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尊念誦”。它以外四支念誦和內四支念誦爲主要內容。外四支念誦法中住心和住聲二支的念誦與事部相同。事支修,首先應該了解“自己與本尊俱無自性,自身五蘊依止四大,諸佛了達于勝義中猶如虛空,于名言中猶如影像”。因爲,修行者和所修本尊都是緣起,兩者爲一體,無二無別。意修自心逐漸變成月輪,其上有“唵”字,散放光明,自身變爲毗盧遮那佛,一面二臂,手結定印,全身被金色光環圍繞,端坐在蓮臺月輪座上。
內四支念誦,基緣起性空,修心中一月輪淨如明鏡,能照見自身爲本尊,這是自事支修;他事支,在月輪中修毗盧遮那佛,依佛住在佛完裏面,意修毗盧遮那佛的心間月輪有咒。住心支和住聲支的修煉方法仍如前說。
無相瑜伽者,“兼修空性本尊念誦,勿謂但修空性。若不爾者,應許但修空性瑜伽亦能成佛,以說無相能成二悉地”。以抉擇自身空性而修,通過慧觀悟入無相。宗喀巴認爲,有相無相瑜伽是容易入修行部之門。
事部和行部中,本尊、空性、氣息和念誦等四種瑜伽尤爲重要。本尊瑜伽修自身和本尊一體,分世俗瑜伽和勝義瑜伽兩種,是兩種身的正因。空性瑜伽,修內外皆空;氣息瑜伽是能堅固兩種本尊瑜伽之支,屬無有相無相瑜伽,念誦瑜伽包括在世俗瑜伽中,是策發修本尊心願的支分。
瑜伽部重內定輕外事。《密宗道次第廣論》說:“若于外事內定二者以定爲主待少外事,是瑜伽部之機”。《攝真實經》是瑜伽部的根本經典,它的修行內容和方法,如宗喀巴所說:“瑜伽續中最勝教,攝真實經香乳海;叁師妙論爲擾杖,攪出第一甘露味。得淨灌頂住律儀,由修四座念誦法;善令本尊身語意,與自叁業合爲一。由叁瑜伽修治心,入修悉地叁種門,本尊授與上成就,此是殊妙易行道。”受灌頂,守護叁昧耶和戒律是修行的助緣,成道之器。
四庫瑜伽是瑜伽部的重要修行方法,其中觀想本尊身四座瑜伽法有唯得弟子灌頂的四座瑜伽和得阿阇黎灌頂的四座瑜伽兩種,前者仍以觀待本尊修行,先自護、沐浴,召請本尊至前行施禮拜、忏悔、隨喜福德、祈請、回向、發菩提心,皈依佛法僧叁寶,雙手金剛合掌和金剛縛,令金剛心堅固,修無我和月輪,當如本尊而結大印,意想本尊入住自身,以四印印定。然後,召請一切如來融入自身,以四印印定。得阿阇黎灌頂後,必須修大瑜伽。
四座,即上午、日中、下午、半夜。根據儀軌,通過慧觀修行,“堅固受持叁昧耶及律儀,以敬禮供養念誦等修治相續。觀察本尊,明如現見,乃至爾時而修”。
觀想本尊身四座瑜伽是瑜伽部中兩種有相瑜伽之一,第二步是觀想微細標幟四座瑜伽,其微細標幟是本尊的任一相,格魯派特以微細金剛爲標幟,修它用來堅定心。他們采取了佛密論師的修行方法,金剛跏趺坐,身體端直,舌抵上腭,氣從鼻孔出人,隨順住心,意想住心的微細金剛“如系象之堅柱。意不調柔,如未調象”。要用正念令心住所緣,用正知慧了解一切過患而安住,以“離粗重身”,來達到調柔身心的目的。
無相瑜伽主要依心咒、手印咒、密咒、明咒修慧,涉及佛部、金剛部、寶生部、蓮花部等四部修法。佛部修法,自修毗盧遮那佛身,意想咒語,抉擇我與前方本尊皆爲空性,專心修煉色等叁摩地。金剛部修法,意想自身爲金剛菩薩,前方天空布滿金剛相,將咒字置于臍輪修。然後,逐漸分析色等空無自性。
寶生部修法,意想自身成爲金剛寶,前方天空有咒字,專修證達能取與所取無谛實,而是平等性。
蓮花部修法,意想自己爲世自在觀音菩薩,前方天空布滿蓮花,安立咒字,專修決定諸法無自性。
修得成就的方法有靜慮、念誦和護摩等叁種。靜慮修,在前面修行的基礎上,繪壇供養本尊,“通夜住定,勤修念誦”,智慧本尊降臨,傳授所修的持明成就,以助修其它成就。
念誦修,念誦咒語,意想自身爲本尊,在四個月中每日四座念誦如來部咒一百零八遍,圓滿念修。如果修大成就,在本尊像前修本尊瑜伽,同樣念誦爲期四月的咒語,最後幾天通夜念誦;末日天明時,獲得本尊身成就。運用同樣的念誦法和不同方式修叁昧耶印悉地。
護摩修法,“先于息滅衆惡增益種姓等竈,修各本尊瑜伽,每日修煉而護摩,直至獲得自他息罪等相,而修各業”。⑸
格魯派把事部、行部、瑜伽部判爲下叁部,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持守叁昧耶和律儀,修有相無相瑜伽,別修風息、念誦、空性和本尊瑜伽。宗喀巴說:“下叁部與般若波羅蜜多乘的快慢差別,是由依止諸本尊瑜伽和念誦之咒力獲得多種共同成就;把佛菩薩的攝受加持作爲方便,速能圓滿大菩提行。無上瑜伽部的快速差別,生起次第有諸多深奧之處,非下叁部所有;圓滿次第更有諸多最優勝的深奧之處”。
無上瑜伽部專修定,不觀待任何外事。《密宗道次第廣論》說:“若不觀待外事能生無上瑜伽,是無上瑜伽部”。格魯派以前,無上瑜伽部被分爲瑜伽父續、瑜伽母續、方便續、般若續、空行父續、空行母續,或父續、母續和無二續。這樣區分的根據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第一,根據生圓二次第差別劃分。如果曼荼羅中五種如來現天女相,即是母續;現天子相者爲父續;凡正說光明、空點、微細瑜伽的經典,都是母續;凡正說幻身者爲父續;凡說光明、幻身的經典是無二續。
第二,根據隨行者及請者的差別劃分。凡重點宣講蘊、界、處的經典,是父續;凡說詠清淨者,是母續;兩種都講者爲無二續;凡由男尊所請問者爲父續;凡由女尊請問者是母續;由男女尊者都請問者爲無二續。
格魯派不同意上述劃分,認爲無上瑜伽部中方便、智慧與無二續的方便、智慧雖然名同,意思不盡相同。其方便是大樂俱生,智慧則是通達一切諸法無自性之智,方便智慧無別,爲所诠義,不能安立爲父續和母續,應該冠以“瑜伽”二字,即瑜伽父續和瑜伽母續。《集密根本續》爲正父續,《紅黑閻摩德迦續》、《金剛大威德續》、《幻網經》、《金剛心莊嚴經》等是父續類攝續;《勝樂根本續》、《喜金剛續》、《時輪根本續》、《大印明點續》、《佛平等加行續》等爲母續。
無上瑜伽部被看成是四部的最高密法,“大乘中具足最勝種性大堪能者,由大悲心發動意故,成就猛利欲樂急願成佛,欲入無上瑜伽法門速疾成佛,必須無倒了知續義,善學二種次第及諸密行。爲知續義故須聽聞。爲求聽聞知己修行,則須先受清淨灌頂,如法護持叁昧耶及律儀”。無上瑜伽部傳授灌頂所用的曼荼羅有繪像曼荼羅、彩土曼荼羅、身曼荼羅和靜慮曼荼羅。上灌頂時用依菩提心所說勝義世俗兩種菩提心曼荼羅和薄伽梵曼荼羅,設置曼荼羅時在選地、擇線、色彩、方位等各個方面有非常嚴格的規定,入壇儀式也極爲隆重和講究,凡未入壇城觀見本尊者不得傳授灌頂。
無上瑜伽部灌頂總分爲寶瓶灌頂、秘密灌頂、智慧灌頂和第四灌頂。寶瓶灌頂包括金剛阿阇黎灌頂和金剛弟子灌頂。弟子灌頂有水、冠冕、金剛、鈴、名號等五種,每種灌頂都有各自不同的方式、用物和作用。水灌頂,一般用尊勝瓶、四如來瓶和四天女瓶等曼荼羅諸瓶而爲灌頂,或者從這些瓶中取水注入顱杯或螺杯內行水灌頂。“令于弟子身中熏成能淨冶識蘊與瞋恚,及能現證法界體性智並由不動門修行念誦,于修悉地獲得自在”。
冠冕灌頂,簡稱冠灌頂,一般用金及布等製作的五佛冠,部主居中,念誦五咒戴于頭上。
金剛灌頂,又叫金剛杵灌頂,或金剛智灌頂。先誦灌頂大金剛,以金剛杵觸弟子心間喉輪頂輪,授右手中,通過此灌頂使弟子能證達與空性不離的菩提心性,得金剛身。
鈴灌頂,亦叫主灌頂。將鈴授弟子左手中,“令手持鈴杵作抱持印狀”,然後連續誦咒語,修成寶生佛。
名號灌頂,簡稱名灌項,手執鈴杵置于弟子頂上,先誦灌頂大金剛等,“隨投花所中本尊種性之名,喚瞋恚金剛或癡金剛等,傳毗盧遮那本性之灌頂,依于六部立男女名”。⑹
金剛阿阇黎灌頂總有金剛阿阇黎灌項和不退還灌頂,細分爲十種,包括弟子灌頂在內。寶瓶灌頂道成爲生起次第法器,受此灌頂能成就化身。
秘密灌頂是以佛父母菩提心密物灌頂。供物啓白後,從蓮花取其金剛,用拇指、無名指取摩尼寶勝解如來化汁,遮住弟子面部,置于口中。秘密灌頂在世俗菩提曼荼羅中進行,通過修煉語金剛等氣息瑜伽而得自在,“成爲信智之田,守護叁昧耶及清淨語”。了解諸法如幻,成就報身。
智慧灌頂,也叫“慧智灌頂”。受秘密灌頂的弟子以“菩提金剛”等頌請問師長,師長將以前所有供物,包括叁昧耶與律儀的明妃給與弟子修行成爲本尊和本尊女,産生俱生智,生起四喜。實際上受智慧灌頂後,通過對脈、氣、明點的修煉,令氣入中脈熾燃溶化頂輪菩提心,引生叁摩地門,通達空性正見,證得大樂,成就法身。
第四灌頂指七支。如說:“七支具足,亦名第四灌頂”。它是通過語言在勝義菩提心曼荼羅中傳授,“能淨叁業微細障垢,堪能修成叁種金剛無分別身,于修雙運圓滿次第而得自在”。⑺受此灌頂後,由修有學雙運成就無學雙運身、語、意。宗喀巴總結四種灌頂說:“由瓶灌頂恒河流,洗除身垢庸現執,由嘗密智甘露味,語處風動現真言。第叁俱生歡喜鈎,鈎導意夫入勝義;第四曉示雙運義,直達究竟斷衆疑,除斯勝解四灌頂,當說更無勝教授。”⑻
格魯派根據無上瑜伽部的道位,分爲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生起次第”又叫“施設次第”,或“假瑜伽”,都是第一次第。“圓滿次第”,又叫“非施設次第”或“真瑜伽”。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各有不同的修行方法,前者從音韻諸字及所生日月,或從種子、標幟等方便開始,意修自身爲本尊身,“唯是由心生起假設”。圓滿次第則依音韻諸字及日月等所表法義,用叁界和氣息調柔之力,現證明相叁智,從氣心現起幻身。因此,“生起次第修成本尊身的方法是由…
《格魯派的密法辨析與修正(許得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