住地的10個小鬼卒讓路。跳神中的小鬼卒數目可以是4個或16個。如果僅有4個小鬼卒參加這個舞蹈,那麼,每一面具則要與世界四方典型的顔色相符合,即:白、黃、紅、綠(或藍)。如果是8個小鬼卒出場,那麼,則是兩個面具是白色的,兩個面具是黃色的……。每一個小鬼卒都拿著一面喇嘛鼓,他用一根彎曲的鼓槌擊小鼓。

  當8名舞者再次返回庭院之後,蓮花生八化身簇擁著第九個舞者登場了,他代表著蓮花生。根據庫柏的描述,蓮花生八化身應該戴著豬頭型的面具。此外,還要有一些帶著同樣面具的小矮子伴隨。然而,這與西藏塑像學中一般代表蓮花生八個化身的形象不符。

  蓮花生:白淨皮膚,身穿華貴的長袍,右手拿著經鼓,左手拿著一面鏡子。

  黃顔色的釋迦獅子(蓮花生八名號之一),以傳統的方式代表其思中的佛陀。

  粉顔色的叁只眼的金剛卓洛,右手握住一個霹雷,左手拿著一只網或金剛撅,他站在一只正在吞噬一個男人的老虎背上。

  蓮花生以同樣的形式代表本尊金剛手菩薩,是一個藍色的、凶殘的叁只眼睛的神,拿著一個霹雷和一張網。

  白色的日光神,除了一塊虎皮纏腰外全身赤裸,右手拿著一支戟,左手拿著一張網。

  白色的具上勝見佛,身穿華貴的長袍,手持經鼓及顱器。

  蓮花生以傳統的方式出場,他戴著典型的薩霍爾帽(孟加拉帽),右手拿著一個霹雷及裝有長壽瓶的顱器,胳膊上架著一支戟。

  我們從庫柏的描述中得知,與蓮花生八個化身一起進場的第九個舞者,拿著一面金扇和上面提到的兩件東西:戟和裝有長壽瓶的顱器。這九名舞者坐在他們准備的墊子上。此時,許多人向他們表示敬意,根據舞蹈的編排順序,第一個走到他們面前的是在兩名男孩陪同下的怪裏怪氣的漢地和尚,在他們後面的是代表八瑞相的戴面具者。在那種場合裏,這些人物並不上場。隨後是兩組舞者上場,每組5人。首先是五勇士上場,右手拿著經鼓是他們唯一的特征,根據他們的名字及所戴的面具,顯然這些人與五如來有密切關系。

  名字面具顔色

  佛雄藍色

  大寶雄黃色

  金剛雄白色

  業雄綠色

  蓮雄紅色

  第二組是五個出世間佛母或五個空行母,是五雄的女伴妙音母。

  佛空行母

  大寶空行母

  金剛空行母

  業空行母

  蓮花空行母

  每個人都戴著五瓣的王冠,與小鬼卒拿著一樣的鼓,但稍小些。她們用鼓槌敲著它,像其他舞者一樣,這五位佛母也唱一支很短的贊歌。她們是由男孩子扮演的。

  在這兩組舞蹈之後,兩個醜角上場,一個是牧人,一個是他的妻子,他們牽著一頭牛,男子拿著一個投石器,女人拿著一根牛尾巴。當他們竭力逗人發笑時,又有兩個人出場了。他們向蓮花生及其不同的化身:梵天和天王致意。其中天王應該是兩個神王之一,他拿著琵琶。這時,蓮花生的八個化身起身表演一個舞蹈,而第九個與他們一起上場的舞者仍然端坐不動。隨後9個人都返回廟中。這時,8名舞蹈者再次進場唱歌,表示感謝蓮花生光臨這個舞蹈。

  他們退場之後,跳神的第二個主要階段開始。大黑天以甯瑪派崇拜的形式出場,它被叫做羯磨大師(功業大的中性怙主,護法神之一)。中性怙主或中性劄協瑪估主在喇嘛教的壁畫中他是一個右手握住一支戟(或長矛),左手拿著一顆心及一張網的黑色神天。然而,在這個跳神中,代表這個中性怙主的護法神的舞蹈者卻帶著一串人心製成的念珠。身穿一條短褲,頭戴紅帽的劊子手走在他的前面,七對裝束不同的舞者作爲侍從跟隨其後。還有兩個帶著猴子面具,身穿紅袍佩帶箭的妖魔;兩名舞蹈者身穿短袍,戴著插有叁角形旗子的頭盔。兩名摩羅天宮的魔女披著長發,穿著黑袍。黑色是這群神靈的典型色彩。兩名比丘身穿僧服,頭戴扁平的金黃色帽子,這與更高階層中的喇嘛祭司們穿著相仿。兩名黑帽僧穿著典型的舞蹈裝飾,每人拿著一個金剛撅和一個顱器。兩個“傑巴”(可能是王、主宰的意思),他們是俗人的精靈,他們佩戴著劍,戴著插有叁角形旗子的頭盔。最後的一對,似乎又是兩名劊子手。跳神是以這些人物的舞蹈作爲…

《甯瑪派及大圓滿派舞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继续阅读 ▪ 甯瑪派的傳承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