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遇到別人臨終,應該怎麼做?
如果你會做超度破瓦法就給他做,如果不會做就給他念經,念《阿彌陀經》等就行;這個也不會念,就給他念阿彌陀佛名號。發心特別重要,發心的時候一定要發清淨心,不能有自私自利心,不能爲了自己的利益,爲了達到種種目的給他念經念佛,給他做破瓦法,這樣對他不但沒有好處,反而還有害處,你不如不去助念。如果你的發心清淨,完全不摻雜自己的利益,完全是爲了衆生,爲了他人,給他念經念佛,做超度破瓦法,對他一定有好處。如果你沒有太大的能力,他生前也沒有修過破瓦法,這種情況下他不一定能往生,但是也能幫助他托生爲人,或轉生其他善道,對他一定有好處。
往生儀軌是不是最好背誦下來?
往生儀軌最好背誦下來,你念誦的時候也不用看法本了,這是最好的。如果背不下來,念熟也行,有時間就多練一練。修破瓦法,才七天的時間,少睡一個小時又怎麼了?這不是爲了解脫嗎?爲了生活、爲了世間的瑣事整天不休息,不睡覺也行,爲了解脫、爲了成就卻什麼也付出不了,什麼也舍不得,連少睡一個小時把儀軌念熟背會也做不到,能往生嗎?
修破瓦法時,爲什麼要“自身觀爲金剛瑜伽母”?
修往生法的時候,祈禱的主要對境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蓮花部的初佛初尊,金剛瑜伽佛母也是蓮花部的尊衆,二者身色都是紅的,他們都是屬于蓮花部的。金剛瑜伽佛母和阿彌陀佛無量光佛有特殊的緣分,在這裏觀金剛瑜伽佛母有不可思議的緣起,很容易得到阿彌陀佛的加持,也很容易成就往生法,所以觀想爲金剛瑜伽母。
爲什麼阿彌陀佛在漢地是平常人的膚色,而在藏地卻是紅色?
五部佛各有不同的壇城、功德、法器和顔色。但是顯宗裏不強調這些,而密宗裏特別強調這些,尤其是修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的時候,要仔細地觀想壇城,觀想本尊,觀想五部佛壇城和五部佛。阿彌陀佛是蓮花部的,蓮花部都是紅色的,密宗裏特別強調這個顔色,特別強調蓮花部等這些部。阿彌陀佛是蓮花部的本尊,所以阿彌陀佛身色也是紅色的。顯宗裏不那麼強調,就是一般的膚色。
站在叁輪體空的角度看業障,沒有實體,觀爲空,是否可以理解爲業障爲空?那麼又怎麼理解因果?
我們通過四種對治力的方法,能消除業障的力量,不是徹底沒有了。如能站在叁輪體空的角度看業障,沒有實體,真正做到了,業障就沒有了,對你來說業障沒有起作用,這是消業最好的方法。如果你真正能夠站在叁輪體空的角度對待一切,因果都沒有了。這些因果都屬于世間的,屬于輪回的,出世間、在佛的境界裏,沒有這些業障、因果。
嗔心生起時,如何轉爲道用?
顯宗裏講,生起嗔恨心時立即發慈無量心來對治,密宗裏尤其是大圓滿法裏講,觀察嗔恨心的來源、歸處、本體,這時來源、歸處、本體都找不到,在這樣的認識中,觀它的本性是空的,也就轉爲道用了。把它看透了,真正見性了,煩惱就變成智慧了。
修大圓滿法,可以即身成佛.成的是因地佛還是果地佛?這是一切唯心造的意思嗎
是果地佛。真正修大圓滿法的時候立即可以成佛,大圓滿法的頓超法和立斷法,可以立即斷掉一切妄念,頓時超出叁界輪回,這是成佛的方法,所有的妄念、執著都斷了,到佛的境界了,這是果地佛。 因地佛是本性如來藏、自然光明,這些本來就有。從這個角度講,每個衆生都是佛,但是通過大圓滿法立即成佛,成的是果地佛,通過上師的竅訣找到當初的狀態,真正進入當初的狀態,一直在當初的狀態裏,那時就成佛了。但是這樣的人少啊。我們爲什麼修前行?沒有前行的修法能找到嗎?能進入嗎?即使找到了,也會退回去的,到時候還是一個凡夫。
真正證悟了一切唯心造的境界,還沒有達到大圓滿的境界,這是一種唯識宗的修法,還沒有到中觀的修法和境界,這不是大圓滿法。
做課時閉眼睛就昏沈,不閉眼睛又不能觀想,如何對治?
問題問得挺好,肯定是認真觀了才有這樣的感受,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這個情況,有的人根本沒有觀想,所以也不知道昏沈,不知道睜開眼睛觀不出來。修煉的時候不能太緊,也不能太松,一定要保持適度,現在我們修的這些法,觀修的多,觀修時還是閉眼睛好,不閉眼睛觀不出來,一定要保持適度,太緊張了很容易昏沈。實在困得不行時,站起來走一走,幹點別的,再繼續修法,這也是一種方法。
密宗的 “續”是什麼意思?父續、母續又是什麼意思?
續是續部,是指密宗的那些經典。爲什麼叫續部?續就是前後不斷,一脈相承的系列,從普賢王如來一直到自己的根本上師,法脈相傳,從來沒有間斷過。續部裏分父續和母續。密宗中,壇城代表母親、智慧,上師代表父親、方便,方便和智慧像父親和母親一樣,不能分開,缺一不可。這些續部也分成父續和母續,父續主要強調方便,母續主要強調智慧。強調方便的就是父續,強調智慧的就是母續。
我以前已皈依了甯瑪派的兩位上師,現在又皈依了您,我對您們都有信心。在觀修皈依境時,可不可以把叁位上師一起觀爲:並排坐在如意寶樹的中央枝,頭頂上爲諸傳承上師
不用觀爲排坐。你觀想一位上師代表一切上師就行,真正的上師都是一體的。觀想的時候,把上師的形象觀爲蓮花生大士,其本體爲自己的根本上師和其他的上師。所有的上師和蓮花生大士都是合一無二的。 你心裏能這樣觀想,對上師有信心,能夠祈禱,能夠相應就行,不要太執著,不用怕把哪位上師落下了,然後一個一個排。
對每個上師都有信心,這也是好事。既然有這樣的信心,就應該相信真正的上師都是一體的,真正的佛都是一體的。我們修本尊、修上師時,所有的上師都是一體的,所有的本尊都是一體的,把一個當成一切,一切當成一個,才不夾雜。如果沒有把一個當成一切,觀了一個,還認爲有別的,然後觀一切時又沒有想一體,今天觀這個,明天觀那個,後天又觀另一個,這就不對了。這都是凡夫人的分別心分別出來的。
我們修本尊的時候,我的本尊是一切本尊,本體是上師,形象是本尊,上師和本尊是一體的,所有的本尊都包括自己的本尊。我有時候也念阿彌陀佛、藥師佛、長壽佛、綠度母、白度母、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念哪尊佛都是一樣,都是自己的本尊,一百尊是一尊,一尊是一百尊,那麼修、那麼念,才不夾雜。什麼叫夾雜?有分別心的念,有分別心的修叫夾雜。無分別心的念,無分別心的修叫專修、專念。有的人都不懂,光念阿彌陀佛,光供阿彌陀佛,認爲別的不能供,別的不能念,怕夾雜;這麼想就錯了。
佛爲什麼不允許弟子修神通和神變?
皈依的叁所斷之學處,是皈依叁寶以後要斷除的叁種行爲。
皈依佛,不皈依天魔外道、世間鬼神;
皈依法,不惱害衆生;
皈依僧,不與外道、誹謗上師叁寶的人交往共處。
皈依佛以後,不能皈依天魔外道、世間鬼神。不是佛有傲慢和嫉妒,是因爲天魔外道、世間鬼神不能讓你解脫、成佛,他們自己還有煩惱和痛苦,他們不是不想斷除這些,而是因爲沒有方法。我們皈依佛的目的是爲了解脫、成佛,誰能讓你解脫,誰能讓你成佛,你就可以皈依他。只有佛才有這個方法,因爲佛已經解脫了,功德福慧已經圓滿了。佛講的是佛法,佛法是脫離痛苦的方法。鬼神沒有脫離痛苦的方法,所以不能以他們爲導師。
佛和鬼神的區別是什麼?佛有饒益衆生的菩提心和救度衆生的能力,鬼神只有神通和神變,不會斷除煩惱,也不會救度衆生。如果你跟他們學,只能學會神通、神變,只能學會世間八法(得失、苦樂、稱譏、毀譽),在你的相續中,慈悲心、菩提心慢慢也會退失,剩下的都是自私自利,這樣你的相續不是毀了嗎?你用這些神通、神變、世間八法去造業,死後就會變成鬼,這樣你要永遠輾轉輪回,永遠痛苦下去,永遠不能解脫。
六道輪回裏的餓鬼道有什麼樣的痛苦,我們在輪回過患裏都講過,所以不能皈依他們。
佛也不允許弟子修神通和神變。如果佛用神通和神變,弟子也修這些,那麼在表面上也分不出來是佛法還是外道,是佛還是鬼神。
我在爲別人服務的時候,心裏升起了煩亂。雖然我很耐心,也使他們都達到了滿意,但我覺得我的心是煩亂的。請問上師,如何對治?
這還是菩提心修得不好。願菩提心的學處是什麼?自他相換,自輕他重。如果你真有這些修法,就不可能煩亂。別人得到滿意,你應該爲之高興,你心裏應該升起無比的歡喜。你明明知道別人滿意了,明明知道幫上別人的忙了,你心裏還有煩亂,說明你菩提心修得不好,尤其是自他相換、自輕他重的菩提心修得不好,你還需要好好修這些。
你能耐心地幫助別人,讓別人得到滿意,這都是你的功德,已經做得很好了。但是怎麼對治這個煩亂心?只有繼續堅持修菩提心,尤其是願行菩提心的學處,自他相換,自輕他重的菩提心。菩提心一定能對治得了這些習氣,不會再有煩亂。
情器世間都是無常的,那我們的真心會不會壞掉
因爲外器世界也好,內情衆生也好,都是無常的,所以我們的真心才是不壞的,才是不生不滅的。都是無常的,所以都是空性的,空性是我們的真心。如果都是恒常不變的,那我們的真心就壞了。
沒有灌頂可以修破瓦法嗎?這樣修如理如法嗎?
按規矩來說,修破瓦法要經過灌頂。但是很多上師都開示過,沒有灌頂的情況下,想修破瓦法也可以修,關鍵是信心。如果你自己想學想修,對破瓦法有信心就行,這就是條件。
如果沒有信心的話,以前也得到過灌頂,也得到過密法,也沒有用,你不是合格的修破瓦法的人;如果你對破瓦法有具足的信心,以前也沒有接受過灌頂,以前也沒…
《學修問答(彙集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