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格鲁派的密法辨析与修正(许得存)

  格鲁派的密法辨析与修正

  索南才让(许得存)

  在藏传佛教中,格鲁派作为一个新兴的教派,它的思想理论是在宗喀巴佛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突出表现在教理的统一和规范,教法的系统化。其对于佛法尤其是对金刚乘密法的判别兼顾了各方面的因素。

  一、密法判别

  一切佛法总摄为大乘教法和小乘教法,大小二乘是入修佛法之门,“依彼二增上,所说二种法,即名大小乘藏”。格鲁派是根据大小乘佛教的方便行判别的,并非以见区分,“犹如因是诸子共因,父是彼等族姓别因,如是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即是四子共因,判别彼等为大小乘之因”。小乘佛教只追求自利解脱而修行,依大乘之见,小乘只证得了人无我。格鲁派认为,小乘佛教在证得人无我的同时证法无我,只不过没有达到究竟。宗喀巴说:“应了知无常苦等十六行相,一切皆非真解脱道,同时为净相续之道。由是小乘人中,有是净冶相续道器而非解脱道器,乃是器者,即钝根与利根。小乘法藏正为后机宣说,前者唯是兼收之机。小乘人中虽亦通达法无自性,然大小乘非无差别”。⑴小乘佛教又分声闻和独觉乘。

  大乘佛教不论在修行的范围、层次和方法方面都胜过小乘佛教,它以众生的利益为重,以六度为修证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从所修道分析,补特伽罗之道是趋向一切种智的大乘,而般若大乘则没有道的总体。从见上分中观派与唯识派。宗喀巴认为,中观派证实义有尽,属于利根;唯识派证实义未尽,属于钝根。般若乘是因乘,金刚乘属于果乘,因果二乘同属于大乘佛教,也是菩萨乘的两大分支。因此,一切佛法“皆是正对时机引入佛地所有方便。然因所化胜劣增上,方便亦有圆满不圆满,道快慢等差别应理”。

  金刚乘由于其修行的方法、内容和所要达到的境界,别称果乘、密咒乘、方便乘、持明藏,或续部等。金刚乘者,“方便智慧和合无别金刚萨埵瑜伽。”因其方便大,且优胜于般若波罗蜜多乘,故名方便乘;持明藏者,“开示诸持明咒者所有学处及所宗故。”续部是相续义及其摄集或种类,有时专指密教经典。

  密咒乘者,以秘密而隐修成就,非器非境,不向他说为“密”:咒为救意,还可以引申为智慧。通过隐修所得的成就和拯救众生的悲心,帮助纭纭众生了解诸法真实义,解脱生死苦难,载运到涅槃彼岸,这就是密咒乘。

  果乘之果者,“谓处所、内身、受用、事业四种偏净,即佛宫殿、佛身、佛财、佛事业。若顺彼相,现前修习宫殿天轮供养资具,净情器等所有事业,即是果乘。”⑵由此可见,密教别称金刚乘、果乘、方便乘和密咒乘是着眼于其修行所要达到的果位和古式、方法,名异义同。

  格鲁派所说的金刚乘和般若乘的区别,基本上与其他教派的观点相同,主要表现在成佛的速度、修行的方便、根器的锐钝和修行的艰难程度等四个方面。

  金刚乘细分为事部、行部、瑜伽部和无上瑜血部,格鲁派把它们当作入修密法的四道门径。划分四部的原因,格鲁派之前的各派说法众多,前面已作过介绍。格鲁派持不同意见,认为金刚乘密法是在佛教内部划分的,密教的主要徒众是佛教内部最优秀者,从一开始就对佛法具有深厚兴趣,并在修习中了解缘起性空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上,层次相对较高。更何况“大乘正所化机须悲增上,尤以无上瑜伽正所化机,要由大悲激发其意,急于利他速欲成佛”。因此,四部是根据修行者的不同根器划分的,相应的名称是笑续(掉举续rgodpa rgyud)、视续(bltaspavi rgyud) 、执手续(拥抱续akhyud pavi rayud)、二相合续(gnvis sbvorrgyud )。譬如,把观待的对象本尊意想为天女,修行者和本尊相互面视产生乐道,为信解此乐道者而说的续,叫做事续;又如两者不仅相互面视,而且送以微笑,由此产生乐道,为信解此乐道者说的续,叫做行续;同样,修行者和本尊不但相互视笑,而且接触执手以作乐道,为信解此乐道者说的续,叫做瑜伽续。最后,修行者和本尊融为一体,即二相合作贪道,为信解此道的徒众说的续叫做无上续。

  一般来说,事续部人多修外事少修内定,“以欲尘道之方便者,为空性见及天瑜伽(即本尊瑜伽),欲证此二,若须观待众多外事,乃是事部之机”。⑶它分为出世部和世间部,出世部又分佛部、莲花部和金刚部。佛部的部尊为释迦牟尼佛,部主为曼殊室利(文殊菩萨),部妃是光明天女和摧坏大乐、大孔雀、大随求、寒林、随行佛母等五种天女,部顶为尊胜佛顶、无垢佛顶及白伞盖佛,男女明王是尊胜明王、琰魔王、准提王及幢顶庄严王,男女使者为多闻子、贤门、摧坏恶人,菩萨为八大菩萨,天龙夜叉包括龙王、财流母、宿曜母、毗那耶迦(Vinavyaka遍入)及大黑天。

  莲花部的部尊是无量寿佛,部主是观世音菩萨,包括不空罥索观音和狮子吼观音;部妃为一切佛母及度母;男女明王分别是马头可住与叶依林佛母;男女使者为不退大力及大吉祥。

  金刚部的部尊是阿閦佛(Aksobhya不动佛);部主金刚手;部妃焰然佛母;男女明王甘露军荼罗(Kundalyamr);男女使者包括大力金刚、金刚纯、金刚嘴和众金刚霹雳等。

  世间部,又分有财部、药叉部及余世间部,部主分别是黄色藏跋拉(Dzambhala善财)、梅喀雷(Mekhala)和劫比罗(Pingala)。

  事部的总续有四种,即秘密总续、成就总续(苏悉地续)、妙臂问续及后静虑续。按照四种内容概括为成熟修道法器灌顶、成器后成熟三昧耶及律仪、住三昧耶如何修承事和如何为利自他修习成就。

  秘密总续着重讲述如何设置绘制曼荼罗进行灌顶。密教曼荼罗各种各样,比较常用的有不动金刚曼荼罗、毗卢遮那曼荼罗、宝生部曼荼罗、弥陀部曼荼罗、不空成就曼荼罗。曼荼罗标准一般高在五肘至七肘间,身、语、意三种曼荼罗在十二肘、十六肘和二十肘之间。具体的绘制法如前所述。

  事部灌顶有花鬘灌顶、水灌顶、冠冕灌顶和阿阇黎灌顶等。

  事部三昧耶的内容十分丰富,既要求授灌顶者精通密法咒语,熟谙曼荼罗,不臆造咒语仪轨,以慈悲心善待弟子,也要求受灌顶者尊师如佛,不加诽谤,严守戒律,不乱语不乱行,不食不应吃的食物,不贪图享受,“身语意三业,于饮食威仪,皆应善防护”。必守的戒律除了不共戒五部所摄诸戒,必须遵守别解脱戒、菩萨戒、密宗十四根本戒,断除十不善戒,护持五学处戒。

  设坛受灌顶,恪守三昧耶及一切律仪是为静虑服务的,是修静虑的基础。静虑分为念诵静虑、不观待念诵静虑两种。念诵静虑之前,每天早起念诵佛部、莲花部和金刚部中的任何一部咒语。第一步两手平仰,二食指微屈,置于头顶念诵,然后双手掌成莲花形状,置于心间念诵,接着两手背相触,拇指和小指相钩置脐间诵咒,念诵完三部咒语后,念咒供礼诸佛与自身,皈依发菩提心。

  第二步沐浴。两手指向外交叉钩合,两食指并竖,二拇指置食指前成触净土印。然后,拇指压小指,其余各指成金刚杵相,两手相交互按压其臂,上齿压下唇,怒目而视。诵咒毕,双手内握,食指伸展,旋转触摩顶足,以除浊气障碍。

  第三步,两手指依次做出金刚杵形(金刚甲印)、除碍印、格黎格拉印、妙音菩萨印、搅水印等。沐浴结束后,入佛堂着衣入座,分别以佛部、莲花部、金刚部三部心加持和甘露瓶真言加持,清除污垢,结金刚跏趺坐,诵咒。

  第四步,用除魔障的咒印护自身,再次念诵三部一切业咒或甘露真言,两手中指与无名指互结如环,指端相触,小指食指并竖,拇指作金刚橛状触地形,成金刚撅印,诵咒意想将来犯诸魔钉在忿怒金刚橛上。然后,把金刚橛印二拇指向上立,成墙印,诵咒意想金刚墙围绕。次将金刚墙印向下绕,诵咒意想金刚墙上有金刚绸帐。继诵甘露宝瓶咒,双手握拳,拇指压其余各指指甲,食指外伸,从中旋绕,边诵咒边意想金刚墙各方火焰燃烧诸边。

  严格地说,上述四步是四支念诵静虑的准备阶段,正行时首先供养各位本尊,然后自修本尊,端身正坐,两眼微闭,下视鼻端,上下齿相合,舌抵上腭,令气缓缓出入,意想以大悲心救护轮回中的众生,以大菩提心引发一切种智。次修胜义菩提心,以胜义观慧观见内外皆空,即人法我空。这时,日咒散发各种光芒,上现所修的本尊形象,遍于虚空界,“化为大供养云,供养一切诸佛。又从所化大二降甘露雨,息灭地狱火焰令彼安乐,无缘(本尊)光明次皆收回,入于自心月轮,修成尔时本尊,而起与自不异之慢,是为色天”。⑷接着修印本尊和相本尊,一切都在静虑中修得。结束真实本尊、声本尊、字本尊、色本尊、印本尊和相本尊等六本尊后修命力。所谓命者,身心轻松平静,不起分别,“先取自为本尊之慢,次当知从眼耳鼻口脐男女根,不净孔发毛孔,出入之风,是名为命”。力是“忆余所缘向彼流散之念”。“命力”即是“止出入息,如龟藏六,似舌饮水,如是由上行风,身内一切游息,及于诸根聚落任运散动非等引意,向内收摄。如屋内人向外观望,眼稍合闭,面略上举,缘自为本尊身,专一等住”。简单地说,调整好身体后,引导上气下降至脐间,引下气上至脐间,二气和合,意观本尊专一安住。当气饱满不能持时,慢慢放气,观想自己为本尊。

  接着进修生起所依、奉本尊修、显契印修、供赞修、忏悔修和四无量修等。总之,事部重在外修,轻于内修,以观想修行我与本尊融为一体。

  行续或行部者,等修外事和内定。《密宗道次第广论》说:“若待外事内定等分非待极多外事,即是行部之机”。格鲁派认为,行部主要经典是《大日经》。修行同样需要繁锁的设坛,灌顶等仪式。所修重点是有相瑜伽和无相瑜伽,有相瑜伽专修空性所摄的本尊瑜伽,即“离修空性之本…

《格鲁派的密法辨析与修正(许得存)》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