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候肯定不管用。這是自己的問題,個人的修行不夠,定力不夠,不是法的問題。
念21遍百字明的時候觀想幾遍
根據自己的功夫,觀想多少遍都可以。功夫越高,觀想得越快,越清楚。剛開始時你沒有那麼高的觀想功夫,念21遍時才能觀出來一遍,而且觀得模糊不清。但是你會越觀越清楚,越觀越快。觀想能力特別強的那些人,在一刹那當中,就能觀出一百位本尊,而且他們的服飾顔色都能觀得很明了,連眼瞳都能觀出來。觀修金剛薩垛除障法的時候,降甘露消除業障那部分,觀想的時間可以長一些,可以反複觀想。
因吃素而影響人際關系怎麼辦
經常應酬,別人招待你,又不好意思不吃,這樣的話,你自己心裏沒有障礙就行了。如果發心清淨,心裏是不會有障礙的。如果你爲了對方,爲了衆生,這是一種方便,一種修行,這樣你心裏不會有障礙,就不用爲這個忏悔。如果心裏有障礙了,肯定是發心不到位,願力還不是清淨的,這樣與對方就不是善緣,而是往昔所結的惡緣了。有惡緣才有這樣的惡果,因此一定要忏悔,發心發願,祈請將來再也不要有這樣的惡緣了,再也不能遇到讓自己內心不清淨的事了。能忏悔,能改正就行。我們都是凡夫,不會沒有過錯的,但我們知道忏悔,能認錯能改錯,這就是修行。佛講的方便法門無窮無盡,不管你犯戒還是沒有犯戒,造惡業還是沒造惡業,都有解決的方法。佛在一個大工具箱裏給我們准備了各種各樣的工具,要什麼有什麼。要剪子有剪子,要刀有刀,要叉有叉子,要勺有勺,要槍有槍,要*有*。但是我們都不會選擇合適的工具,總是拿著一樣工具到處都用,在這兒也是用這個,在那兒也是用這個,那肯定不行。應酬時要隨緣,能聚就聚,能來就來,不來也行,心不動就行了。來了你高興,不來了你生氣;或者來了不高興,不來了高興,這都是攀緣,都是障礙。你的心隨著外境動搖了,這樣的話肯定受影響。都是緣來緣去,緣聚緣散。緣來就是聚,緣去就是散;緣聚就是生,緣散就是滅。都在聚,都在散,都在生,都在死。生滅都在刹那當中,只是我們沒有感覺出來。真正明白了這些道理,心才能如如不動。
皈依到現在,一直沒有見到上師,是不是還沒有得到灌頂?
基灌頂、道灌頂、果灌頂,先不著急。對于很多人來說,現在灌頂並沒有意義。加行還沒有修好,出離心、菩提心還沒有生起來,灌頂有什麼用?你的心胸沒有打開,灌也灌不進去啊!灌頂也好,竅訣也好,機緣成熟的時候自然而然就能得到,佛菩薩正在給你安排,善神護法正在給你准備,你著什麼急?得到灌頂後,就開始修兩個次第了。現在還沒有到時候,自己的相續還沒有成熟,給你灌也沒有用,你也得不到。就象我們要種地,土壤也很重要。沒有好的土壤怎麼種?現在很多人到藏地接灌頂,回來後說得到了很多灌頂,實際上什麼也沒有得到。所以先讓自己的相續成熟起來。出離心、菩提心、證悟空性的智慧都有了,然後灌頂就容易了,就是幾分鍾的事。灌頂有灌頂的要求,對上師的要求,對壇城的要求,對接灌頂人的要求,叁種要求。沒有必要那麼著急、執著,機緣成熟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有。先把加行修好。我經常強調加行,這特別重要。很多人連出離心、菩提心都沒有,修那些高深的法有什麼用?我們修行就像爬很高的山一樣,現在這個過程是在山腳下,大部分都在山腳下,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吃山腳下的草。山腳下的草是草,山腰上的草也是草,山頂上的草也是草。我們在山腳,就應該吃山腳的草,吃一口得一口。可是很多人正在山腳下,卻總是想吃山頂上的草。放棄眼前,嘴邊這麼好的不吃,山頂上的那個草你吃得著嗎?你這樣等下去,肯定會餓死。所以在山腳下就吃山腳下的草,在山腰上就吃山腰上的草,在山頂上就吃山頂上的草。現在跟著我們學四外加行、五內加行、大圓滿的這些人,一層一層都有。根基不同的人都受到法益了,真正學進去的都不會退轉。越走目標越明確,越學得到的越多,越修越有信心,那還能退麼?是不可能的。
怎麼理解“一塵中有塵數刹 一一刹有難思佛”
這是開悟者才能了悟的道理。就象米勒日巴鑽到牛角裏的道理一樣。米勒日巴沒有變小,牛角也沒有變大,這叫不可思議。但是我們肯定在想:這怎麼可能呢?怎麼能裝得下呢?米勒日巴出現神通把牛角變大,也能理解。米勒日巴把自己變得小小的,就像孫悟空顯示神通一樣,也能理解。但是米勒日巴沒有變小,牛角也沒有變大。緣起就是這樣,妙有就是這樣,不可思議。“妙有”不是我們所理解的有。“不可思議”就是這個道理已經超越了我們的思想範圍,你理解不了它。你懂得了緣起性空的道理,你才能領悟。緣起性空這些道理也是一樣。我們現在理解不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覺得矛盾似的。但是諸法的本性,事實的真相就是這樣的。你理解也好,不理解也好,它就是這樣的。
強迫孩子與自己一起學佛修行嗎?
修行中,做任何事情都是,保持適度就行。不能太過分,也不能太遷就。你想度化你的孩子或者周圍的人,必須有善巧方便。要求太過分了,對方肯定受不了。根據衆生的根基,看他的因緣、意樂在哪兒,然後通過適合他的一種非常祥和的方法來調伏他,讓他一下子就能接受。你想救度他,你想幫助他,必須得有善巧方便。你沒有適當的方法,直接就去做,肯定是不行的。有的需要硬的方法,有的需要軟的方法,有各種各樣的方法,都是智慧。度自己也好,度他人也好,智慧和方便都要具足。有智慧才有方便,有方便才不會有障礙。你有障礙了,說明你還是沒有方便;沒有方便,說明你還是智慧不夠。其實一切都要恒順衆生,要隨緣,但需要有智慧才能做得到。隨緣不是隨便。已經開悟、證悟的人才能真正做到隨緣,有大智慧的人才能真正做到隨緣。放下和放棄不一樣。我們現在一說放下,就都放棄了。難就難在這裏。《心經》裏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些道理都是一樣的。要放下不要放棄,要認真不要執著,要隨緣不要隨便。要把握這些很難。要保持適度,沒有智慧是不會分辨的,沒有修行不可能保持適度的。差一點點就錯了。
如果我過去生生世世的家親眷屬爲我超拔,我現在能得到利益嗎?我現在爲其他道的家親眷屬做超拔,他們能得到利益嗎?
能得到利益。做超拔,就是把有情衆生從輪回裏超拔出來。我們的相續中有六道的種子,我們現在能托生在人道,是因爲人道的這個種子的因緣成熟了。那麼,我們的相續中還有其他道的那些種子和因緣,現在通過做超拔,所做的功德可以消盡或遣除那些種子,那些惡緣。也可以說做超拔能消業積福,使福報增大。不管在哪一道,都可以做超拔,也都是消業積福。比如給人道的衆生做超拔,這個衆生業障小了,福報上來了,在人間能得到一些成就和利益,能夠解脫。六道,有六個種子。超拔最成功的,就是把六道的種子徹底毀滅掉,那你就超出叁界了。雖然身體還在人間,但你修行的境界、福慧的層次已經上去了。超度不是必須要死,不是神識必須要離開肉體。往生也是一樣。很多人認爲往生就是要死,不是這樣的。不是死了以後才往生,活著也可以往生。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淨土,就是一尊阿彌陀佛。你把心裏的淨土顯現出來了,就是往生了。心淨土淨,當下就是淨土,每個人都是阿彌陀佛,就是這樣一種認識。不是這個環境要變,而是我認識到了,呵,原來這就是淨土!我在這個環境裏,不受任何障礙影響,內心裏非常喜悅安樂,那就是淨土了麼!看其他人不起煩惱,而且內心能生起恭敬心,清淨心,平等心,大家都是阿彌陀佛了。密宗裏做會供時講五種圓滿。住處圓滿,西方極樂世界;本師圓滿,無量光佛;眷屬圓滿,都是蓮花部的尊衆,勇士勇母、空行空行母、男女本尊;法圓滿,大圓滿法;時間圓滿,本來常有的相續輪。一切都很清淨。
自從學密法之後,經常有病,不知道怎麼辦好。
這不是有病,這是去病。自己一定要把握住。現在我們念金剛薩垛心咒、觀音心咒、蓮師心咒,這都是去病最好的藥。都要如理如法地念誦。有病不是什麼壞事,有病也是好事,這病不是你學密法以後得的,而是原來一直就有的,現在業力現前,病顯現出來了,以前沒有發現而已。我們遇到了佛法,而且是這麼殊勝的密法,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通過修行可以治療。用心去忏悔自己往昔所造的惡業,這樣可以從根裏解除病苦。自己一定要相信佛,相信佛法,堅持學法修行,很快就會解脫。
平時,可以靜下來專心致志學佛的時間比較少,那我想充分利用一切時間的話,比如,做家務、開車時聽經,和靜靜地讀經有什麼分別嗎?
主要看自己。你自己能夠專心的話都是一樣的。如果不能專心,那還是有區別的。有的人坐下來就能專心,有的人就不一定,還得看自己。背經的目的,主要是要悟經裏所講的道理。只是背下來詞句,沒有太大的意義。我們做課時主要是邊念邊觀想,這非常重要。我們修的儀軌,每一句都有甚深的含義,而且都是浩瀚無邊的。你越去體會,它的含義會越深。誦經也好,看書也好,都是爲了領悟道理,而不是爲了誦多少遍的數量。現在很多人也是天天背,天天念,但是都在表面上,都在口頭上,心一點也沒有專注。我們有些人身在修法的行列中,但是心不在修行的行列中,在外面散亂著。是不是這樣的?自己應該知道。你念儀軌的時候,每一句話的道理都明白嗎?不懂就看看譯文。你明白了,然後要去悟。佛法不離聞思修。
修法時妄念滿天飛應該怎樣對治?
首先得有正知正見,然後才能對治,才能降服妄念,斷除妄念。若是沒有正知正念的話,那就很難了。念佛、誦經、打坐,這些都是對治妄念的一…
《學修問答(彙集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