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我懷疑,怕不能到!」這種懷疑才是合理的。
淨土法門,沒有懷疑的余地
大家要聽明白,疑,要如理,要合理地懷疑才行。
我們修淨土法門,要懷疑,你懷疑阿彌陀佛,這才合理;你懷疑你自己,不合理,就是膽大包天。
「哎呀!師父,我敢懷疑阿彌陀佛嗎?你還說懷疑阿彌陀佛是合理的?」
這個,分析給你聽:因爲阿彌陀佛要救度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說:「我能不能往生,我靠你,我既然信靠阿彌陀佛了,如果要懷疑就懷疑祂」,那當然,不懷疑,就是不懷疑了。「阿彌陀佛,你有沒有慈悲,你有沒有願力,你能不能救我?我念你的名號,你能不能救得了我?你有沒有成佛?」
祂說:「我救不了你,我不成佛。」祂成佛了,這就沒有懷疑的余地了。
所以,我們這個淨土法門,你是沒有懷疑的余地的,你要懷疑阿彌陀佛,祂已經成佛了;你懷疑你自己,你不夠資格。是不是這個道理?
所以,我們信佛,就是信靠佛,真信、不懷疑。
切願
再講「切願」。「切願」就是說我們內心裏邊打定主意,決定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任何含糊、模棱兩可,說:「萬一不能往生,下一輩子再來。」那不叫切願。切願就是跟這個娑婆世界一刀兩斷,我決定要往生西方的,在這個世界是陪你們玩一玩的,時間不長,只有二十年、叁十年,這個都是看得很虛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才是我們根本的願望,這個叫切願。
其它的願望,有的人講:「師父啊!我還有一個願,我要誦一千卷《金剛經》,還沒有誦完,我還有什麼什麼願……」這個都不需要。阿彌陀佛只讓我們發一個願——「願生我國」;釋迦牟尼佛只勸導我們發一個願——「願生彼國」,至于其它的,都不著急,慢慢來,到西方極樂世界,經典有得你念,你想念哪一部經都可以,你要拜哪尊佛都行。所以,先往生西方再說。
這叫「真信切願」。
坐船過海喻:是佛力,非自力
「此如坐火輪船過海,但肯上船,即可到于彼岸;乃屬船力,非自己本事」:道理很簡單、很明白,我們只要肯上船,你就可以到彼岸;你能到彼岸,是船的力量,不是自己本事,對不對?我們只要肯上阿彌陀佛的大願船,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信願念佛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這兩個詞很重要,一個是「道力」,一個是「佛力」,等一下會解釋。
信願念佛即上願船
也有的蓮友問:「只要上了南無阿彌陀佛大願船,肯定可以到彼岸,我也知道。但是我就不知道我到底上了沒有?」這個是不是問題?
有的人講:「你念佛,念到心清淨了,你就上大願船了,你這樣可以到。」
「師父,我沒達到心清淨,豈不是沒有上願船?」
印光大師在這裏告訴我們:
「信願念佛亦然」:你只要信願念佛,就上了阿彌陀佛大願船,沒有其它的。所以叫「但肯上船」,「肯」就是你願意、自願。信願念佛,不管功夫深、功夫淺,都上了大願船;不管功德大、功德小,都在阿彌陀佛大願船上面。
登船喻:重心要靠倒阿彌陀佛
比如登船,你一只腳在船上,一只腳在岸上,看上去有一只腳在船上,到底你有沒有上船?是看你的重心。如果你重心在前腳,說明你上了船;如果重心在後腳,你其實是在岸上。
看看我們的心:你看,我們在世間要做事,要照顧孫子、兒女,我們也在念佛,看上去大家都差不多,但是最後到極樂世界點名報到的時候,有的來了,有的沒有來。「哎!在娑婆世界他們都念佛啊!爲什麼有的來了,有的沒有來?」不一樣啊!因爲有的人,他的重心在前腳,在阿彌陀佛的船上面;有的人也是在念佛,他後面那只腳站在娑婆世界,站得穩當得很,前面的腳只是做一個假動作,並沒有在阿彌陀佛的大願船上,這就不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念佛,整個的重心要靠倒阿彌陀佛——就是「信願」,確實願意去往生。在這個娑婆世界是隨緣度春秋,在娑婆世界這一只腳要成爲虛步,不成爲實步;極樂世界那一只腳要是實步,不要是虛步,這樣才說明你上了願船了。
你看我們法師在這裏要照應寺院,又要去照應信衆,但是他心裏邊「我就是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好像是在忙世間的事情,不影響他,他到時候自然而然地潇灑往生。
如果你兒女、孫子都擺在第一位,念佛只是做一個表面工作,「南無阿彌陀佛……」,也撥珠子念幾句,恐怕不管用,因爲你的心沒有靠倒南無阿彌陀佛,你沒有真的願意去往生,都是在表面上做功夫,一遇到大病小災了,就後退,「哎呀,阿彌陀佛,你保佑我再多活幾年!」不是保佑他往生,「阿彌陀佛,我不願意往生!」——葉公好龍啊。我希望我們在座的蓮友,不要做葉公。
葉公好龍喻:沒有真信切願
什麼叫葉公好龍,你們知道嗎?葉公,他是個姓葉的老先生,他很喜歡龍,在家裏畫的也是龍,刻的也是龍,貼的也是龍,怎麼樣都是龍。他這麼誠心,龍王就感動了,有一天,外邊是晴空一片,突然之間,電閃雷鳴,龍來了,龍來就風雨跟著相隨而來,「嘩-」,電閃雷鳴,一條龍從天上飛到他的窗前,說:「葉先生,你很喜歡我,我來了。」這條龍從窗戶一伸頭,葉先生一看,「哎呀!我的媽呀!」當下嚇暈過去了,嚇死了。真龍來了,他害怕了──葉公好龍是假的。他好那個牆上畫的,不是好那個真龍。
我們很多人嘴上講:「阿彌陀佛,我願意去往生!」結果得了癌症要死的時候,這是往生的前兆,他害怕了,他不願往生了;豈不是葉公好龍?所以,各位不要做念佛的葉公。
這說明什麼?他雖然也在念佛,但是不具足信願,沒有真信切願,沒有上阿彌陀佛的大願船。
打太極拳喻:虛和實要分清楚
你再不識字,你再沒有智慧,你煩惱再重,業障再重,你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真信切願,你就上了阿彌陀佛大願船,肯定、百分之百、個個都往生。
有位蓮友也有個比喻,我覺得他說得也很好。就是我們作爲一個念佛人,在世間虛和實要分清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一腳,你要踩實;世間那些事、那一腳你要放虛。兒孫、家庭,你那個放虛之後,他說:「像打太極拳一樣。」你那個是虛步,人家來了以後,就不會傷害你,對不對?他「啪」一腿掃過來,你虛步,抽腿很方便、很靈活,擡起來也行,放下也行,「你就是打著我,我也不會受傷害」。
你看我們很多人念佛,他把世間的事看得太認真,把世間看得太實,把念佛看得很虛,「能往生嗎?不能往生吧!」這樣,他就容易受傷害,夫妻、家庭、兒女,一點小事,一點煩惱,把他弄得死去活來。你真的是念佛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這個世間的事情都擺平了,有什麼擺不平的?對不對?我都願意去往生了,你欠我十萬,欠就欠了吧!我馬上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你罵我,罵了就罵了吧!年輕的時候,老公很恩愛,老的時候就嫌棄我,嫌棄就嫌棄吧!有觀世音菩薩做我勝友,還稀罕世間凡夫嗎?有什麼舍不得放不下的?沒有什麼。這個都很虛!
「哎呀,他傷害我了。」誰傷害了你呀?自己傷害自己,把世間看得太實在,這一腳站得太實,他就是你的善知識,「咚」,給你一腳,讓你覺得很痛苦,你就會抽身了。等到我們願生極樂世界這個心很實在,阿彌陀佛那裏很實在,阿彌陀佛保護著我們,非常好!決定不會受傷害。
所以,念佛的人,你真信切願,世間的事自然看得淡,說走就走,非常自在,很潇灑!不是我們有這個能力,是阿彌陀佛有這樣的誓願力量。
信願念佛就是靠上佛的力量
念佛,「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印光大師說得很肯定。我們信願念佛就是靠上佛的力量,你不信、你不願、你不念佛,就沒有靠上佛的力量,只要信願念佛,完全靠佛的力量。
有人這裏有誤解,說:「那不靠我自己念佛嗎?」當然靠你念了,阿彌陀佛不能代你念。你念佛才是靠佛的力量,不是說你念佛是靠你自己的力量,靠你自己的力量要靠戒定慧。
就好像坐船過海一樣,你坐上船,才能靠上船的力量;你不上船、不坐船,怎麼靠船的力量呢?你不能把坐船當靠自己力量,「你看,我坐船,所以靠我的力量。」──你坐船才靠船的力量。如果要靠自己的力量,就是自己遊水、不坐船。
我們要渡過生死大海,要靠阿彌陀佛的力量。
當然,如果這一點你想不過來,說:「我就是要靠自己念嘛!」也可以。你念佛還是靠你自己念,佛不能代你念,你自己念。
重石乘船喻:業障由阿彌陀佛承擔
我們看下面這一個比喻:
「譬如一粒沙子,入水即沈」:一粒沙子雖然很細,但是,如果放在水裏邊,「呼」沈底了。
雖然有千萬斤的石頭,裝于大火輪船當中,它不僅不沈下去,而且還可以運到彼岸,隨意使用。
千萬斤的石頭,代表我們凡夫業障深重;大火輪船,代表阿彌陀佛的六字名號、大慈願力;我們肯信願念佛,代表我們的業障,投靠在阿彌陀佛的身上。
各位老菩薩,我們的業障,我們自己挑不動啊!昨天上山的時候,我那麼一點行李,我都挑不動,我請人家挑;我們生生世世的業障,靠自己去消業,靠自己去挑,挑不動啊!靠誰挑?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挑夫。
《無量壽經》說:
荷負群生,
爲之重擔。
「我爲衆生、爲你挑擔子。」昨天,我一看那個挑擔子的,我說:「哎,阿彌陀佛化身來了,他幫我挑擔子。」──就是這樣。
我們的業障,誰幫我們挑?阿彌陀佛啊!祂用六字名號大願船,說:「上來上來,通通放上來,通通給你挑了。」運到西方極樂世界,隨意使用。到極樂世界,我們可以成佛,可以到十方國土去拜見諸佛,也可以到十方國土去教化衆生。
石頭比喻我們業力深重;火輪船比喻阿彌陀佛慈力廣大。
細沙沈水喻:自力了生死太難
沙子代表什麼呢?沙子就代表那個大修行人,他有…
《印光大師精要法語講記 壹、安心篇 二、仗佛慈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