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印光大師精要法語講記 壹、安心篇 四、普勸衆機▪P4

  ..續本文上一頁就有恒河沙數諸佛,你拜一千佛一萬佛就以爲拜很多了?才拜了一萬佛,恒河沙數諸佛、無量無邊諸佛,你怎麼拜?漏掉了多少?

  我們就拜一佛,我們能拜這一佛,就能拜恒河沙數諸佛,因爲我們專拜南無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有的佛我們都可以去分身十方去禮拜。「哎呀!東方亦有阿 閦鞞佛,阿閦鞞佛好感恩哪!釋迦牟尼佛講《阿彌陀經》,你去證誠護念了,所以我也聽了你的話,受了你的恩,現在到極樂世界來了,今特來感恩。」「咚」!拜下去──你這個就實在啦!

  阿閦鞞佛說:「善男子!隨順我教,專念彌陀,得生極樂。今日來禮拜,爲你授記加持。」當下開了大悟。

  你在這裏東拜西拜,拜了一大堆,十方諸佛都皺眉頭了:「你不懂我意啊!你要專念專拜阿彌陀佛,往生西方再來見我,是見真的。」

  31. 「志大言大」之文(勸自負者)

  聰明人多以志大言大,

  不肯仗佛慈力,

  而以仗己道力爲志事,

  甘讓愚夫愚婦早預聖流也。(叁編下.覆秦銘光居士書)

  前面是勸自卑、自暴自棄的人;這是勸那些覺得自己了不起、不願意學淨土法門的人。

  「志大」:就是他志向很大,「我要在這個娑婆世界度衆生;到極樂世界去,你們去,我在這裏度衆生」,志向很大,講的話也很大。但是「志大言大」並不代表你就能夠做的事大。印光大師經常講:「愚夫愚婦,愚不可及。」你現在學問比他們大很多,他們不如你。但是他們老實念佛,到西方去成佛,你不如他們。

  要學愚夫愚婦,不學通宗通教

  愚夫愚婦靠佛力到西方去,一到西方,就是聖人,成爲佛菩薩;通宗通教的人──這個不是真的通了,半通半不通,真的通了,一定會念佛的,對不對?淨土教你就沒通嘛,通了你怎麼不念佛?他只要是仗恃自己聰明,不肯仗佛慈力,要靠自己戒定慧的道力來修行,這樣的人我們不跟他學習。

  這條文是勸自負的人不要自負,要仗佛力,不要仗自己道力,應該向愚夫愚婦學習。所以,大家要明白。

  各位!我們是通宗通教的人,還是愚夫愚婦啊?

  (「愚夫愚婦。」)

  我們是愚夫愚婦,我們不是通宗通教的人。我們不要去學通宗通教的人。我們很多人不甘心作愚夫愚婦,你就是跟淨土法門不相應。「哎呀,師父,我如果能誦這部經就好了,我如果再能誦那部經就更好了,如果再能學一個咒就更好了,如果能開個悟那就好上加好了!」實則是愚夫愚婦,但是不甘心作愚夫愚婦來念佛,就想成爲一個大法師、一個大通家、一個通宗通教的人,以爲這樣更好。你這個就是走了回頭路了,就錯了。反而是通宗通教的人要學愚夫愚婦,老實念佛。

  怎麼講呢?就像坐車一樣,會走路的人身體好,你讓他走去。我關節炎我就坐車,我坐車不用改走路;走路的人也應該改坐車。他走得再快,也沒有車跑得快。通宗通教你也不能趕上南無阿彌陀佛,應該念南無阿彌陀佛!

  32. 「真念佛人」之文(勸平常人)

  通宗通教之人,

  方能做真念佛人。

  而一無所知、一無所能之人,

  但止口會說話,亦可爲真念佛人。

  去此兩種,則真不真,

  皆在自己努力、依教與否耳。(增廣卷一.覆永嘉某居士書一)

  什麼是真念佛人呢?怎樣做真念佛人呢?

  這兩種人,一個通宗通教,一個無知無能,如同一個在天,一個在地,爲什麼都可以做真念佛人?他們雖然根性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入佛知見,以佛知見爲自己的知見,所以都能真念佛。通宗通教的人,徹窮教理,開大智慧,因明知而明信這個法門,所以能真念佛;一無所知、一無所能的人,因爲半點個人的聰明智巧都沒有,反而能全依、全信佛語,這樣他也能真心老實念佛。

  依印光大師講的,要成爲真念佛人,一點也不難,只要口會說話,不需要你有智慧、有能力,你看多簡單。但是簡單到了極點,許多人反而不會了,因爲他就是有自己的知見、智慧、能力,他扔不下。

  除此兩種,我們絕大多數人,就在中間,上不上,下不下。

  那麼,中間的人怎麼辦呢?就要看你是不是「努力、依教」了。夠努力,向上能通宗通教,也能成爲真念佛人;向上做不到,那就向下,學那個愚人,舍掉自己的小聰明,完全依佛經祖語的教導,這樣你也能成真念佛人。就怕你有自己的閑知見,夾雜在當中,上不能上,下不能下,那就聰明反被聰明誤,不能老實念佛了。

  33. 「抛智學愚」之文(勸矜智人)

  念佛之人,

  勿自仗聰明智慧,

  須抛之于東洋大海外。

  最好學愚夫愚婦,

  老實行持爲要。(叁編下.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

  印光大師講的話,好啊!讓我們聽了心裏面很清涼,很透明,很舒服。

  多幹脆!說念佛的人,你不要仗自己的聰明智慧,如果有聰明智慧怎麼辦?你給它抛到東洋大海之外去。

  有的蓮友講:「師父啊,我沒有,怎麼抛?」

  沒有就剛好啊!有聰明智慧,不要用,抛到東洋大海外。

  爲什麼呢?因爲在念佛法門裏邊,你如果要玩你的聰明智慧,就有失誤的;你要老老實實的,不要玩弄你的聰明智慧。沒有誰的智慧比阿彌陀佛智慧更大了,你在佛前還要賣弄你的聰明智慧,你豈不是不知道門坎高低了。

  因爲我們的小聰明、小智慧,在名號面前擺不上用場。

  《無量壽經》裏面就講:

  如來智慧海,深廣無涯底,

  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

  阿彌陀佛的智慧像大海一樣的深廣,無量無邊,阿羅漢和菩薩想測度都沒法去量,如盲如聾,只有佛才明了。這樣的一個法門,你還不老實把心放下來,你還要去搬弄智慧,你不危險嗎?

  我們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沒有智慧是最大的智慧,我們沒有智慧,我們靠阿彌陀佛就有智慧了。

  盲人逞能喻:不要仗恃自己的聰明智慧

  比如一個瞎子上大街,但是他怕人家說他是瞎子,他想顯示自己能看得見,想擺弄自己的聰明智慧,在大街上雄赳赳氣昂昂地走路。請問,他危險不危險哪?

  (「危險!」)

  車撞的就是他,對不對?

  他應該怎麼樣?不要仗恃自己的聰明智慧,應該跟著明眼人,「你叫我走我就走,你叫我停我就停,你要拉我往東我就往東。我雖然是個瞎子,但是你是明眼人,我跟著你,等于我就有眼睛了」。

  我們是無明衆生,無明不就是瞎子嗎?阿彌陀佛是明眼人,祂是無量光,無量的光明,祂讓我們怎麼走,我們就怎麼走。這樣,我們雖然是瞎子,我們「明信佛智」,就像《無量壽經》講的,明明白白地信順阿彌陀佛的智慧。我們能信佛的智慧,佛的智慧就成爲我們的智慧,佛的眼就成爲我們的眼,佛的腳就成爲我們的腳。好像瞎子跟著明眼人走路一樣,瞎子雖然看不見,明眼人看得見,等于我看得見,因爲我靠你。

  所以,還需要我們自己開智慧嗎?不用我們開智慧了,阿彌陀佛的智慧都開完了,你聽祂的話就好了。這個道理要明白。

  險路向導喻:珍重阿彌陀佛的救度

  比如深山茂林,都是險道;向導非常熟悉路線,你聽他的話,跟他走,就能夠離開險道,平安出來。如果你自己去探險,或許掉到老虎嘴裏邊,或者掉到山崖下邊,或者被河水沖走,讓你去探險,探到什麼時候呢?你跟著向導就可以了。

  要我們自己去把修行的道路搞明白,八萬四千法門,哪一個怎麼怎麼樣……沒有這個時間,也沒有這個智慧。我們就跟著南無阿彌陀佛,祂早就給我們選好了。曆代祖師都是通宗通教的人,什麼法門都透達了,專門跟我們這樣的凡夫說:「我給你選好這條道路,你不走,你偏偏不走!」

  所以,善導大師說:

  專專指授歸西路,爲他破壞還如故。

  曠劫以來常如此,非是今生始自悟。

  正由不遇好強緣,致使輪回難得度。

  這話都讓我們很感動!

  說凡夫衆生,釋迦牟尼佛、十方諸佛、曆代祖師菩薩「專專指授歸西路」:一遍又一遍跟他講:「某某人!你造業凡夫,斷惑證真你修不了,你專門來念南無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遍又一遍,一個又一個給他講,但是他怎麼樣呢?

  「爲他破壞還如故」:他不聽佛祖的,人家跟他一說「哎呀,某某人,你專念佛不行啊。」他被人家破壞掉了,又跟過去一樣,又去輪回去了。

  「曠劫以來常如此,非是今生始自悟」:累生累劫都這樣被別人誤導了,並不是今生才這樣啊!也只是到了今生才明白,明白什麼?

  「正由不遇好強緣」:正是因爲被人家破壞了,沒有遇到阿彌陀佛弘誓願力的強緣。

  「致使輪回難得度」:才使得生生世世去輪回,不能出離。

  我們今生能夠遇到這個法門,大家應該生感激心,應該生珍重心。

  礦難喻:盲修瞎練,錯過救度

  講到這裏,都爲大家著急,真的著急。你看,到阿彌陀佛門口打一個轉又走了,真是!就像什麼樣的人呢?

  比如說礦井下有工人,煤礦突然塌掉了,其它方向都是很厚的岩層,只有一個地方,一二尺寬,松土,而且不厚,這一塊地方打通了,就能走出去。但是,他路過這個地方,他沒從這兒出去,又繞開了,你說他可惜不可惜?

  淨土法門就是這個地方,只要有信願心,「砰」這一層紙就捅破了,當下就見到天日,就得救了。結果他沒有信願,他「呼噜」又過去了,到別的地方去拿一個鎬頭使勁挖,你挖到什麼時候能挖通啊?你什麼時候能夠從這個煤礦裏出來啊?你說外面救援的人不著急嗎?著急!

  其它法門,末法衆生沒有智能,都是在盲修瞎練,像一個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所以,要有擇法的眼睛,遇到適合我們的法門,遇到善知識的教導,你能聽得懂,聽得進,你能夠持守它,各位是很有善根的。那些人我們雖然爲他著急,也沒辦法,善根沒有成熟,只好再去打轉,再去流浪。

  守愚念佛

  印光大師在這裏講:聰明人要學愚夫愚婦。不是勸我們愚夫愚婦來學聰明人。我們能夠「守愚念佛」,雖愚而…

《印光大師精要法語講記 壹、安心篇 四、普勸衆機》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