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精要法语讲记》
--2007年3月28~30日讲于韶关丹霞山锦石岩寺
【壹、安心篇】
二、仗佛慈力
5. 「全是佛力」之文(坐船过海之喻)
佛法法门无量,
无论大小权实,一切法门,
均须以戒定慧,断贪瞋痴,
令其净尽无余,方可了生脱死。
此则难如登天,
非吾辈具缚凡夫所能希冀。
若以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
则无论功夫深浅、功德大小,
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此如坐火轮船过海,
但肯上船,即可到于彼岸;
乃属船力,非自己本事。
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亦然,
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续编卷上.与张静江居士书)
譬如一颗沙子,
入水即沉;
纵有数千万斤石,
装于大火轮中,即可不沉,
而运于他处,以随意使用也。
石喻众生之业力深重,
大火轮船喻弥陀之慈力广大。
若不念佛,仗自己修持之力,
欲了生死,须到业尽情空地位方可。
否则纵令烦恼惑业断得只有一丝毫,亦不能了,
喻如极小之沙子,亦必沉于水中,
决不能自己出于水外。(增广上.覆裘佩卿居士书二)
这两段应该说很好懂的,很清楚、很明了的。是两个比喻:一个就是「坐船过海」的比喻,一个就是「沙石火轮」的比喻。
第一段首先讲:
「佛法法门无量,无论大小权实」:这个就是讲通途法门。「大」是指大乘佛法;「小」是指小乘佛法;「权」是指方便权巧的法门;「实」是指真实究竟的法门。这是我们佛教的名词。「权」即权宜,权宜之计,佛本来是想讲真实的法,但是众生的根机不成熟,只好权宜将就你的根机,讲一个你能接受的法门;「实」是佛本身所要讲的真实的法。比如说讲「三乘」:声闻、缘觉、菩萨乘,这个是权;讲一佛乘,都可以成佛,这叫实。不管大乘、小乘,权法、实法,一切法门,你都要怎么样?
「以戒定慧,断贪瞋痴,令其净尽无余,方可了生死」:这个不是那么简单哦!
三毒烦恼难伏难断,难如登天
对付烦恼有三个层次:
第一,要降伏烦恼。烦恼都降伏不住,它把你降伏住了,那就完了。
第二,要断除烦恼。只能降伏,不能断除,那不行。
第三,要净尽烦恼。断除,还要干净,不剩一点点。
这三个步骤,才可以了生死。
圣道一切法门都是靠戒定慧的力量,断贪瞋痴烦恼,达到净尽无余,彻底干净了,没有一点点剩余了,这样才可以了生死。
贪瞋痴最明显的就是贪和瞋。我们本来就愚痴,糊里胡涂的,不懂什么叫痴,整天那么糊里胡涂过。但是,贪瞋很明显,你看,起了贪心和瞋恨心的时候,你能不能把它伏得住?伏不住的,它力量大的很,你就跟在它后面跑,一点办法都没有。有些人他明明知道贪污要犯法,他就是贪了还要再贪,他都伏不住。瞋恨那就更厉害,吵嘴了,也知道,后悔来不及了,说失手了──哪有失手的?瞋恨心!小到家庭吵嘴,大到国家战事,都是贪瞋所引起的。
伏住,这是正当它现前的时候,你要把它伏下来,这个不容易啊!大家这方面都有经验、体会,瞋恨心起来了,哎呀!怎么都伏不下去,找好几个人给他做思想工作,都伏不下去,「某某人哪,你不要生气,这样对你身体不好!你高血压会上来!」
「高血压上来也不管!不然这口气吞不下去,我宁愿死了老命,也要如何如何……」
正当现前的时候,根本没法伏得住,不要讲断了,伏都伏不住。
第一层功夫,把它伏住,不让它起来,有这个定力,虽然说没有断除,贪瞋痴的根还在,但是压住了,暂时好像没有了。能达到这个功夫,你在这个世间,人家看你就像圣人一样。
第二层功夫,就是要断除,根要给它切断。因为不断根的话,它就「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你不断根,到时候它又出来了,要断根。
第三层功夫,断根要断得一点点都没有,你才可以了生脱死,有一点根都不行。它的生命力旺盛得很,有一点根牵住了,它就会长成一颗贪瞋痴的大树。
所以叫「净尽无余,方可了生死」。
「此则难如登天」:这个比登天还要困难。
「非吾辈具缚凡夫所能希冀」:印光大师很慈悲,他是大势至菩萨示现,他把身份降下来,跟我们平等,说:「这个太难了,不是我们这一帮充满着烦恼罪业的具缚凡夫敢希望的。」想都不要想。
那怎么办呢?那岂不是绝望了吗?虽然说佛法有无量法门,但是这无量法门都要求以戒定慧断贪瞋痴,达到净尽无余;而我们「难如登天」,无论如何都达不到,等于这些法门对我们来讲没有用。虽然是一法,可是这个门等于关掉了,因为我们做不到。
无论何种功夫、功德,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那怎么办呢?另外必须开一个特别法门,不然我们就没有办法了。
所以,再看下面:
「若以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前面是「山穷水尽疑无路」,这里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只要「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
「则无论功夫深浅、功德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不管你念佛功夫深,还是功夫浅,你修持功德大、功德小,这个都不论,你只要真信切愿、持佛名号,都可以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没有一个遗漏在外。所以这个就叫易行道、安乐门,我们都可以做得来。
怀疑木筏喻:信未入心
「真信」、「切愿」,需要对这两个词作一点解释。
什么是真信呢?这个信要入心。
我曾碰到一位莲友,我对他说:「某某人哪,你要信佛!」
「哎,师父,我信佛啊!你看我吃素多少年了,我又受八关斋戒,我又去给人家助念,都不吃不喝人家的,又教人家诵什么经,我做了多少事!我信佛啊!」
我说:「我知道你信佛,不过你要相信阿弥陀佛。」
「哎呀!师父,我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我怎么不相信啊!我相信啊!」
我说:「你真的相信吗?」
「我真的相信!」
我说:「那好啊!恭喜你!你果然真信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大愿大力能救你,当然好了。那你往生西方应该有把握了?」
「不行不行,我往生西方还差得早。」
我说:「你信佛能救你,怎么往生西方还差得早呢?」
他说:「阿弥陀佛我百分之百相信,我就是怀疑我自己。」
「哎呀,他说得很有道理啊!」我们在座莲友可能有的点头了,「是啊!我们都很信阿弥陀佛,我就怀疑我自己。」
我说:「莲友啊!你这个没有信佛!」
「哎呀,我信佛!」
我说:「这样吧!打一个比喻给你听。」我就讲了这个比喻:
有一个人来到海边,要过大海。有两只船:一只是他自己钉的小木筏子;另一只是一艘万吨巨轮。大海今天刚好起风浪,这艘万吨巨轮的船长就告诉他说:「某某人,你要过海吗?」
「是啊!」
「你那个小木筏子不要坐,你就坐我这个大船,我这个大船稳当,有风浪也没有关系!你相信吗?」
「哎呀,船长,我相信!你这个大船确实稳当、确实可靠、确实有风浪也没有关系,能过海。可是,我就是怀疑我那个小船过不了。」
船长说:「你就不要坐你那个小木筏子了,你就坐我的大船了,你相信我就好了,上我的大船就可以了。」
「船长啊!我百分之百相信你,但是我就怀疑我那个小船不行。」
他翻来覆去对船长讲这句话。
说明什么呢?说明他自己从理论上认识到这个大船可以过海,但是从内心里边他没有信靠这个船长,他过海这件事情,还准备靠自己的小木筏。所以,他总是说:「我怀疑我这个小木筏不行。」
是不是这个道理?有没有听明白?
(「听明白了。」)
我们很多人是从观念上知道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大愿大力没有问题,「但是我自己修行不行啊!对不对?我那个小船不行啊!」说明他往生西方这件大事,他没有靠阿弥陀佛。所谓「信」就是靠,信靠阿弥陀佛。你作为一个观念,「我是佛弟子嘛,我当然相信阿弥陀佛了。」但是,你要渡过生死海、往生极乐岸,你这么一件大事,老是捏在自己手上,靠自己修行,说:「我功夫不行、我功德差、我业障重……,我怎么能往生?我不是怀疑阿弥陀佛,我怀疑我自己啊!」
诸位!这个人是不是很愚痴?
(「是。」)
有的莲友不好意思了:「嗯,这就是我嘛!」
没关系!你懂得这一点,就开智慧了。所以信佛要信佛,要信靠佛。
骄慢的怀疑
我也给莲友们讲到,我们往往觉得说:「我怀疑我自己修行不行,不能往生。」这种怀疑其实是很骄慢的。
「师父啊!我不骄慢哪,我很谦虚!我知道我修行得不好,我这么差,所以我怀疑我自己不能往生啊!」
大家要知道,怀疑要具备资格,具备资格,才能够受怀疑;没有资格,没有怀疑的可能性。
比如说,中午饿了,你会不会拿一个石头说:「这个石头,我怀疑不能填肚子。」你会怀疑吗?因为这个石头根本就不是填肚子的东西,它没有资格被怀疑。
我们所修行的功德,不过像石头一样,你不能够拿来怀疑或者信任。不能怀疑,就不能信任;不能信任,就不能作为怀疑对象。是这么一回事。
再比如说一个人来到海边,海非常的广阔,风浪很凶猛,你会不会站在海边,把自己的臂膀抖一抖,把衣服弄些水拍一拍,「嗨!海太宽了,我怀疑我游不过去。」你会这样讲吗?不会!你会不会站在丹霞山最高的山峰,看到那边一个山峰,「哎呀,这两个山峰之间太远了,我怀疑我一步跨不过去。」你会这样怀疑吗?不可能啊!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你不用怀疑。
比如说你从广州要到北京去,「我怀疑我自己一个小时走不到」,这个也都没有怀疑的资格,因为你不可能做到。如果坐飞机,那就可能怀疑了,「我今天这个航班,一个小时能不能到?…
《印光大师精要法语讲记 壹、安心篇 二、仗佛慈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