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印光大師精要法語講記 壹、安心篇 一、特別法門▪P8

  ..續本文上一頁,最後成佛,這是從因向果,太遙遠、太艱難,我們修不來。淨土法門不這樣,「從果向因」,以果地覺作爲我們的因地心,「修好的六字名號給你」,讓我們受持,所以這叫「佛力回向的法門」、「仗佛慈力的法門」。

  

「以果地覺,爲因地心」:是指從阿彌陀佛的角度,祂要來救度我們,將祂的果地覺悟回施給我們,經典裏說「令諸衆生,功德成就」。

  

我于無量劫,不爲大施主,

  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

  

阿彌陀佛作爲大施主,把祂六字名號的功德布施給我們。

  

「因該果海」:就是指我們一念的信順之心,信願念佛,就飽含了阿彌陀佛果地功德,都圓滿了,全部都有了,所以叫「因該果海」。那我們現身就住于不退轉地,決定往生。

  

這個「不退轉」是指我們不會從成佛這個位子退下來。因爲我們現在的因已經建立了。我們的因是阿彌陀佛果地覺悟,佛的果覺作爲我們的因心。有因必有果,而且獲得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受和加持——「念佛衆生攝取不舍」,那自然不退轉。

  

我們雖然沒有達到像極樂世界的菩薩那種可以分身化十方界的不退轉,但是蒙受阿彌陀佛功德回向,蒙受阿彌陀佛光明攝取,現世獲得「因該果海」這樣的功德。

  

那麼,一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底下一句:

  

「果徹因源」:極樂世界證悟的果報是徹底圓滿,跟我們因地的發心、因地源頭那份心相吻合。我們在這裏念佛,是以阿彌陀佛的果覺作爲因心,所以,到極樂世界也成爲阿彌陀佛一樣的無量光明、無量壽命的佛,不會少一點點。

  

如果我們的因心是靠自力修行的話,你去那裏你就要慢慢修,你不是以阿彌陀佛果覺作爲因,這個就很低劣,不殊勝。

  

這幾句,有一點教理性,明白之後,再看其它的都很明白了。

  

淨土法門從果向因,有別于通途法門

  

好!我們再往下面看:

  

于一代時教中,

  獨爲特別法門,

  其修證因果,不得以通途教義相繩。

  

祖師講話就是幹脆!說淨土法門在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當中──

  

「一代時教」是指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講的所有教法,那麼多法門,只有這一個法門「獨爲特別法門」,其它的法門都靠自己戒定慧的修行斷惑證真,都很普通,獨獨這個法門特別。

  

特別在哪裏?「以果地覺,爲因地心,因該果海,果徹因源」。這四句話、十六個字,幹脆、利落、殊勝。

  

「修證因果,不得以通途教義相繩」:佛法講因果,修因才能證果。通途教法怎麼修因,怎麼證果?修因就是修戒定慧爲因;證果,你能修得過來,慢慢證,證初果、二果、叁果、四果阿羅漢;然後發大菩提心,從淺位的菩薩,慢慢地升進。這個是一般通途法門的修證因果,有次第,極大遙遠,極大困難。

  

通途法門是從因地向果地的修行法門;淨土法門「從果向因」。修因,這個因就是「佛因」,是阿彌陀佛「果地之覺」,作爲我們的「因地之心」,所以這個修因,是無修而修。果地的覺悟,圓滿了,還有什麼修的?雖然說沒有修,我們還在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無修而修,是名「如實修行」。

  

修行佛法,如果有修而修,那沒有入道。禅宗、密宗、天臺、華嚴都一樣,無修而修了,你就入道了。禅宗說「悟後起修」,爲什麼?因爲沒有開悟之前,都是有修而修,沒有真正入道,開悟之後,念念回歸本地覺性,修而無修,無修而修,才談得上真正的修持。淨土宗念佛,一點沒開悟的大愚人,也是無修而修,而且超過禅宗悟後起修。因爲禅宗要求悟後才能起修,悟前根本還是在瞎摸索,下手難;淨土宗只要念佛,不管有悟沒悟,乘佛力無修而修,下手易。禅宗雖說悟,畢竟還是凡夫因地的覺悟,依此而起修,起點低;淨土宗直接依阿彌陀佛果地覺而修,起點就在果地,下手就是佛因。

  

坐船喻:無修而修

  

「無修而修」 講名詞不太好懂,打比喻就好懂了。

  

比如說我們坐船,是「不行而行」。坐在船上面,你不用行走,但是,船的行就是你的行,是不是這個道理?

  

坐車,「不動而動」,你不用動,車動就是你動。坐飛機,「不飛而飛」,你不用飛,飛機飛就是你飛。英語直接就用「飛」字——fly,說「我飛來的」,翻譯成漢語就是「我乘飛機來的。」

  

我們現在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如同坐上了佛的飛機。我們沒有修行,阿彌陀佛代我們修行,阿彌陀佛已經修行圓滿了嘛!這叫「無修而修」。

  

阿彌陀佛說:「你念我名號不往生,我不成佛!你念我南無阿彌陀佛,我就攝受你,我就願力牽隨你往生我的極樂世界。所以,你只管念佛,你放心大膽地念佛,你一百個放心、一千個放心、一萬個放心!」

  

我們很多人念佛不放心:「阿彌陀佛行嗎?阿彌陀佛夠嗎?阿彌陀佛真的行嗎?」

  

我們很多人總覺得把生死大事抓在自己手上才穩當──錯了!了生死的大事,你交給阿彌陀佛,我們要敢于歸命阿彌陀佛,因爲我們凡夫沒有辦法。

  

好像過江過海一樣,你要自己下去,肯定會淹死;坐大船就有把握了。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就是大願船,要歸命,要依靠。

  

這個就是修因,無修而修。

  

不斷煩惱得涅槃分

  

那麼證果呢?證果也不一樣。通途法門,因爲靠自己發心修行,根據發心的深淺、修行的高下、道力的強弱,果位有大有小,一級一級地上來。而我們這一個法門不一樣,你是出家、在家,你是阿羅漢聖者還是凡夫,都一樣,都是以果地覺爲因地心起修。你就是菩薩,也沒有達到南無阿彌陀佛果地覺的水平啊!你還是靠這句果地覺作爲因地心──我們的因都完全平等,聖人也靠這句名號作爲因地之心,我們也靠這句名號作爲因地之心,因平等,果就平等。阿羅漢到西方去成佛,我們去,也去成佛,叫「果徹因源」。

  

這樣的證果,跟一般法門的證果完全不一樣。一般法門如果你沒有斷盡貪瞋癡煩惱,所謂「斷惑證真」,肯定不能了生脫死,你肯定是凡夫。而我們這個法門,你煩惱一點沒有斷,你可以成佛。你所證的果報不僅不是阿羅漢,你是成佛的果報。你說一般法門怎麼能夠衡量?沒辦法比較。

  

所以,這個法門殊勝、難信,很多人不相信:「啊?這麼容易!這麼簡單!沒有斷煩惱,還能成佛?」

  

昙鸾大師在《往生論注》裏邊就說:

  

不斷煩惱得涅槃分。

  

「涅槃」就是成佛的果報,我們造罪凡夫,在這裏煩惱一點沒有斷,成佛有你一份在裏邊,你到極樂世界就兌現了。

  所以,這個特別法門,修因特別,我們是以佛的果地覺爲因地心;證果特別,「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所以,不能夠以通途法門來衡量。

  

大家不要說「我看你的樣子,不像成佛的樣子!」「哎呀!我看我自己也不像啊!」回去照鏡子看了幾次也不像成佛的樣子──不要照你家那個鏡子,你要以六字名號作爲鏡子,一看:「哎!挺像的!」爲什麼像?「若念佛者,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爲其勝友;此人名爲人中芬陀利華,必定往生淨土,生諸佛家,當坐道場,畢竟成佛」,以六字名號一看,以我們佛教的經典一對照,就像成佛的樣子。

  

通別修證因果比較

  

  

通途法門

  

特別法門

  

總明

  

仗自力

  因地法門

  

仗佛力

  果地法門

  

修因

  

小偏淺——自悟爲因

  下手難——悟後起修

  起點低——從自心起

  費時劫——從因向果

  有危險——或有錯悟

  有選擇——聖人根機

  

大圓滿——佛名爲因

  下手易——直爾稱名

  起點高——從佛果起

  不費時——因該果海

  無危險——千穩萬當

  不選擇——一切衆生

  

《印光大師精要法語講記 壹、安心篇 一、特別法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