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结束的。
在节日的第二天演出祭祀金刚力士的跳神。从库拍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做出判断,这个跳神与金刚撅的跳神在特点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在4名装扮成骷髅模样的喇嘛们表演了一个短舞之后,16个黑帽僧舞者上场。他们以向土地神供奉“神饮”(精美的饮料)作为舞蹈的开始。两名喇嘛分开站在庙门的进口处,其中一人端着一只放着银碗的托盘。每个黑帽僧舞蹈者都有一只碗。第二名助手用酒或茶将它装满。舞者将碗高高举起,把酒或茶向空中抛洒,然后再将碗放回原来的托盘里,此时,黑帽僧从舞蹈的人群中穿过去,再退下去。几个少年舞者领来戴有鹿头和牛头面具的舞者。他们出现之后,4个戴鸟首面具的门神表演一个舞蹈。这4个门神每人拿着一个颅器和一个金刚撅,而后表演金刚力士的两个特殊守门卫士的舞蹈。其中一个戴着牛头面具,另一个戴着猫头鹰面具。所有的人都拿着金刚橛,他们在黑帽僧舞者的召唤下表演了旨在消除邪恶精灵的跳神之后,舞蹈的中心人物登场了。金刚力士在23名舞者的陪伴下上场。这23个分别为:6名代表门神,14名代表圣人(令人十分奇怪的是,他们当中竞有一些戴着猪头面具),还有戴着牦牛、黄牛和狼头面具的人物,每个人都拿着金刚橛,几名助手将一张上面放着“岭噶”(用糌粑团作成的人像,放在一个三角形的托盘中,作为人们心目中想象的邪恶,即魔鬼的佣像)的桌子搬进场院中央,在桌前放一张兽皮。这个神奇的仪式与黑帽僧主要舞者将“岭噶”献祭有关系。这位主要舞者再次呼唤神灵。当这个戴牛头面具的舞者开始在场地中央狂舞时,金刚力士及其侍从都退下场。
然而在这个戴牛头面具的舞者用剑切碎“岭噶”之后,他们又重新上场。这一群舞者每人都得到一块糌粑捏的塑像(即切碎的“岭噶”)。他们把它高举一会儿,然后朝着四个主要方向中的一方扔去。
像大多数跳神一样,这个舞蹈也以分撒“多玛”的仪式告终。黑幅僧的舞者领着这一队人马,在即将分撤“多玛”仪式的地方,建立起了塔形的稻草棚。黑帽憎的领舞人在这里表演投石和射箭,他用投石器猛投三块石块,然后把三支箭射进草棚,最后将“多玛”放在多玛灶里烧掉。在喜马拉雅王国锡金的首府甘托克,宁玛派祭司表演的两个舞蹈也同样着名。第一个舞蹈是向干城章嘉峰的化身岗钦五宝藏山神每年举行的祭把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五座山峰俯瞅着锡金全景。在文学词汇中,它被称为“五宝藏虎头峰”,照字面解释就是“五大珍宝的虎头峰”之意,亦即沟顶土地神五大珍宝的虎头峰。每年祭祀五宝藏虎头峰的仪式是在夏末举行直至雨季结束。根据锡金王家编年史的记载,纪念这位山神的宗教仪式,是由锡金最早的佛教弘扬者拉顿钦波17世纪介绍到锡金来的。除了锡金人把它视为自己国家主要的土地神之外,还有两位在跳神中受到顶礼膜拜的山神,一个是五宝藏虎头峰山神的侍僧“雅布堆”(父魔),它是坐落在印度西里古里城附近的一座山的化身;另一个是西藏着名的念青唐古拉山神,它是坐落在西藏北部雄伟的念青唐古拉山的化身。
在描述纪念这三位神灵而表演的跳神之前,应该注意到它们的祭礼和塑像研究。根据一些人的看法,干城章嘉峰山神与带着红色长矛的多闻子(财神多闻子)是一致的。而另一些人似乎认为山神只是作为后面神灵的金光明身。一些文字资料里谈到岗钦五兄弟,它们是五座最高山峰的化身。他们也以沟顶土地神五宝藏五弟兄一上半部山峰的主人五宝藏、五弟兄而着称。这五弟兄属于夜叉一类的神灵。他们的座骑是狮子、大象、骏马、龙和大鹏。他们分别穿海螺、金、铁、铜、霹雷石的镫甲。他们每人手持一杆矛头绑着旗子的长矛及一个匣子,这象征着五座山峰分别贮藏着不同的珍宝。关于这些珍宝的品种,锡金一份资料中表明:“第一座珍宝是盐;第二座雪山是金子和松耳石;第三座雪山是佛教经典及增长财富的珍宝;第四座雪山是盔甲和武器珍宝;第五座雪山是谷物和药珍宝。同样,其他所有小的积雪蜂顶也都是财富的宝库。”
五宝藏虎头峰的主要侍僧“雅布堆”的塑像与大黑天护法神侍僧的塑像相似,因为人们相信这个山神是大黑天的金光明身。有关它和念青唐古拉山神的塑像,可以参阅下面节选的资料。
这三位神除了在跳神中出现外,在锡金僧人们举行的其它宗教仪式的庆典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根据沃德尔的说法,前两个山神不时地接受供奉在蒂斯拉峡谷一个神殿中鲜血淋漓的祭品,一份锡金的资料谈到这种为祭祀五宝藏虎头蜂山神所供奉的祭品:“如果在中间国哲孟雄(富饶的省一锡金的藏文名字)威胁来自于虎患,那就是由于得罪了五宝藏虎头蜂山神而引起的,供品就应该是一头白牦牛。如果没有白牦牛,则可用酥油制成牦牛的模型作为代用品作奉献(长长的像支箭),用刀背上甩下来的鲜血在白绸子上写下咒文:“呵木比达他比达踢普日那瓦日互木帕待。”写完之后,背诵108遍,然后将供品送去。将绸子系在右肩上,这样那个人就可以摆脱对老虎的恐惧。出于同样的原因,锡金人为祭祀念青唐古拉山神也要供奉同样的祭品。“如果是“野人”带来的威胁,那就是触犯了念青唐古拉山神所致,这时要献上一只白羊和毁灭邪恶的一个十字格架。念着神奇的咒语,分撤多玛,使燃烧的牛粪、马粪的烟雾撒开。”在锡金土着居民雷布查祭司和女祭司主持的一些仪式中,干城章嘉峰山神占据着一个非常显要的地位。
祭祀五宝藏虎头峰山神的跳神每年在藏历7月15日举行。据说这个跳神是由锡金的第三位藏王恰多南杰(1686―1717)所创。与之合作共同设计者是转世活佛晋美巴吾,人们相信他是拉尊钦波(大僧王)的第三个转世化身。虽然除了五宝藏虎头峰之外,雅布堆和念青唐古拉也同样在跳神的宗教仪式上得到人们的析求,但只有前两个神灵实际出现在舞蹈之中。
我以前曾发表过有关这个舞蹈的一些描述,在此,我只准备罗列出一些最基本的观点以及补充一些所观察到的内容。根据向我提供资料的雷布查人的说法,在举行跳神的前夜,要在甘托克的王宫里举行独特的仪式。由于种种原因,我没能在甘托克的宫廷官员中核实这一情况。
在演出舞蹈的那一天,一名女祭司抵达首府,同日的傍晚她被护送到王宫里。来自锡金西部一个村落的着名女祭司诺季李布查尼常常来主持这个仪式;她死后,由她的丈夫接替她,他本人也是一名祭司。女祭司或祭司各自进入了神迷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特空太克的灵魂渐渐地附着在他们的身上。传说,当第一批藏人定居者在17世纪抵达锡金时,特空太克统治着雷布查,他是当时雷布查人的首领。特空太克和藏人首领甲布木萨立下血的兄弟誓言,并签订了盟约。根据这个盟约,雷布查人与西藏人在那个国家里处于同等地位。在此之前,雷布查人一直是那个国家唯一的主人。但是正如雷布查人宣称的那样,西藏的移民们撕毁了这个盟约,他们成了锡金的主人。特空太克的灵魂借祭司或女祭司之口,为国王祖先犯下的过错而谴责之。通过一个代言人,国王使特空太克的灵魂相信,他已尽了一切努力来改善雷布查人的生活。最后他请求特空太克的灵魂不要干扰现在进行的跳神活动。第二天一清早,由于不让喇嘛们知道这个仪式的情况,女祭司或祭司离开甘托克。
在跳神之前的几个小时,王家庙宇要进行一次宗教活动。在庙宇的前面将要表演宗教舞蹈。供奉给锡金各种护法神的几个巨型的多玛放在主要祭坛的前面。两个真人大小的塑像穿着华贵的长袍,代表着五宝藏虎头峰和雅布堆,他加脸上都戴着静相神佛的面具,另一方面,在跳神中代表两个恶魔的舞蹈者戴着猛相神佛的面具。
首先上场的是几个戴面具的丑角。实际上,跳神是以绕着寺庙跳神广场行走的僧人吹奏队的出场作为开始,身穿红袍、头戴高高的红色尖帽的喇嘛们缓慢行走。舞者们转着圈子,随着他们吹奏的乐曲走着。喇嘛们同跟在后面的舞者一样,围着沙石铺成的环形路行进。最后吹奏队坐在寺院正门对面的一个前门敞开、长长的大殿里。
舞蹈中的主要人物或一群群的舞者是这样出场的。第一批出场的是13人、15人或17人不等,他们穿着武士的服装。他们身穿用丝绸和锦缎制成的西藏贵族传统的长抱、高统靴和胸前交叉的不同颜色的彩带。这些彩带过去曾用来区别不同的军事团体,也用来包扎伤口。每个勇士右手都握住一把火光剑,左手举着一个小小的圆盾牌。为首的一个舞者裁着一个装饰有三面三角旗子的头盔。舞剑的舞者由他们自己的跳神领舞人带领着。第二个指挥者,即跳神的队尾,他最后出场。下面的不同称呼表示剑舞中的不同动作:
字面的意思是“剑旋转”,表示剑出鞘。
磨剑。
舞剑。
忿怒的女神五次旋转。
五次旋转。
七次旋转。
把剑放在颅器器皿口上。
霹雷舞步
抖动忿怒女神的脸。
舞蹈一结束,勇士们即退回寺庙。
间歇片刻,代表五宝藏虎头峰山神的舞者与剑舞的舞者一起上场。他身穿一件华贵的长袍,腰间系着围腰,上面画有恶魔面孔;围腰的边是以霹雷及人头画作为装饰。胸前挂着骨珠和骨制轮子等装饰品。他右手挥舞着一根短矛,矛尖系着一面小旗子。左手拿着一块象征着珍宝的东西,三只眼睛的面具是红色的,是愤怒异常的恶魔面孔。面具上半部额头上有人头骨小画像的头盔,头盔的两侧插着三角形的旗子,旗尖上有一团团的棉花。在演完了规定的舞蹈动作之后,代表山神的祭司坐在大殿的入口处,僧人吹奏队也坐在那里。他坐在一把覆盖着老虎皮的,放有欧洲式椅垫的椅子上。
接下来上场的是代表雅布堆山神的舞蹈者,他戴着一个令人可的黑面具,面具上有一个装饰着5个人头的王冠。他右手挥舞着一把系着一面旗子的剑,左手捧着…
《宁玛派及大圆满派舞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