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就退步了。
學任何法門都要回向求生極樂世界;學淨土法門不要學其它的——「專一」。
9. 「兩種深信」之文(佛力自然成辦)
大家要曉得:
仗自力修持,「自」有何種力?
但是無始以來的「業力」!
所以萬劫千生,難得解脫。
仗阿彌陀佛的弘誓大願力,
自然一生成辦。(叁編卷四.世界佛教居士林開示法語)
這是印光大師在世界佛教居士林的開示,是口語記錄,很慈悲,對我們大衆說:大家要曉得,你想靠自力修習,你自己有什麼力量呢?
我們自己有什麼力量?只有無始劫以來的業力。
生生世世都在這裏輪回打滾,沒有解脫生死輪回。
大家要曉得,仗自力不能夠了生脫死,要深信靠自己不行。
第二個要深信什麼呢:
要信佛力,信自己沒有力量,信自己只有無始劫來的業力,只有萬劫千生不能夠出離;信阿彌陀佛的願力,自然一生成辦。
業力 自力 道力 佛力
這裏有幾個名詞,我來說明一下:業力、自力、道力、佛力,這四個名詞,大家把它分清楚。
「業力」,每一個人,不管是佛教徒,還是非佛教徒,都一樣,我們都有業力,每一個人生下來都是帶業力來的。
「業力」是指什麼力量呢?就是指「貪瞋癡系縛力」,貪瞋癡的力量把我們束縛起來了,這是輪回的力量、墮落的力量。這個力量很大!各位啊!我們每個人都是業力冠軍,發動機很強大,像火車一樣,「嗚-」轉動了,往哪裏開?往叁惡道開──這個叫業力。
信佛不信佛都有業力,我們信佛的人怎麼辦?信佛的人就要准備對治這個業力。
所以,第二叫「自力」。
「自力」是什麼力量呢?是「戒定慧修持力」。
「業力」是凡夫貪瞋癡的束縛力、輪回力。那麼「自力」呢?我要修行了,才談到自力,是指「戒定慧修持力」。你戒定慧能不能修持,到哪個程度?隨著你修持程度的增加,力量會增加。這個還是凡夫。你修五戒,你還是凡夫;你在打坐,想修禅定,還是凡夫;你開了慧,還是凡夫。這是自力修行法門、通途法門。慢慢累積、慢慢加深、慢慢提高,達到什麼程度?達到你戒定慧自力能超過業力,像一個大火車那麼強大的力量,你能把它擋住,然後把它拉回頭,你才有可能解脫生死輪回。結果你的自力不敵業力,業力大于自力,你還不是往下掉嘛!
第叁叫「道力」。
「道力」是「伏、斷、淨──解脫力」。通過修行戒定慧,第一步伏住了貪瞋癡,第二步斷除了貪瞋癡,第叁步貪瞋癡斷除幹淨了,你就解脫了。這樣你才能夠得道,這個就是聖者了,不是凡夫了,叫「道力」。
我們大家有沒有業力?通身業力,滿了,生生世世都是業力來的。
我們有沒有修持力呢?可能多少有一點點,但是太微弱了。
我們有沒有道力呢?絕對沒有!你有道力,就能夠伏煩惱、斷煩惱、除煩惱。道力是指聖者斷淨煩惱,得到解脫生死輪回的力量。你有道力,你也可以解脫生死輪回。我們只有業力,沒有道力。
那要靠什麼?你要靠佛力了!道力沒有,佛力再不靠,只有業力,就只能下地獄了,是不是?
「佛力」就是「願、行、滿──救度力」,阿彌陀佛願行圓滿救度的力量。阿彌陀佛,祂因地五劫思惟,發四十八大願,又經過了兆載永劫不可思議長時間的修行,願行圓滿,而成爲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光明名號救度我們,這是佛力。我們雖然是滿身的業力,一點道力也沒有,但是,如果我們有佛力的話,我們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好!大家再複習一遍:
我們是業力凡夫,通身業力,我們想修持戒定慧,靠自力很微弱,不能夠克服我們的業力,不能夠達到道力解脫,所以我們就靠佛力。阿彌陀佛願行圓滿,功德凝聚在這句名號裏邊。我們信願持名,仰靠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救度的力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靠上了阿彌陀佛的佛力,還要羨慕阿羅漢的道力嗎?不用羨慕了。
我們靠上阿彌陀佛的佛力之後,還要羨慕人家山洞裏面打坐的禅定力嗎?不用羨慕了。如果不靠佛力,就算禅定力深,達到非想非非想天,還在叁界之內,沒有出離,你說有什麼力量?
而阿彌陀佛的力量,能讓我們出叁界,往生西方成佛。
兩種深信:信自己無力,信彌陀有力
印光大師又說了,要有兩個信,第一個:
信我是業力凡夫,
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
這一點如果你還含糊,那你是太驕傲自大了。
這個要相信,相信怎麼辦?相信就要靠佛,不要靠自己,說「我修行,消我的業障,靠我自己斷惑證真、解脫生死輪回」──不可能的事情,決定做不到!
第二:
信阿彌陀佛,有大誓願。
若有衆生,念佛名號,求生佛國,
其人臨命終時,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一函遍覆)
你光有第一點相信,沒有用,我們還是死路一條。第二點就讓我們有往生成佛的希望了。
這跟善導大師講的兩種深信是一樣的。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裏面就勸我們要有兩種深信,兩種深信簡單說起來就是:一要深信自己沒有力量,只有輪回;第二深信阿彌陀佛有力量救度我們這個輪回的凡夫衆生,你再怎樣貪瞋癡煩惱無法消除,佛有力量救你,這一點要確信無疑。不要懷疑說:「我業障這麼重,阿彌陀佛救得了嗎?祂願不願意救我?」阿彌陀佛平等救度一切。
兩種深信,首先要深信自己是一個業力凡夫,「靠我自己決定不能了生脫死,我自己的修持力決定不能達到斷惑證真」。第一種深信就好像把我們杯子裏面的水倒空了,你空了這個杯,阿彌陀佛的甘露水才可能灌注進來。如果我們內心裏邊覺得自己能修持,「我多少有一點力量吧!」那麼,你這個杯子就沒有倒空,你就有東西,阿彌陀佛的法水就進不來,進來也有雜質,你就不專,你就不純。所以,第一個決定深信很重要。
有第一個深信自己是業力凡夫,你才可能有第二個深信,完全歸投、仰承阿彌陀佛的大慈願力。如果沒有第一個深信,信阿彌陀佛的救度就是一個表面上的觀念。「阿彌陀佛能救度衆生,但是,是救度那個能修持的,有戒定慧的,像我這樣的造罪凡夫,可能救不了」,這樣就把自己排除在外了。
兩種深信 一脈相承
所以,善導大師在《觀經疏》裏邊開展兩種深信,印光大師這裏的法語意義也是一樣的,可以說一脈相承。我們首先要相信自己是罪業凡夫,而阿彌陀佛救度的,就是我們這樣的罪業凡夫。我們這樣的罪業凡夫來念佛往生是剛剛好,是正機,是阿彌陀佛首要的、主要要救度的對象。不要在這裏推推讓讓的,說:「讓修行戒定慧好的祖師大德去往生吧!我這個凡夫怎麼夠呢?」
就好像我們到醫院裏去看病,說:「這個健康人,你身體好,你排隊站前邊,讓你去看病吧!我這個病人哪裏夠資格呢?我這麼重的病,不夠資格來挂號,不夠資格來看病。」──這就錯了。我們因爲重病,才夠資格,越是重病,越要進急救室。
我們是貪瞋癡業力具足的凡夫,我們要進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急救室。小小感冒傷風,那個不重要,他可以排在旁邊,正常挂號。反而是我們正應該急切地獲得阿彌陀佛救度。而阿彌陀佛的救度,正是以我們這樣的造業凡夫作爲祂首要的救度目標。就好像醫生看病,是以重病、急病作爲他首要的診治對象。
所以,大家這裏要明白,要有機深信。不是說我們自己果真是那麼賢善,那樣的有修持力,是因爲我們自己把自己看大了、看高了。所以,《無量壽經》裏講:
驕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
有驕慢心、懈怠心,你很難相信阿彌陀佛的救度法門——內心發生障礙。
兩種心理障礙
往往學淨土法門的人,會有兩種心理障礙。第一個認爲說「我修持得好,你看我在持戒,我在誦大乘經典,我在種種的修行,所以阿彌陀佛會救我」,他沒有機深信,他認爲自己是很不錯的,「我不是那麼很差的造業凡夫!」
善導大師說:
決定深信:
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
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
無有出離之緣。
他沒有這一點,「阿彌陀佛爲什麼會救我呢?因爲我表現好,我會修行,我做了很多的功德……」這個是驕慢心,跟阿彌陀佛不相吻合的。
第二種人,「哎呀!我是造業凡夫,我完蛋了!阿彌陀佛不能救我了。」這兩種都是錯誤的。要相信自己是罪業凡夫,阿彌陀佛就是要救我這個罪業凡夫。所以我們就會很老實的來念佛。相信自己是罪業凡夫,你就不會好高骛勝了,你心裏面就很踏實,你就不會作怪,就會專念阿彌陀佛名號。
10. 「淨土最要」之文(佛力自然成辦)
淨土法門超勝一切法門者,
在仗佛力。
其余諸法門,皆仗自力。
自力何可與佛力並論乎!
此修淨土法門之最要一關也。(續編卷下.淨土指要)
如果這一關不過,淨土法門你入不來。就是說:我們要靠佛力,不要靠自力。自力跟佛力怎麼能比呢?靠我自己修持的功夫,那個差太遠了。
不過這裏須要解釋說明一下。並不是說我們持五戒的,就不持五戒了;我們孝順父母的,就不孝順父母了──不是這樣。只是說我們持五戒也好、孝順父母也好,靠這些,要往生西方,是沒有力量的,往生西方全靠佛力。世間做人,你還是按老規矩來,「敦倫盡份,閑邪存誠」,都應該這麼做,它不構成解脫的力量,不構成往生。
我們念佛,完全靠佛力。
淨土法門的本質乃是仗佛力
淨土法門和普通法門的本質區別在于淨土法門乃是仗佛力。所以,印光大師就說:「此是淨土法門之最要一關也。」
我們修學淨土法門,這個觀念要清楚,這個理路要明白。
往往有的人說:「師父啊,我念佛不得力啊!」總覺得沒有得力。
問題出在哪裏呢?他就認爲自己念佛功夫不好,心沒有清淨。其實他是信願沒有具足,也不明了我們淨土法門是在仗佛力。他要靠自力修持的功夫,那要達到什麼程度才能得力呢?永遠心裏沒有底。
如果知道我們完全是靠阿彌陀佛的力量,你自然每一句佛號都有力量了──因爲靠佛力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我們所得到的,都是阿彌陀佛的救度之力,以信願感通阿彌陀佛。所以,你每念的一句佛號都很實在,不是覺得說佛是佛、我是我,「哎?我念佛不得力啊!」是因爲不明了這個道理。如果明了淨土法門在于仗佛力,像印光大師所說的,「揀去自力,注重佛加」,我們每一句佛號都腳踏實地,實實在在。
11. 「淨宗切戒」之文(切戒藐視佛力)
好高骛勝者,
每每侈談自力,
藐視佛力。
不知從生至死,
無一事不仗人力,而不以爲恥,
何獨于了生死一大事,
並佛力亦不願受,
喪心病狂,一至于此。
淨宗行者,所當切戒!(續編卷下.淨土指要)
世間往往有這樣的人,喜歡唱高調,喜歡顯示自己高超,看不起平平常常、平平淡淡的淨土法門,這叫「好高骛勝者」。淨土法門看起來,並沒有什麼高超、優勝,就是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老阿婆、老阿公都會念。所以,好高骛勝者,他對這個法門不容易契入。他往往喜歡多談自力修行,對佛力,他很看輕。
我們人從生下來到死,沒有一件事不是靠人家,他覺得很習慣,挺好的。
小事情都靠人力,而不以爲恥;爲什麼獨獨了生死這件大事,要靠自己不靠佛力呢?
老人家很慈悲,講話都很簡潔、直道,很懇切,罵人罵得也舒服。因爲他很慈悲,不是瞋恨心罵出來,而以慈悲心來呵斥。說這樣的人屬于喪心病狂,居然達到這樣的地步了。從生到死小事都靠人力,不以爲恥;了生死的大事,佛力他不接受,說要靠自己修行,要自己修行戒定慧。
如果不是學淨土宗的人,也只好隨他去了。因爲學其它宗派的,他就是要靠戒定慧修持,斷惑證真。
淨土宗的行者,這個是我們的一條戒規,你要切實遵守奉行,不要犯這樣的毛病。你學淨土宗了,還不願意靠阿彌陀佛的佛力,要靠自己功夫、靠自己修持,這就屬于不明理。
小結:仗佛慈力
從第五到十一,總共七條文是說明仗佛的慈力,我們簡單地回顧一下:
第五條,用兩個比喻,來說明:信願念佛往生西方,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戒定慧的道力。
第六條,說明怎麼樣專仗佛力?「唯恃信願,不論斷證。」
第七條,佛力既然不論斷證,我們還是凡夫,有業力怎麼辦?阿彌陀佛帶你──帶業往生,也是阿彌陀佛消業往生。所以,不用擔心。
第八條,舍了這個法門,再也沒有帶業往生的法門了。不可能說你充滿著煩惱惑業,還能夠解脫生死、能夠往生成佛的。只有這一個法門,佛力能救業力。我們業力深重,要靠阿彌陀佛的願力來救度。
第九條,雖然佛力能救業力,如果你不相信,你自心就有障礙。信自己無力,就會仰求阿彌陀佛的救度;信彌陀有力,心中就安穩。
第十條,說明淨土法門所以超勝一切法門在仗佛力,這是修學淨土法門最重要的地方。
第十一,不願意接受佛力救度,這是淨土宗的人最要戒止的。
《印光大師精要法語講記 壹、安心篇 二、仗佛慈力》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