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叁十二應遍塵剎
觀世音菩薩在楞嚴會上,親述以耳根圓通自在成就,但有機感,無不赴應,更示現叁十二相廣度法界衆生。
衆生剛強難化,難馴難調,蓋因每人有一己因緣志願,千差萬別,豈能一概而論,更非言語所能通達。爲證明佛法圓融,菩薩示現圓通法力,顯應不同形相 度化不同衆生,其中種類之多,何止于以下所說之叁十二相。[1]
四聖乘身
佛
若諸菩薩入叁摩地,進修無漏,勝解現圓,我現佛身,而爲說法,令其解脫。
第一現「佛」身
度勝解現圓,爲將圓滿而尚未圓滿的諸菩薩示現佛身爲其說法。觀音菩薩雖只登圓教入住位,也可分身百界,八相成道[2][3]而度衆生,何況菩薩是古佛再來 ,當然可以現佛身爲等覺菩薩說法。有另類衆生,只有見佛才能生起敬仰心,在這情況下,菩薩就要現佛身而爲說法了。
獨覺
若諸有學寂靜妙明,勝妙現圓,我于彼前,現獨覺身,而爲說法,令其解脫。
第二現「獨覺」身
爲修學勝妙現圓的獨覺乘者示現獨覺乘身說法,爲其解脫。衆生所種善根千差萬別,有的種「信行善根」,歡喜聽聞佛法而受益。有種「法行善根」,歡喜獨 自修持。菩薩爲教化「法行善根」之類,就現同類身─獨覺身,隨機施教,爲他說無生之理。
緣覺
若諸有學斷十二緣,緣斷勝性,勝妙現圓,我于彼前,現緣覺身,而爲說法,令其解脫。
第叁現「緣覺」身
爲斷十二因緣者說殊勝的無生妙性,示現緣覺身說法,爲其解脫。爲教化「信行善根」之類,菩薩就現緣覺身,爲其說十二因緣生滅門和流轉門道理。
聲聞
若諸有學,得四谛空,修道入滅,勝性現圓,我于彼前,現聲聞身,而爲說法,令其解脫。
第四現「聲聞」身
菩薩示現聲聞身爲得四谛空者尚未圓滿的人說法,令其解脫。聲聞是信行善根之機,因爲他須要聞佛聲教,才能斷惑證真,所以菩薩就現同類身爲他說四谛 法門,教他「知苦斷集,修道證滅」,得以超出叁界,而證入偏空涅槃。有人對出家人特別有緣,觀世音菩薩爲投其愛樂,就現出家相來度他了。辟支佛與聲聞 都是佛門的出家衆。
--------------------------------------------------------------------------------
[1] 《楞嚴經》之叁十二相大正藏第十九冊第一二八頁下
[2] 百界:天臺宗所謂佛界至地獄界是十界,十界互相具備其他境界,一心能造十界之因果,人心已具足十界,十界任何一界均具足十界,合有百界。
[3] 八相是:(一)降兜率相,(二)托胎相,(叁)降生相,(四)出家相,(五)降魔相,(六)成道相,(七)說法相,(八)涅槃相。
七種天身
梵王
若諸衆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欲身清淨,我于彼前現梵王身,而爲說法,令其解脫。
第五現「梵王」身
衆生沈迷欲愛之心,想遠離欲塵,使此欲身獲得清淨,這是應以梵王身得度的機緣,菩薩就現梵王身而爲說離愛斷欲法。梵王身者,即初禅天王,爲上品十 善根本禅定爲因,持清淨行,高超欲界,愛染不生,乃色界天主,管領著叁千大千世界。天有「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有一領衆生,雖然不希 求作梵王,但歡喜看到梵王身,樂于接受梵天王的話,觀音菩薩就現梵王身而說法。
帝釋
若諸衆生,欲爲天主,統領諸天,我于彼前,現帝釋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第六現「帝釋」身
衆生想統率叁十叁天,作忉利天主,這是應以帝釋身得度的機緣,菩薩就現帝釋身爲說上品十善法。帝釋即釋提桓因,忉利天王,以上品十善化他爲因,統 領諸天,說種種善論,應衆生機,成就梵行。帝釋住在叁十叁天中間之善法堂天,統領其余叁十二天。佛教說之「帝釋天主」等于民間信仰的「天公」,基督教 所崇拜的「上帝」。他們以爲天公、上帝是萬能之主,是世間上最尊貴的神,但對佛教來說,這上帝只是二層天當中,居在下面第二層的天人而已。
自在天
若諸衆生,欲身自在,遊行十方,我于彼前,現自在天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第七現「自在天」身
「自在天」是欲界六天中,最高的一層天。這天有兩位天主,一是天王,二是魔王。「天王」是因爲修未到定的力量,舉動自在,受五欲之樂,且能將旁天 所化現之娛樂,作爲自己之娛樂,攝爲自己享受,而自在無礙,所以又名「他化自在天」。「魔王」是看到人世間有大修行人,持戒修定,將出離叁界,他則恐 怕叁界內衆生,超出叁界,得到解脫,而減少自家眷屬,于是就來擾亂修行人。這魔王也擁有其諸魔眷屬─魔兵魔將。衆生想自由自在地遊行十方,就是以自在 天身得度的機緣。遇上這類衆生,菩薩就現自在天身,爲說上品十善法。
大自在天
若諸衆生,欲身自在,飛行虛空,我于彼前,現大自在天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第八現「大自在天」身
衆生想逍遙自在飛行虛空,就是以大自在天身得度的機緣。菩薩就現大自在天身,爲說上品十善法。大自在天,居色界天頂,以四禅及四無量心爲因,或名 摩酰首羅天王,叁目八臂,騎白牛,執白拂塵,乘雲禦風,飛行自在。
天大將軍
若諸衆生,愛統鬼神,救護國土,我于彼前,現天大將軍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第九現「天大將軍」身
衆生想統率八部鬼神,救護國土,菩薩會現天將軍身,爲說五戒十善等法。天大將軍及後之四天王,天太子等,皆以五戒十善催邪輔正爲因,率領諸部,驅 役鬼神,除妖孽,降福祥,巡遊世間,保護國土。
四天王
若諸衆生,愛統世界,保護衆生,我于彼前,現四天王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第十現「四天王」身
衆生想統率世間四大部洲,保護衆生,就是以四天王身得度的機緣。菩薩現天王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四天王是帝釋的外臣武將,居住在須彌山腰,各統 領著鬼神部屬,常擁護正法,使修行者,遠離魔障。他們是: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北方多聞天王。觀音菩薩觀察世間衆生,有欲生四 天王宮爲太子,或發願爲四天王,以護國安邦者,菩薩即爲這類衆生示現四天王身,對他們說上品十善,及統領鬼神,護國安界道理,使其成就,以滿其願。
天王太子
若諸衆生,愛生天宮,驅使鬼神,我于彼前,現四天王國太子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第十一現「天王太子」身
衆生愛生天宮,驅使鬼神,菩薩就現四天王太子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十二國民身
人王
若諸衆生,樂爲人王,我于彼前現人王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第十二現「人王」身
世間人王,有統轄四大洲之轉輪聖王,乃至治理一國之粟散小王,菩薩爲此類衆生,現人王身爲他說帝王德業等法,令其成就。
長者
若諸衆生,愛主族姓,世間推讓,我于彼前,現長者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第十叁現「長者」身
所謂「長者」,就是有財有德,在地方上有聲望之長輩。長者必須具備十種條件:姓貴、位高、大富、威猛、智深、年耆、行淨、禮備、上歎、下歸。衆生愛國 主,愛同宗族姓,爲世人所推崇,這樣就有長者身得度的機緣,菩薩就現長者身爲他說仁民愛物,敦親睦鄰等法,令其成就。
居士
若諸衆生,愛談名言,清淨自居,我于彼前,現居士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面然大士「居士」身
居士者,隱居求志之士,即現代之居家修士。愛談文物典章,古今名言,應以道自居之居士身得度者,菩薩就示現居士身,爲他說潔身自愛,清心寡欲等法,令 其成就。又有一類衆生與居士特別有緣,觀音菩薩,也就應其機宜,現居士身爲其說法,使其接受感化。
宰官
若諸衆生,愛治國土,剖斷邦邑,我于彼前,現宰官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第十五現「宰官」身
衆生喜愛管治國家,管理大衆事務,輔弼佐治,剖斷邦邑之事,這時菩薩就現宰官身,爲他說四維八德,治國安邦等法,令其成就。又有些現職之軍政首長,自 爲職高身貴,那肯接受普通人教化,所以觀音菩薩,就示現較他更高的宰官身爲其說法,使其信服,而收教化之功。
婆羅門
若諸衆生,愛諸數術,攝衛自居,我于彼前,現婆羅門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第十六現「婆羅門」身
衆生愛好陰陽曆算,服氣煉形等術數來調攝身心,保衛生命。對這樣的術士,菩薩就現術士身,假同事攝方便,爲他說返妄歸真法,令其成就。
比丘
若有男子,好學出家,持諸戒律,我于彼前,現比丘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第十七現「比丘」身
若有好男子,好學佛法,出家受具,持諸戒律,菩薩就現比丘身,爲他說戒、定、慧叁無漏學,及叁皈五戒等法。又或有衆生,自身想出家修行,或與出家人有 緣,樂意接受出家人教化,這便是應比丘身教化的機類。
比丘尼
若有女人,好學出家,持諸禁戒,我于彼前,現比丘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第十八現「比丘尼」身
若有好女子,好學佛法,出家受具,持諸禁戒,菩薩就現比丘尼身,爲其說清淨梵行,出欲離塵法門,使其完成出家願望,令其成就。
優婆塞
若有男子,樂持五戒,我于彼前現優婆塞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第十九現「優婆塞」身
若有男子,樂持五戒,菩薩現優婆塞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又有衆生,和出家人沒緣,卻和在家信衆有緣,觀音菩薩也投其所好,示現在家居士身份,爲其…
《慈航普渡·拔苦予樂 第叁篇 普門示現 二、叁十二應遍塵剎》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