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學修問答(彙集一)▪P2

  ..續本文上一頁有接受過密法,也可以學,可以修。關鍵是,通過灌頂能成熟你的相續。

  相續成熟的界限,是在相續中有沒有出離心,有沒有菩提心,有沒有信心——對上師叁寶、對密法,尤其是對破瓦法有沒有堅定不移的信心, 這是最重要的。如果沒有信心,就不要學、不要修,學、修也沒有什麼意義;如果你對破瓦法有信心,對上師有信心,就可以學,可以修,肯定有意義。

  

  發出菩提心之後,所想和所做的是不是就沒有善惡分別了?

  菩提心有兩種,一個是願行菩提心,即世俗菩提心,一個是勝義菩提心。願行菩提心真正能發出來了,一直能保持住;保持住了,那個時候一切都是善,沒有惡,但是還有善惡的區別,你就只做善,不做惡。勝義菩提心真正發出來了,在你的相續中就有證悟空性的智慧了,證悟一切法真理、真相的智慧了,這個不一定能保持下去。在進入禅定的狀態中,沒有善惡的區別;但是從那種狀態中出來,平時行住坐臥的時候,還是有善惡的區別,就看能不能保持住。沒有成佛之前肯定保持不住,到十地菩薩時就差不多了,成佛後一直是那個狀態,就沒有善惡的區別了。

  

  羅漢和一地菩薩除發心大小不一樣外,修證境界誰的高?

  羅漢和一地菩薩修行不同,發心不同,證悟的境界也不同。阿羅漢斷除了人我執,證得了人無我的智慧,沒有證悟法無我。

  一地菩薩證悟了人無我、法無我;阿羅漢只能證悟了人無我。一地菩薩已經斷除了人我執,還斷除了法我執的一部分,證得了人無我的智慧,以及一部分法無我的智慧。二者境界和智慧是有差別的。

  

  什麼是“童子瓶佛身”,爲什麼說“童子”呢?

  這是大圓滿法裏的法語。簡單地說,“童子瓶佛身”是我們本來具有的如來智慧德相。衆生都是本性清淨的佛,遠離一切衰老和衰敗,沒有衰老和衰敗的時候,永遠是一個狀態,沒有變化,所以是童子。“瓶佛身”是比喻,寶瓶裏的佛顯現不出來,外面看不見,存在而未顯現。佛所具有的如來智慧德像,是每個衆生都本來具有的,但因妄想執著隔離了,因而顯現不出來,像瓶子裏的佛一樣。

  如何判斷一位上師是不是與自己生生世世有緣的上師?

  觀察上師,知道他是具德的上師以後,再看看自己對他有沒有信心,他能不能慈悲地攝受你。如果他能慈悲地攝受你,你也對他有無比的信心,這就是有緣的上師,你就可以依止他。

  懷業祈禱文中的“懷業”怎麼理解?大概的意思是什麼?

  “懷業”的意思可以說是大自在,自在一切,能夠擁有一切。其實一切都是自心的顯現,如果你真正證得了這個道理,你就得到大自在了。一切都是你自己的,不是別人的。心自在就大自在了,心不爲境動,不隨境轉,心定了,所有的境都隨心轉,就大自在了。關鍵是把握住自己的心,你就能一切自在。

  已經皈依過密宗的上師了,再皈依其他的上師,是否會有過失?人在修行當中可以有很多上師嗎?

  這要看你自己的信心,如果你對每個上師都有具足的信心,就可以依止。其實我們依止一個上師,也就是依止一切上師。

  依止其他的上師也沒有過失,但是依止上師的時候首先要觀察。如果他是一位具德的上師,你也對他有信心,自己覺得有緣分的話就可以依止。以前,一個人有好幾位上師的情況也有很多。阿底峽尊者是在印度、藏地最有名的大德高僧,他一生當中有108個上師,觀音也是拜見了那麼多的上師、善知識,這都是如法的,沒有什麼罪過,在修行上會有幫助,會有利益的。

  中陰身爲什麼不能穿越印度金剛座與母胎?

  中陰身能穿越所有的法,但是不能穿越印度金剛座與母胎。中陰身不能穿越母胎,進入母胎就存住,因業力強大,不能穿透母胎。中陰身不能穿越金剛座,是因爲金剛座加持力特別強大。賢劫中能出一千尊佛,他們都在印度金剛座示現成佛,最後外器世界毀滅的時候,金剛座也不毀滅,在空中存留著。所以金剛座加持力非常強,中陰身也不能穿越。一個是因業力,一個是因加持力,其他所有的法都能穿越。

  怎麼思惟能把病作爲享受?

  真正深信叁世因果了,你再病重都不會有痛苦,甚至還會有歡喜之心。很多人說相信因果,實際並沒有深信因果。如果你真正深信因果了,生病能消除很多業障,也是還債的機會。

  再高一個層面說,生病的本體也是因緣合和,找不到它的來處,也找不到它的歸處,沒有實體。這樣去認識時,在你的相續中會生起無畏的心,也不會擔心、害怕和痛苦,甚至能生起無比的歡喜心。這是把病做爲一種享受的方法。

  觀察上師是否具足法相最重要的標准是什麼?

  大乘佛法裏,主要看他有沒有無僞的慈悲心和菩提心,有慈悲心、菩提心,就是具足法相的上師。《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中講,看有沒有願菩提心、行菩提心,有勝義菩提心就更好了。不分善惡美醜富窮,對每個衆生都一樣,有這樣平等、真實無僞的慈悲心和菩提心,就是具足法相的上師。

  伏藏是怎麼回事?

  蓮花生大士在世的時候,有些法與當時衆生的根基不相應,當時因緣不具足,所以沒有宣傳。蓮師把那些法埋藏在山洞、山崖、樹林、河邊等處,讓空行護法來護持。每個伏藏都有護法護持,不讓人動,等待未來因緣成熟時,由蓮師安排好的伏藏大師取出。何時何地,由哪個大德高僧去取,事先都安排好了,都有記載。護法也知道應該給他,他也知道應該去取。取出來之後,就可以宣傳弘揚,利益衆生了。這些伏藏法與此時的衆生根基就特別的相應,所以特別殊勝。

  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來看待這個世界,是輪回的苦海、火坑?還是一切圓滿的清淨刹土?

  這個世界對于真正的成就者來說,就是清淨刹土;對于凡夫來說就是苦海、火坑。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在相續中沒有生起出離心之前,一定要把這個世界觀爲輪回的苦海、火坑,不能看成清淨刹土,否則會障礙自己生起出離心,對這個世界會有貪戀的心。在你相續中真正有了出離心、慈悲心、菩提心之後,就可以把一切都觀爲圓滿,觀爲清淨刹土。

  什麼是在相上修,什麼是在性上修?

  你追求外在,往外求,就是相上修。你追求內心,往內求,就是性上修。在性上修,也就是修心。比如說基督教認爲上帝是世間萬物的主宰。他高興了,他就讓你快樂;他不高興了,他就讓你痛苦。這就是執著上帝的相,修上帝的相。而佛教是往內修。

  真正開悟證悟了,就沒有內和外的分別。心到處都有,萬事萬物都是心的幻化。所以佛說,自己就是主宰,自己要把握住自己。我們心不動了,所有這些外境都爲心轉。

  觀修一定要坐著嗎?

  其他時候也能觀是最好的,但是怕你觀不出來。坐著的時候比較容易觀想。身端正的時候,脈就能端正;脈端正,心就能端正。這樣才容易觀出來,容易靜下來。走路、做事情的時候,不容易靜下來,不容易觀修,不是說不可以觀修。

  做早晚課的時候接電話有沒有過失?

  一般的情況下必須把手機關掉,別接電話。如果有特殊的情況,不得不接,特殊情況就用特殊方法解決問題。平時不能接,但是有特殊的情況,接也沒有事。

  有些高僧大德示現疾病或橫死,對此應如何正確理解?

  這些高僧大德本身並沒有病苦,有時是替衆生生病,受苦。另外,顯現上有嚴重的疾病,這也是一種表法,意喻著每個衆生都離不開生老病死,都要面對生老病死。

  也有的上師會示現橫死。這是因爲上師在承辦饒益衆生的大事時,會有很多違緣和障礙,有能力的鬼魔會障礙上師的事業。在這種情況下,上師就會失去自己生命,來辦成饒益衆生的事業;如果不失去自己的生命就辦不成。上師可能會以吊死等方式失去自己的生命,這都是鬼魔讓衆生死的方法。上師這樣死去,很多魔心裏就安甯了,上師的事情就會成功。所以在對衆生特別有意義的情況下,上師會失去自己的生命。

  破了邪淫戒後該怎麼辦?自己忏悔可以嗎?還是要重新受戒?

  受持了八關齋戒、居士五戒等戒條以後,犯了戒,既要忏悔,又要重新受戒。如沒有受這些戒,做邪淫等惡業了,自己忏悔就行。

  

  無常的觀點和空性的觀點有什麼區別?

  有區別。無常有兩種,一種是粗大連續之無常,一種是詳細刹那之無常。比如,一年四季的變化,從春季到夏季,要經過幾個月的時間才變,這是粗大連續之無常。一切法一生即滅,一刹那也不能停止,沒有恒常性,沒有穩固性,在刹那當中變,這是詳細刹那之無常。因爲一切法都沒有恒常性,都在刹那當中變,所以說一切法都是空的,這種無常的本性也就是空性的原因,只有通過這種無常的觀點才能證悟空性。

  

  金剛薩垛除障法與曼茶羅兩個法,是先觀修金剛薩垛一段時間以後再修曼茶羅,還是兩者可以同時修呢?

  如果你有觀想的能力,同時修也可以。如果觀想能力不太強,就先修金剛薩垛,熟悉了,學會了,再修曼茶羅。可以早上修曼茶羅,晚上修金剛薩垛。

  這兩個法,一個是消業障的方法,一個是積累福慧的方法。其實修曼茶羅也有消業的功德,修金剛薩垛也有積累福慧的功德。但是通過金剛薩垛除障法消業比較快,通過修曼茶羅積累資糧比較快。

  在網上得到上師的傳承,與在上師面前得到灌頂有什麼區別?

  得到灌頂以後修這些法加持就大,功德也大。沒有得到灌頂,光有傳承,加持力小,功德也小。

  在上師面前得到傳承和在網上得到傳承,這兩個沒有區別。在網上也能皈依、受戒,也能接受傳承、灌頂。這都沒有什麼,主要是自己的心到位就行。我的上師晉美彭措法王也曾經說過,通過錄音、錄像帶接受傳承與在上師面前親自受傳承沒什麼區別。

  高僧大德代替衆生受苦是否推翻了誰造業誰得果的理論?

   佛在經中說…

《學修問答(彙集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